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伟;缑文斌
目的:探讨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在不同层次骨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2010年度护理实习生81人列为对照组;将2010年~ 2011年度护理实习生127人列为实验组,分别实施传统带教与分层次目标教学法.比较2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技能成绩、对带教老师评价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可提高骨科护生的实习质量,提升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作者:张萍华;侯金梅;陈玉萍;王景;陈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观察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患者的恢复过程.结果:175例患者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结论: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了患者术后营养的需要量,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王萍;尹来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的增加,心房纤颤发生的数量逐年上升.长期心房纤颤时可引起患者的不适感甚至恐惧心理,更严重的是可引起心房附壁血栓,致栓塞现象及心力衰竭.从而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因此,积极转复窦性心律是非常必要的.其中,电击复律在房颤患者的治疗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龚丽萍;张玉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常规方法难以诊断的肺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11年4月在我院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的2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活检前所有28例患者均经胸部CT、痰涂片、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其中同时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25例、行PET -CT检查4例,但仍无法确诊.结果:痰涂片结果28例均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6例阴性,22例为一般阳性;胸部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团片状病灶7例、占位性病变16例、空洞5例;PET - CT结果均为高浓聚病灶,肺癌不能除外;气管镜检查19例阴性,其余9例提示气管支气管炎,经灌洗、刷检、活检等检查8例阴性,1例提示查见异型细胞.所有28例患者的穿刺活检物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穿刺后发生气胸1例,咯血1例,未予特殊处理.结论:对常规检查方法难以诊断的肺结核病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确诊手段.
作者:王薇;李鸿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护理人员的艾滋病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游戏活动中角色扮演的方式,了廨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真实感受.结果:得知自身/家属艾滋病感染会使护理人员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虽然多数人会采取积极地应对方式,但仍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结论:需要加强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支持性环境,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作者:黄艳华;陈付平;张丽梅;文丽;李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保乳根治术认同程度.方法:按不同年龄阶段将120例病人分为3组,采取临床问卷调查表方式调查其对保乳根治术的认知程度.结果:年龄小于等于40岁组接受率62.50%( 25/40),无所谓率25.00%(10/40),不接受率12.50%(5/40);年龄介于41至50岁组接受率27.27% (12/44),无所谓率50.00%(22/44),不接受率22.73% (10/44);年龄大于等于51岁组接受率13.89% (5/36),无所谓率30.56%(11/36),不接受率55.56%(20/36).不同的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保乳根治术的认同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较轻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保乳的认知程度较高.结论: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保乳癌根治术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为乳腺癌患者服务,提高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桂琴;彭守华;朱娓;周丽静;陈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对一例直肠类癌患者内镜下行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1]时给予对症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患者住院9天,临床症状改善好转出院.
作者:柯玉兰;魏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笔者自2006年以来对顽固性面瘫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吉;管占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黄芪片中芍药苷及红景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A)和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12 min,A- B( 10:90);14 - 30min,A-B(17:83)],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l mL·min-1,柱温为30℃.结果:供试品中红景天苷和芍药苷分离良好,芍药苷在14.82~148.2μg·mL-1(r =0.9996),红景天苷在7.82~78.2 μg·mL-1(r=0.9992)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芍药苷和红景天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8%、98.35%,RSD值分别为1.83%、1.6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作者:袁勇;刘恒戈;陈卫军;王新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见习中应用多媒体影音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影音教学.结果:多媒体影音教学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于神经外科疾病的了解.结论:临床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影音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许晖;赵冬;姬云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央监护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对231例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央监护,随时观察患者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脉率、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231例患者中186例患者好转出院,3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4例患者死亡.结论:中央监护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监护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同时也提高了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秀春;万岐江;卫鹏羽;张宏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新疆喀什地区维族胃癌患者HER2蛋白表达状况,同时探讨HER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7例新疆喀什地区维族胃癌患者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结果:77例维族胃癌患者中位年龄55岁,男女比例为3.27∶1.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3.4%.HER2蛋白表达为1+、2+和3+者分别为22.1%、14.3%和9.1%.HER2蛋白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肠型胃癌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中、高分化腺癌高于低、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者和临床分期Ⅲ期、Ⅳ期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Ⅰ、Ⅱ期(P<0.05).而胃癌中HER2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与汉族胃癌患者相比,维族胃癌患者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可能存在种族差异.维族胃癌HER2蛋白表达多见于肠型腺癌,并可预测胃癌患者的临床生物学行为.
