学术投稿

动机访谈路线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周娟;王惠丽;杨帆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效能, 动机访谈
摘要:目的:探讨动机访谈路线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实验组给予动机访谈路线图的糖尿病行为改变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生化指标和自我效能状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自我效能总分及6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动机访谈路线图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良好方法和工具,值得在临床健康教育中应用.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的过程,可导致体内交感-肾上腺系统活性增强,反射性的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阿片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插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射,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的衍生物,镇痛强度更强且持续时间较长.本文拟通过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诱导期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了解这两种镇痛药用于全麻诱导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反应的影响,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高娟;于漠涵;崔士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在危重病人困难气道的临床应用

    危重病人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中,气管插管仍是主要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1].但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插管困难因素往往会导致常规插管方法失败,可能延误抢救时机[2]及加重病情.近年来,经鼻气管插管的优越性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认识,在临床呼吸衰竭的救治中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回顾性研究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行床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行困难气管插管抢救急性呼吸衰竭40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丽丽;陈彬;高永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HELLP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 syndrome)是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妊娠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 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妊娠期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及分析,探讨HELLP综合征的有效诊断、治疗方法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罗彩霞;王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维吾尔族小儿腹股沟疝术后疼痛控制研究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疼痛是患儿手术后突出症状,也是术后患儿哭闹、躁动引起高腹内压导致疝复发的主要因素.有报道触摸性治疗对控制妇科术后疼痛取得一定疗效[1].我科采用抚触加穴位按摩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寻找安全有效的缓解小儿腹股沟疝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疝复发率的方法.本文对我科15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进行抚触及穴位按摩控制术后疼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邹安庆;李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具体疗效.方法:从本院近期收治并确诊的新生儿肺炎小儿中抽取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区别在于雾化吸入药物不同.对照组雾化吸入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程度,住院时间等,以探讨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因此,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相关统计学差异.另外,观察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等,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无1例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是鹅口疮2例,哭声嘶哑1例.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相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选择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作为雾化吸入药物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吴萍;若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丙泊酚、地佐辛与低浓度七氟烷在无痛人流和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在妇科无痛人流和宫腔镜手术中使用麻醉,患者在术中无疼痛感,有效避免了由于患者紧张、挣扎、躁动而造成的吸宫不全、子宫穿孔、人流综合征、漏吸等并发症发生[1].以往常采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等药物进行麻醉,但该类药物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呼吸、循环系统抑制作用,增加了患者手术治疗风险,为了探讨丙泊酚、地佐辛与低浓度七氟烷三者复合麻醉的效果,本研究对我院100例妇科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戴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短时间全麻苏醒时间的影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宫外孕输卵管切除等手术耗时相对短,往往手术结束,麻醉药物还在作用高峰期,苏醒时间相对延长,对于一些基层,规模小,无麻醉复苏室的医院,则影响下一台手术的开始,如果减少麻醉用量,麻醉过浅则会对病人带来更大负面影响,而腹腔镜下手术气腹压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大,对麻醉要求高,全麻只有达到一定深度才能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为尽量减少全身麻醉药物对病人苏醒时间的影响,根据瑞芬太尼药理特性,本文着重观察腹腔镜短时间手术采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时间的影响,以期术中麻醉效果满意,病人苏醒期清醒较快,离开手术室后相对安全.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122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有住院记录组和无住院记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糖、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磷)、血浆白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透析充分性(Kt/v值)等临床指标,观察住院组患者的住院原因,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4个月中,122例患者54人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66例次,平均住院次数为(1.50±1.62)次;每次住院时间(13.43±10.55)d;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和透析通路功能不良.有住院记录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无住院记录组(68.2±10.36比52.33±14.24,P≤0.000)岁;有住院记录组透析前血肌酐和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无住院记录组(799.12±428.14比866.42±286.48,P<0.030)um01/L和(31.22±5.32比31.20±3.20,P≤0.000)g/L;有住院记录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无住院记录组(51.20±5.1比71.32±4.42,P≤0.000)g/L.有住院记录组患者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发生率)(58.9%比34.2%,P=0.002),血压控制水平(168±13/86±11mmHg比143±12/78±14mmHg,P<0.00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456.2±24比136.9±87pg/ml,P≤0.003)显著高于无住院记录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红蛋白持续低于目标值以及在目标值以下小波动、低透析龄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B≤0.0280、-0.406和-0.032).结论:心血管系统疾病仍然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首要原因,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和血管通路功能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血红蛋白持续低于目标值以及在目标值以下小波动、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低透析龄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其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喻业安;古力尼沙·艾塔弘;李相友;林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目的:比较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术后情况,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2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患者患侧上臂内侧、腋下等部位皮肤感觉功能,以及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所用时间比较保留组比切除组平均会增加手术用时10min(P<0.05).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保留组有感觉功能障碍者分别占该组人数的8.51%,2.13%和0.00%,而切除组有感觉功能障碍的分别占该组人数的88.00%、68.00%和40.0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清扫腋窝淋巴结时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显著的保存患者患侧上臂内侧、腋下等部位皮肤的感觉功能,有利于症状的短期内恢复,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而且对肿瘤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短期生存率均无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璐;陈晶;宋牧;孙国辉;木拉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留学生《临床肿瘤学》教学模式初探

