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结肠癌急性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诊治体会

翟新法;秦文祥

关键词:结肠癌, 穿孔, 高龄, 弥漫性腹膜炎,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37例高龄大肠癌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9 年~2009 年间收治37例高龄大肠癌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25例,未行远期随访;死亡12例,其中右半结肠穿孔8例,左半结肠穿孔4例.结论:结肠穿孔一经怀疑应尽早剖腹探查.手术方式右半结肠癌穿孔行Ⅰ期吻合.左半结肠癌穿孔的术式为Hartmann 术式.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TEN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TEN与PI3K-Akt通路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NE)、5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及13例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SC)中PTEN、P13Kp110α及p-AktSer47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3项指标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1)PTEN在EC中的表达缺失率高于N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838,P=0.000<0.05).EA与NE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PTEN蛋白表达与肌层浸润呈负相关(P=0.030<0.05),随着肌层浸润深度增加,PTEN表达降低;(2)P13Kp110α在EC中阳性表达率高于N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P=0.010<0.05).EA与NE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5).(3)p-AktSer473在EC中表达率高于N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89,P=0.004<0.05).EA与NE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结论:(1)PTEN表达缺失可能参与了EC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在EA的发生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其表达随肌层浸润深度增加而降低,可能与肿瘤的浸润机制有关;(2)P13Kp110α的表达可能参与了EC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在EA发生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3)p-AktSer473的表达可能参与与EC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在EA发生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霞;李锋;陶林;王芳;李洪安;梁伟华;潘晓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置管注射组(n=34),和对照组(n=34).置管注射组给予胸腔静脉置管抽液,每次抽液后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每周3次;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3次.两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E/4HR.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胸膜厚度及肺功能FEVI%、FV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规则抗结核治疗并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加速胸水吸收,减轻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

    作者:杨丽君;佟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不同分型冠心病患者血清LP-a水平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LP-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于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二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2例,同时选择健康个体40例为对照组.血清Lp-a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Lp-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冠心病各组间比较AMI组显著高于UAP组和SAP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UAP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p- a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并且Lp- a水平可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英武;杨志家;段军仓;翟志红;张望强;杨玉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肝脏血液动力学及肝储备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储备功能、有效肝血流与肝功能关系,及断流术前后肝储备功能、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方法:用ICG-R15检测肝储备功能及肝脏有效血流(EHBF),B超测定断流术前后的肝脏血流动力学,评价断流术在门脉高压症治疗中作用.结果:Child-Pugh分级与ICG-R15、EHBF有良好的相关性;断流术后肝门静脉血流及有效血流量显著减少.结论:ICG测定肝储备、肝血流动力学是一种安全、无创、简易且敏感的方法,断流术后肝储备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断流术对于减少肝血流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雪峰;吕海龙;张示杰;阿杜瓦一;吴向未;杨宏强;彭心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探索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平台开展的社会卫生服务,其专业特点决定了预防医学人才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还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宣传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判断处置能力、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1].传统的授课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预防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此,石河子大学卫生管理教研室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中引入Seminar教学法,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探索.

    作者:井明霞;唐景霞;毛璐;李小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提高影像医学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超声诊断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医学影像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超声诊断学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既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变化,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及介入治疗,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像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1].超声诊断学所涉及的学科多,知识面广,在教学上与其它临床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而且抽象难理解,如何提高影像医学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及强技能的超声诊断医师,值得关注和重视.笔者借鉴大家的经验,并结合超声学科的实际,总结了一些教学的体会,陈述如下:

    作者:李军;陈辉;张忠双;崔凤荣;康燕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龄结肠癌急性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37例高龄大肠癌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9 年~2009 年间收治37例高龄大肠癌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25例,未行远期随访;死亡12例,其中右半结肠穿孔8例,左半结肠穿孔4例.结论:结肠穿孔一经怀疑应尽早剖腹探查.手术方式右半结肠癌穿孔行Ⅰ期吻合.左半结肠癌穿孔的术式为Hartmann 术式.

