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降低医疗纠纷中的影响

凌传江;赵长伟

关键词:病案管理, 医疗纠纷, 规范化, 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降低医疗纠纷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未实施规范化病案管理的住院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4年6月起至2015年6月均实施规范化病案管理的住院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8%、0.4%,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分别为86.4%、95.8%,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规范化病案管理在明显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0T磁共振1H波谱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行乳腺DCE-MRI、DWI及磁共振波扫描检查并经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45例MRI检查资料,分析磁共振1H波谱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结果:45例中乳腺恶性病变19例,乳腺良性病变26例,共有17个恶性病灶及1个良性病灶在3.22ppm时出现胆碱峰,25个良性病变及2个恶性病变未出现胆碱峰,恶性病变为小叶原位癌及浸润性小叶癌,乳腺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的1H波谱成像3.22ppm时出现胆碱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4,P<0.05).结论:磁共振1H波谱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峰;杨春燕;庞华军;卓兵芝;梅友泉;龚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院的老年压疮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4.54%),(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P<0.05).结论:护理程序管理能够提高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青;崔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临床见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神经外科学是一门专科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病理学及医学影像学等内容广泛,临床病例复杂多样,学生很难掌握.神经外科的课堂讲授内容较多而授课时间相对较少,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完成.我们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课中通过探讨PBL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病例讨论教学法的优缺点,寻求出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佳方法.

    作者:田卫东;姬云翔;刘祺;朱立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胸部X线表现分析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胸部时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累及胸部时的X线表现,并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不同X线表现的发生率.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胸部时的X线表现包括肺间质性改变、胸膜炎/胸腔积液和肺内及胸膜下小结节影.肺间质性改变发生率高(84%),胸膜炎/胸腔积液次之(44%)、肺内及胸膜下小结节影低(18%),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胸部时的X线表现以肺间质性改变和胸膜炎/胸腔积液为主,肺内及胸膜下小结节影较少见.

    作者:别克木拉提·马合木提;赫娟;王英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AO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中段长斜形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股骨中段长斜形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方法.小儿股骨中段长斜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约占全部小儿骨折的1.6%,由于小儿未发育成熟的骨骼有其自身特点,损伤后愈合特点也不能等同于成人,以往多采用牵引复位,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或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手术方法治疗.住院时间较长,护理困难,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和学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26例4~13岁小儿股骨中段长斜形骨折病人,用AO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治疗;26例均为闭合性单侧肢体伤,男性16例,女性10例,左侧15例,右侧11例,均采用闭合复位逆行穿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7个月,2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感染、畸形愈合、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双下肢长短差平均不超过0.9cm.结论:适当合理地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中段长斜行骨折,安全、微创、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股骨中段长斜形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晏文强;建军;彭琳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血液透析患者共5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其各种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77.97%,其中以消化不良、便秘、反流等发生率较高,所占比例分别为54.24%、37.29%、30.51%.结论:多数血液透析的患者会发生胃肠道症状,这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一定影响,临床应予以重视和处理.

    作者:张寒焱;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点评晨间床边交接班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点评床边交接班的模式.方法:改变传统的晨间床边交接班的流程后对本院神经外科实施晨间床边交接班后点评,对本科室11名护理人员发放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小缺点发生率.结果:11名护理人员均认为通过护士长的点评,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士的防范意识和科室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晨间床边交接班后点评使护理人员提高了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保证了护理安全,减少缺陷、差错的发生.

