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秋
目的 分析该院泌尿系统结石的成分构成特点,为防治结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1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标本,结合尿路结石位置、性别及城乡居住特点及饮食特点等临床资料的不同,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结石成分分析.结果 316例结石中多种结石混合成分多于单一结石,占69.9%,其中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占结石总数的25.0%,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及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分别占17.7% 及13.6%,单一成分以一水草酸钙为主,占结石总数的9.2%,上尿路结石数量多于下尿路结石数量,男女结石比为3.27∶1,城市农村比为2.55∶1.结论 运用结石成分分析,准确了解黄桷坪地区结石成分构成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预防及控制.
作者:钟勇;袁野;胡裕东;杨春飞;姚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细胞死亡是机体清除内源性和外源性伤害刺激的重要机制 ,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 ,坏死、凋亡、胀亡、自噬、焦亡等细胞死亡方式逐渐被人们发现.细胞焦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 ,由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介导,细胞溶解性死亡伴炎性因子释放,诱发联级放大的炎性反应.通过对细胞焦亡形态学特征、分子机制及其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有助于加深对细胞死亡方式的认识 ,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方向.本文就细胞焦亡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游宇来;王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考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剖宫产术后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5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7例,记录患者年龄、胎次、胎龄、血压、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等一般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和Treg细胞,分析胎盘早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孕周对Th17和Treg表达的影响.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相对于轻度子痫前期组,Treg明显升高,Th17和Th17/Treg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可导致Th17和Th17/Treg升高,Treg降低;孕周<34周组Th17和Th17/Treg明显高于孕周≥34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SIRS组Th17明显高于无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和Treg细胞可作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和诊断的潜在指标.
作者:刘倩;刘小青;蔺静;李冬月;李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常见变应原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54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20种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slgE)抗体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月份、疾病类型条件下变应原的分布差异,同时对变应原谱与总IgE抗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45例患者sIgE总阳性率为36.15%,且多为单种吸入性变应原,尘螨为阳性率高的致病性变应原,淡水鱼、海鱼类、屋尘和猫毛为常见的变应原;不同性别患者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差异不明显,但表现为随年龄增长由单一吸入性变应原向多种混合性(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发展的趋势;月份(季节)之间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高,11月次之,全年尘螨阳性率均高;变应性呼吸疾病患者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变应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IgE抗体阳性率与变应原检出率不匹配,血清总IgE水平分别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sIgE总强度、sIgE大强度、sIgE种类数呈正相关(r=0.186、0.464、0.460、0.447,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102,P<0.05).结论 尘螨为武汉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主要的致病性变应原,淡水鱼、海鱼类、屋尘和猫毛为常见的变应原;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血清总IgE抗体和sIgE可优势互补,联合检测更具诊断价值.
作者:陈鹏;彭丽;喻超;唐婷;肖明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与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型在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冠心病、CYP2C19关键词于数据库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制订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采用StatsDirect软件合并相同地域和种族CYP2C19的6种基因型(*1/*1、*1/*2、*1/*3、*2/*2、*2/*3、*3/*3)发生率.结果 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 P2C19慢代谢基因型(*2/*2、*2/*3、*3/*3)在我国部分地区冠心病患者中发生率为4.29% ~24.66%;快代谢基因型(*1/*1)在云南冠心病患者中低,为36.22%;慢代谢基因型(*2/*2、*2/*3、*3/*3)在浙江冠心病人群中高,为24.66%.结论 我国部分地区冠心病患者携带的与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19基因型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中、慢代谢基因型在我国部分地区冠心病患者中仍占较高比率,建议冠心病患者在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前筛查其相关CYP2C19基因型.
作者:李苗苗;刘静;郭泽淇;胡晓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癌患者60例作为胃癌组,胃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胃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Ang-2、VEGF、CA72-4水平,探讨其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 3组研究对象血清Ang-2、VEGF、CA72-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Ang-2、VEGF、CA72-4水平较胃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2、VEGF、CA72-4联合检测较3项指标单独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升高.结论 血清Ang-2、VEGF、CA72-4检测对诊断胃癌具有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叶丽花;潘慧娟;黄媛媛;徐书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SD大鼠肾脏组织中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表达及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观察组(n=20),将观察组全部注射链脲佐菌素后用于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建模成功后将观察组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10)和糖尿病利格列汀干预治疗组(LM组,n=10),12周后测定所有大鼠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肌酐(Cr)、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24 h mALB);同时分离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组组化学法检测其PRMT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DM组体质量、SBP、DBP、FINS、HOMA-IR、Cr、ACR及24 h mALB与NC组比较均明显升高,且肾脏PRMT1表达也明显升高;经利格列汀干预治疗12周后,LM组大鼠体质量、SBP、DBP、FBG、FINS、HOMA-IR、Cr、ACR及24 h mALB均降低,肾脏PRMT1表达也明显下降.结论 利格列汀可能通过降低肾脏组织中PRMT1的表达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梅希;吴锦林;黎瑶;邱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评估不同促凝添加剂采血管对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测定甲状腺激素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同一志愿者肘正中静脉血至3种真空采血管中,分离血清后测定5项甲状腺激素指标.结果 经过ANO-VA检验,与对照A管比较,B管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等4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SH、FT3、FT4超过临床可接受范围;与对照A管比较,C管的总甲状腺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超过临床可接受范围;B管与C管比较,TSH、T3、FT3、FT4等4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超过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 不同添加剂真空采血管对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测定甲状腺激素结果可能产生影响,大批量使用前需要进行比对和可接受性评估.
