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锦
目的 通过研究攀枝花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OXA类型,了解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攀枝花地区两所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12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检测2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组和敏感组的耐药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基因;后采用肠杆菌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分子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66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分别为15.2%、22.7%、24.2%,对其余1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80.0%,耐药率明显高于敏感组菌株;OXA-23和OXA-51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2.4%、98.5%,OXA-24和OXA-58基因未检出;ERIC-PCR分子分型主要可分为A、B、C、D4个型,以B型为主.结论 攀枝花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非常严重,OXA-23、OXA-51基因为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重要基因型,B型为主要流行株.
作者:王俊;王宇;廖玉凤;王书平;彭柿杰;林辉;杨洪余;郑秋冬;宋清蕾;刘宁远;王巧;陈巧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拟行LC及ERCP+ EST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治疗方案为LC术前行ERCP+EST,对照组治疗方案为LC术后行ERCP+EST,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取石成功率及住院、排气、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浆清蛋白水平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17.50% (P<0.05).结论 LC术前行ERCP+EST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1例根据肾穿刺病理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按临床是否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将患者分为肾病综合征组和非肾病综合征组,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12例,非肾病综合征组29例.肾病综合征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高,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低;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病理呈重度组的血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发生率及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轻、中度组高;血红蛋白、GFR水平低;血浆清蛋白及24 h尿蛋白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病情较重,其实验室指标对指导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艳;黄珍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叶酸及日光浴对老年H型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干预组、联合组3组.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叶酸片5 mg/d;联合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和口服叶酸片5mg/d的基础上,每天日光浴30 min;3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量血压和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3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和联合组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2周后3个组相比较,联合组血压和血清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降压的基础上口服叶酸及适量日光浴可显著降低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清Hcy水平,日光浴对H型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钟剑文;胡森安;艾红红;叶雪莲;区婉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依据鼻内镜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改良鼻内镜手术组(40例)和传统鼻内镜手术组(4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良鼻内镜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组的72.5%(P<o.05);改良鼻内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复发率为2.5%,均明显低于传统鼻内镜手术组的15.o%、17.5%(P<0.05).结论 改良鼻内镜手术能够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李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组织增生过快必然会造成局部组织严重缺氧,实体肿瘤形成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对缺氧的适应.肿瘤的缺氧适应主要由缺氧诱导因子(HIF)调节,HIFs通过诱导、调控血管生成相关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otch等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是肿瘤实现缺氧适应重要的方式之一.HIF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虽然HIF-1α和HIF-2α有着42%的相同氨基酸序列,但许多研究表明二者在血管生成调控中存在差别,HIF-1α主要调控血管新生,而HIF-2α主要调控血管功能性成熟.本文就HIF-1α、HIF-2α在血管生成调控中存在的差别综述如下.
作者:夏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三亚地区不同职业产妇唐氏综合征(DS)活产婴儿发生率,为三亚地区DS的三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三亚地区3家医院单胎分娩的新生儿及产妇纳入调查对象.新生儿经产科医师详细体检,对临床疑似为DS的新生儿,通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确诊,分析不同职业产妇DS活产婴儿的发生率.结果 3家医疗机构共接受25 032例产妇单胎分娩,新生儿确诊为DS 24例,DS总发生率为9.59/10 000,其中来自市区、乡镇及农场的产妇,DS儿发生率依次为7.41/10 000、12.28/10 000、10.48/10 000,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74,P>0.05);产妇为工人、农民、无业者、职员及其他职业者,DS儿对应的发生率依次为9.93/10 000、17.05/10 000、15.18/10 000、3.50/10 000及3.31/10 000,不同职业产妇DS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87,P<0.05),农民、工人及无业者分娩DS儿的发生率高于职员及其他职业.结论 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该地区育龄期人群,尤其对农民、工人及无业人群的优生优育宣传力度,以提高该地区DS筛查覆盖率,降低DS儿发生率.
作者:李志霞;王玉丰;唐青蓝;田秀娟;邢晓为;代霁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全麻)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需要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进行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对照组进行常规麻醉诱导,记录术后清醒拔管时间、Ramasay评分、术后24 h内VAS评分、各项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氧分压、MAP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术后8h内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能显著缓解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痛觉过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冯超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重度脂血分别对Sysmex XE-2100及XN-9000血液分析仪主要指标的影响.方法 取20例无溶血、黄疸、脂血标本,将每例均分为3管,每例均取一管组成一组.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两组标本分别去除50 μL和100 μL血浆后,加入等体积脂肪乳剂制备成脂血标本,用Siemens 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酰甘油(TG),根据TG水平不同,按脂血严重程度分级第2组TG 10.1~20.0 mmol/L设为中度脂血组,第3组TG> 20.0 mmol/L设为重度脂血组.所有标本分别用Sysmex XE-2100及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将不同程度脂血标本测定结果分别与对照组对应标本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XE-2100,中度脂血时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脂血时白细胞(WBC)计数、血细胞比容(HCT)、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MCH和MCH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XN-9000,无论脂血严重程度,Hb、HCT、MCV、MCH和MCH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E-2100的WBC-BASO结果均较WBC-DIFF明显升高(P<0.05),且中、重度脂血标本的WBC-BASO结果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XN-9000的WBC-WNR与WBC-DIFF结果无差异,且中、重度脂血标本的WBC-WNR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机型及脂血严重程度,WBC(DIFF通道)、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及WBC五分类的结果均未受影响;Hb、HCT、MCV、MCH和MCHC的结果均受影响;XN-9000的抗脂血干扰能力优于XE-2100 (BASO通道).
