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利明;练文勇;贾延顺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可累及输尿管,术中处理棘手.我科于1994年2月~2007年2月间对结直肠癌浸润输尿管患者行结直肠癌根治联合部分输尿管切除术4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运新;龚建军;孙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90年代以来,先后发现多种HLA等位基因和单体型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感染、及相关肿瘤(如宫颈癌、食管癌)相关联.本文就近年来HLA与HPV感染及其相关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琦;潘晓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院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在关注引进高新科学技术的医疗设备的同时,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也必须常抓不懈.医疗设备由于其使用的特殊性,国家对其安全性能有严格的要求.尽管如此,许多医疗设备本身还是带有相对的危险性,例如放射线、高磁场、高频电离辐射等等.所以,如果不正确掌握设备的原理、性能或使用管理不当,会给病人和使用人员带来各种风险与安全隐患[1].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几个环节加强管理.
作者:彭毅;于爱婧;韩玺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脾原发性血管肉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我院2005年11月收治1例脾血管肉瘤患者,现对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刘旭伟;焦惠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低点,少数病人在3天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1],其治疗效果与是否发生伴随症状及就诊时间密切相关.我科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3例(115耳)采用了综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作者通过对103例(11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萍丽;刘戈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长期低剂量砷暴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常规条件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用1μmol/L亚砷酸钠诱导>12周,对照组为同步培养的hBMSCs;48小时急性砷毒性实验检测抗砷性的产生;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抗砷细胞的增殖能力;X-gal法检测细胞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应用RT-PCR检测Oct-4在抗砷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砷诱导的hBMSCs>12周,抗砷性产生;抗砷细胞不具有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能力;诱导至18周时细胞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阳性率明显高于同步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Oct-4基因在第4代、砷诱导4周及同步对照第18代的hBMSCs中均有表达,但在砷诱导12周、15周后未检测到Oct-4的表达.结论:砷可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作者:冯丽娜;王一;李思源;慕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非手术治疗8例,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8例,松质骨螺钉内固定5例,解剖型钢板内固定15例,随访后评价疗效.结果:36例全部随访,时间9月~36月,平均18.7月.疗效评定: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非手术组87.5%,空心加压螺纹钉组87.5%,松质骨螺钉组60.0%,解剖型钢板组80.0%.结论:Ⅰ型胫骨平台骨折行非手术治疗有治疗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Ⅱ型、Ⅲ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有固定牢固、利于早期膝关节功能训练的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宋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IL-12在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法感染IL-12基因敲除小鼠和B6小鼠约氏疟原虫(17XNL),于感染后的第0、2或4、6天取小鼠尾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从感染后的第2天起,隔日检测小鼠虫体血症水平.结果:与B6小鼠相比,IL-12基因敲除小鼠在感染后虫体血症水平增长迅速且水平高;清除感染需时较长,但仍能完全清除虫体而存活.在感染后的第0、2、6天血清中无IL-12、IFN-γ,而B6小鼠IL-12、IFN-γ(D4)水平均较高.两者在TNF-α水平上无差别.结论:尽管IL-12对小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的存活很重要,但无IL-12的小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仍能存活.
作者:姜素华;唐慧;邢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小儿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切除术,术中为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血液及脱落组织进入呼吸道,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麻醉诱导、手术中及手术后清醒拔管对麻醉管理具有特殊的要求,现将我院50例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切除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理;马军;顾丹心;胡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频率电刺激对GABA介导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反应的影响.方法:新鲜分离的大鼠DRG坐骨神经干标本,通过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应用波宽5 ms,强度2 V,频率分别为2 Hz和10 Hz的脉冲波作用于大鼠坐骨神经远端,观察刺激前后GABA(3×10-4mol/L)介导的DRG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反应幅值的变化.结果:低频电刺激(2 Hz、10 Hz)对GABA介导的DRG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10 Hz时抑制作用达到大,反应幅值从17.00±3.39mV降至12.00±2.45mV(P<0.05).刺激频率增加,电刺激对GABA介导DRG神经元膜去极化反应抑制作用持续时间也逐渐延长,10 Hz时作用持续时间达到长(>72 min).结论:电刺激可抑制DRG神经元膜GABA去极化反应,从而易化伤害性信息的传入,导致疼痛.
