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关系研究进展

邹梅;张小宁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并发症,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摘要:近年来不少的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脑卒中关系日益密切,MS的各组成部分作为单一疾病时就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当它们处于共同发病机制作用时,更易成为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本文对MS和脑卒中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指屈肌腱缝合早期控制下活动预防肌腱粘连54例分析

    手外伤引起肌腱损伤临床很多见,术后功能恢复差,主要原因是术后肌腱粘连.我院于2002/2008年间应用改良津下氏法缝合肌腱54例82条指屈肌腱,早期控制下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良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如何确定骨折移位的成角方向及度量

    正确描述骨折移位的成角方向及度量,即骨折移位是向前、向后、向内、向外成角多少度,对骨折的诊治十分重要.但学术界对此在认识上并未澄清,较多的医学影像学及外科学参考书尚无表述[1-4].

    作者:许明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病毒性脑炎误诊为药物热1例分析

    对病毒性脑炎误诊为药物热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7岁.以发热7d原因待查于2008-08-24入院治疗,患者入院前1周反复发热,前期为37.5~38℃,有降至正常体温2次,持续3~4 h,体温复升,近2 d体温渐高,高达39.5℃左右.

    作者:芦红霞;刘改荣;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我院2007-02/2009-07采用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治疗,相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能更快速平衡控制血糖,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报道如下.

    作者:李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34例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34例,均行肱骨骨折内固定并桡神经探查术.结果:肱骨骨折均于6~12周愈合.桡神经损伤随访1~24个月,优(S3,M4以上)24例;良(S3,M3)8例;差(S1,M1)2例,优良率94.11%.结论:桡神经在肱骨于部位的损伤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须注意:手术时机宜早不宜迟;能选择截骨缩短术者不要考虑神经移植术;早期坚强的内固定与早期局部关节的功能锻炼.

    作者:罗运绍;马丽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脊源性腹痛误诊为慢性胃炎1例分析

    对30 a来被反复误诊为慢性胃炎的脊源性腹痛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1岁.以反复上腹部胀闷痛30 a、症剧3个月为主诉就诊我科.患者30 a来反复出现上腹部胀闷痛,呈持续痛,无向周围反射,疼痛与饥饿、进食无相关性,无返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便秘腹泻,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悸气喘.

    作者:陈云龙;林阿丰;周欲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注射用溴己新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注射用溴己新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我们在用药过程中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楚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十堰市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分析感染人群性别、年龄、职业因素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在体检人群中以整群方式确定受检对象,统一采用14C-UBT进行尿素[14C]呼气试验.按尿素[14C]呼气试验要求对结果进行评判.结果:3 000例体检人群Hp总感染率为50.1%.Hp感染与性别有关(P<0.001);30~39岁组与60~69岁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Hp感染情况与检测者职业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男性Hp感染率远高于女性,且感染率与年龄增高呈正相关,应加强本市人群的饮食卫生、消毒隔离等卫生保健知识教育.

    作者:曹清莲;陈璐;郭俊;张莉;彭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丁咯地尔不良反应

    盐酸丁咯地尔为a肾上腺受体抑制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过敏反应男,70岁,因脑梗死给予氯化钠溶液250 ml+丁咯地尔注射掖200mg静脉滴注,9 d,次日用药后出现皮肤红疹、嘴唇发麻症状,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0 min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1].

    作者:郭少华;李成建;余彩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全程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对流变学检测的全程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方法: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方面进行探讨.结果:(1)分析前:选择压力传感式仪器,用肝素或EDTA抗凝.空腹采血,避免标本溶血,4 h内测定.(2)分析中:控制检测温度,仪器彻底清洗.标本要混匀,量要足.制血浆应控制离心转速.积极做室内质控和校准.(3)分析后:制定本室的参考值和作业指导书,按规程执行操作及保养.结论:流变学检测的质量控制是全过程的,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朱贵忠;杨进波;董明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直肠异物1例

    1 病历摘要男,57岁.肛门疼痛3 d,加重1 d入院.患者痛苦貌,诉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刺痛,坐位及活动时加剧.肛门检查:外观无明显红肿,指诊11点位距肛缘5 cm可触及-0.5 cm×2 cm斜插入直肠前壁的硬物,固定,不活动,触痛明显,直肠内可触及一肿物,约2 cm×3 cm,有波动感,指套有脓血.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ICU医患沟通602例分析

    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医患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危重病患者又是医院的焦点和难点,医疗纠纷易发生在这类患者身上,2005年我院成立了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配备了专业医护人员及必要的设备,开设病床6张,主要收治由急诊科及临床各科转来的急危重症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加强谈话沟通,履行签字手续,有效防范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郭全;马云峰;吕金涛;况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精索扭转25例分析

    精索扭转是泌尿外科急症之一,延误诊疗可致睾丸缺血坏死而被切除,1998/2008年收治精索扭转25例,分析如下.

    作者:马圣君;张爱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间接性巩膜破裂伤误诊3例分析

    目的:探讨间接性巩膜破裂伤(即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延误诊断、误诊的间接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延误诊断20 d且继发眼内炎终摘除眼球,余2例经手术探查作初期缝合及对症处置后抗炎、对症治疗,均保住患眼,但视力有不同程度的丧失.结论:详细采集病史、掌握眼球解剖结构、及时手术探查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即受伤后初期修复的时间是影响视力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于静;毕见华;褚慧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实习及进修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实习、进修人员手卫生状况.方法:由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随机深入各临床、医技科室,按照统一设计的表格、方法观察实习、进修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62名实习、进修人员洗手正确合格率为59.61%.对洗手指征的认知度:诊疗操作前为14.77%;诊疗操作后为74.38%.结论:应加大对实习、进修人员的培训、教育,改善洗手设施,有效提高实习、进修人员洗手合格率及其依从性.

    作者:刘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两种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肱骨干骨折临床上的选择和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3-03以来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61例,其中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8例,单边外固定架治疗13例.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两种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病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其相应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林龙;邱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4例分析

    目的:分析甲亢并周期性瘫痪的发病机制及原因.方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周期性瘫痪的患者使用10%的氯化钾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除3例于72 h后肢体瘫痪恢复外,其余均在24 h内症状恢复.结论:甲亢后低血钾是造成周期性瘫痪的直接原因.

    作者:陈春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心包炎误诊1例分析

    对急性心包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6岁.以胸痛、发热3 h来诊.胸痛呈持续性剧痛,并放射至左肩,伴气短.查体:T 38.1℃,P 120次/min,R 34次/min,BP 100/65 mm Hg.神清,痛苦状,心肺听诊无异常.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肢体导联QRS低电压,Ⅰ、Ⅱ、aVL、aVF、V3~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4 mV,aVR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 mV;Ⅰ、Ⅱ、Ⅲ、aVL、aVF、V3~V6导联T波倒置,aVR、V1~V2导联T波直立.

    作者:金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草酸铂与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草酸铂与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对3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抽液后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胸腔内注入草酸铂加香菇多糖;B组胸腔内注入草酸铂.结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A组疗效(CR+PR)86.4%(19/22);B组疗效(CR+PR)58.3%(7/12).结论:胸腔内置管注入草酸铂与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用草酸铂,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王新林;王湘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误治1例分析

    对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误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3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1 a余入院.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7 a.1 a前开始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行走距离较前明显缩短.同时出现排尿困难,尿不尽感,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予降糖、降压、营养神经等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张林;傅莉;卢春燕;陈德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