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新访
目的:实施护理干预,预防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针对33例眼外伤伴前房积血的学龄儿童不同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心理护理、保守治疗的护理、手术治疗的护理、生活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33例中视力恢复到0.6~1.5者23例,0.3~0.5者9例,0.1者1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结论:对眼外伤伴前房积血的患儿,提供快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是预防和防止伤后盲残的重要手段.
作者:柏晏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病因,长期不治可导致颌面发育障碍,听力损害及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1].2008-02/2009-01我科共收治了146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手术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段素兰;梁宝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衍生技术诊治胆胰疾病的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对利用ERCP技术诊治的305例胆胰疾病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ERCP诊治胆胰疾病305例.术后无严重胰腺炎病例,胆管炎2例,乳头部出血1例,ENBD管脱落或堵塞2例,均经及时观察和治疗护理治愈.结论:针对ERCP术后并发症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十分重要.
作者:孟宪华;张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对微意识状态(MCS)患者,实施亲情护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方法:将M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亲情护理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进行对比.结果:亲情护理可有效提升MCS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加速预后.结论:亲情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清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措施,可作为治疗MCS患者的重要护理手段.
作者:赵立敏;白妙春;王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氧气吸入是临床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使用率高、应用范围广,但氧气湿化瓶装置又是一个极易带菌的感染源,临床上备用的氧气装置一般采取消毒治疗巾或纱布包裹,橡皮圈缠绕的方式进行保存,我院从2009-01起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空气滤膜处套管取代上述方法应用于备用氧气湿化装置的保存,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文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北京协和医院曾观察1 0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达38%,死于冠心病为22.9%[1].术后患者的血糖峰值基本上出现在机体受到应激后24 h内.有研究认为心血管外科患者,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史,血糖峰值>20 mmol/L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一旦出现,病死率明显上升[2].2005-07/2009-06我院ICU共收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血糖升高25例,患者术后应用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或激化液持续静脉输注使血糖血糖均控制在6~11 mmol/L,无1例出现血糖过高引起的酮症昏迷;血糖过低导致的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出现脑细胞死亡和昏迷.患者均顺利转出ICU,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术后血糖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娟;杨兵;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污染区是全部污染物品集中处理的区域,易造成护士职业暴露及伤害的操作2/3在污染区,护士如果缺乏自我防护知识,极易导致与工作相关疾病.笔者对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探讨如下.
作者:朱遂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地塞米松在口腔临床短期常规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47例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经历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用药前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减轻应激给患者造成的损害,经对症处理及心理干预均缓解.结论:地塞米松在口腔临床应用广泛,短期常规用药也可发生不良反应,提示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药中应予以重视,密切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向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加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是避免护理纠纷和减少差错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内容.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体会如下.
作者:成敏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严重而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出血主要原因是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导致胃黏膜弥漫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呕血及便血,病死率较高[1].2003-01/2008-01我院治疗观察和护理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奚翠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视乳头先天发育异常,于1970年由Kindler命名为牵牛花综合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胚裂上端闭合不全或中胚层发育异常引起[1].牵牛花综合征的常见并发征为视网膜脱离,典型的视网膜脱离发生于深凹陷视乳头的四周,并常局限于视网膜后极部,被认为是由于病变内异常的神经胶质牵拉、视网膜异常血管渗漏引起或有裂孔所致[2].
作者:龙波;黄丽萍;李维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无痛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方法:对110例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无痛护理,心理护理,解除疼痛.结果:患者疼痛减轻,身体状态和功能改善.结论:及时有效无痛护理可提高脊柱外科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痊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康复.
作者:虎春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提高护士对眼科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影响眼科患者手术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结果:采取了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未发生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结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对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重视手术过程的安全细节管理等,都是保证患者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俊娥;李朝霞;王娟;张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软腭钛网植入支撑术的手术佳配合.方法:均采用经鼻插管全身静脉麻醉下手术.回顾分析手术配合过程.结果:全部病例无一例因术前准备不足或术中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展或出现手术后并发症.结论:软腭钛板植入支撑术具有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而护士的熟练配合尤为重要,熟悉和了解手术步骤,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美清;廖冰野;龚凤球;马育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护理管理者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1],在提高管理效能的同时还能有效解除护士的心理压力,这样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和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彦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居家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居家护理方法制成书面材料交给患儿家长,由专职护士口头交代注意事项,并互留手机号码,均24 h开机,以便患儿家长随时咨询和专职护士随访.结果:本组61例5~10 d痊愈,2例分别于发病第4、6天体温升至38.5 ℃以上、精神不振、嗜睡、食欲不佳、肢体轻微震颤随即住院,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轻症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护理是可行的,可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及疫情扩散,值得在社会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双;葛建云;化翠平;赵文杰;杨秀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正确应用Foley气囊导尿管,提高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中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在防止尿道黏膜损伤中十分重要.现对Foley气囊导尿管在老年前列腺增生置管中的应用方法探讨如下.
作者:贺杰;高丽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也随着增高.而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手术本身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心理刺激,门诊手术患者都是当天来当天做,大多数患者对手术都有恐惧和焦虑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压力,若手术室护士能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护理极为有益.笔者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高丽冰;向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内涵的外延以及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护理质量管理成为护理管理的核心,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制定护理质量标准,依据标准对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评价、判断患者是否得到应用的护理效果,并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通过信息反馈,从而有效的控制管理过程[1].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先进的护理质量控制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护理科学的发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综述.
作者:周凯云;陈湘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以及手术基础上,以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点的获得性综合征[1].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易被忽略,导致失去良机,增加患者负担.现将我院自2000年来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18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丽;龚敏;文欣轩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