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甲状腺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焦明远;马俊凤;李彤

关键词:甲状腺素, 妊娠期糖尿病,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79例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法(ALP-APMMD)检测孕妇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孕妇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观察组孕妇 T3 、T4 、FT3 、FT4 、TSH 分别为(2.24 ± 0.21)nmol/L 、(4.31 ± 0.61)pmol/L 、(157.71 ± 35.23)nmol/L 、(15.85 ± 3.54)pmol/L 、(1.78 ± 1.29)mU/L,对照组孕妇 T3 、T4 、FT3 、FT4 、TSH数据分别为(2.74 ± 0.76)nmol/L 、(4.71 ± 0.59)pmol/L 、(179.17 ± 34.02)nmol/L 、(17.72 ± 5.77)Pmol/L 、(1.53 ± 1.45)m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 HbA1c为(6.11 ± 0.63)%,FBG 为(5.47 ± 0.87)mmol/L,对照组孕妇 HbA1c 为(5.44 ± 0.19)%,FBG 为(4.62 ± 0.71)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FT3的 Wals 值、95%CI 、P值分别为5.110 、1.096~3.624 、0.024,FT4的Wals 值、95%CI 、P值分别为5.957 、0.852~0.983 、0.015.结论 血清甲状腺素中FT3 、FT4水平降低将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概率.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 -12月在该院治疗的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 T2DM 合并NA 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脂联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指标,BMI及HOMA-IR均降低,脂联素水平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在T2DM 合并NAFLD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有效减轻体质量,升高脂联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AASI、IMT、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该院确诊的CHD患者173例作为CH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AASI 、IMT 、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水平,并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CHD组患者AASI 、IMT 、Crouse积分、血清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HD患者AASI 、IMT 、Crouse积分、血清选择素水平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IMT 、Crouse积分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及AMI组患者AASI 、血清选择素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D 患者 AASI 、IMT 、Crouse积分、血清选择素与 Gensini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AASI 、IMT 、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水平变化能够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徐树东;贺江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母体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及胎盘血流变化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母体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和胎盘血流量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60例FGR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就诊的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孕20 、24 、28 、32 、36周和分娩前母体静脉血及分娩时胎儿脐静脉血中HIF-1α水平,监测各时间节点胎盘血流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和脐动脉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的动态变化,分析胎儿分娩后母体胎盘组织HIF-1α表达水平,统计孕妇妊娠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孕20 、24 、28 、32 、36周和分娩前血清 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孕妇分娩后胎盘组织切片染色 HIF-1α表达水平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脐静脉血HIF-1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胎盘动脉血流PI 、RI和S/D均随孕周增加而呈逐渐减小趋势,且研究组孕妇孕20 、24 、28 、32 、36周和分娩前母体胎盘动脉血流PI 、RI和S/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静脉血 HIF-1α水平、胎儿脐静脉血 HIF-1α水平、分娩后母体胎盘组织HIF-1α水平,胎盘血流PI 、RI和S/D均与FGR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孕妇妊娠不良反应事件总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HIF-1α水平升高及胎盘血流PI 、RI和S/D升高会增加孕妇妊娠并发症和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蒋玲玲;陈丽平;鲁晓燕;刘颖蕾;单峰;曹杨;刘曼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坪山区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坪山区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血清学分布和耐药特点,为有效控制沙门菌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及控制耐药菌株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7-11月肛拭子标本4 620份,对培养出的可疑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为沙门菌时再进行常规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共筛查出61例带菌者,阳性率为1.32%.61株沙门菌分属5个群,其中B群多,共31株(50.82%),其次是C1群12株(19.67%);血清学分型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斯坦利沙门菌(13.12%)、德比沙门菌(11.48%)及鼠伤寒沙门菌(9.84%).61株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高,为27.9%,其次为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均为24.6%,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 坪山地区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以B群为主,呈多样性分布.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部分沙门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临床治疗首选头孢类药物,同时应加强常规抗菌药物监测,指导携带者规范用药治疗,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

    作者:张鲍虎;张莉;杨书才;周杰;张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住院老年患者低清蛋白血症及营养状况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住院老年患者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率、营养状况与低清蛋白血症的关系.方法 通过病历或直接询问的方式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4 509例住院老年患者相关基本信息,使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对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6天的营养状况予以评估,结合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6天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及患者主治医生的诊断结果(低清蛋白血症),分析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率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低清蛋白血症患者占87.00%,入院后第6天明显增加至89.99%,并且与血清清蛋白浓度在正常范围的患者比较,低清蛋白血症例数均明显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评估发现绝大多数患者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而且营养状况越好,低清蛋白血症患者发生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率较高,随着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因此,在护理住院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应注重血清清蛋白水平监测、营养状况评估,并结合相关护理措施,以防止不良预后.