作者:欧超;黄文成;朱波;黄玲莎;黄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MTB)耐利福平RNA聚合酶β亚单位编码基因(rpoB)和耐异烟肼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katG)、烯酰基还原酶编码基因(inhA)突变特点.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该省20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标本进行MTB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katG、inhA分析.结果 208例标本中共34例(16.3%)耐药,其中单耐利福平6例(2.9%),单耐异烟肼10例(4.8%),二者同时耐药18例(8.7%).24例利福平耐药M TB的rpoB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为531(TCG→TTG),占66.7%(16/24);28例异烟肼耐药MTB的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为katG基因315(AGC→ACC),占78.6%(22/28).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M TB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具有多态性,其中耐利福平rpoB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为531(TCG→TTG),耐异烟肼katG、inhA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为katG基因315(AGC→ACC).
作者:谢祺;张米;雷素云;高丽;张桂仙;杨海花;董兴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99mTc-3PRGD2诊断早期放射性肺炎的影像学研究方法.方法 将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 Gy照射对照组,每组各10只.照射后0、10、20、30 d时,以20% 乌拉坦腹腔麻醉动物,行CT及SPECT扫描,观察影像学变化;并在照射后30 d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受照射大鼠肺CT影像在30 d时显示放射性肺炎变化明显,SPECT动态扫描图像显示不同组间在照射后10 d已出现非常明显的差异;照射后30 d时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受照射大鼠肺组织改变明显.结论 99mTc-3PRGD2对于早期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具有潜在价值.
作者:施乐;张微;高成成;郭智瑞;魏龙晓;杨志福;王坤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常熟地区2017-2018年流行的流感病毒临床特征,为做好常熟地区流感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集该地区所有医院诊治的疑似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与病毒分型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流感流行特征,比较分析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检测临床标本654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91例,阳性率13.9%;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36例,阳性率20.8%.流感暴发流行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以≥60岁老年组阳性率高,占40.0% 以上;其次为<20岁少年儿童组,约占20.0%,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阳性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黄痰、疲劳、肺部影像学异常等.流感病毒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临床症状差异主要表现在发热与疲劳感等比例方面.甲型流感症状较乙型流感严重且康复时间较长.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肌酸激酶等实验室检查数据在流感病毒阴性和阳性间及在甲、乙型流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流感病毒暴发呈甲、乙流感病毒季节性混合流行,病原学特征与实验室检查间存在差异,可为积极预防流感病毒暴发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作者:崔燕红;赵一琳;蒋廷旺;宛传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北京辖区铁路职工健康体检贫血状况的调查分析,明确铁路职工贫血现状,为铁路职工的健康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17年在北京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2400例20~60岁在职铁路职工,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比较各组贫血检出率、贫血严重程度和贫血分类情况.结果 男性贫血检出率为0.30%(187/63384),女性为5.09%(459/9016),女性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39~49岁年龄组贫血检出率高,达37.00%(239/646);男女贫血程度均以轻度贫血为主,占贫血总人数的80.18%(518/646),贫血类型均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占贫血总人数的78.02%(504/646),男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检出率为16.72%(108/646),女性为61.30%(396/646),女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是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应加强健康宣传,提高认识,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任淑媛;张家瑞;吴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微型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心脏病患者睡眠期心律失常的检出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74例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48 h内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白天和夜间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72.97%(54/74),患者白天平均心率为(89.23±11.27)次/分,明显高于夜间的(70.55±10.43)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房性和室性早搏夜间睡眠期明显减少.结论 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昼夜分布有一定规律,微型动态心电图可监测心脏病患者睡眠期心律失常,及时准确地反映患者心电变化,及时提醒医务人员,可降低患者猝死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巧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的酶显色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D-果糖-6-磷酸二钠在GPI作用下生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作用下生成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NADH与水溶性四氮唑盐(WST-3)反应,反应产物在550 nm处有大吸光度值,吸光度值与GPI水平呈正比.利用此原理对3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2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3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GPI进行检测.同时评价该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并与GP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该方法线性良好(r2=0.9923)、精密度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 、准确度t检验显示各水平测试结果偏倚均可接受.试剂稳定性大于12个月,测试结果相对偏差在±20% 以内均满足试验要求,且与GPI ELISA试剂盒相关性良好,测定结果偏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I的酶显色定量测定方法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临床要求,可用于临床GPI水平检测.
