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燕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在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36例DLBCL患者作为试验组,按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进行分期,给予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进行治疗,抽取治疗前后外周血清,比较治疗前后、有效组和无效组上述细胞的变化;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上述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DLBCL患者总有效率为80.6%,试验组较对照组外周血清中Th17细胞及IL-1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期越高,下降越明显;同时治疗有效组较无效组上述细胞及细胞因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可能通过干预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治疗DLBCL,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可作为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DLBCL是否有效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丽;杨一飞;杨俊超;周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后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及尿管重置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25.35(14.69,37.03)mL]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残余尿量[39.27(25.01,48.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55.59(49.33,58.83)h],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65.35(61.01,69.3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28.57%(12/42),低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54.76%(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管重置率为28.57%(12/42),低于对照组尿管重置率57.14%(2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功能锻炼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短尿管留置时间.
作者:宋静;朱玉婷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血常规试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评价TEG与常规凝血参数在检测产后出血患者凝血状态中的差异与共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该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42例,于发现产后出血时采患者静脉血样3份,同时作TEG、常规凝血和血常规检测.结果 大振幅(MA)与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α角与Fbg、APTT、PT、INR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反应时间(R)与INR呈正相关(P<0.05);K与PT呈正相关(P<0.05);凝血综合指数(CI)与Fbg呈正相关(P=0.005);患者中有3例纤溶率(LY30)>7%,提示纤溶亢进;LY30与HGB呈负相关(P<0.05).结论 TEG与常规凝血、血常规参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TEG可检出产后出血纤溶亢进,指导用药.
作者:王芳;王硕石;冼洁仪;张杰生;李雨萌;折瑞莲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葡萄糖-6-磷酸酶(GPI)、人类白细胞抗原-DR4(HLA-DR4)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RA患者作为RA组,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82例非RA患者为非RA组,以及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抗CCP抗体、GPI、HLA-DR4阳性率、3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 RA组患者血清抗CCP抗体、GPI、HLA-DR4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GPI、HLA-DR4单独检测时,以GPI的灵敏度高(78.6%),抗CCP抗体的特异度高(9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检测中,以抗CCP抗体、GPI、HLA-DR4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90.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抗CCP抗体、GPI、HLA-DR4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效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作者:张利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寻找诱因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50例(无肾脏损害组30例、有肾脏损害组2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同时检测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肾脏损害组的PCT和CRP均高于无肾脏损害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肾脏损害组的PCT、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合并肾脏损害患儿血清PCT和CRP均升高,联合检测可以提高HSP合并肾脏损害的检出率.
作者:乐高钟;吴小秧;吴志坚;廖永强;罗勤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结合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在地中海贫血(地贫)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该院1160例行地贫基因检测的患者,均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其中830例为地贫,330例为非地贫;比较分析地贫患者与非地贫患者红细胞参数;此外,还有111例患者同时检测了G-6-PD,其中41例为地贫患者,67例为非地贫患者,比较分析了两组间G-6-PD活性差异;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红细胞参数与G-6-PD对地贫的诊断价值.结果 地贫组的RBC、Hb、Hct与G-6-PD高于非地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BC、Hb与Hct的曲线下曲积(AUC)均小于0.6;G-6-PD活性≥29.67 U/gHb是鉴别诊断地贫与非地贫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佳临界值(AUC>0.7).结论 联合运用红细胞参数RBC、Hb、Hct与G-6-PD活性,对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中筛查出地贫有一定提示价值.
作者:邹红;张蓓英;张敬喜;曹颖平;黄慧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对M16磁敏免疫分析仪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8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静脉肝素抗凝血液标本30份,采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磁敏免疫法)检测试剂盒,通过定值质控品对M16磁敏免疫分析仪的精密度、线性性能和正确度进行评价,同时采用Roche Cobas 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检测仪测定Myo、CK-M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16磁敏免疫分析仪精密度变异系数(CV)≤15%,cTnI、Myo、CK-MB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测定相对偏倚≤15%,均符合仪器厂商的声明性能;测定结果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Myo和CK-MB的R2分别为0.984和0.986.结论 作为第3代POCT产品,M16磁敏免疫分析仪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临床决策支持.
作者:陈应婷;胡红艳;李远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对该实验室3台光电血细胞分析仪(2台MEK-8222k,1台MEK-7300p)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LT)等项目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进行验证.方法 参考相关文件,确定样本的浓度范围及重复测定次数,以室间质评EQA的1/2作为可接受标准,计算比对偏差并分析实验结果,判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 各检测系统的5项指标检测结果的比对偏差均小于分析质量要求.结论 3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RBC、Hb、HCT、PLT指标结果间具有可比性.
