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琴;谢惠杰;黄美娟;陈萍
血细胞分析仪是目前医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之一 ,血细胞分析仪经过不断发展 ,从对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血红蛋白等的单项目检测 ,发展为具有同时进行多项目联合检测功能的两分群 、三分群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1] . 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分类技术也由单一的通过库尔特原理(阻抗法) ,发展为整合阻抗法 、流式细胞 、射频 、细胞化学染色等技术对细胞体积 、细胞内颗粒复杂度 、核酸物质含量等进行检测 ,大大提高了对异常细胞的分类和识别能力[2-3 ] .
作者:孙毅;向代军;叶波;王成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新型蛋白质多肽酶解和分离技术,以此提高蛋白质的质谱鉴定水平,使其适用于更复杂生物样品,从而弥补传统蛋白质组学利用的二维电泳-质谱技术所产生的不足.方法 利用美国promega和自主修饰Self-owned胰蛋白酶,酶解浓度不同的牛血清清蛋白测定总离子流图(TIC)并通过Proteome Discov-er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测定牛血清清蛋白覆盖率.利用Self-owned胰蛋白酶酶解牛血清清蛋白,其中酶切液用自制的二维一体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技术平台,通过对TIC、信号强度和保留时间(RT),观察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性能和重复性.结果 美国promega和Self-owned胰蛋白酶酶解浓度不同的牛血清清蛋白结果显示,Self-owned胰蛋白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技术鉴定高 、中 、低浓度牛血清清蛋白覆盖率分别为38.22% 、28.34% 、13.18%;而美国promega胰蛋白酶酶解牛血清清蛋白覆盖率分别为34.93% 、26.36% 、10.21%.Self-owned胰蛋白酶和自制的二维一体毛细管色谱柱联用,用于牛血清清蛋白分析,通过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在极低浓度条件下,牛血清清蛋白的覆盖率是24.2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重复进行两次实验,观察自制的二维一体毛细管色谱柱的重复性,结果显示选用牛血清清蛋白酶切的肽段混合物中质荷比(m/z)740.4为强度较高的特征肽段,两次的RT是51.90、51.95 min,信号强度是6.77×105、7.42×105.结论 Self-owned胰蛋白酶拥有高催化活性,自制的二维一体毛细管色谱柱具有较高的分离性能和重复性,将两者联合应用于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可以显著增高蛋白质数量的检出率.
作者:刘宝阳;张磊;范志娟;田亚琼;刘树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氨基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该院行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术后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者18例为DGF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肾功能恢复良好者18例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持续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使用苦味酸法 、脲酶-谷氨酸脱氢酶法分别检测血肌酐 、血尿素氮等指标变化,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GF组的NT-proBNP、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T-proBNP与血肌酐 、血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DGF时,NT-proBNP出现下降的时间早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变化,且下降幅度也更大.结论 NT-proBNP是一种可独立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其与血肌酐 、血尿素氮呈正相关,且在提示发生DGF时存在一定的时间优势,有利于临床对DGF的预测和监控.
作者:谢泷宽;罗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消瘤保肺丸联合冷冻消融及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消瘤保肺丸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该院住院治疗的1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冷冻消融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消瘤保肺丸.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实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在实体瘤临床疗效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为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比较中,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和CD4+/CD8+均明显升高,CD8+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总改善率可达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肝肾损伤 、骨髓抑制 、脱发 、白细胞降低为主,其中观察组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瘤保肺丸联合冷冻消融 、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的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使用中推广.
作者:丁富强;王可为;高海妮;张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液体敷料联合蛇药外敷用于蝮蛇咬伤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3-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给予局部处理 、全身治疗 、蛇药外敷等常规治疗方案.两组敷料调配:试验组为蛇药+灭菌注射用水+液体敷料,对照组为蛇药+灭菌注射用水.评价两组外敷后第1、3、5天敷料的完整性 、患肢皮肤湿度 、温度 、患肢肿胀程度 、疼痛评分 、关节活动度 、末梢循环 、伤口愈合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干预第1、3、5天患肢敷料完整性 、创面皮肤湿度 、温度 、肿胀程度 、疼痛评分 、关节活动度 、末梢循环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液体敷料联合注射用水调配蛇药外敷治疗蝮蛇咬伤患肢疗效较好,可减少患者费用,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满意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翠华;熊丽;阙婉舒;董荔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17236例女性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进行检测结果分析,为该地区的HPV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女性受检者17236例,检测其HPV感染类型和型别并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检测HPV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7236例女性受检者中,HPV感染3050例,阳性率为17.70%;以单一感染高危型HPV(HR-HPV)为主,阳性率为10.70%.64~<74岁女性HPV感染率高,为30.84%.15~<24岁女性感染率次之,为27.89%.54~<64岁女性感染率为25.60%.15~<24岁 、24~<34岁 、34~<44岁 、44~<54岁 、54~<64岁和64~<74岁年龄组的HR-HPV阳性率和低危型HPV(L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176、367.707、344.211、218.281、50.516和17.286,P<0.05).HPV52、HPV16和HPV18在HPV感染型别中,有着较高的感染率.结论 该地区HPV感染以单一感染HR-HPV为主,其感染亚型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且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和年轻女性.相关部门应做好HPV筛查,达到预防控制宫颈癌的目的.