    作者:翟新法;秦文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麻醉解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以培养学以致用的麻醉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对目前麻醉学专业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总结出了提高麻醉解剖学教学质量的一些有效途径.

    作者:郑威楠;赵志敏;姚建勇;赵咏梅;唐祺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BALB/c小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目的:建立分离、纯化和培养BALB/c小鼠乳鼠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取出生1~3天以内的BALB/c小鼠乳鼠心肌组织,用0.125% 胰蛋白酶和0.1%Ⅰ型胶原酶消化,将心肌细胞收集到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用差速贴壁分离法和5-溴脱氧尿苷相结合分离、纯化心肌细胞.采用α-act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心肌细胞,用台盼蓝染色检查心肌细胞成活率.结果:24小时后可见部分单个心肌细胞搏动,48小时后可见心肌细胞相互连接同步搏动;免疫组化染色后可见培养的细胞是心肌细胞,心肌细胞成活率达95%.结论:本研究应用的方法可获得状态好、高成活率的BALB/c小鼠心肌细胞,是一种可靠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作者:杜广胜;文渊;马业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Array-CGH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全基因组Array-CGH检测2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横纹肌肉瘤组织的DNA拷贝数变化.结果:2例FFPE横纹肌肉瘤组织在全基因层面上均检测出不同程度的获得和缺失,同时检测出部分区段和基因的扩增和丢失:其中的1例ERMS扩增区段为2p22.3,2p24.3,8p22,8p12,8q12,8q24.13,8q24.22,12q13.3-14.1,22 q11.1-q11.23,丢失区段为15q25.2,16p12.3,16p13.2,17p11.2,4q13.2,6p21.31,6q25.3,9p23,21q22.13,22q11.23;另一例ARMS的扩增区段为1p21.1,1p36.3,2p11.1,2p24.3,2p22.3,5p14.3;丢失区段为2p12,3q26.1,3q29,9p23,与以往文献报道较为一致.结论:Array-CGH及其步骤的优化适于FFPE组织材料DNA拷贝数的检测,获得了与文献报道较为一致的检测结果.

    作者:李栋梁;尤伟艳;李永康;赵春霞;刘春霞;邹泓;刘旭伟;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喀什地区维族妇女乳腺癌转移复发风险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为临床术后的综合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0年行手术切除的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患者72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CK5/6、Ki-67、E-cad,做出6项复发转移风险评估的基因表达谱分类.结果:72 例患者中40岁以上年龄患者56例,占77.78%;浸润性导管癌64例,占88.89%,Ⅱ~Ⅲ级以上高级别者占78%;肿瘤大小:T2以上者61例,占85%;查到脉管浸润65例,占90.3%;有淋巴结转移者52例,占72%;激素受体阳性49例,占76.6%,HER2阳性3+患者13例,占20.3%(13/64).结论:喀什地区维族妇女乳腺癌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激素受体阳性占77.6%,提示本地维族妇女乳腺癌大部分适用于内分泌治疗.

    作者:陈石岩;米开热木;李玉华;杜新权;周娜;龚燕;孙振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β-Catenin和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β-Catenin、E-Cadherin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例正常卵巢组织(NOT)、1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OSA)、18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OSBT)及38例卵巢浆液性癌(OSC) 石蜡包埋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表达情况,并结合OSC周围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1)β-Catenin的表达在NOT、OSA、OSBT及OSC四组间逐渐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2.736,P<0.05),β-Catenin的表达在NOT、OSA、OSBT与OSC组两两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Cadherin的表达在NOT、OSA、OSBT及OSC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16.357,P<0.05),NOT、OSA及OSBT三组间E-Cadherin表达逐渐升高(P<0.05),OSBT与OSC两组间E-Cadherin表达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Cadherin在OSC浸润组中表达阴性率比无浸润组有增高趋势,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β-Catenin的表达可能在OSC的发生及演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其表达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升高;(2)E-Cadherin的表达可能从NOT、OSA到OSBT的发生及演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其表达程度逐渐升高,从OSBT到OSC表达程度逐渐降低趋势.E-Cadherin在OSC浸润组中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与OSC的浸润有关.

