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中的监护作用

韩瑞

关键词:护士, 化疗用药, 监护作用
摘要:目的: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过程巾的监护作用,保证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监护中的优势作用,如正确执行医嘱、查阅患者药历,了解用药史、指导化疗患者正确用药、化疗用药期的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监护、加强护患沟通、开展药学服务及健康指导等措施,保证患者治疗疗效.结果: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监护中的作用,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预后指标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随着新的检测方法及预后指标不断涌现,我们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程及生物学行为有了更充分的了解,从而指导合理的临床治疗.当前许多分子生物学的预后指标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其中一部分具有很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就目前已确立的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以及一部分未来可能有实用价值的预后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华立新;黄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状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表型变化,探讨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方法:选择未经任何治疗的初发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标本35例作为实验组,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标记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CD1a、HLA-DR和CD86抗原,观察两种组织中的DC表达3种抗原的状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CD86+DC,但均有CD1a+DC,其在膀胱癌组织中、癌旁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均低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组中有22例癌实质内的DC表达HLA-DR抗原,阳性表达率为48.6%,与正常膀胱组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DC,其浸润程度下降并存在功能成熟障碍.

    作者:钱彪;王燕;丁国富;王江平;王勤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血IL-2、IL-10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了解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血中IL-2、IL-10含量的变化,探讨早产儿无(弱)应答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接种乙肝疫苗3支后无(弱)应答的早产儿2D例为研究对象,与强应答的早产儿33例对比,检查血中IL-2、IL-10的基础水平.结果:①无(弱)应答的早产儿血中IL-2含量为2.82±0.76ng/L,较强应答者的3.26±1.2ng/L为低.②无(弱)应答的早产儿,血中IL-10含量为8.2±5.06ng/L,较强应答者的15.57±9.02ng/L明显为低.③无(弱)应答者的平均出生体重、孕周较强应答者为低.结论:早产儿无(弱)应答者存在TH1、TH2类细胞因子基础水平低下.以IL-10更为明显;在婴儿期,越不成熟的早产儿,IH1向TH2优势转化延迟,这也许是早产儿强应答百分比低于足月儿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周金莉;杨军;张示渊;付进忠;邢燕;孙桂芳;果晓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留学生人体生理学全英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留学生教育是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我校留学生教育已有5年,在这个过程中,留学生的生理学教学也经历了3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认识.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医学专业留学生生理学教学质量谈一些体会.

    作者:李丽;张忠双;朱贺;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妇科B超检查前膀胱准备的观察

    为使脏器显影清晰,妇科B超需在膀胱充盈下进行.虽然临床实践及教科书中均强调患者在检查前要憋尿、饮水,以使膀胱充盈,但对检查前憋尿多长时间、饮水量均无明确的要求,部分患者常因膀胱准备不充分显影不清晰或因憋尿过久,难以忍受而不得不排尿,导致检查不能按时进行,推迟了确诊时间.

    作者:王丽;王润华;李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的预防及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的一种急性、多发病,常见病因是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

    作者:唐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19例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施以应对措施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住院剖宫产768例患者中19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进行分析,发生率2.47%.结果:危险因素中贫血占78.6%,肥胖占47.4%,胎膜早破占42.1%,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感占10.5%.结论:提高对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认识,指导孕期保健,控制社会因素的剖宫产;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基础疾病;手术操作规范,进一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新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的探讨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应用奥氮平治疗8周,通过五项指标(BPRS、MMSE、CDP、ADL、TWSS)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有效率为87.5%.其中BPRS和ADL分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对老年期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好又安全.