    近半个世纪以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病死率高的首位疾病.临床肿瘤学目前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新疆医科大学自2012年起在留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临床肿瘤学》理论课和见习课的教学,在留学生中如何开展好《临床肿瘤学》理论及实践的教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教学课题.我科室在过去两年的理论和见习课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阿依古丽·买买提;顾国民;刘春玲;卢素琼;段惠洁;赵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绝经后取环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的患者,选择年龄在48~66岁之间的绝经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时间为15~30年,绝经时间2~16年,共40例.子宫大小正常者8例,稍小20例,子宫萎缩12例.宫颈正常者20例,宫颈萎缩12例.宫颈糜烂合并肥大8例.40例受术者术前均B超及DR检查证实子宫内有宫内节育器.

    作者:何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欧盟及我国职业性皮肤病防治现状及措施

    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与接触和过度使用化学物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职业性皮肤病约占职业病总数的50~70%.皮肤作为人体大的器官,时刻与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危害因素相接触,然而因为没有科学的方法去衡量这种通过皮肤接触有害物质导致的后果和风险水平,这就使得创建一整套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因素的方法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琳;陈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对医院药房门诊调配差错件数的应用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近或同一部门的人员自发组织的团体,针对所选定的问题,确定质量改善主题,全体合作,集思广益,运用各种QCC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性的品质管理[1].近年来,QCC作为品质管理持续改善的新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界和医疗界,我院药学部急救药房在科室主任的指导下,于2014年3~8月开展了以降低门诊处方调配差错件数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冯杰;滕威;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死亡率、术后一年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仅在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一年生存质量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手术治疗使得老年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术后结局与非老年组并没有显著差异,手术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阿不都·艾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如今,随着微创技术的逐渐成熟、医疗器械的优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腹腔镜逐渐成为妇科手术的“主角”,以其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拥有开腹手术无法取代的地位,但因腹腔镜的特殊性及技术成熟后手术指征逐渐放宽,导致其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无明显下降[1].现对2005年1月~2014年6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有腹腔镜手术指征并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1700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梁艳;张映艳;谢丽红;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比较两种皮下拔针方法在麻疹疫苗强化中的应用

    麻疹是春秋季节常见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强化免疫定位消除麻疹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此方法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预防手段,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消除麻疹工作实施方案》、《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当中的技术规范要求,注射前用75%乙醇消毒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待干后再注射,注射后不能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作者:徐继红;向卉;林海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肛周脓肿MRI扫描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肛周脓肿MRI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2013年6~12月30例怀疑肛周脓肿的患者进行MRI肛周及盆底扫描.结果:30例临床怀疑肛周脓肿的患者行术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被手术证实为肛周脓肿的是30例.共发现32处脓肿,其中17例患者有部分脓壁结构显示不佳,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有22例边缘不规则,另有6例与肛管直肠邻近的脓肿则成不规则环带状强化,此次检查的患者中高位脓肿患者10例(肛提肌上)低位脓肿患者20例(肛提肌下).结论:MRI是肛周脓肿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无损伤准确快捷的对患者病灶的部位、大小、范围做出判定,可以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丰富的精细解剖图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克明;林光耀;袁晶;胡云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护士岗前培训及轮转的效果评价

    护理工作是个实践性很强而又平凡的岗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怎样才能帮助新护士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并把她们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服务意识及奉献精神,成为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优秀护理人员,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高素质的重要保证,对新护士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护士的角色、适应临床工作环境、规范护理行为.

    作者:王艳;庞晓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带线锚钉内固定结合可吸收钉在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内固定结合可吸收钉在粉碎性髌骨骨折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带线锚钉结合可吸收钉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6~12月随访,失访2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采用B 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19例,良7例,差4例,优良率81.2%.结论: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结合可吸收钉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无需二次手术、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梁永新;金亮;赵晋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制穿颊软管坚强内固定在下颌骨角部骨折教学中的实践

    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大幅增加,颌面部损伤的患者呈逐渐增多趋势,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性疾病.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活动的骨骼,位置突出,损伤后容易发生骨折,据统计,下颌骨骨折约占颌面骨骨折的50%~70%,并常伴有面部畸形及咬合关系紊乱.颌间牵引固定曾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复位固定不准确骨折线容易产生移位,造成错位愈合等[1].

    作者:多力昆·吾甫尔;木合塔尔·霍加;李军;唐志岩;闫广鹏;卡米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