作者:禚金花;刘秀荣;程世亮;孙厚科;于淼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液及气道中炎性标记物(中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趋化因子Eotaxin、RANTES)水平与咳嗽、咳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安岳县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确诊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仅有咳嗽,但无咳痰症状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将无咳嗽、咳痰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收集合格痰液标本,分别检测痰液上清液Eotaxin、RANTES水平及计数痰涂片各细胞成分比例.结果 86例取得合格痰标本患者中,观察组痰上清液Eotaxin水平[(7.45±1.47)pg/m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4.17±1.03)pg/mL]及阴性对照组[(2.03±0.5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也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NTES水平[(7.11±2.13)pg/m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4.23±1.32)pg/mL]及阴性对照组[(2.55±0.4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涂片中,观察组中性粒细胞[(4.62±1.07)×106 cells/mL]高于阳性对照组[(3.03±0.82)×106 cells/mL]及阴性对照组[(2.37±0.71)×106 cell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0.23±0.06)×106 cells/mL]与阳性对照组[(0.19±0.04)×106 cells/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阴性对照组[(0.18±0.05)×106 cells/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其趋化因子Eotaxin、RANTES等气道炎性标记物参与了COPD患者咳嗽、咳痰反应过程,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RANTES水平与气道炎症程度有关.
作者:黄成;田雨;李杨;王导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尿路感染患者的尿培养培本,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细菌,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测试低抑菌浓度(MIC)、K-B纸片扩散法补充,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规定的标准操作及判读标准对结果进行判断.结果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中,肾脏内科分离率高,占18.3%(546/2989);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均大于46.0%;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小于10.0%;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小于1.0%.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院内尿路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充分重视,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鹏亮;周磊;周珊;刘昊;徐修礼;郝晓柯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microRNA-92b-3p的表达水平及其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79例HCC、40例肝硬化(LC)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对3组血清标本中的mi-croRNA-92b-3p、甲胎蛋白(AFP)和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HCC患者血清microRNA-92b-3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LC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C组与健康组microRNA-92b-3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HCC患者血清microRNA-92b-3p相对表达量在血管浸润、TNM分期、LC相关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患者血清microRNA-92b-3p相对表达量与AFP(R 2=0.041,P=0.073)、PIVKA-Ⅱ(R 2=0.083,P=0.011)无相关性.microRNA-92b-3p、AFP、PIVKA-Ⅱ3项联合检测诊断HCC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941,灵敏度为93.67%,诊断效能佳.结论 HCC患者血清microRNA-92b-3p水平升高,检测microRNA-92b-3p水平对HCC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可能成为HCC诊断中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曹小秋;刘春霞;陶国华;申贤娟;曹晓莉;韩刚;鞠少卿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肺外结核,误诊或漏诊导致病死率极高.脑脊液细胞学是辅助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动态分析了 1 例结核性脑膜炎继发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 征(RESLES)患者的脑脊 液细胞学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耿瑞丽;金贺;高伟;杨朝菊;霍丽静;帖彦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导致的复发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伴有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儿尿液标本,用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鉴定卡、药敏卡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21例患儿初发感染病原菌142株,复发感染病原菌203株,其中39例(32.23%)42株(20.69%)复发感染菌株与初发感染菌株相同.初发组与复发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占伴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尿路感染病原菌首位(53.62%),其次为肠球菌属(19.71%);复发感染组屎肠球菌发病率下降,真菌发病率升高,与初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及复发组主要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尿路感染复发患儿较初发患儿相比,病原菌分布有改变,经验用药时不能完全根据初次感染病原菌用药.
作者:卢可士;肖伟伟;李守林;刘晓东;王浩;姜俊海;王祥卫;王锐;祝培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分布、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患儿240例,分为多重耐药组及非多重耐药组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统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240例革兰阴性菌血培养阳性患者中,132例为多重耐药菌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62.86%)、大肠埃希菌(32.60%)为主.多重耐药组和非多重耐药组患儿出生时胎龄<37周、胎膜早破、出生时体质量、机械通气、既往抗菌药物治疗、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住院时间、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肺发育异常、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抗菌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是患儿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生儿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菌株明显增多,针对危险因素应采取有关举措进行控制,并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新生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作者:刘艳;马丹娟;黄瑞玉;梁镇杰;穆小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门静脉周围积液与肝酶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69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根据有无门静脉周围积液MSCT影像表现分为两组,并分析两组之间血清中ALT、AST、GGT水平的差异.结果 MSCT显示,肝内门静脉周围积液在门脉期显示得清楚,较动脉期及延迟期对比更明显,当门静脉走行与扫描层面平行时,表现为轨道征,其长度与伴随扫描层面显示的门静脉血管长度相同;当门静脉走向与扫描层面垂直时表现为靶征,两种不同征象均提示门静脉周围积液.有门静脉周围积液组患者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门静脉周围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静脉周围积液是诊断慢性肝炎活动期的重要征象,联合血清肝酶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更精准评估肝脏损伤的程度.