    作者:陈晓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参皂苷Rg1药效研究新进展

    人参是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具有大补元气、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神经及免疫系统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

    作者:任晓辉;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偶合急性喉炎1例报道

    2006年10月我科发现1例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后,新发生急性喉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飒;张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致椎管狭窄的螺旋CT分析

    目的:探讨螺CT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致椎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CT确诊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致椎管狭窄的螺旋CT影像学改变.结果:后纵韧带的骨化在椎体后缘表现为致密的高密度影,正中位42例,占70%;偏外侧18例占30%;厚度3~8mm.累及范围:累及单个椎体36例,占60%;累及2个以上椎体24例,占40%;其中合并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狭窄34例.结论:螺旋CT是诊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致椎管狭窄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倪良军;薛建昌;苏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中的监护作用

    目的: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过程巾的监护作用,保证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监护中的优势作用,如正确执行医嘱、查阅患者药历,了解用药史、指导化疗患者正确用药、化疗用药期的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监护、加强护患沟通、开展药学服务及健康指导等措施,保证患者治疗疗效.结果:发挥护士在化疗用药监护中的作用,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韩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前雾化吸入配合环甲膜穿刺法及单纯雾化吸入法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04年3月~2007年2月需要做检查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雾化吸入+环甲膜穿刺法,B:单纯雾化吸入法,观察麻醉效果.结果:麻醉效果A组优于B组,χ2=4.1576,P<0.01.结论:环甲膜穿刺法麻醉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操作者受干扰少,能保证纤支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谢昕;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探讨

    目的:甲亢引起肝损害比较常见,可为肝酶的升高和黄疽,其对肝功能的损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甲状腺激素的直接作用,高代谢及免疫因素有关.治疗原则以控制甲亢为主,甲亢治愈后,肝功能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评价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甲亢(Graves病)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新疆兵团农一师医院内分泌科2004~2007年收治的11例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的病人进行甲基强的松龙80mg/12h冲击治疗1周.结果:11例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的病人经过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周,出现了转氨酶指标下降,甲状腺功能的好转.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者,对肝功能的改善有效,较为安全.

    作者:宋燕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夏季支原体肺炎48例临床分析

    肺炎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冬春两季.2006年6月~7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明确诊断并治疗了48例肺炎,本资料48例肺炎在夏季集中发病,现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

    作者:陈江玲;宁建英;杨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及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进行脑梗塞高危人群防治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112例经CT、MRI检查确诊的脑梗塞住院患者,另外选择58例体格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各组CDFI及TCD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CD检查结果:TCD对脑部血流供应不足的脑梗塞诊断有较明显优势.TCD对单支动脉狭窄所致脑梗塞也能早期进行诊断.CDFI检查结果:在TCD显示PI及RI增高,尤其是颅内动脉多处血流速度下降的病例当中,CDFI常表现为颈总动脉IMT增厚、粗糙且多伴有多发粥样斑块形成,两者有高度相关.结论:CDFI与TCD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对脑梗塞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客观的分析,对脑梗塞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庄丽;刘艾;曲延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在脊椎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大密度投影(MIP)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SSD和MPR以横断面螺旋扫描图象为基础,层厚2~5mm、螺距1~1.5、重建间距1~5mm.结果:所有病例CT横断面、SSD和MPR像均明确地显示骨折,SSD像立体地显示骨折线的长短、形态、走向,碎骨片的形态、大小、空问位置以及骨折的移位和关节对位状况,膝关节MPR像显示关节受累和关节腔内游离碎骨片更佳.结论:螺旋CT的SSD和MPR像能提供骨关节创伤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临床应用价值大,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3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

    肺部感染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转归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人35例,采取了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艳华;王冰;樊玉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宫颈脱落细胞中提取DNA方法的改进

    随着现代科学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DNA提取成为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实验之一,但目前文献报道的提取DNA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

    作者:张金莉;杨丽;郑义;何玲;赵娟;谭晓华;杨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日间手术概念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日间手术的概念早是英国小儿外科医生Nichul提出[1]的,是指选择一定适应证的病人,在1个工作日内安排病人的住院、检查、手术、术后短暂观察、恢复(一般数小时)和办理病人出院.

    作者: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