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C、D、E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观察

黄汉文;薛燕芬;魏伟华;彭碧莲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维生素C, 维生素D, 维生素E, 免疫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C、D、E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状况.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7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75例体检健康的同龄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儿童的血清维生素C、D、E及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指标,并比较观察组不同CURB-65评分结果患儿的血清维生素C、D、E及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维生素C、D、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免疫指标及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均差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CURB-65评分结果患儿的血清维生素C、D、E及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也显著不同(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C、D、E及免疫指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且各指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鉴别价值,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降钙素原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及其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急性胰腺炎及其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早期胰腺炎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第1、5、10天采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检测PCT水平,同时监测体温、白细胞(WBC)计数等,分析血清PCT在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抗菌药物治疗后PCT、体温、WBC计数、CRP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且第5、10天PCT、体温、WBC计数、CRP水平显著低于第1天(P<0.05);P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CRP和WBC(P<0.05);3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动态监测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PCT水平能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必要时可联合体温、WBC计数、CRP等指标,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源珍;洪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精症患者精液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精症患者精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该院送检的58例血精症患者精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生化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4株,革兰阴性杆菌26株,真菌2株.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吡肟较敏感.结论 血精症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差,临床应参考实验室药敏结果,准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秦国东;杨静;龙平华;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颈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联合硬膜囊前间隙阻滞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经椎间盘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神经阻滞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0例在CT或C臂引导下采用经前路穿刺到突出椎间盘,用等离子对突出椎间盘进行靶点消融,消融完毕后再经椎间盘穿刺进入硬膜囊前间隙行病变神经周围黏连松解及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改善较显著(P<0.05),临床治疗效果满意,近期优良率达95.38%,24个月远期优良率为78.57%.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经椎间盘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神经阻滞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华伦;郭晓丽;王伍超;高巍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心理状况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结果 出院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行走能力显示,研究组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d 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护理能显著改善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重返及更好适应社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红;吕承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还能减少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滋阴益气中药减少老年患者肾病综合征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滋阴益气中药减少老年患者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石家庄肾病医院接受治疗的初诊90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滋阴益气汤口服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和18个月的复发情况,定期检测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清蛋白、血脂7项、肌酐等.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P=0.015).治疗12、18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等均低于治疗前,而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阴益气中药可提高老年患者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改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清蛋白、血脂7项、肌酐等指标.

    作者:刘建民;薛闪;王瑞平;施书芳;刘勇志;王跃刚;曹西田;蒋莹辉;刘维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乳牙列咬合特征及相关牙列畸形发病率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乳牙列咬合特征及相关牙列畸形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该院登记出生的600例3~5岁儿童.自然光下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检查,记录乳磨牙关系、前牙反、后牙反、牙齿异常等相关参数.结果 上颌弓和下颌弓生理间隙发病率分别为50.8%和46.8%;上颌弓和下颌弓灵长间隙发生率分别为61.7%和27.8%;单侧后牙反、牙发育不全、融合牙或双生牙发生率分别为0.8%、14.3%、6.5%;上颌弓和下颌弓生理间隙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各年龄段上颌弓灵长间隙发生率明显高于下颌弓(P<0.05).结论 各年龄段上颌弓和下颌弓生理间隙分布有所不同,上颌弓较下颌弓灵长间隙更为常见,牙发育不全、融合牙或双生牙是较为常见的牙列畸形.