作者:叶剑飞;叶飞;张兰花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在肝硬化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中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共收集肝硬化患者95例,分为两组:肝硬化伴SIRS组(A组)45例,肝硬化不伴SIRS组(B组)50例;收集A、B两组人群的肝功能、血肌酐、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人群血清sTREM-1水平,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1水平在肝硬化伴SIRS的早期诊断价值;观察两组患者90 d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两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A组年龄、总胆红素、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感染率、Child-Pugh C级患者比例、90 d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GR)、CRP、PCT、sTREM-1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GR、CRP、PCT、sTREM-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6、0.775、0.870、0.850、0.966;sTREM-1灵敏度、特异度高,分别为0.860、0.956.死亡组GR、PCT、sTREM-1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REM-1水平在肝硬化伴SIRS早期可升高,有助SIRS发生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强;杨丹红;黄益澄;潘红英;戴伊宁 刊期: 2019年第06期
医院统计是医院管理和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任务中为重要的内容.然而,现目前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统计教学工作普遍面临诸多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突破瓶颈,解决实际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为保障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统计教学质量、提高统计实践水平,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注重对学生统计意识、法律法规、工作流程、实践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重点培养,以期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扎实、有理想有抱负的卫生信息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作者:李锋;曹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依那西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应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采用依那西普治疗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71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者间SA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SAA预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应答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SAA水平明显低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43,P<0.001);71例患者在连续依那西普治疗6个月后,45例患者达到ACRpedi 50,26例患者未达到ACRpedi 50;应答组患者血清SAA为(41.26±17.39)mg/L,明显低于不应答组(75.16±15.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2,P<0.001);经过ROC曲线分析,当AUC为0.812时(95%CI:0.756~0.868),血清SAA以22.74 mg/L为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高,分别为81.26%、82.44%.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分型、血清SAA水平是影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应答的危险因素(P<0.001),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22.74 mg/L是影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应答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 SAA对依那西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应答性有一定预测作用,SAA≥22.74 mg/L时患者临床应答性较低.
作者:刘文果;王晓英;孙婷彦;魏星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大黄在治疗严重多发性创伤胃肠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对2014-2016年该院重症监护室(ICU)中的175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使用大黄的时间不同分为两组:早期使用大黄患者(早期组,85例),另一组为采用常规治疗患者(对照组,90例).其中早期组患者入院后立即使用大黄,对照组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时再给予大黄治疗.比较两组胃排空能力、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ICU住院时间.结果 早期组胃排空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MODS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预防性使用大黄能够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天泉;龚光远;陈维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阳春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检测情况,并对临床干预效果进行简要评价.方法 以阳春地区5家二级医院2012-2017年收治的188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过敏原分级、过敏原数量、过敏原种类分布情况,并以年症状发作天数作为评价指标,简要分析阳春地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检测出吸入性过敏原14451例(76.48%),检测出食入性过敏原6633例(35.11%),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30.34%)、粉尘螨(28.00%)、屋尘(26.50%)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35.28%)、鸡蛋(33.44%)为主,过敏原分级集中在0级(>50%).过敏原检测出1种的患者16649例(88.12%)、2种的患者1499例(7.93%)、3种的患者557例(2.95%)、3种以上的患者203例(1.07%).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出吸入性阳性+食入性阴性患者11282例(59.71%),吸入性阴性+食入性阳性患者7072例(37.43%),吸入性+食入性均阳性患者440例(2.33%),且不同年龄支气管哮喘患者特异性过敏原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干预后,年症状天数由干预前的(58.34±6.87)d下降至(34.25±4.14)d,干预前后年症状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829,P=0.000).结论 阳春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屋尘、牛奶、鸡蛋为主,且吸入性过敏原感染明显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年龄越大过敏原感染分布日益广泛和复杂.虽然经临床干预可缓解症状,但病情依然严重,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高淑平;刘艳影;梁洪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