    作者:何婷;李虎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青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不同Hcy水平与中心动脉压、cfPWV、AIx及RHI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青年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不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中心动脉压、颈-股动脉脉搏传导速度(cfPWV)、中心动脉增强指数(AIx)及内皮功能指数(RH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RH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血清Hcy水平及血管功能指数,分别以Hcy 、cfPWV≥fPWV2为临界值,对两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以 Hcy≥10 μmol/L为临界值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吸烟史、饮酒史、用药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10 μmol/L组患者cfPWV 、RHI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 Hcy<10 μmol/L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Hcy<10 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cfPWV ≥14 m/s为临界值时,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并发症、用药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fPWV ≥14 m/s组患者年龄、Hcy 、SBP 、DBP 、TC 、TG 、LDL-C水平明显高于cfPWV<14 m/s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cfPWV<14 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析血清 Hcy水平与cfPWV 、SBP/DBP 、TC 、TG 、LDL-C 、HDL-C的相关性得出,血清Hcy与TC 、TG 、LDL-C 、HDL-C水平不存在相关性(P>0.05);但血清 Hcy 与cfPWV 、SBP/DBP呈正相关(r=0.633 、0.341,P<0.05).(4)分析cfPWV 与年龄、Hcy 、SBP/DBP 、TC 、TG 、LDL-C 、HDL-C的相关性得出,cfPWV 与年龄、Hcy 、SBP/DBP 、TC 、TG 、LDL-C呈正相关(r=0.251 、0.622 、0.347 、0.427 、0.288 、0.339,P<0.05),与HDL-C呈负相关(r= -0.479,P<0.05).(5)对年龄≥50岁、Hcy≥10 μmol/L 、SBP>130 mm Hg 、LDL-C> 3.12 mmol/L 与cfPWV 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Hcy ≥ 10 μmol/L 、SBP>130 mm Hg 、LDL-C > 3.12 mmol/L 均是引起 cfPWV 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中青年RH患者血清高 Hcy水平是引起cfPWV 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加速动脉硬化进展,需要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加以关注.

    作者:周国强;李哲;叶柱均;朱振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纽曼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纽曼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对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纽曼护理模式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各因子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和术后康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失眠、恐惧、紧张、认知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初次排便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纽曼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可明显改善患者手术时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促进术后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碧蔚;胡素蕾;袁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脏超声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

    目的 探究心脏超声对不同年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60~70岁、>70~80岁、80岁以上3组,采用心脏超声检测技术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岁以上组患者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发病率为43.33%、40.00%,明显高于后下壁及前壁加下壁的10.00%、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以上组患者左心室内径≥50 mm 、左心房内径≥39 mm发病率为36.67%、43.33%,明显高于左心室内径<50 mm 、左心房内径<39 mm的13.3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80岁以上患者采用心脏超声诊断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筛查意义.