    作者:于四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3.0T MR多个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中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包括前列腺癌(PCa组)28例和前列腺增生(BPH组)24例,并以20例正常前列腺MRI作为对照(正常组).所有患者及对照者均行核磁共振(MRI)常规扫描序列(TIWI、T2WI)和多b值DWI检查(b值=0、500、1 000、1 500、2 000、2 500 s/mm2).统计并比较不同b值时前列腺良、恶性组织及正常前列腺之间ADC值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具有大ROC曲线下面积(AUC)的b值,并计算相应诊断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不同b值DWI PCa组与BPH组、PCa组与正常组平均ADC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PH组与正常组平均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b值为2 000 s/mm2时,AUC大(0.963),其对应的诊断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47×10-3 s/mm2、100.0%、86.2%.结论 高b值(b=2 000 s/mm2)DWI图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其对应的诊断界值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徐佳佳;王红;闵朋;刘四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单胎足月孕妇80例,分为新生儿窒息组(n=40)和新生儿正常组(n=40),对2组孕妇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不同脐动脉pH值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窒息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pH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脐动脉血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重度、轻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pH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0.05),脐动脉S/D值均显著高于新生儿正常组(P<0.05).pH<7.20新生儿的窒息、羊水浑浊、脏器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H值7.21~<7.25、pH≥7.25的新生儿(P<0.05),而pH值7.21~<7.25新生儿的窒息、羊水浑浊、脏器损伤发生率又均显著高于pH≥7.25的新生儿(P<0.05).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斌;曹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评分法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评分法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结节良恶性患者270例,入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患者入院后对病灶部位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使用改良5分法对肿块进行评分,测定肿块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将测定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60例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者108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2例,乳头状癌8例,导管原位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其他2例.162例良性肿瘤确诊为纤维腺瘤者131例,炎性病灶5例,复杂囊肿14例,纤维囊性增生12例.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评分法鉴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评分法在1、2、5分病灶鉴别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3、4分病灶鉴别准确率高于评分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评分法(P<0.05).结论 乳腺结节良恶性患者采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评分法鉴别效果良好,能提高确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胱抑素C、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胱抑素C(Cys C)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63例CHF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可分为3个亚组,包括1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组,24例心功能Ⅲ级患者组,21例心功能Ⅳ级患者组.选取同期该院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3个血清指标水平随心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清CA125与LVEF呈极强负相关(r=―0.864,P<0.05),观察组外周血清Cys C与LVEF呈负相关(r=―0.514,P<0.05),观察组外周血清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927,P<0.05).结论 CHF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提示可能成为CHF心功能评估的临床指标.

    作者:叶张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在石蜡组织块脱蜡转透射电镜标本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替代二甲苯在石蜡组织块脱蜡转透射电镜标本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将石蜡组织块分为常规脱蜡组和快速脱蜡组,采用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代替二甲苯进行脱蜡后作透射电镜标本制备和观察,并与采用二甲苯按照常规脱蜡步骤进行脱蜡后作透射电镜标本制备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常规脱蜡步骤与二甲苯常规脱蜡后转透射电镜标本的切片与观察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可用于石蜡组织块转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时脱蜡,以减少二甲苯对环境和实验者的危害,但其难度略大,标本观察效果略差.

    作者:杨杰顺;叶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40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时期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应用R显带技术对该院404例CML患者的骨髓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4例患者中Ph染色体阳性376例(93.1%),Ph染色体阴性但bcr/abl阳性28例(6.9%).376例Ph染色体阳性患者中,具有典型Ph易位者360例,具有变异易位者16例(复杂变异易位14例,简单变异易位2例).16例变异易位患者慢性期10例,急变期6例.伴额外染色体异常者80例(19.8%),其中慢性期32例,占CML慢性期患者(304例)的10.5%,以-Y、+8为主;急变期48例,占急变期患者(100例)的48%,以i(17)、+8、+Ph多见.CML急变期伴额外染色体异常的比例高于慢性期(P<0.01).结论 Ph染色体是CML的细胞遗传学标志,Ph染色体可表现为典型易位和变异易位,变异易位在慢性期和急变期都可出现.CML急变期伴额外染色体异常的比例高于慢性期,CML病程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预示病程进入加速或急变期.

