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丽;陈彬;高永艳
由于龋病致使许多下颌磨牙牙冠缺损至龈缘或龈下,下颌磨牙的严重缺损往往伴有根分叉病变或龋坏至髓底等,会造成髓底薄弱甚至穿通,但患牙的根部牙体组织却相对健康和完整[1-2].对小范围的髓室底穿孔或根分叉病变较小的磨牙,常采用垫底或牙周治疗的方法,但对于较大髓室底穿孔及根分叉病变较严重的磨牙,垫底及牙周治疗的效果不佳,常采用拔除患牙的治疗方法,致使牙齿缺失[3].
作者:张燕;王星;齐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的患者,选择年龄在48~66岁之间的绝经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时间为15~30年,绝经时间2~16年,共40例.子宫大小正常者8例,稍小20例,子宫萎缩12例.宫颈正常者20例,宫颈萎缩12例.宫颈糜烂合并肥大8例.40例受术者术前均B超及DR检查证实子宫内有宫内节育器.
作者:何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机动车辆大幅增加,颌面部损伤的患者呈逐渐增多趋势,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性疾病.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活动的骨骼,位置突出,损伤后容易发生骨折,据统计,下颌骨骨折约占颌面骨骨折的50%~70%,并常伴有面部畸形及咬合关系紊乱.颌间牵引固定曾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复位固定不准确骨折线容易产生移位,造成错位愈合等[1].
作者:多力昆·吾甫尔;木合塔尔·霍加;李军;唐志岩;闫广鹏;卡米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血肿量60mL)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大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血肿钻孔外引流、小骨窗开颅及骨瓣开颅三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相对于血肿钻孔外引流和小骨窗开颅,采用骨瓣开颅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能明显降低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的高血压脑出血,骨瓣开颅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是改善患者预后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玉宝;冯力;李欣;何斌;陶亚东;张欲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糖尿病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是内分泌代谢专科的常见急症,若未能及时合理救治死亡率较高[1].新疆阿克苏地区是以维吾尔族居民居多的地区,本研究通过分析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居民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征,以期得到更及时有效地救治,并积极的预防此病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作者:李应琴;古丽努尔·伊斯拉木;马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突飞猛进,医院专业人才的拥有程度决定了这个医院能否有核心竞争力,能否走的更远.那么,作为医院,应该如何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呢?
作者:叶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死亡率、术后一年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仅在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一年生存质量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手术治疗使得老年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术后结局与非老年组并没有显著差异,手术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阿不都·艾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Michele[1]等在1949年首先报道了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和可应用螺钉从后路经椎弓根达椎体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来,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在脊柱外科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与椎弓根相关的应用解剖及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作者:杨晓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的过程,可导致体内交感-肾上腺系统活性增强,反射性的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阿片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插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射,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的衍生物,镇痛强度更强且持续时间较长.本文拟通过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诱导期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了解这两种镇痛药用于全麻诱导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反应的影响,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高娟;于漠涵;崔士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国现有糖尿病(DM)患者约4 000万人,占全球DM患者总数的20%,每年约有1/3的DM患者因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未能积极治疗护理而产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1].健康信念是指一种了解病人在疾病状态下如何采取健康行为的心理行为模式[2].正确的健康信念是病人采取健康行为的必要基础和强大动力.
作者:张荣霞;王惠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腰椎滑脱治疗的目的是减压、复位、促进腰椎骨性愈合,恢复一个无痛的、负重脊柱.其中,为重要的是骨性愈合.为实现这一目的,2度的腰椎滑脱的治疗,手术减压是达到目的的佳方案.随着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我们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共治疗11例2度腰椎滑脱,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勇;阿不来提·阿不拉;王强;伊力夏提;刘智;帕尔哈提·热西提;徐小雄;康鹏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是幽门肌层先天性肥厚引起的梗阻,是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国外统计占活产儿的1.9%,国内约为0.3%~1.0%,占消化道畸形第3位[1].呕吐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呕吐多发生在生后2~3周,因奶块刺激幽门粘膜,加重水肿引起梗阻.出生后周内或2个月以后出现症状者较少见.发病初期吸奶后15~ 30 min出现呕吐,随后进行性加重.
作者:依马木·阿比汗;吴源泉;克里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对术后患者的影响,阐明其在促进红细胞生成过程中的机制.方法:病例对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34例,17例做为实验组术后常规运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17例做为对照组不使用该药治疗.对比分析围手术期,患者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通气时间及下床时间,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有较快提高,且在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时间也较对照组有所提前.结论:利用重组人促红素可以更快的提高患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并促进术后病情恢复.
作者:袁军华;李遥;王理;张文斌;文西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疼痛是患儿手术后突出症状,也是术后患儿哭闹、躁动引起高腹内压导致疝复发的主要因素.有报道触摸性治疗对控制妇科术后疼痛取得一定疗效[1].我科采用抚触加穴位按摩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寻找安全有效的缓解小儿腹股沟疝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疝复发率的方法.本文对我科15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进行抚触及穴位按摩控制术后疼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邹安庆;李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解地质大队女工生殖健康状况,为今后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现对2011~2013年地质大队妇女病普查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芳;王炜琦;李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伤中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缺损后不仅影响患者的手指功能,而且还严重影响手部美观,对于伴有骨和肌腱外露的创面需要以皮瓣修复.笔者自2010年5月~2014年4月,采用掌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外伤后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4例(15例皮瓣),疗效满意,现将临床应用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周为军;纪郁郁;李朝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术后情况,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2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患者患侧上臂内侧、腋下等部位皮肤感觉功能,以及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所用时间比较保留组比切除组平均会增加手术用时10min(P<0.05).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保留组有感觉功能障碍者分别占该组人数的8.51%,2.13%和0.00%,而切除组有感觉功能障碍的分别占该组人数的88.00%、68.00%和40.0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清扫腋窝淋巴结时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显著的保存患者患侧上臂内侧、腋下等部位皮肤的感觉功能,有利于症状的短期内恢复,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而且对肿瘤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短期生存率均无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璐;陈晶;宋牧;孙国辉;木拉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 p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下肢DVT是骨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现通过回顾63例骨科术后发生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骨科术后并发下肢DVT危险因素.
作者:夏克源;陈鑫;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囊型包虫病(CE)手术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和患者病案对新疆某包虫病技术指导医院115例术后6月的肝CE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并运用统计描述、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肝CE手术患者的生理领域得分受到不同年龄和民族的影响;心理领域得分受到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住院费用的影响;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受到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平均年收入和住院费用的影响;量表总分受到不同年龄、职业和住院费用的影响.结论:根据肝CE手术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可运用临床路径、心理干预、远程医学等措施进行改进.
作者:李波霖;郭敏;段新宇;林仁勇;魏晶晶;温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检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EGFR、CK5/6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PV-9000免疫组化三步法检测EGFR、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EGFR、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0%,74.5%;且二者的表达有关联性(r=0.287,P<0.05).②EGFR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民族、ki-67等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有转移组及临床分期Ⅲ期组的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K5/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组CK5/6的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EGFR与CK5/6表达率高,二者表达趋于一致.②EGFR、CK5/6的高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分期Ⅲ期者EGFR阳性表达率高,二者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马静;任光辉;马斌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