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梁;尤伟艳;李永康;赵春霞;刘春霞;邹泓;刘旭伟;李锋
目的:检测脂肪细胞因子(adipokines)在正常与肥胖患者网膜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探讨Adipokines在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如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受试者分为2组:正常体重组BMI<23(kg/m2)和肥胖组BMI>28((kg/m2),每组10人.受试者在其腹部择期手术时取其网膜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原代培养人网膜成熟脂肪细胞,并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述两组患者网膜脂肪细胞中Adipokines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肥胖组Adipokines:IL-6、TNF-a、MCP-1 3种因子浓度均随时间变化而升高,并且3种因子浓度在每一时间点均高于正常体重组,而Adiponectin却低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Adipokines(IL-6、TNF-a、MCP-1、adiponectin)的差异可能是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病基础.
作者:李爱琴;张君;徐文静;陆环;李宏;郑丽英;谢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DRG 神经元膜SP 受体与NMDA 受体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疼痛中的作用.方法: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及福尔马林致痛(F)组,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DRG 神经元膜SP 受体与NMDA 受体的表达的差异.结果:免疫荧光显示两组大鼠DRG 神经元膜均有SP受体与NMDA 受体共存.F组大鼠DRG神经元膜SP(NK1)的表达高于NS组,OD 值分别为99.37±19.69(n=8)、60.10±21.65(n=8),P<0.05;F 组大鼠DRG神经元膜NMDA(NR1)阳性产物的表达高于NS组,OD 值分别为89.17±30.05(n=8)、56.31±13.75(n=8),P<0.05.结论:大鼠DRG神经元膜SP 受体与NMDA 受体有共存,福尔马林致痛大鼠DRG 神经元SP 受体与NMDA 受体表达上调.
作者:王凌;李丽;张忠双;马克涛;司军强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肌腱损伤术后引起粘连,导致功能障碍是困扰手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20世纪上半叶,大家普遍认为肌腱愈合是外源性愈合,外源性愈合机制是指肌腱的愈合需要依靠来源于肌腱周围结缔组织形成的粘连.后来的研究证实[1]:肌腱本身具有内在的愈合能力,肌腱的愈合是外源性和内源性愈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开始时是外源性愈合,内源性愈合发挥作用的时间较外源性为晚[2].内源性愈合的提出,在肌腱粘连方面的研究是一个飞跃性进步.在临床工作中,大家尝试了很多新的方法,虽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好的解决办法,但对粘连的预防都有一定的作用.现就近年来与II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防止粘连的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β-Catenin、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例正常卵巢组织(NOT)、1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OSA)、18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OSBT)及38例卵巢浆液性癌(OSC) 石蜡包埋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表达情况,并结合OSC周围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1)β-Catenin的表达在NOT、OSA、OSBT及OSC四组间逐渐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2.736,P<0.05),β-Catenin的表达在NOT、OSA、OSBT与OSC组两两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Cadherin的表达在NOT、OSA、OSBT及OSC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16.357,P<0.05),NOT、OSA及OSBT三组间E-Cadherin表达逐渐升高(P<0.05),OSBT与OSC两组间E-Cadherin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Cadherin在OSC浸润组中表达阴性率比无浸润组有增高趋势,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β-Catenin的表达可能在OSC的发生及演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其表达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升高;(2)E-Cadherin的表达可能从NOT、OSA到OSBT的发生及演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其表达程度逐渐升高,从OSBT到OSC表达程度逐渐降低趋势.E-Cadherin在OSC浸润组中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与OSC的浸润有关.
作者:王芳;李锋;杨安强;陈胜民;李洪安;郭长军;潘晓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过敏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喘息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所有婴幼儿均采用体外定性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的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的过敏原总阳性率分别为100%、76.7%和6.7%,(χ2=118.484,P<0.05);(2)对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年长组(>3岁)较高(χ2=15.749,P<0.05),而对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吸入性过敏原中榆树、柳树、杨树及艾蒿、蒿属植物组合年长儿阳性率高于婴幼儿;食物性过敏原中牛奶、蛋黄和蛋白阳性率高,牛奶阳性率婴幼儿明显高于年长儿;结论:本地区榆树、柳树、杨树、牛奶、蛋黄和蛋白是常见的过敏原.随着年龄增长,食入性过敏反应逐渐减少,而吸入性过敏反应相对增加.过敏原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有所差异.
作者:尹晓文;陈波;张晶;李芳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需子宫全切的患者施行改良筋膜全子宫切除术;并与50例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简便、快捷、出血少、恢复快,与对照组相比较有差异.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弥补了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micro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它主要通过降解靶mRNA 和抑制靶mRNA的翻译两种作用方式来调控转录后基因的表达.miRNA 在发育、细胞增殖、凋亡、脂类代谢、激素分泌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表达的检测方法为深入地研究miRNA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了大量功能线索及确凿的实验证据.
作者:赵娟芳;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s)对急性酒精依赖大鼠记忆与自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迷宫对大鼠在产生酒精依赖前后的记忆行为进行测试.结果:CCK-8s可以减少急性酒精依赖大鼠的自主行为次数,缩短水迷宫爬台测试时间.结论:CCK-8s能够减少急性酒精依赖大鼠的自主行为次数,并对其记忆改善有作用.
作者:赵磊;王洋;司军强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7例高龄大肠癌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9 年~2009 年间收治37例高龄大肠癌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25例,未行远期随访;死亡12例,其中右半结肠穿孔8例,左半结肠穿孔4例.结论:结肠穿孔一经怀疑应尽早剖腹探查.手术方式右半结肠癌穿孔行Ⅰ期吻合.左半结肠癌穿孔的术式为Hartmann 术式.