作者:黄亚丽;赵珂;魏芳;马凯惠;李新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益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及对血清雌激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10月收治的60例PM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碳酸钙及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益骨汤,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非优势侧股骨近端(NDPF)及腰椎(L2~4)]、血清雌二醇(E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DPF及腰椎骨密度分别为(0.742±0.052)、(0.738±0.064)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97±0.071)、(0.702±0.073)g/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为(49.78±3.54)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04±2.8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分别为(31.11±10.52)、(22.42±6.13)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72±13.94)、(29.46±7.2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骨汤治疗绝经后PMOP患者可有效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增加骨密度,疗效确切.
作者:叶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安徽省境内蝮蛇分布广 ,在夏秋之际 ,野外工作者和农民等常被来自合肥及周边市区的蝮蛇咬伤.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大量蝮蛇咬伤患者经早期伤口处理、抗蝮蛇毒血清及时应用及抗感染、保护细胞等综合治疗后 ,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痊愈出院 ,但仍有少部分患者病情恶化 ,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本文对2017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2例重症蝮蛇咬伤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作者:盛欢;韩宁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情景式教学法在骨科专科护士护理风险评估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全军创伤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2-2014年共3期专科护士培训班中采用护理风险评估传统教学法的60名专科护士作为对照组,2015-2017年共3期专科护士培训班中采用护理风险评估情景式教学法的60名专科护士作为观察组.通过在骨科压疮、疼痛、坠床、跌倒4项护理风险评估教学中采用以骨科专科病例模拟,护患角色互换为主的床旁情景式教学方法,比较该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两组专科护士4项风险评估技能的考核成绩及培训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专科护士对压疮、跌倒、坠床、疼痛4项护理风险评估考核成绩及培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专科护士培训中对压疮、疼痛、坠床、跌倒4项护理风险评估教学开展情景式教学法,对专科护士掌握并熟练运用该4项护理风险评估临床技能有明显提高,可在今后专科护士培训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棣;钟玲;白艳;杜晶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DNA与宫颈癌相关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经组织活检确诊的宫颈癌、宫颈糜烂患者及宫颈组织正常者共125例,采集其宫颈组织并进行HP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观察HPV DNA的检出率和病毒水平,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60例宫颈癌组织中检出HPV 16、18型DNA检出54例,检出率为90.00%,DNA模板平均拷贝数为4.83×105 copy/mL,其中HPV 16、18型DNA均阳性者8例,仅检出HPV 18型DNA阳性者6例,仅检出HPV 16型DNA阳性者32例.35例宫颈糜烂组织中检出5例HPV 16型DNA阳性,检出率为14.29%,DNA模板平均拷贝数为5.85×103 copy/mL,未检出HPV 18型DNA阳性者.30例宫颈正常组织未检出HPV 16型及HPV 18型DNA阳性.对不同组别(宫颈癌组、宫颈糜烂组、宫颈正常组)的HPV DNA平均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组织病变情况加重,具有明显相关性(r=0.88).结论 HPV DNA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相关性,且HPV DNA拷贝数随病情加重而增加,测定HPV DNA水平对宫颈癌的筛查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程跃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筛选和鉴定艰难梭菌(Cd)毒素A(TcdA)适配子(Apt).方法 体外合成80 bp的单链DNA(ssDNA)随机文库,采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TcdA的核酸适配子.使用DNA MAN5.2.2.0软件和mfold软件对筛选出的适配子序列的同源性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亲和常数.结果 经过12轮筛选,文库中随机ssDNA与TcdA的结合率从1.4% 增加到44.6%,筛选出来50条适配子,二级结构稳定的是Apt-A22,其亲和常数为2.25×107 M-1.结论 采用SELEX技术成功筛选出高亲和力的TcdA适配子,为临床Cd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具.
作者:刘红菊;苏恒;吴爱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学和肽素(CPP)、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3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应用抗生素,并对患者预后作出评估.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5月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6例,分别留取其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标本,另选取同期22例稳定期患者标本及15例体检健康者标本,分别检测3组对象CPP、PCT和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CPP、PCT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患者组CP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PP、PCT和CRP分别反映了AECOPD患者的气道炎性反应和缺氧程度,对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剑;陈素婷;廖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