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刘萍;高玲

关键词:新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剖宫产,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讨论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和传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在手术时间、有效性、安全性及操作难度的对比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宫缩乏力性出血70例子宫背带式缝合及68例新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68例采用新改良式背带式缝合技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有效性缝合提高、手术安全性增加,手术操作难度降低.结论:新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较既往传统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方法相对简单,易掌握,止血迅速,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尤其剖宫产),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缩宫素注射液致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变色1例

    缩宫素注射液主要用于引产、催产、产后或流产后因宫缩无力或缩复不良而引起的子宫出血[1],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属于第3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是一种强力的抗厌氧菌和抗原虫感染药物[2].以上两种药物均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清液体,是妇产科的常用药物,两者的配伍禁忌在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中无详细介绍,我科近期发生1例缩宫素注射液致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变色的不良事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盛惠玲;薛芙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两种排班模式对护士工作压力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索排班模式,合理配置使用护士,解决护理工作现状中的瓶颈问题,为改进护理管理和调整病房护理人力资源政策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兵团医院重症医学科及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已开展连续性排班模式的两个科室约1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评价连续性排班的政策模型对护士满意度和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结果:护士对连续性排班的政策模型满意度高于传统排班模式,护士在连续性排班模式中工作压力是减小的.结论:通过对比研究,作为新生事物的连续性排班模式远远优于传统排班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管理模式.

    作者:邹建文;陈娟娟;蒋桂花;许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新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和传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在手术时间、有效性、安全性及操作难度的对比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宫缩乏力性出血70例子宫背带式缝合及68例新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68例采用新改良式背带式缝合技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有效性缝合提高、手术安全性增加,手术操作难度降低.结论:新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较既往传统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方法相对简单,易掌握,止血迅速,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尤其剖宫产),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萍;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防治体会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常见并发症,探讨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人工流产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人工流产并发症只要术前、术中、术后认真检查,术式正确,术中规范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人工流产术并发症较多,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早期预防、监测,积极治疗并发症,人工流产手术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采用实时连续B超监视下行人工流产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段乾梅;车德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治疗过程护理总结,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20例,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观察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并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处理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结论: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效率,增加安全性.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静;宋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压疮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在卧床期间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压疮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干部一区住院的42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诺顿评分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选取同期入院的45例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老年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为肌张力下降、活动力不足、皮肤潮湿和营养不良,护理干预对压疮的疗效存在统计学意义(x2=-7.810,P<0.05),针对危险因素护理,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x2=-7.810,P<0.05).结论:本院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进行预防效果明显.

    作者:郑云;林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啶预防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预输注右美托咪啶预防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泵注右美托咪啶1μ g/kg(10分钟),B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泵注结束后两组均在3秒内快速静脉推注芬太尼4μ g/kg,观察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诱导前、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B两组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23.3%、56.7%(P<0.01),A组呛咳强度明显减弱(中、重度呛咳A、B两组发生率分别为2/30和8/30、P<0.01).B组插管前血压低于A组,插管后1分钟时B组血压、心率高于A组.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预防芬太尼引起呛咳反应,并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刘元平;端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某基层医院2012-2013年膝骨关节病住院患者病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膝骨关节病患者情况.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骨关节炎患者的有关资料分析,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住院科室、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住院759人次,共计688例患者.每年的第二季度住院人次多,占全年的35.18%;688例患者,男性202人(29.36%),女性486人(70.64%),男女比例为1:2.4,性别之间年龄比较t=1.937,P=0.053,无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382例(55.52%),汉族299例(43.46%),其他名族7例(1.02%);年龄段集中在46~ 75岁之间,共577例(83.87%);科室集中在中医科、骨科及疼痛科,中医科多(70.93%);保守治疗655例(95.20%);手术患者33例(4.80%);688例患者治愈154例(22.38%),好转533例(77.47%),无效1例(0.15%).结论:膝骨关节病住院患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性别与年龄为本病主要发病因素.患者住院高峰集中在4~6月份,综合多种方法治疗疗效确切,中医药保守治疗为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杨敏;赵昌谋;何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将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和相对应的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相关性.方法:将我院102例病理诊断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按Hp感染的细菌密度,活检病理的腺体的萎缩程度的轻、中、重度及肠化程度的轻、中、重度对比分析.结果:Hp感染密度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萎缩程度呈正相关(P<0.01),但与肠化程度不相关(P>0.01).结论:在病理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中,Hp感染细菌密度与萎缩程度正相关.Hp感染细菌密度与肠化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董晓媛;杨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抗焦虑抑郁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意义

    目的:分析抗焦虑抑郁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择室性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6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早搏数量以及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治疗组控制率、控制+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以及频域指标LF/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高于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治疗组HAMD、HAMA水平低于治疗前、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有助于增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减轻抑郁与焦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任涛;李瑞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的碎石率、结石清除率和相关并发症.结果: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97.6%(41/42),42例患者均有轻度血尿,3-5d后消失;1例结石上移入肾盂,留置双J管,后行外冲击波碎石后治愈.随访1-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100%(42/42).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高效、微创的碎石方法,并发症少.

