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波;谢冕;邓田;邓林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拟行LC及ERCP+ EST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治疗方案为LC术前行ERCP+EST,对照组治疗方案为LC术后行ERCP+EST,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取石成功率及住院、排气、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浆清蛋白水平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17.50% (P<0.05).结论 LC术前行ERCP+EST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丙泊酚组(42例)及七氟醚组(42例),两组入室后静脉注射1.5 mg/kg氯胺酮行诱导麻醉,丙泊酚组术中持续静脉输注8~10 mg/(kg·h)丙泊酚维持麻醉,七氟醚组术中面罩吸入2.5%~3.5%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气腹开始前5 min(T0)、气腹建立时(T1)、气腹建立后5min(T2)、术毕放气(T3)、放气后5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T1~T3时间段MAP、HR、SPO2、PET CO2水平明显高于T0时间段,T4阶段恢复至术前水平,七氟醚组T1~T3时间段MAP、HR、SPO2、PET CO2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氯胺酮用量少于丙泊酚组(P<0.05),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醚组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全身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能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患儿术后苏醒快,安全、可靠.
作者:史宇平;田园;杨海昌;李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叶酸及日光浴对老年H型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干预组、联合组3组.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叶酸片5 mg/d;联合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和口服叶酸片5mg/d的基础上,每天日光浴30 min;3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量血压和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3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和联合组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2周后3个组相比较,联合组血压和血清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降压的基础上口服叶酸及适量日光浴可显著降低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清Hcy水平,日光浴对H型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钟剑文;胡森安;艾红红;叶雪莲;区婉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颅脑创伤术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颅脑创伤术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对症处理,疗程7d,给药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咳嗽缓解和发热时间,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2 h、7d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缓解和发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对于降低血清CRP水平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颅脑创伤术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单纯西药对症处理.
作者:程波;吴海;江才永;谈志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和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冠状动脉造影血管正常、不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帧数、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与冠状动脉血流帧数进行比较,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支冠状动脉血流帧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心电图碎裂QRS波患者与无碎裂QRS波患者的血管造影的TIMI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心电图QRS波的发生有关,与其他的变量没有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心电图碎裂QRS波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具有一定的预测、诊治价值.
作者:刘敏;贾凯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糖尿病慢性肾病中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探讨TLR2、TLR4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另选取体检科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LR2和TLR4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检测TLR2和TLR4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血清MCP-1、hs-CRP、TNF-α、IL-6和IL-18水平.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TLR4 mRNA、TLR4蛋白、TLR2 mRNA和TLR2蛋白水平均低于临床糖尿病肾病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MCP-1、hs-CRP、TNF-α、IL-6和IL-18水平均低于临床糖尿病肾病组(P<0.01);TLR2水平与UAE呈正相关(Y=0.013X+1.295 6,R2 =0.895 5),TLR4水平与UAE呈正相关(Y=0.006X+1.650 0,R2=0.802 6).结论 TLR4和TLR2水平可以反映糖尿病肾病发展程度,TLR4和TLR2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检测指标.
作者:陈松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于1968年首次报道,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但其相关的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却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EP)为常见、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10%,高危患者发病率为30%[1].
作者:郑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监测结果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82例均患有OS-AHS,对照组58例不患OSAHS,两组均进行肝脏B超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NAFLD发生率存在的相关性,以及低血氧饱和度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ALT、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NAFLD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升高和NAFLD发生率具有相关性.研究组低血氧饱和度和ALT呈负相关,和AST无关联.结论 OSAHS患者出现NAFLD的概率更高,这与胰岛素抵抗、睡眠间歇性低氧可能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华;郑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预置顺序编码系统在临床采血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122名护士,采用干预前后对照的方式,干预前采用常规方法确定抽血顺序,干预后在抽血前对试管进行预置顺序编码.干预前后每人分别采集3次标本,对采血顺序的知识和行为进行观察;同时,对干预前1 671份标本和干预后1 714份标本的溶血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护士对采血顺序的回答正确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执行正确率由55.5%提高至98.6%,标本溶血率由1.4%降至0.7%,平均采血时间由(8.53±3.64)min降至(7.38±3.48)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采血管预置顺序编码能使护士迅速识别正确的标本采集顺序,提高采集正确率和标本合格率,节省工作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罗春兰;任洪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放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4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行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开放TE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0.58±4.74)min、术后住院时间(3.42±1.35)d、住院费用(6 535.80±645.50)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血清肿、切口及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神经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2,P<0.05);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9% vs.4.48%,x2=1.031,P>0.05).结论 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放TEP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疗效好,复发率低.相比较而言,开放TEP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但住院费用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张永刚;杨瑞明;刘永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综合分析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效果,为治疗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应用综合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痊愈时间、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评分.结果 140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之后在CT引导下组织切割针经皮刺入到病灶内,140例患者中有138例确诊,阳性率为98.57%(138/140);试验组平均痊愈时间为(2.55±1.02)d,对照组平均痊愈时间为(4.11±0.26)d,试验组平均痊愈时间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为(93.88±2.22)分,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为(81.14±2.36)分,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均不是特别严重,经过综合性护理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全复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和缩短平均痊愈时间.