作者:罗锦彬;张桂花;陈旭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住院部收治的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同时选取50例牙周健康且无系统病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系统观察:(1)治疗前后观察组牙周探针深度(PD)、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变化;(2)龈沟液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治疗前牙周情况PD、AL、SBI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组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4.16、5.82、5.46,P<0.05),但较对照组依然明显升高(t=3.52、4.64、3.47,P<0.05);(2)观察组治疗前龈沟液炎性因子各指标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组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4.28、4.51、3.67、9.27,P<0.05),但较对照组依然明显升高(t=4.13、6.37、3.41、12.69,P<0.05);(3)观察组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各指标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组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4.08、4.86、5.38、3.51,P<0.05),但较对照组依然明显升高(t=3.27、3.63、3.75、4.08,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指标,降低IL-6、IL-8、TNF-α 、PAF水平,缓解局部炎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君琦;张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 、心率变异性(HRV)与左心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05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BPR%)分为杓型组(n=29)、非杓型(n=43)及反杓型组(n=33),比较各组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结果 相较于杓型组,非杓型及反杓型组患者夜间收缩压较高(P<0.05),BPR% 及HRV较低(P<0.05),并且伴有显著左室结构改变及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其中,HRV低的反杓型组患者,其左房内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紊乱 、HRV的降低与其左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有关.
作者:胡娟;朱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不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 T)结果与妊娠结局及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48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24~28周接受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 T)结果分为GDMⅠ 组(OGT T空腹血糖 、OG-T T 1 h血糖或OGT T 2 h血糖任意1个时点异常)、GDMⅡ 组(任意2个时点血糖异常)和GDMⅢ 组(3个时点血糖均异常),以及血糖正常组(3个时点血糖均正常).对各组妊娠结局及孕前BMI进行分析.结果 GDM检出率为22.5%(1102/4898),其中,GDMⅠ 组759例(68.88%)、GDMⅡ 组204例(18.51%)、GDMⅢ 组139例(12.61%).GDM组孕妇的剖宫产率 、早产率 、巨大儿发生率 、大于胎龄儿发生率 、新生儿低血糖患病率 、妊娠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糖异常指标的增多,剖宫产率 、巨大儿发生率 、大于胎龄儿发生率 、新生儿低血糖患病率和胰岛素治疗率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体质量 、正常体质量 、超重和肥胖孕妇的GDM检出率分别为13.34% 、20.72% 、31.58% 和39.18%,随着孕前BMI增加,GDM的检出率也明显增加(χ2趋势=110.175,P<0.001).结论 孕前BMI处于超重或肥胖,以及OGT T 3个时间点血糖异常的GDM孕妇其妊娠结局差.
作者:林曼;许莉;孙明霞;张燕;王秀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SKALAR San + + 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是一款全自动多通道模块化分析仪 . 它使用标准方法 ,自动完成化学成分分析 . 与传统比色法相比可加速反应混合 ,减少试剂使用量 ,提高反应条件的稳定性 ,省去繁琐的操作与计算 . 在饮用水分析中可进行挥发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氰化物的同时测定 . 现以挥发酚为例对分析原理 、步骤 、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阐述 .
作者:罗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清 β2-微球蛋白(β2-MG)与尿中肾脏损伤因子-1(kim-1)、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DN)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到该院就诊的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检查结果不同分为非糖尿病肾病组(NDN)和DN组,每组各69例;另于同期选择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ys C、血清 β2-MG、尿kim-1、尿M-ALB等项目检测,并分析3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DN组 、NDN组的血清Cys C、血清 β2-MG、尿kim-1、尿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DN组的上述指标水平也高于NDN组(P<0.05);在DN组中,患者的血清Cys C、血清 β2-MG、尿kim-1、尿M-ALB水平会随其病程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血清 β2-MG、尿kim-1、尿M-ALB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1.30% 、准确率为89.13% 、阴性预测值为90.91%,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果(P<0.05),但组间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检测相比,血清Cys C、血清 β2-MG与尿kim-1、尿M-ALB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作为早期DN诊断的主要方法.
作者:刘莉;张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前路或后路入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因患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颈前路手术组36例,颈后路手术组33例,术后平均随访1年.对两组的手术出血量 、手术时间 、术后随访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颈椎曲度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前路手术组患者的术后颈椎曲度明显优于后路手术组,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后路手术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则要少于前路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前路手术组要高于后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前路手术方式总体疗效要优于颈后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作者:陈祥;徐建平;林国兵;王怀云;沈锋;陈雄;李秋举;李远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四乙基硼酸钠衍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葡萄酒及黄酒中不同形态的锡含量的方法 .方法试样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四乙基硼酸钠衍生,QuECheRS方法净化,经BRUKER BR-5 ms(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分离,采用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的选择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0.01~0.50μg/mL内,8种有机锡化合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各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2~2.0μg/L,回收率为70.1% ~120.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液体类食品中的有机锡污染物.