    作者:何斌;朱秀龙;韦国雄;苏杭;林晓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输卵管内注射氨甲蝶呤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内注射氨甲蝶呤(MTX)介入治疗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以及其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剖宫产瘢痕异位妊娠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8例使用输卵管内注射MTX 30 mg介入治疗方法者作为介入治疗组,另100例患者使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MTX肌肉注射配合米非司酮口服,后行清宫术)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治疗后疗效情况,近期和较远期预后信息,完成疗效比较与预后评价.结果 介入治疗组治疗成功率达97.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住院时间和病灶消失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0.67 ± 2.36)d和(51.66 ± 8.76)d,低于对照组的(16.71 ± 2.86)d和(69.16 ± 8.49)d,介入治疗组住院时间及病灶消失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预后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近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转阴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复发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预后受孕率为10.20%,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内注射MTX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成功率高,远期预后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冰侠;李燕;蒲慧然;刘小平;闫利红;彭艳军;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两种姑息性引流方式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免疫学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姑息性引流方式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免疫学变化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的82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RCP组和PTCD组,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有效率、围术期指标及肝功能变化等差异.结果 PTCD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均低于ERCP组,两组患者术后7 d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术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脂多糖指标均低于术前,且术后2周ERCP组均明显低于PT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与PTCD比较,具有经济实用、恢复快及预后佳等优点,可作为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措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江潮;隆洪木;许仲平;曾磊;王仁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探讨不同注气压力对婴儿肠套叠注气复位法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注气压力对婴儿肠套叠注气复位法脱套率的差异,探讨婴儿肠套叠注气复位法疗效中佳注气压力状态.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经7.0 kPa诊断性空气灌肠确诊婴儿肠套叠患儿8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注气压力不同,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200例.A、B、C、D组注气压力分别为8.0 、9.0 、10.0 、11.0 kPa,分别持续注压10 min.采用不同注气压力治疗婴儿肠套叠,观察各组脱套率差异.结果(1)A 、B 、C 、D组脱套率分别为91.50%、90.50%、94.50%、93.00%,800例病例中无穿孔、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4组患儿在注气压力分别为8.0 、9.0 、10.0 、11.0 kPa状态下,脱套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儿肠套叠注气复位法疗效中,注气压力分别为8.0 、9.0 、10.0 、11.0 kPa,均为有效安全的治疗压力,且对其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均可选择使用.

    作者:刘超凡;汪建华;罗世康;劳国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埃克替尼单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接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的36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以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对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1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7例;单药治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2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3例.结果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75.0%,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97.2%,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2.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3.3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1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19外显子缺失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PFS为14.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OS为24.9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OS为1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对于21外显子突变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及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PFS分别为10.4 、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S分别为21.8 、18.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大多可耐受.结论 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比较,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虽然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多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但整体可耐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王璐璐;王东林;李禄椿;李艳;吴志鹃;阳丹;马惠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清HE4、CA125和ROMA指数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评价及疗效和预后判断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和卵巢癌风险预测(ROMA)指数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评价及疗效、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学确诊为卵巢肿瘤的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卵巢癌31例,良性肿瘤患者60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血清HE4 、CA125及ROMA指数并进行动态比较.结果 卵巢癌组患者血清HE4 、CA125及ROMA指数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E4 、CA125及ROMA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或转移后,患者血清 HE4 、CA125及ROMA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 HE4 、CA125及计算ROMA指数对评价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及卵巢癌疗效有临床意义;血清HE4 、CA125及ROMA指数在卵巢癌患者复发或转移中有监测意义.

    作者:赵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对人结肠癌上皮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对人结肠癌上皮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的影响.方法 Caco-2细胞培养基选择含有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 ℃、5%CO2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酶标仪检测450 nm波长的吸光度(OD)值计算细胞增殖率,确定葡萄糖溶液对Caco-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将Caco-2细胞分为胆固醇组、胆固醇+依折麦布组、空白组,检测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采用WB检测ABCG8 、ABCG5 、NPC1L1 、SR-BI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在不同葡萄糖溶液浓度下,Caco-2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 、25.0 、50.0 mmol/L的葡萄糖溶液中,胆固醇组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均明显高于胆固醇+依折麦布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差异随葡萄糖溶液浓度增加而减少.WB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对Caco-2细胞胆固醇转运基因ABCG8 、ABCG5 、SR-BI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是对NPC1L1蛋白表达影响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能通过增加Caco-2细胞中NPC1L1蛋白的表达起促进胆固醇重新吸收的作用,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合并胆石症概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琼;王丽媛;张莉;倪玲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状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进行首次血液透析的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以首次进行血液透析的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以年龄、血管通路、首次透析时间进行匹配筛选.收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至首次血液透析的时间、异常免疫球蛋白分型、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化疗方案及化疗疗效;收集多发性骨髓瘤与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次透析时的年龄、性别、血管通路、实验室检查指标、合并基础疾病及肾小球滤过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状况,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疗效,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多发性骨髓瘤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状况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行血液透析患者与非多发性骨髓瘤行血液透析患者比较,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血钙水平较高,血小板水平较低,合并糖尿病病史患者例数较少.截止随访终止时,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34.4%,病死率为65.6%,转肾移植率为0.0%;对照组患者生存率为71.1%,病死率为28.9%,转肾移植率为6.3%.经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8 d,其中化疗后完全缓解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 253 d,部分缓解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73 d,未达部分缓解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2 d;经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化疗疗效患者之间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血管通路为导管、血小板低于100×109/L 、清蛋白低于30 g/L 、化疗疗效为未达部分缓解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行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血钙水平较高,血小板水平较低,合并糖尿病史患者例数较少,合并肺部感染较多.

