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理;马军;顾丹心;胡明
目的:探讨切除腺样体肥大的手术进路及各经路的优缺点.方法:腺样体刮匙刮除术(20例)和鼻内镜及切吸器腺样体切除术(35例).结果:腺样体刮除术20例症状缓解率70%,鼻内镜及切吸器腺样体切除35例症状缓解率100%.结论:鼻内镜及切吸器腺样体切除术具有操作精细、切除干净、减少术后并发症等特点.
作者:宋冰;袁琴;杨先超;闫继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应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 治疗2006年 6月~2007年10月期间的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s,BPH)患者102例.结果:手术时间(64.2±25.8)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45.4±13.6)g;出血量(88.1±49.3)mL;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围术期血Na+、K+ 、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等手术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1),电切综合征发生率较低(1/102).术后随访3月~16月,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剩余尿量、生活质量评分等手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项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的技术.
作者:汪利明;练文勇;贾延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7例.按AO分型:A1型18例,A2型7例,A3型2例.结果:27例中25例经6~12月随访,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出现髋内翻3例,2例间歇性行走疼痛无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现象.结论: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方法,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的特点.
作者:聂信胜;刘新建;杰恩斯;詹义兵;徐庆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用药情况,通过审核处方,实施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先随机抽取2006年10月~2007年1月的处方共计11 615张,进行分析,找到处方缺陷,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然后再随机抽取2007年2月~5月的处方11 577张再次进行分析,后比对实施干预措施后的结果.同时,统计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措施前后,处方的质量有显著提高,不合理用药明显减少.结论:由处方抽查发现不合理用药和处方书写问题,通过实行全面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彭曦;智勇刚;严琳;李芙蓉;樊莲莲;苏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提高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106例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掌握了携泵相关知识,配合治疗和护理,血糖控制理想,未发生感染.结论:胰岛素泵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佳手段之一,加强护理和宣教工作可增加患者的信心,同时使治疗能顺利进行,发挥大作用.
作者:王玉梅;赵英;付晓丽;张丽;刘海霞;李丽霞;武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成功,无术后继发出血、脓肿、黄疸等并发症出现,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经过必要的术前准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及完善的围手术期治疗,对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强;崔刚;程全胜;邹盛海;阿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应用超声对比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和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对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70条肢体)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行激光腔内闭合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两组患者术前均经过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后6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功能是否有改善及改善的程度,并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对深静脉瓣膜功能改善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激光腔内闭合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深静脉返流的改善无差异(P>0.05).股浅静脉和(月国)静脉的瓣膜功能通过手术均得到了改善(P<0.05),而两者在改善的程度上没有差异(P>0.05).结论:本组中证实两种手术方法都可以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且改善程度没有差异.
作者:任昊;张利;王英英;戈小虎;于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能射频技术的发展,等离子射频消融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骨关节外科,1999年美国FDA正式批准等离子射频消融汽化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CoblationNucleoplasty,CN)先后被用于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2002年美国实施了第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CN[1].国内李展振[2]等也陆续报道了颈、腰椎间盘突出症CN初步临床应用结果,现就CN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康波;史晨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MSCT和MRI在腰椎黄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怀疑腰椎黄韧带损伤18例,行MSCT和MRI扫描.结果:MSCT及MRI显示损伤、增厚的分别为7例和11例.结论:MSCT及MRI能够对腰椎黄韧带损伤做出有效诊断,通过对18例经治疗后证实的腰椎黄韧带损伤患者行MSCT和MRI检查分析,比较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光荣;吕新胜;姜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是小儿常见手术,由于手术刺激强,时间相对较短,视野暴露不清晰,术中要求呼吸道通畅,术后苏醒彻底,口腔分泌物少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我院于2005年~2007年将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麻醉前用药,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源茂;张华;郭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洗手频率、干手方法、影响手卫生执行的相关因素,手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医院医务人员存在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手卫生执行状况差,手卫生知识掌握不好.结论:手卫生意识有待提高,应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学习,改善手卫生设施,加强专项培训,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胡贤军;格尔莉;炳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扫描对小结石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7例临床怀疑泌尿系小结石,而常规检查阴性的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及MIP三维重建.结果:367例患者均在平扫或多平面重建时明确了诊断.结论:螺旋CT扫描对泌尿系小结石的诊断、定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治愈率.
作者:吕新胜;朱光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在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整理大肠息肉16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就诊原因、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病理学特点及内镜治疗情况.结果:便血是结肠息肉常见的就诊原因;直肠、乙状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结论:大肠息肉在内镜下摘除是安全、简单、痛苦小、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路欣;汤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IL-12在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法感染IL-12基因敲除小鼠和B6小鼠约氏疟原虫(17XNL),于感染后的第0、2或4、6天取小鼠尾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从感染后的第2天起,隔日检测小鼠虫体血症水平.结果:与B6小鼠相比,IL-12基因敲除小鼠在感染后虫体血症水平增长迅速且水平高;清除感染需时较长,但仍能完全清除虫体而存活.在感染后的第0、2、6天血清中无IL-12、IFN-γ,而B6小鼠IL-12、IFN-γ(D4)水平均较高.两者在TNF-α水平上无差别.结论:尽管IL-12对小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的存活很重要,但无IL-12的小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仍能存活.
作者:姜素华;唐慧;邢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游离移植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3月~2008 年1 月, 收治四肢组织缺损22 例, 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22岁~45岁,中位年龄30岁.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与胫后血管、神经吻合修复小腿远端及足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皮瓣面积大为25cm×15cm,小11cm×9cm.结果:20例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术后血循环恢复良好,肌皮瓣顺利成活.2例延迟愈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67 例,部分缝合加植皮43 例.结论:背阔肌皮瓣的血管粗,切取范围大,耐磨损,可以修复小腿远端及足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曹城彰;杜新辉;陈凯;邹正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经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方法:23例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在氯胺酮麻醉后行手法复位,采用腹股沟区沿皮肤横纹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30min.术后住院1~3d,平均2.5d.24例随访6~24月,平均20月,无1例复发.结论:经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郝勇凯;姜波;许圣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实习是临床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前的一个重要学习阶段.临床实习生需要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不同临床科室实习,要求实习生达到能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的目的,需要带教老师在实习带教过程中根据各自科室的特点和要求,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积极、灵活地把握实习带教过程,把带教融入相对繁忙的临床工作.
作者:朱佳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90年代以来,先后发现多种HLA等位基因和单体型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感染、及相关肿瘤(如宫颈癌、食管癌)相关联.本文就近年来HLA与HPV感染及其相关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琦;潘晓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通过总结对巴基斯坦留学生进行临床医学教学的经验体会,提出巴基斯坦留学生内科学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指出搞好师资培训,改革教学方法,了解留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以及重视临床实习、见习是提高留学生内科学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关键;于颍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低点,少数病人在3天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1],其治疗效果与是否发生伴随症状及就诊时间密切相关.我科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3例(115耳)采用了综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作者通过对103例(11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萍丽;刘戈然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