作者:陈石岩;张亚静;米开热木;龚燕;周娜;黄文斌;潘晓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护理.方法:7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接受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支持、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维护情绪;术后做好皮瓣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7例患者术后创面无感染,转移皮瓣成活,切口愈合良好,达到Ⅰ期修复,未出现皮肤感染、切口不愈等术后并发症.结论:mohs显微描记手术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理想方法,具有复发率低、安全性好、损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而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婴儿白血病(infant acute leukemia,IAL)是指诊断时年龄在1~2岁以内的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疾病.现通过该婴儿急性白血病病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细胞学检查及诊断,并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田超;田江;张示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VSD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治疗四肢创伤、皮肤缺损、坏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20例四肢创伤后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接受VSD的治疗和护理.结果:皮肤缺损的创面完全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对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VSD术后的护理重点是观察负压封闭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加强营养及功能锻炼.
作者:张维娜;王靖;虎芹;陈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并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4~16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解剖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利于患肢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HMGB1浓度变化与脏器功能损害及预后的关系.方法: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并发MODS分组(MODS组52例、非MODS组34例),Elisa法检测患者入住ICU即刻、1、3、5、7、14、21、28d血浆HMGB1含量,计算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结果:86例患者中28天内有16例死亡,两组脓毒症患者入住ICU即刻血浆HMGB1含量均明显升高,非MODS组患者随病情改善血浆HMGB1含量亦有下降,于第28天降至低点(P<0.05).MODS组患者病程中血浆HMGB1下降不明显,第7、14天血浆HMGB1含量持续升高(与MODS组入住即刻血浆HMGB1含量比较,P<0.05).与非MODS组比较,MODS组第7、14、21、28天HMGB1含量升高(P<0.05).脓毒症患者存活组第17、14天HMGB1含量低于非存活组(P <0.05,P<0.01).结论:HMGB1作为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参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其水平有助于脓毒症病程监测及预后判断.
作者:许航;彭心宇;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机(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X线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活检术( Stereo - orientation Core - needle Biopsy,SCNB)对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触诊阴性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显示微小病灶的患者18例,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协助外科医生手术将病灶切除,并将病灶进行冰冻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18例微小病灶均一次性定位成功,手术切除完整.病理证实恶性病变4例,其中导管原位癌1例、Paget病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良性病变14例,其中纤维腺瘤8例,乳腺腺病5例,囊肿1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机X线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活检术操作过程简便、经济、安全、定位准确、诊断明确,能确定乳腺微小病灶的位置及性质,是目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延玲;方云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动态条件下层流手术室空气细菌数量及分布.方法:采用沉降菌法对各级层流手术间不同手术过程中进行空气检测,细菌采样,并对人员流动及手术室门开关计数.结果:层流手术室术中各时间段平均人员流动数与空气细菌含量具有相关性,手术室门开关与人员流动次数增加时空气微生物可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手术室空气静态标准.结论:加强对层流手术室日常操作过程中人员、仪器流动以及开门次数的管理控制,可有效保证层流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和稳定,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王海霞;朱美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士排班方式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8小时连班制,对护士实行分层级使用和管理.结果:护士排班方式的探索在实施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得到患者、家属、护士、医生的认可.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护士排班方式的探讨,实现护士分层级使用和管理,体现能级对应,护士的专业价值得到体现.
作者:王子迎;吴勇娟;石晶;刘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