作者:杨永革;王燕文;冯剑秋;阚丽娜;王仁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1例根据肾穿刺病理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按临床是否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将患者分为肾病综合征组和非肾病综合征组,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12例,非肾病综合征组29例.肾病综合征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高,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低;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病理呈重度组的血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发生率及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轻、中度组高;血红蛋白、GFR水平低;血浆清蛋白及24 h尿蛋白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病情较重,其实验室指标对指导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艳;黄珍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全麻)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需要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进行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对照组进行常规麻醉诱导,记录术后清醒拔管时间、Ramasay评分、术后24 h内VAS评分、各项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氧分压、MAP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术后8h内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能显著缓解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痛觉过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冯超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2年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39例)和非MACE组(51例).比较PCI治疗前后WMR水平波动情况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PCI术后可见非MACE组患者WMR下降较为明显[(1 405.6±151.2)×10-6/L2 vs.(961.4±122.1)×10-6/L2,P<0.05];而MACE组PCI术后来见明显下降(P>0.05).MACE组△WMR明显低于非MACE组[(141.5±29.8)×10-6/L2 vs.(499.5±94.3)×10-6/L2,P<0.05].△WMR与术后2年MACE发生率呈负相关(r=-0.633,P<0.05).△WMR的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为0.723~0.898,cut-off值为100.2,敏感性81.4%,特异性76.2%.结论 动态观察PCI术前术后WMR改变有助于AMI患者MACE的早期评估.
作者:蒋主辉;许黎莉;谢艳;潘露;曹治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依据鼻内镜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改良鼻内镜手术组(40例)和传统鼻内镜手术组(4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良鼻内镜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组的72.5%(P<o.05);改良鼻内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复发率为2.5%,均明显低于传统鼻内镜手术组的15.o%、17.5%(P<0.05).结论 改良鼻内镜手术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李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医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1、3、6个月后肺通气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80例患者共有9例患者失访,失访率11.3%,其中干预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5例.护理1、3、6个月后,FEV1、FEV1/FVC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护理后备时段FEV1、FEV1/FVC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其中干预组FEV1、FEV1/FVC明显高于同时段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1、3、6个月后,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护理后各时段MMRC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其中干预组MMRC评分明显低于同时段的对照组(P<0.05).护理1、3、6个月后,SGRQ症状分、活动分、影响分及总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护理后备时段SGRQ各项得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其中干预组SGRQ症状分、活动分、影响分、总分明显低于同时段的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方案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明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FEC及T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经济性.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FEC组(F氟尿嘧啶、E表柔比星、C环磷酰胺)和TC组(T多西他赛、C环磷酰胺),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经济性.结果 FEC组的有效率为46.7%,TC组的有效率为44.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C组和TC组的成本分别为755.97元、2 622.91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C及T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相当,但FEC组的治疗成本相对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胡月;马满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沙眼衣原体mRN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质粒DN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通过SAT和PCR检测尿液或生殖道分泌物标本789例,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的标本采用巢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外膜蛋白(omp1)基因验证.结果 759例(96.2%)标本SAT和PCR结果一致(Kappa=0.64).SAT和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T方法检出的阳性率更高.30例不一致标本通过巢式PCR扩增外膜蛋白验证,14例与SAT检测mRNA相符,16例与PCR检测质粒DNA相符.以两种检测结果一致为“扩大标准”,SAT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和98.0%,PCR技术为71.4%和99.7%;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5.3%,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T技术灵敏度高、特异度好、耗时短且无需昂贵设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茗月;熊礼宽;夏勇;肖克林;邵聪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治疗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接受治疗的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又分为单纯前路组30例,单纯后路组50例,前后路联合组1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路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ASIA评分得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Frankel分级改善率为92.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 (P<0.05).治疗后的ASIA得分单纯前路组为(64.54±23.24)分、前后路联合组为(66.33±22.13)分、单纯后路组为(68.47±21.17)分、对照组为(62.72±19.33)分,均比治疗前的(41.34±19.98)、(42.43±19.87)、(43.67±20.11)、(46.85士19.46)分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单纯后路和前后路联合组优于单纯前路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对于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曾娘华;易伟宏;王尔天;杨大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血栓弹力图对服用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服用阿司匹林及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各45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入院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其中AA抑制率≥50%患者给予输注血小板,再次行血栓弹力图检测,TEGr MAX (AA)、AA抑制率结果正常后,再予治疗.两组病例根据病情分别采取相应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1个月、3个月的病死率,以及采用GOS评分、巴氏指数(BI)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结果 服用阿司匹林组中38例AA抑制率≥50%,输用血小板后TEG-MAX(AA)延长,AA抑制率降低,与血小板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阿司匹林组治疗后1个月病死率高于未服用阿司匹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BI低于未服用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差,病死率高,血栓弹力图可以对服用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
作者:宋会双;姚文娟;刘炜;安艳春;张换立;黄万刚;朱海伟;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