作者:刘裕婷;张志荣;王玉江;杨大鹏;李洁;张晶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肝病患者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情况及输注后相关指标的改变,以及肝病患者血浆输注适应证.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住院且输注FFP的肝病患者122例,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FFP输注情况及患者的预后.结果 该院肝病患者FFP输注合理率55.8%,有效率53.0%,合理输注有效率高于不合理输注有效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P主要用于凝血功能障碍伴出血(49.3%)或无出血(22.3%)的治疗性及预防性输注.凝血功能障碍伴出血治疗性输注后常规凝血检测指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情况改善不明显,输注有效率为43.7%.凝血功能障碍无出血的肝病患者进行预防性输注后凝血检测指标显著改善,但对出血的预防作用并不清楚.结论 对于凝血机制比较复杂的肝病患者,习惯性输注FFP治疗或预防出血效果不显著,FFP输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裴德翠;郑金秀;文思思;胡海春;罗庆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病(AID)患者抗核抗体(ANA)及抗核抗体谱(ANAs)的阳性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该院2017年1-12月检测ANA标本5539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ANA进行初筛试验,再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ANAs.结果 女性ANA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核型以颗粒型 、胞浆型 、均质型为主.ANAs中以抗Ro-52抗体(Ro-52)、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SS-A)为主.结论 对于疑似AID的患者,ANA与ANAs的检测结果可能不完全一致.同时检测ANA与ANAs能降低漏诊率,对AID的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恒;吴春健;田文宗;李金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保温处理对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局部血运和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处理,研究组给予多元化保温处理,观察2种保温护理措施对游离皮瓣移植血液循环及皮瓣成活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评分 、局部皮瓣弹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2、3.285,P<0.05);研究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11%vs.30.56%),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94.44%vs.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4.035,P<0.05).结论 多元化保温处理可提高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皮瓣局部血运,提高皮瓣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群;胡强;张瑞瑞;王琼;山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在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住院的高血压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2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肝硬化组79例和高血压组114例,肝硬化患者又分为肝硬化代偿组26例 、失代偿组53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危险分层分为 Ⅰ 、Ⅱ 级组27例和 Ⅲ 级组87例;肝硬化合并高血压组99例,其中肝硬化失代偿合并高血压 Ⅲ 级组55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Lp-PLA2水平,各组间同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Lp-PLA2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Lp-PLA2水平在高血压 Ⅲ 级组明显高于 Ⅰ 、Ⅱ 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明显高于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合并高血压 Ⅲ 级组既明显高于单纯肝硬化失代偿组,也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 Ⅲ 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ROC曲线分析,Lp-PLA2诊断肝硬化失代偿合并高血压 Ⅲ 级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CU T-OFF值为341.5 ng/mL.结论 Lp-PLA2水平对高血压危险程度和肝硬化病程进展有提示作用,可作为其病程监测和调整临床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
作者:邢继成;马立彬;何玉杰;楼小伟;朱月蓉;邱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改良CURB-65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2例脓毒症患者资料,分别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和改良CURB-65评分评估患者的生理和病理指标,按照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高风险A组(n=37)、低风险A组(n=55)和高风险C组(n=31)、低风险C组(n=61),比较同种评分系统中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的ICU入住率 、28 d病死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两种评分系统的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风险A组的患者的ICU入住率和28 d病死率高于低风险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C组的患者的ICU入住率和28 d病死率高于低风险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 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和Youden指数均小于改良CURB-6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CURB-65评分能够较为准确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生存状况,有较高的预后评估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燕玲;杨远征;胡志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的变化,以及缺铁性贫血对HbA1c检测值的影响,为临床诊治糖尿病提供更精准的指导依据.方法 对87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血细胞分析及铁蛋白 、空腹血糖(FBG)、HbA1c等检测,同时与10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蛋白等显著降低(P<0.05);HbA1c显著增高(P<0.05);健康对照组HbA1c与FBG呈正相关(r=0.916,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HbA1c与FBG无相关性(r=0.429,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患者HbA1c水平升高,且与血糖水平无关,不能准确代表体内血糖水平,临床应予重视.
作者:齐宁霞;韦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和床旁降钙素原(PCT)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180例,分为细菌组102例和非细菌组7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幼儿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检测hs-CRP、WBC、ESR和床旁PCT.结果 细菌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组床旁PC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和非细菌组的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者床旁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 、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T的灵敏度 、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其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WBC、ESR和床旁PCT联合检测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较高,可以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曾纪扬;陈美桂;莫志宇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