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阿杜瓦一
高频电波刀的电圈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用于宫颈锥切,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通过圆形电极切除宫颈组织,方形和三角形电极切除宫颈管组织,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而球形电极结合环形电极治疗宫颈糜烂以及其他的外阴阴道病变.
作者:陈英;刘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放疗、化疗以及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加之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升高.
作者:康凤莲;孙秀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采用光扫描诊断术后深静脉内形成血栓栓子病发率高达56%,可肺栓塞占有率极少[1],但致死率极高.
作者:刘文彪;邵铮铮;扎帕尔·玉素甫;甘国强;付江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认识能力,降低误诊率.方法:分析4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结果: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悸、浅静脉充盈,心尖搏动减弱、奇脉、脉压差小.影像学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舒张末径缩小者33例,24例于M型超声心动图上见左室后壁在舒张中晚期运动停止呈平直外形.X线检查:心影轻中度扩大者32例,25例出现心包钙化,26例出现肺淤血,肺部有结核病灶者23例.CT可明确显示心包增厚及钙化.结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影像学特征是一侧或两侧心缘僵直,搏动减弱,心包膜增厚、钙化,心室缩小,小心室大静脉.
作者:夏清放;庞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P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9例脑出血和32例脑梗死患者实施CP早期康复训练,应用Barthel指数和简化Fugl-Meyer积分法分别对CP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24小时后首次出院和病后3个月随访时予以评定.结果: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CP康复组和对照组出院、随访时,患者的功能均有改善,但CP康复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评定得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CP早期康复训练比传统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及功能的恢复,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张丽静;谷新平;周劲;梁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态.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我院2005年3月~2007年3月取自皮肤性病科、妇科、泌尿外科就诊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共2091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支原体总检出率为44.81%,解脲型(Uu)的检出率为58.16%,人型(Mh)的检出率为17.44%,解脲型与人型双性阳者检出率为24.38%.女性检出率占72.99%.患者主要集中在20~30岁年龄组(占80.94%),在耐药方面,人型(Mh)、解脲型(Uu)支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对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的耐药率低.结论: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的主要致病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现象日益严重,要加强耐药监测和抗生素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重症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肠外瘘瘘口局部处理是肠瘘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孙红;徐斌;胡文凤;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几乎所有良性卵巢肿瘤均可通过腹腔镜进行诊断与处理.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卵巢肿瘤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有逐渐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1].
作者:王丹霞;蓝爱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死亡原因.为提高治愈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1997年8月~2007年8月我院产科及儿科死亡的94例新生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我院新生儿死亡率为7.99‰(死亡新生儿例数/住院新生儿总数),死因依次为早产、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窒息、不明原因、先天畸形、外科急腹症.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对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监护,提高产科、新生儿科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宁建英;谷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高校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双语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本文就医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质量监控等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双语教学在医学教育中高效率、高质量的应用.
作者:李新芝;刘政江;孙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肺炎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冬春两季.2006年6月~7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明确诊断并治疗了48例肺炎,本资料48例肺炎在夏季集中发病,现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
作者:陈江玲;宁建英;杨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声像特点及X线造影术特点,以提高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超声诊断及X线造影术检查.结果: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图像及X线造影有特征性改变.结论:B超结合X线检查为临床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宋军;阿杜瓦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甲亢引起肝损害比较常见,可为肝酶的升高和黄疽,其对肝功能的损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甲状腺激素的直接作用,高代谢及免疫因素有关.治疗原则以控制甲亢为主,甲亢治愈后,肝功能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评价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甲亢(Graves病)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新疆兵团农一师医院内分泌科2004~2007年收治的11例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的病人进行甲基强的松龙80mg/12h冲击治疗1周.结果:11例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的病人经过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周,出现了转氨酶指标下降,甲状腺功能的好转.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者,对肝功能的改善有效,较为安全.
作者:宋燕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血中IL-2、IL-10含量的变化,探讨早产儿无(弱)应答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接种乙肝疫苗3支后无(弱)应答的早产儿2D例为研究对象,与强应答的早产儿33例对比,检查血中IL-2、IL-10的基础水平.结果:①无(弱)应答的早产儿血中IL-2含量为2.82±0.76ng/L,较强应答者的3.26±1.2ng/L为低.②无(弱)应答的早产儿,血中IL-10含量为8.2±5.06ng/L,较强应答者的15.57±9.02ng/L明显为低.③无(弱)应答者的平均出生体重、孕周较强应答者为低.结论:早产儿无(弱)应答者存在TH1、TH2类细胞因子基础水平低下.以IL-10更为明显;在婴儿期,越不成熟的早产儿,IH1向TH2优势转化延迟,这也许是早产儿强应答百分比低于足月儿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周金莉;杨军;张示渊;付进忠;邢燕;孙桂芳;果晓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使脏器显影清晰,妇科B超需在膀胱充盈下进行.虽然临床实践及教科书中均强调患者在检查前要憋尿、饮水,以使膀胱充盈,但对检查前憋尿多长时间、饮水量均无明确的要求,部分患者常因膀胱准备不充分显影不清晰或因憋尿过久,难以忍受而不得不排尿,导致检查不能按时进行,推迟了确诊时间.
作者:王丽;王润华;李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的一种急性、多发病,常见病因是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
作者:唐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乳腺癌的预后指标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随着新的检测方法及预后指标不断涌现,我们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程及生物学行为有了更充分的了解,从而指导合理的临床治疗.当前许多分子生物学的预后指标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其中一部分具有很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就目前已确立的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以及一部分未来可能有实用价值的预后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华立新;黄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日前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认为:卒中单元治疗模式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脑卒中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5年起,借鉴国外及北京天坛医院的卒中单元模式经验,建立了符合我院实际情况并能够实施操作的卒中单元,现将建立过程及疗效观察做如下介绍.
作者:王盛;李建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漂浮膝伤情判断,早期救治,及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对21例漂浮膝病人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病人随访时间1~3年;内固定物断裂2例再行手术;2例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取出静力钉后达骨性愈合;3例胫骨不愈合行再次手术植骨内固定;2例因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并发缺血性肌挛缩致爪形足;腓总神经损伤者均恢复.肢体功能:优11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漂浮膝多合并其它部位损伤,优先处理致命伤,尽早两处骨折同期完成稳定内固定,固定方式因地制宜,不拘一格.重视康复计划个体化.
作者:何博;姜曙祥;黄擘;盛文辉;陈继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对2002年1月~2007年1月在新疆兵团医院儿科住院的26例川崎病的患儿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26例,IVIG敏感川崎病22例,IVIG不敏感川崎病4例,IVIG敏感川崎病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IVIG不敏感川崎病男女性别比例为3∶1(P<0.05),IVIG不敏感川崎病患儿中,1例通过用IVIG治疗后48小时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2例在复用IVIG后症状控制,1例在复用IVIG后症状仍不能控制,在抗凝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得以缓解;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有良好疗效,且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减轻;通过回顾性分析及随访:IVIG敏感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5%.IVIG不敏感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33%;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发病10天内,尽早应用.IVIG1g/kg,单剂加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及严重程度.针对初次IVIG治疗不敏感,需36~72小时后再次应用IVIG1g/kg,若仍不能控制,在抗凝基础上可加用激素治疗有较好疗效;可降低发生严重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作者:杨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