    作者:鲍翠霞;于威娟;李杰;张霞;张晓录;黄葆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三阴乳腺癌细胞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的表达与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140)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该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患者179例,均能电话随访且术前均未行放射治疗或者化疗.其中,术后诊断三阴乳腺癌41例,非三阴乳腺癌138例,各取癌旁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3种组织的RIP140表达;慢病毒介导MDA-MB-231细胞RIP140沉默,将RIP140沉默后的MDA-MB-231细胞作为实验组,未沉默的MDA-MB-231细胞作为空白组,分别注入30只裸鼠皮下,以后每周每组各处死10只裸鼠,取皮下肿瘤测量其体积并做石蜡切片,核增殖抗原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下肿瘤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RIP140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组织,且均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RIP140强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RIP140表达相对较低的患者(P<0.05).沉默MDA-MB-231细胞RIP140后,抑制三阴乳腺癌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和增殖.结论 RIP140在三阴乳腺癌组织的高表达与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密切相关.沉默三阴乳腺癌细胞RIP140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下调三阴乳腺癌细胞RIP140的表达,可抑制三阴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于晓红;朱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清铁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脑水肿体积系数动态变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清铁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水肿体积系数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进行治疗的2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2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定期对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进行检测,对照组仅检测1次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血后的不同时段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7天血清铁蛋白[(296.30±120.68)ng/mL]与第15天[(250.10±129.65)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与第1天血清铁蛋白[(162.96±70.25)ng/mL]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后的不同时段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呈动态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1天NSE[(10.21±3.22)ng/mL]水平与第15天[(10.65±3.42)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低于第7天NSE[(14.21±6.40)ng/m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呈动态变化,对其检测能为脑水肿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

    作者:周晗;汪逵;向春晖;邓民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石辛含片对胃火牙痛(智牙冠周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石辛含片治疗胃火牙痛(智牙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胃火牙痛(智牙冠周炎)的初诊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就诊当日先行常规局部冠周冲洗,试验组含服石辛含片0.6 g×2,4次/天,对照组采用碘甘油上药.治疗10 min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尺法记录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治疗后第3、7天应用疼痛计分法记录患者的炎性控制情况,并对2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治疗10 min后,试验组37.5%的患者疼痛基本消失,而对照组不明显,治疗后第3、7天,试验组分别有90.0%和92.5%的患者疼痛消失,对照组分别有57.5%和87.5%的患者疼痛消失.综合治疗后3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0.0%和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辛含片对治疗胃火牙痛(智牙冠周炎)有明显的消炎镇痛疗效.

    作者:王忠朝;范丽苑;白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无针密闭正压接头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中心静脉压(CVP)监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正压接头与PICC导管连接,对照组使用肝素帽连接.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连接正压接头前后CVP数值.结果 连接后,实验组患者管腔回血率、堵管率、针刺伤率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CVP值与连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CVP值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采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与PICC导管连接,能显著降低回血率、堵管率、针刺伤率及静脉炎的发生,且其对经PICC检测的CVP值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小板平均体积在2型糖尿病患者初级预防保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9月该院诊治的201例T2DM患者(T2DM组)和19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MPV、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组MP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PV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性关系(r=0.328或0.316,P<0.01).结论 MPV与T2DM独立相关.在初级预防保健工作中,MPV可作为糖尿病病情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俞海珍;郭旭昌;李立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例中段尿分离的弗格森埃希菌

    弗格森埃希菌属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是人和动物少见的条件致病菌,该菌可引起创伤、尿道、胸膜等感染,同时造成菌血症、腹泻[1].现从1例老年女性中段尿中分离出弗格森埃希菌1株,报道如下.

    作者:陈菲;周万青;张之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益肾活血蠲痹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蠲痹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开始收集该院门诊糖尿病并发DPN患者,共174例,采用奇偶数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6)和观察组(n=88),均常规用药控制血糖,对照组患者采用弥可保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活血蠲痹方内服,中药泡脚,连续2个月.结果 观察组完成研究82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显效率52.44%,总有效率76.83%,高于对照组(20.00%,57.70%),观察组无效率(23.17%)低于对照组(42.50%).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血管阻力指数(SVR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周围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PU)、腓总神经运动转导速度(MNCV)、感觉转导速度(SNCV)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活血蠲痹方治疗DPN疗效肯定,可能与降低HbA1c、TC水平,改善组织灌注有关.

    作者:贾秀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