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手术室温度设定的效果评价

彭丽;郝焕英

关键词:护理干预, 手术室温度设定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手术室温度设定的效果.方法:(1)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在手术关键步骤结束时测量患者体温;(2)两组同台手术医护人员31例对手术期间室温设定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医护人员较对照组手术医护人员对手术室温度设定感觉合理(P<0.01).结论:在降低手术室设定温度同时加强手术患者的体温护理,避免了患者出现低体温,减少环境因素对手术医护人员的干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对我院进行的官颈病变筛查进行分析,证实液基细胞薄层涂片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 2009年5月妇科门诊3 568例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使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LCT)进行筛查,为LCT筛查组;一组使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进行筛查,为HPV筛查组;并以宫颈活检组织的病理结果做为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顺应性、阳性率、符合率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CT筛查组有24例患者拒绝筛查,顺应性为98.7%;HPV筛查组顺应性为97.5%;共3500例患者自愿接受筛查;在阳性检出率,CINI、CIN2/3和浸润癌的符合率方面LCT筛查组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癌病变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顺应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锦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对保乳根治术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保乳根治术认同程度.方法:按不同年龄阶段将120例病人分为3组,采取临床问卷调查表方式调查其对保乳根治术的认知程度.结果:年龄小于等于40岁组接受率62.50%( 25/40),无所谓率25.00%(10/40),不接受率12.50%(5/40);年龄介于41至50岁组接受率27.27% (12/44),无所谓率50.00%(22/44),不接受率22.73% (10/44);年龄大于等于51岁组接受率13.89% (5/36),无所谓率30.56%(11/36),不接受率55.56%(20/36).不同的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保乳根治术的认同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较轻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保乳的认知程度较高.结论: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保乳癌根治术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为乳腺癌患者服务,提高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桂琴;彭守华;朱娓;周丽静;陈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MyoD1、Myogenin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MyoDl、Myogenin蛋白的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yoDl、Myogenin的表达.结果:在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存在MyoD1、Myogenin蛋白的表达,并且两种蛋白的表达在横纹肌肉瘤中明显高于恶性淋巴瘤和尤文氏肉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在RMS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成正相关,组织学分级越高,MyoD1、Myogenin的阳性表达就越强,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oD1、Myogenin可以作为辅助鉴别RMS及其他小细胞恶性肿瘤的依据;检测RMS中MyoD1、Myogenin的表达情况对RMS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毛萌金;姚尔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院对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IA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和AC→T方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在治疗乳腺癌过程中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32例纳入研究,并分为2个组:TAC治疗方案组和AC→T治疗方案组.TAC治疗方案组60例,AC→T治疗方案组72例.TAC治疗方案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表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及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 mg/m2,均第1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AC→T治疗方案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表柔比星75 mg/m2,环磷酰胺600 mg/m2,均第1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之后,静脉滴注紫杉醇175 mg/m2,第1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观察2种方案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AC→T组的恶心呕吐0~Ⅲ度发生率低于TAC组(P<0.05).结论:AC→T方案比TAC方案恶心呕吐不良反应低,有效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

    作者:李静;李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YL -1型颅内粉碎穿刺针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头皮放置标识物,结合CT下定位行血肿穿刺淬吸术,并给予灌注尿激酶引流残余血肿,随访6个月,对治疗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共置人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167例次,痊愈66例,好转46例,8例死亡,无一例发生感染及脑脊液漏,5例出现少量积气,均自行吸收.治疗6个月KPS评分80~100分66例,60~80分32例,30~50分14例,8例死亡,治愈率55%.全部患者引流时间为1~6天,平均3天,术后随访1年.结论: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辅以灌注尿激酶引流残余血肿,具有微创性、简便性、灵活性等特点,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创伤小、费用低廉、无绝对禁忌证、不受年龄及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的限制.

    作者:赵国兴;莫合特尔·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婴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的临床诊断并文献复习

    婴儿白血病(infant acute leukemia,IAL)是指诊断时年龄在1~2岁以内的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疾病.现通过该婴儿急性白血病病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细胞学检查及诊断,并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田超;田江;张示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并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4~16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利于患肢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央监护系统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央监护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对231例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央监护,随时观察患者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脉率、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231例患者中186例患者好转出院,3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4例患者死亡.结论:中央监护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监护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同时也提高了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秀春;万岐江;卫鹏羽;张宏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RP-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黄芪片中芍药苷及红景天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黄芪片中芍药苷及红景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A)和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12 min,A- B( 10:90);14 - 30min,A-B(17:83)],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l mL·min-1,柱温为30℃.结果:供试品中红景天苷和芍药苷分离良好,芍药苷在14.82~148.2μg·mL-1(r =0.9996),红景天苷在7.82~78.2 μg·mL-1(r=0.9992)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芍药苷和红景天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8%、98.35%,RSD值分别为1.83%、1.6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作者:袁勇;刘恒戈;陈卫军;王新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儿科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儿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如何防范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5 100例,留置时间为2~10天,平均为3~5天.其中发生静脉炎102例,感染12例,胶布过敏1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结论:采用相关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杲晓兰;芦志红;李红娟;徐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Neuritin过表达对BMSCs增殖的影响

