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建英;谷强
人参是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具有大补元气、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神经及免疫系统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
作者:任晓辉;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2007年6月手术治疗67岁以上老年性肺癌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93.1%,围手术期死亡率3.4%,术前合并其他疾病29例,占50%;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占34.5%.结论:应当严格选择老年肺癌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注意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可获得相对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永峰;孙守波;贺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过程巾的监护作用,保证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监护中的优势作用,如正确执行医嘱、查阅患者药历,了解用药史、指导化疗患者正确用药、化疗用药期的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监护、加强护患沟通、开展药学服务及健康指导等措施,保证患者治疗疗效.结果: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监护中的作用,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韩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进行脑梗塞高危人群防治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112例经CT、MRI检查确诊的脑梗塞住院患者,另外选择58例体格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各组CDFI及TCD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CD检查结果:TCD对脑部血流供应不足的脑梗塞诊断有较明显优势.TCD对单支动脉狭窄所致脑梗塞也能早期进行诊断.CDFI检查结果:在TCD显示PI及RI增高,尤其是颅内动脉多处血流速度下降的病例当中,CDFI常表现为颈总动脉IMT增厚、粗糙且多伴有多发粥样斑块形成,两者有高度相关.结论:CDFI与TCD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对脑梗塞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客观的分析,对脑梗塞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庄丽;刘艾;曲延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6年10月我科发现1例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后,新发生急性喉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飒;张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采用光扫描诊断术后深静脉内形成血栓栓子病发率高达56%,可肺栓塞占有率极少[1],但致死率极高.
作者:刘文彪;邵铮铮;扎帕尔·玉素甫;甘国强;付江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现代科学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DNA提取成为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实验之一,但目前文献报道的提取DNA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
作者:张金莉;杨丽;郑义;何玲;赵娟;谭晓华;杨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大密度投影(MIP)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SSD和MPR以横断面螺旋扫描图象为基础,层厚2~5mm、螺距1~1.5、重建间距1~5mm.结果:所有病例CT横断面、SSD和MPR像均明确地显示骨折,SSD像立体地显示骨折线的长短、形态、走向,碎骨片的形态、大小、空问位置以及骨折的移位和关节对位状况,膝关节MPR像显示关节受累和关节腔内游离碎骨片更佳.结论:螺旋CT的SSD和MPR像能提供骨关节创伤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临床应用价值大,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高频电波刀的电圈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用于宫颈锥切,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通过圆形电极切除宫颈组织,方形和三角形电极切除宫颈管组织,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而球形电极结合环形电极治疗宫颈糜烂以及其他的外阴阴道病变.
作者:陈英;刘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声像特点及X线造影术特点,以提高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超声诊断及X线造影术检查.结果: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图像及X线造影有特征性改变.结论:B超结合X线检查为临床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宋军;阿杜瓦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病理日常工作中,各种内窥镜活检组织检查日渐增多,因其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是临床较为常用的诊断手段,特别在恶性肿瘤诊断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作者:郑玉琴;李丽;王毅训;沈西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仍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1].随着我国人群老龄化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接受手术的比例随之增加.
作者:郭海涛;邓严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施以应对措施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住院剖宫产768例患者中19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进行分析,发生率2.47%.结果:危险因素中贫血占78.6%,肥胖占47.4%,胎膜早破占42.1%,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感占10.5%.结论:提高对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认识,指导孕期保健,控制社会因素的剖宫产;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基础疾病;手术操作规范,进一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听课与评课是医学教师教学评估的重要部分,也是医学教师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与观摩的良好机会.
作者:张翠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前雾化吸入配合环甲膜穿刺法及单纯雾化吸入法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04年3月~2007年2月需要做检查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雾化吸入+环甲膜穿刺法,B:单纯雾化吸入法,观察麻醉效果.结果:麻醉效果A组优于B组,χ2=4.1576,P<0.01.结论:环甲膜穿刺法麻醉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操作者受干扰少,能保证纤支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谢昕;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医学生群体人格特征现状,为我校管理部门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男生的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掩饰性得分高于男牛.少数民族医学生在内外向和掩饰性上得分高于汉族学生,在精神质上得分低于汉族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精神质与掩饰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学牛神经质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结论:提示我校教育与学生工作者应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结合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医学生良好的人格,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杨琴;彭丽华;姚毅忠;寇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认识能力,降低误诊率.方法:分析4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结果: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心悸、浅静脉充盈,心尖搏动减弱、奇脉、脉压差小.影像学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舒张末径缩小者33例,24例于M型超声心动图上见左室后壁在舒张中晚期运动停止呈平直外形.X线检查:心影轻中度扩大者32例,25例出现心包钙化,26例出现肺淤血,肺部有结核病灶者23例.CT可明确显示心包增厚及钙化.结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影像学特征是一侧或两侧心缘僵直,搏动减弱,心包膜增厚、钙化,心室缩小,小心室大静脉.
作者:夏清放;庞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使用微创穿刺技术治疗颅内血肿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勇凯;黄勇;印运亭;徐崇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死亡原因.为提高治愈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1997年8月~2007年8月我院产科及儿科死亡的94例新生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我院新生儿死亡率为7.99‰(死亡新生儿例数/住院新生儿总数),死因依次为早产、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窒息、不明原因、先天畸形、外科急腹症.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对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监护,提高产科、新生儿科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宁建英;谷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早期四大指标监测的重要性.方法:对46例53处断指再植进行早期四大指标监测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结果:早期发生血管危象征象者共20指,6指治疗失败.结论:了解再植指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特点,结合四大指标监测准确判断血管危象的发生,及时去除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是争取处理时机、提高再植指成活率的关键.
作者:曹晓梅;陈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