    作者:潘佳莉;周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在我院老年住院患者中选择240例,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跌倒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跌倒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红燕;程维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050例糖尿病患者眼底照相资料总结分析

    目的:揭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检查及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对1 050例由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用ZEISS VISUCAM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照相,并对眼底照相结果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经眼底照相检查发现:无明显DR者676例,有不同程度DR者374例,患病率为35.6%.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发展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可能,早期眼底检查很重要,眼底照相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客观、准确而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婷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恒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口腔恒牙患龋状况,为学生口腔防龋适宜措施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11月17日抽取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共223名,检查全口恒牙牙冠龋病情况,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标准(第3版)》,统计患龋率、龋均等.结果:223名受调查五年级学生中恒牙患龋率为30.94%,其中男生28.33%,女生33.98%;龋均为0.61,其中男生0.47,女生0.78;女生患龋率及龋均高于男生,但两组之间比较恒牙患龋率及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武汉市华师一附小五年级学生恒牙患龋率龋均较高,需要加强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并提供口腔卫生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孙傲;王明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患者参与护理质控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护理质控对PICC导管维护质量的影响.方法:制定通俗易懂、适合患者使用的PICC导管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患者可以按照护理质控标准对护士PICC导管维护进行质控.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PICC导管护理质控,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护理质控,比较两组PICC导管维护质量.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置管时间比对照组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进行PICC置管护理的质控,能够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延长PICC留置时间,提高了PICC的护理质量.

    作者:彭金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16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8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治疗,10mg/次,每晚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4.0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5%)高于对照组(7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偏头痛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永生;冯英;古丽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Dmin、Cmin的影响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Dmin、Cmin的影响以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门诊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用基础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一次160/4.5μg,一天两次吸人),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一次10mg,每晚一次口服),疗程一个月.治疗30天后检测患者Dmin、Cmin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治疗前实验组Dmin、Cmin比较,Dmin、Cmin升高,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前对照组Dmin、Cmin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Dmin、Cmin比治疗后对照组升高明显,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Dmin、Cmin,且高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临床疗效好.

    作者:张中宏;关键;宋丽军;梁文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PP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住并行手术治疗的110例Ⅲ~Ⅳ度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ST组55例,PPH组55例,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ST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治疗Ⅲ~Ⅳ度内痔都是安全可靠的.相比之下,TST更加微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国庆;刘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病例使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科室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病例4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两组分别使用PCNL和RLU治疗.对治疗后的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和对照组接近(P>0.05),无显著性差异,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但手术出血量更多(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能有效清除输尿管结石,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值得推广.

    作者:马大东;古凤莲;徐火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92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EP)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2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192例中有44例血压在正常范围,为白大衣高血压,82例为勺型高血压,66例为非勺型高血压.结论:24h动态血压可准确诊断高血压,且能更好的评价降压药物的疗效,指导合理降压治疗.

    作者:许金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34例,按患者手术意愿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78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56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基本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13%、肠粘连发生率4%、腹腔脓肿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38%、16%、12%,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优势更为明显,能够显著的缩短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杨新海;丁腊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规范化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降低医疗纠纷中的影响

    目的:研究病案管理在大型综合医院降低医疗纠纷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未实施规范化病案管理的住院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4年6月起至2015年6月均实施规范化病案管理的住院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8%、0.4%,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分别为86.4%、95.8%,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规范化病案管理在明显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凌传江;赵长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阴道助产术和剖宫产术应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的母婴结局分析

    目的:研究阴道助产术和剖宫产术应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的母婴结局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156例,分甲、乙两个组各78例,其中甲组采用的是剖宫产术,乙组采用的是阴道助产术.结果:甲组和乙组窒息率分别为12.7%和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在胎儿窘迫时产妇宫口开大处于潜伏期率高于乙组(P<0.05),处于活跃期减缓阶段率低于乙组(P<0.05);两组胎儿窘迫时产妇宫口开大处于活跃期加速阶段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足月妊娠临产胎儿宫内窘迫时,要采取正确的措施终止妊娠,可以保证胎儿的健康以及孕妇的安全,可以大大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

    作者:魏炜;伏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6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5年6月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67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出现皮瓣部分坏死6例、切口出血2例,肺部感染4例,面神经麻痹3例,通过及时对症治疗与护理均好转,其余252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游离组织瓣的受区、供区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游离组织瓣的观察、呼吸道的管理、引流管的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海霞;石志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