作者:刘艳红;李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内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后及时在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44例手术后不做任何处理.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记录术后3、6、12个月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变化及息肉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均明显减小(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月经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息肉复发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 (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放置LNC-IUS,能够抑制内膜增生,减少月经量,有效预防息肉复发.
作者:李利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置管术与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治疗消化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消化系肿瘤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85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术治疗为对照组,85例患者采用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更换敷料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舒适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局部血肿、气胸、静脉炎、置管后血栓、穿刺口渗漏、误穿动脉、异位)发生率、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术与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均是治疗消化系肿瘤的有效方法,其中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效果更佳,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疼痛轻、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邹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在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75例,提取外周血DNA,建立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体系,与Sanger测序法对比验证,检测该地区丙型肝炎患者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 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体系成功建立,与Sanger测序法的符合率100%,rs12979860基因的C/C型、C/T型和T/T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6.5%、12.0%、1.5%.在C/C型组与C/T或T/T型组中,年龄分布、性别分布、HCV基因1b型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肝硬化比例和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或T/T组中肝硬化比例较高,在C/C组中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较高.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Tetra-primer ARMS PCR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速有效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对于丙型肝炎患者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基因分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树朋;戴锴;乔斌;童永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治疗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接受治疗的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又分为单纯前路组30例,单纯后路组50例,前后路联合组1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路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ASIA评分得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Frankel分级改善率为92.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 (P<0.05).治疗后的ASIA得分单纯前路组为(64.54±23.24)分、前后路联合组为(66.33±22.13)分、单纯后路组为(68.47±21.17)分、对照组为(62.72±19.33)分,均比治疗前的(41.34±19.98)、(42.43±19.87)、(43.67±20.11)、(46.85士19.46)分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单纯后路和前后路联合组优于单纯前路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对于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曾娘华;易伟宏;王尔天;杨大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黄芪桃红汤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入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2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予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桃红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以及临床效果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经检测发现,试验组CD8+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CD3+、CD4+、NK细胞以及CD4+/CD8+值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8+值、CD8+值较治疗前略增加,其他指标稍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24.6%)低于对照组(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黄芪桃红汤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有显著的提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治荣;公丕军;王桂贤;赵宗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健康检查的1 500例早期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测定研究对象妊娠早、中、晚期的血清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其中112例妊娠妇女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112例患者中36例患者选择接受左甲状腺素治疗设为治疗组,76例患者选择不接受治疗设为非治疗组,其余1 388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追踪并随访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情况,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自发性流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盘早剥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自发性流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和胎盘早剥离发生率均高于未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头围、身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导致自发性流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盘早剥离发生率升高,经左甲状腺素治疗可以改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因而应对妊娠妇女早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并及时治疗.
作者:代琳;安红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远程胎儿监护对监测孕产妇新生儿出生情况及提高保健质量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确诊妊娠晚期高危孕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远程组和常规组,远程组采用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监测,常规组行常规产前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胎动异常、胎心异常、无应激试验(NST)检出异常率,妊娠期不良心理状况、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远程组患者胎动异常、胎心异常及NST检出异常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2周后,远程组患者HA-MA、SDS评分均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阴道顺产、胎头吸引、产钳助产、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组围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孕妇中监测能提高妊娠期不良事件检出率,降低妊娠期孕妇不良心理,降低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芳芳;王秀云;黄丽萍;孙玉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简称急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衰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常规治疗,出院后行30 d随访,将发生心源性再住院及死亡情况的患者纳入事件组,将其余患者纳入无事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与体征方面的差异,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30 d后,122例患者中40例发生了终点事件.40例患者纳入事件组,82例患者纳入无事件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肌梗死史、冠心病史、房颤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事件组患者心脏功能NYHA分级Ⅲ级占81.71%,明显高于事件组的40.00%;Ⅳ级占18.29%,明显低于事件组的60.00% (P<0.05).两组患者在夜间呼吸困难、主动脉瓣反流、舒张压、心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下肢水肿、肺部哆音、二尖瓣反流百分比明显高于无事件组(P<0.05).事件组LVEDD、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事件组,LVEF、收缩压明显低于无事件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水平过高是急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OR=3.522,P=0.021,95%CI为1.080~4.361).结论 较高的NT-proBNP水平是急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显著危险因素.
作者:李曼;温冬梅;王伟佳;冯力;杜满兴;徐胜男;徐全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冷冻介入治疗及腔内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支气管结核对抗酸杆菌的清除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结核患者62例,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联合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腔内局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冷冻治疗效果、结核杆菌的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2个月治疗,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的抗酸杆菌阴转率分别为93.54%、7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能较好耐受,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支气管镜下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清除结核杆菌.
作者:吴友茹;陈明勇;向海;杜蓉;徐维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院前护理干预对区域化协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院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进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FMC-to-B及D-to-B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93±26)min vs.(123±29)min,(25±9)min vs.(104士23)min,t=4.319、5.495,P<0.05],术后第2天、术后4周、术后24周,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缩短区域化协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MC-to-B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家鹭;张小菊;陈玉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于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宣教模式,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展开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测评,记录数据并做好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DSQ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社会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及生理维度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且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孙良芹;胡曼云;叶凤燕;姚红梅;颜悦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