    目的:为全面了解Neuritin的功能,探讨Neuriti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已构建Neuritin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 Neuritin,转染BMSCs,通过MTT、细胞计数等观察Neuritin过表达对B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BMSCsneu约在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5天进入平台期;细胞计数结果显示,Neuritin过表达与BMSCs的数目呈负相关,并且在各检测点上,稳定表达Neuritin的BMSCs数目均低于对照组.结论:Neuritin过表达抑制了BMSCs的增殖.

    作者:王红颖;徐芬;黄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研究多的就是与细胞转导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如ECM1基因、C-kit基因和14-3-3R蛋白,还有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如Ki-67蛋白、微小染色体维系蛋白3(MCM3),抑癌基因如nm23基因.本文就以上分子标记物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秦乐;牛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冷冻切片的制作体会

    乳腺癌是外科常见肿瘤,近年来我科开展乳腺癌保乳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对含脂肪组织丰富的切缘采取组织挤压去脂方法,并根据不同组织特性设定不同的冷冻温度、时间和切片厚度,通过实践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对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刘旭伟;缑文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治疗的护理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观察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患者的恢复过程.结果:175例患者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结论: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了患者术后营养的需要量,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王萍;尹来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空腹血糖切点下调对糖尿病、糖调节受损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切点下调对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121团50岁以上无糖尿病、糖调节受损(IGR)史人群(共800人)进行调查,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空腹血糖≥5.6mmol/L的人员参加复检,行OGTT( 127人),分析新诊断的糖尿病及IGR情况.结果:127人中新诊断糖尿病有50人,新诊断IGR共27人,其中IGT19人.复检空腹血糖5.6~ 6.09 mmol/L 20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有7人(35%),达到IGT诊断标准的有3人(15%);复检空腹血糖6.1~6.99 mmol/L 35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有17人(49%),达到IGT诊断标准的有10人(28%).结论:空腹血糖切点的下调有利于减少糖尿病、IGR的漏诊率.

    作者:唐豫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多媒体影音教学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见习中应用多媒体影音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影音教学.结果:多媒体影音教学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于神经外科疾病的了解.结论:临床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影音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许晖;赵冬;姬云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巴基斯坦留学生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的调查分析

    目的:评价巴基斯坦本科留学生开展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的效果,探索新的见习模式.方法: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5级、2006级共62名巴基斯坦本科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巴基斯坦留学生对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的效果是认同的,但在见习内容安排、带教教师水平及见习模式尚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对巴基斯坦本科留学生开展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的效果是肯定的,符合外国留学生临床教学改革发展趋势.针对巴基斯坦留学生开展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外国留学生临床内科教学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做了相应思考.

    作者:刘清华;王璐璐;黎永军;陈卫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红碘糊剂局部治疗急性冠周炎97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红碘糊剂对急性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甲红碘糊剂配制方法:甲硝唑片4.0g,红霉素片1.0g,碘仿0.25g研粉混装备用,用时以樟脑酚调成糊剂.(2)治疗方法:用生理盐水冲洗盲袋及冠周,隔湿吹干,上甲红碘糊剂即可.(3)治疗对象:1995年9月至2010年9月(15年)收治的978例患者.结果:637例症状较轻者1次治愈,341例伴张口受限者2~3次治愈.结论:经15年临床应用观察,甲红碘糊剂疗效明显,成本低廉,给药方便,较快解除病痛.

    作者:杜新;尹文新;殷建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细胞仪器分析的干扰因素及处理方法

    目的:分析血细胞仪器检测结果偏差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获取准确的实验结果.方法:通过仪器报警信息和异常直方图发现问题,进行人工显微镜形态学检查.结果: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予以纠正.结论:血细胞分析与显微镜检查紧密结合,可以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避免给病人造成漏检与误诊.

    作者:魏娟;刘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士排班方式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士排班方式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8小时连班制,对护士实行分层级使用和管理.结果:护士排班方式的探索在实施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得到患者、家属、护士、医生的认可.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护士排班方式的探讨,实现护士分层级使用和管理,体现能级对应,护士的专业价值得到体现.

    作者:王子迎;吴勇娟;石晶;刘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