作者:张晶;赵磊;祝利;骆海舰;杨瑞瑞;司军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巢式PCR法在血液样本梅毒检测中适用性.方法:运用常规及巢式PCR 扩增了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的DNA多聚酶I基因(DNA polymerase I,polA) 的特异性片段,与血清学方法比较,评价了两方法在诊断梅毒中的意义.结果:用PCR法和TP-ELISA检测89份拟诊为梅毒的血液标本,TP-ELISA方法与巢式polA(DNA polymerase I)PCR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巢式PCR敏感性高于常规PCR.结论:巢式polA(DNA polymerase I )PCR虽然具有高度敏感、特异等优点,但对全血、血清等标本要求较高,是否适合用于血液样本的检测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二兵;李新丽;帅金志;雷刚;白旭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编码区+252位碱基G→A多态性与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433例哈萨克族人(276例高血压患者与157例血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应用PCR-RELP技术,检测β2-AR基因G(+252)A位点基因型,并观察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该人群中分布及差异.结果:该人群β2-AR 基因G(+252)A位点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两组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各基因型间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疆哈萨克族β2-AR 基因G(+252)A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无相关性.
作者:刘克坚;周玲;杨进;李涛;彭宇明;李南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4年以来我院共救治4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遇到有些患者因居住在农牧团场连队,距离医院远,而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事件.体会到现场急救措施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急救知识普及的一些思考,同时结合病例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伟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对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实施的心脏手术前后,应用胸部物理疗法.结果:手术前后运用胸部物理疗法可促进痰液的排除,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结论:胸部物理疗法可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刘莉;王子迎;刘蓉;宋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与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我院近两年内急性心肌梗死(3小时~24小时)急诊PCI治疗组和溶栓治疗组1月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差异.结果: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中27例接受急诊PCI治疗,25例接受溶栓治疗.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所有患者到医院至球囊扩张时间均在180分钟以内,而接受溶栓治疗的所有患者到医院至用完溶栓药物时间为90分钟.急诊PCI治疗组成功率为96.3%,溶栓治疗组成功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急诊PCI治疗组发生室颤并发症死亡1例.溶栓治疗组发生并发症共4例,其中心室颤动1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脏性猝死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采取急诊PCI或溶栓治疗均是安全的,且急诊PCI的疗效明显优于溶栓治疗.
作者:周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 soft teaching)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活动,引起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教学方法.它是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法.案例教学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随后在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医学院及公共管理学院的课堂得到推广.因其与实际联系紧密和可操作性强,目前在管理学、法学、医学等领域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成功,已获得大家认可.我们在临床医学肾内科的教学中也部分采用了案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方法,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程红新;杨晓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医学快速发展,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的医学生已难以适应其带来的挑战.研究发现,医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的程度与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年限呈负相关.他们所接受的医学教育在短期内可以增加知识,但从根本上不能改变长期的医疗实践行为,也不能改变患者疾病的终结局.因此,只有更新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引入新的医学模式-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才能促使医学生从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推动医学前进.
作者:王月香;席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术护理中的运用.方法:按马斯洛理论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根据需要层次论来指导和预测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术患者术前和术后的需要,分阶段对患者提供需要护理.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要.结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不仅在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术护理中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二者有机地结合和运用,有效地预防潜在健康问题的发生,保证了皮瓣顺利成活.
作者:侯金梅;张萍华;王景;陈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应用医用金属或生物材料制成人工髋关节代替病损的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1],使患者在术后很快站立和走动的关节置换的手术.也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项技术,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剥离少、创伤小,关节稳定性好等优点,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独立.2002年6月~2006年6月,我科对68例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玲;杨英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涎腺肿瘤多为上皮来源肿瘤,一般认为hMSH2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细胞核内表达,亦在正常涎腺的导管上皮细胞胞浆中表达,但在导管上皮来源的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良恶性肿瘤的导管上皮细胞胞浆未见表达,其意义和机理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维新;徐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