    作者:王芳;李锋;杨安强;陈胜民;李洪安;郭长军;潘晓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失眠症患者伴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失眠症患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神经内科就诊,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关于原发性失眠症患者78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两组患者均行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结果:失眠组,SAS、SDS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STAI、SDS各因子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失眠症常常伴随焦虑、抑郁,在临床诊断及治疗失眠时应予以重视.

    作者:郝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紫花毕岱提取物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

    目的:建立一种贴近临床的幼年雄性SD大鼠营养性肥胖模型,并通过紫花毕岱提取物对肥胖大鼠的干预,观察大鼠体重、血脂的变化,探讨紫花毕岱提取物对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方法:用高能量饲料造成幼年雄性SD大鼠肥胖模型,按体重将其随机分为5组,各组均继续给予高能量饲料.其中一组为肥胖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一组为阳性西药组,灌胃盐酸西布曲明;另外三组灌胃紫花毕岱提取物,剂量分别为2 g(生药)·kg-1 ·d-1 、1 g(生药)·kg·d-1 和0.5 g(生药)·kg-1·d-1.给药6周后,观察紫花毕岱提取物治疗前后体重、肥胖指数、内脏脂肪重量、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给予紫花毕岱提取物治疗后,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肥胖指数、内脏脂肪重量均明显低于肥胖对照组(P<0.05);紫花毕岱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结论:紫花毕岱提取物灌服6周后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明显减肥作用,可能与紫花毕岱提取物降血脂作用有关.

    作者:刘春阳;陈虹;王磊;魏丽丽;刘斐;钟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Nrf2/Keap1抗氧化系统与缺血性脑病

    氧化应激损伤是缺血性脑病的脑组织损伤机制之一.Nrf2是细胞内抗氧化应激的重要转录因子,与胞浆伴侣分子Keap1组成抗氧化系统在细胞抗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Nrf2/Keap1抗氧化系统在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对该抗氧化系统的组成、激活机制及其在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提示该系统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甘露;袁萱;张红;王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石河子市社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免疫状况分析

    目的:评价社区儿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0个社区中12~18个月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1~8岁儿童共769名,用血清酶联免疫法原(ELLSA)定性测定流腮IgG抗体.结果:1~岁组的抗体阳性率低(31.15%),2~岁组抗体阳性率高(67.19%),2~岁组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χ2 =477.22,P<0.005),男女间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无差异(χ2 =0.077,P>0.05),常住儿童和暂住儿童抗体阳性率有差异(χ2 =3.92,P<0.05).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儿童腮腺炎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提示采取2剂次的接种方案.定期在社区儿童中进行腮腺炎抗体水平的测定,抗体阴性者应进行腮腺炎疫苗的补种.

    作者:李飒;陈艳;郭淑霞;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miRNA表达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micro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它主要通过降解靶mRNA 和抑制靶mRNA的翻译两种作用方式来调控转录后基因的表达.miRNA 在发育、细胞增殖、凋亡、脂类代谢、激素分泌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表达的检测方法为深入地研究miRNA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了大量功能线索及确凿的实验证据.

    作者:赵娟芳;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Ⅱa ~Ⅳa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介入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6.11%,其中CR 6例,PR 25例,NC 5例.29例介入化疗后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术中见子宫动脉闭塞变硬,宫旁组织变松软,子宫及肿瘤体积缩小,肿瘤质地变软表面苍白,有明显的坏死灶.术中出血少,易剥离.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介入化疗栓塞,对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肿瘤分期,缩小局部肿瘤,减少手术造成的损伤,改善预后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刘晓兰;刘兵元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实验室及病理证实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结果:3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1例为胰尾局限增大,4例均有胰管不规则狭窄,增强后胰腺延迟均匀强化及胰周纤维包壳为特征性表现.结论:MRI检查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嘉麟;栾立;郑田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需子宫全切的患者施行改良筋膜全子宫切除术;并与50例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简便、快捷、出血少、恢复快,与对照组相比较有差异.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弥补了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