作者:翟新法;秦文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储备功能、有效肝血流与肝功能关系,及断流术前后肝储备功能、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方法:用ICG-R15检测肝储备功能及肝脏有效血流(EHBF),B超测定断流术前后的肝脏血流动力学,评价断流术在门脉高压症治疗中作用.结果:Child-Pugh分级与ICG-R15、EHBF有良好的相关性;断流术后肝门静脉血流及有效血流量显著减少.结论:ICG测定肝储备、肝血流动力学是一种安全、无创、简易且敏感的方法,断流术后肝储备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断流术对于减少肝血流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雪峰;吕海龙;张示杰;阿杜瓦一;吴向未;杨宏强;彭心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为临床术后的综合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0年行手术切除的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患者72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CK5/6、Ki-67、E-cad,做出6项复发转移风险评估的基因表达谱分类.结果:72 例患者中40岁以上年龄患者56例,占77.78%;浸润性导管癌64例,占88.89%,Ⅱ~Ⅲ级以上高级别者占78%;肿瘤大小:T2以上者61例,占85%;查到脉管浸润65例,占90.3%;有淋巴结转移者52例,占72%;激素受体阳性49例,占76.6%,HER2阳性3+患者13例,占20.3%(13/64).结论:喀什地区维族妇女乳腺癌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激素受体阳性占77.6%,提示本地维族妇女乳腺癌大部分适用于内分泌治疗.
作者:陈石岩;米开热木;李玉华;杜新权;周娜;龚燕;孙振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误诊原因,进一步提高乳腺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乳腺钼靶摄影,钼靶X线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100乳腺癌中,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81例,误诊19例(其中纤维腺瘤6例,增生8例,乳腺炎4例,正常1例).结论:钼靶X线摄片对乳腺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仔细分析钼靶X线病变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及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常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超声诊断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医学影像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超声诊断学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既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变化,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及介入治疗,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像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1].超声诊断学所涉及的学科多,知识面广,在教学上与其它临床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而且抽象难理解,如何提高影像医学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及强技能的超声诊断医师,值得关注和重视.笔者借鉴大家的经验,并结合超声学科的实际,总结了一些教学的体会,陈述如下:
作者:李军;陈辉;张忠双;崔凤荣;康燕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社区儿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0个社区中12~18个月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1~8岁儿童共769名,用血清酶联免疫法原(ELLSA)定性测定流腮IgG抗体.结果:1~岁组的抗体阳性率低(31.15%),2~岁组抗体阳性率高(67.19%),2~岁组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χ2 =477.22,P<0.005),男女间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无差异(χ2 =0.077,P>0.05),常住儿童和暂住儿童抗体阳性率有差异(χ2 =3.92,P<0.05).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儿童腮腺炎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提示采取2剂次的接种方案.定期在社区儿童中进行腮腺炎抗体水平的测定,抗体阴性者应进行腮腺炎疫苗的补种.
作者:李飒;陈艳;郭淑霞;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胸椎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胸椎转移瘤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240 min~430 min,平均280 min;术中失血量约为1 100~4 300 mL,平均2 200 mL.所有病例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者23例,C级2例,D级1例(1例死亡和2例随访低于1年,未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论: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胸椎转移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保护或者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作者:张正国;李宽新;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以培养学以致用的麻醉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对目前麻醉学专业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总结出了提高麻醉解剖学教学质量的一些有效途径.
作者:郑威楠;赵志敏;姚建勇;赵咏梅;唐祺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1 0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记录手术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结果:桡动脉痉挛94例(9.4%),男性43例(6.7%),女性51例(15%),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管或导管拔出困难4例(0.4%);低血压15 例(1.5%),严重心律失常11 例(1.1%),其中室颤3 例、缓慢性心律失常8 例.穿刺部位血肿16 例(1.6%),前臂张力性血肿5例(0.5%);桡动脉闭塞10例(0.1%).结论:桡动脉内反复导管操作易发生痉挛.桡动脉造影极少有严重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如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熟练的操作技术、严密的术中监测和有效的抢救措施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存新;李孝华;陈嵘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治疗是我们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的抗药性,目前还没有一种单一抗菌药物能有效彻底根除人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必须采用多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才能凑效.我们选择抗菌素序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枸椽酸铋钾的方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萌华;潘元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实验室及病理证实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结果:3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1例为胰尾局限增大,4例均有胰管不规则狭窄,增强后胰腺延迟均匀强化及胰周纤维包壳为特征性表现.结论:MRI检查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嘉麟;栾立;郑田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全基因组Array-CGH检测2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横纹肌肉瘤组织的DNA拷贝数变化.结果:2例FFPE横纹肌肉瘤组织在全基因层面上均检测出不同程度的获得和缺失,同时检测出部分区段和基因的扩增和丢失:其中的1例ERMS扩增区段为2p22.3,2p24.3,8p22,8p12,8q12,8q24.13,8q24.22,12q13.3-14.1,22 q11.1-q11.23,丢失区段为15q25.2,16p12.3,16p13.2,17p11.2,4q13.2,6p21.31,6q25.3,9p23,21q22.13,22q11.23;另一例ARMS的扩增区段为1p21.1,1p36.3,2p11.1,2p24.3,2p22.3,5p14.3;丢失区段为2p12,3q26.1,3q29,9p23,与以往文献报道较为一致.结论:Array-CGH及其步骤的优化适于FFPE组织材料DNA拷贝数的检测,获得了与文献报道较为一致的检测结果.
作者:李栋梁;尤伟艳;李永康;赵春霞;刘春霞;邹泓;刘旭伟;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