    作者:吴桂明;刘林;王晓红;郭明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多种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7眼)作为研究对象,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等待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根据角膜情况在合适的时机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各时间点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复诊,视力提高27眼,视力不变7眼,视力下降3眼.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1周与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情况发生,术后1 d,有4眼出现前房少量积血,2眼出现玻璃体积血.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改善视力,控制眼压,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洋;陈春生;马君鑫;范伟杰;史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窄带成像内镜技术对食管癌的诊断研究

    目的 对窄带成像内镜技术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利川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疑似食管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X线片诊断和窄带成像内镜技术诊断,并对诊断效果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窄带成像内镜技术对食管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X线片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窄带成像内镜技术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X线片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X线片诊断技术比较,窄带成像内镜技术对食管癌的诊断有更高的效率,有助于尽早确诊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牟欢;吴清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SACG)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64眼)晶状体悬韧带异常SACG患者,按照悬韧带松弛及断裂范围将其分为Ⅰ组16例(17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组35例(36眼),行P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张力环治疗;Ⅲ组9例(11眼),行PE联合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关闭范围及用药种类的不同.结果Ⅰ、Ⅱ、Ⅲ组患者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6 、-3.24 、-2.97,P<0.05),且Ⅰ组术后眼压低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6 、-3.32,P<0.05),而Ⅱ组与Ⅲ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6,P>0.05);Ⅰ、Ⅱ、Ⅲ组术后BCVA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 、3.12 、2.89,P<0.05),且Ⅰ组术后BCV A高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 、2.68,P<0.05),而Ⅱ组与Ⅲ组术后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Ⅰ、Ⅱ、Ⅲ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 、3.24 、2.97,P<0.05),且Ⅰ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优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 、3.77,P<0.05),而Ⅱ组与Ⅲ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05);Ⅰ、Ⅱ、Ⅲ组术后用药种类少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2.79 、-4.15 、-2.58,P<0.05),术后房角关闭范围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4.13 、-4.01 、-3.75,P<0.05).结论 P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SACG患者中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术后能明显改善眼压与BCVA,加深中央前房深度及开放房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晓双;万修华;张景尚;王进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某地区常规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尿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某地区常规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尿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 -12月在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8 439例人员进行研究.所有来检人员均给予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查.观察各年龄段参检人员 HUA 患病率,以及各年龄段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是否患有HUA作为应变量,以TC 、TG 、HDL-C 、LDL-C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HUA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8 439例体检人员中总计患病1 814例,患病率为9.84%,其中18~35 、>35~45 、>45~55岁年龄段患病率较低,分别为6.17%、6.05%、7.52%.>55~65 、>65~75 、>75~85岁人群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4.26%、15.14%、13.44%.在18~35 、>35~45 、>45~55 、>55~65 、>75~85岁年龄段,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75岁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患有 HUA 作为应变量,以 TC 、TG 、HDL-C 、LDL-C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 P<0.05时TG 、HDL-C是影响患者 HUA 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率与 TG水平呈正比,与HDL-C水平呈反比.结论 HUA患病率在55岁以上人群增高,且大部分年龄段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TG 、HDL-C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宋俊;孙彦;黄黎;刘路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糖脂毒性诱导胰岛β细胞炎症因子过表达的研究

    目的 了解高糖、高脂环境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Toll受体3(TLR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及补体C4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胰岛β细胞株(NIT-1)经高糖高脂刺激后,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LR3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TNF-α 、IL-1β 、IL-6 、CRP 、补体C3及补体C4的表达.结果 高糖高脂刺激后,胰岛β细胞增殖被抑制,TLR3 mRNA 、TNF-α 、IL-1β 、IL-6 、CRP 、补体C3及补体C4的表达明显增加;并且高糖高脂(GZ)组胰岛β细胞损伤和炎症因子过表达程度明显高于高糖(G)组和高脂(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高脂可能通过激活T LR3信号通路等途径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抑制胰岛β细胞增殖,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并且糖、脂协同作用明显大于单独的糖、脂毒性.

    作者:胡朝恩;钟大鹏;艾智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