    作者:陈毅来;钱建荣;淦勇;邓小虎;黄辉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服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人,对照组给予1.0mg/kg西地那非,试验组给予2.0mg/kg西地那非,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状况以及肺动脉压力、二氧化碳动脉血氧分压对比并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治疗后肺动脉压力(25.00±4.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肺动脉压力(28.10±4.2);试验组二氧化碳血氧分压(35.30±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血氧分压(48.10±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西地那非剂量有效增加,肺动脉压力降低效果更加明显,呼吸困难及发绀症状有效缓解,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并加以推广.

    作者:周秀英;王继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野外钻井工作人群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野外钻井工作人群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西部钻探新疆钻井公司在野外工作的从事钻井工作的人群进行调查.与所有调查对象面访,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压测量和血样采集.结果: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47.6%,随年龄增长,高血压前期发病率逐渐增高;高血压前期者的吸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血脂异常、体质指数、血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明显多于血压正常者.高血压前期者较血压正常者的空腹血糖增高、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尿酸血症,及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相对危险度增加.结论:野外钻井工作人群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野外工作的人群已经并存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代谢异常,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在早期即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采用改善生活方式与适当药物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柳立红;盛惠玲;窦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纯镜下血尿患者焦虑状态观察

    目的:观察实施小剂量奥氮平与度洛西汀疗法对于单纯镜下血尿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 2013年5月67例单纯镜下血尿焦虑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服用度洛西汀疗法,观察组在服用度洛西汀疗法的基础上服用小剂量奥氮平疗法,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后进行汉密顿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躯体焦虑、精神焦虑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镜下血尿患者进行小剂量奥氮平与度洛西汀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小龙;袁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对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在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间于我院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共计9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治疗2周后,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例数38例,有效率为80.9%;对照组有效例数为22例,有效率为46.8%.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灯盏花素是一种有效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的临床药物,与临床常规方法配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王敬科;郑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腕掌侧入路与腕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腕掌侧和腕背侧手术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新鲜不稳定性腕舟状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腕掌侧手术入路组21例和背侧手术入路17例,对其进行了术后一年的随访,以腕关节Cooney评分、骨折是否愈合、是否并发神经血管肌腱组织损伤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腕掌侧组中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无神经血管肌腱组织损伤;腕背侧组中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发生舟骨坏死,1例发生桡神经浅支损伤引起腕背侧感觉减退,1例发生桡动脉腕背支损伤.两组腕关节Coone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腕掌侧或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邱忠鹏;张庭;李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0例分析

    目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再通术(FTR),并进行随访评判其疗效.方法:对30例输卵管梗阻导致的不孕症患者运用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技术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阻塞12例(40%),单侧输卵管阻塞18例(60%).60条输卵管中,42条显示不同程度的阻塞,其中间质部阻塞12条(28.6%),峡部阻塞12条(28.6%),壶腹部阻塞10条(23.8%),伞端阻塞(部分合并积水)8条(19.0%).再通术成功38条,总再通成功率为90.5%,其中间质部再通成功11条,成功率为91.6%;峡部再通成功12条,成功率为100%;壶腹部再通成功10条,成功率为100%;伞端再通成功5条,成功率为62.5%.术后随访6-12月,妊娠11例,妊娠率为36.7%.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和壶腹部阻塞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对输卵管伞端阻塞并积水,存在一定难度.

    作者:韩晓华;顾丽;韦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在重症监护病房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治疗中的效果、安全性及费用作一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月~10月在ICU镇静治疗患者56例,随机分2组,咪达唑仑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9.2±27.6岁;丙泊酚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45±26.36岁.都采用微量注射泵输注,镇静效果评估采用Ramsay氏分级标准分级.结果:两组病人均能达到Ramsay评分2级以上,两者镇静效果相比,丙泊酚更易发生镇静不足,咪达唑仑停药后苏醒时间较丙泊酚明显延长,不适用于需要随时观察意识状况或短时间内可能撤机的患者,长期应用(>24h)有蓄积.咪达唑仑价格便宜,镇静费用明显低于丙泊酚,仅为丙泊酚的12.4%,平均每日节省795元/人.丙泊酚体内无蓄积,但价格昂贵,且对脂肪廓清率有较为严格要求.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均可作为ICU镇静剂,从镇静效果和安全因素看,两者无明显差异,从药效药价比看,咪达唑仑更具优越性.

    作者:王新荣;徐成;吴智国;袁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150例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8年至2013年150例确诊为OSAHS的临床病例,在全麻插管下行扁桃体挤切术,在0°、30°、70°鼻内镜直视下摘除腺样体.结果:所有患儿均随访半年以上,检查患儿的咽部、鼻腔,向家长了解患儿睡眠呼吸情况;患儿睡眠时打鼾、憋气、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其中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经相关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有效方法.

    作者:单智慧;张正强;解美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患肢与14名健康志愿者的肘部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患肢组尺神经超声图像变化,测量并比较两组尺神经的前后径(D1)、横径(D2)及横截面积(CSA).并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肢组尺神经的前后径、横径及横截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肢组尺神经的CSA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有负相关性.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够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的诊断提供重要形态学参考价值,可作为手术定位首选方法.

    作者:王继超;张文川;杨敏;郑学胜;李世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