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泉丸加减方对12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糖控制作用分析

杨林相

关键词:糖尿病, 玉泉丸加减方, 血糖水平
摘要:目的:研究玉泉丸加减方对126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分析血糖控制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5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口服拜糖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玉泉丸加减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其他指标的水平波动。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60.32%(76/126)、90.48%(114/126),均高于对照组的40.48%(51/126)、80.16%(101/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指标中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其他指标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TG、TC、IL‐6、CRP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泉丸加减方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的效果可观,对血糖水平控制更理想。同时缓解机体血脂、炎症水平,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孤独症谱系障碍与血清胃蛋白酶原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患儿血清胃蛋白酶原(PG )水平,探讨PG与ASD的关系,为儿童ASD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某私立孤独症早教干预培训机构新诊断ASD患儿45例为观察组,并于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5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ICM A )进行血清PG检测,分析血清PG与ASD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GⅠ、PGⅡ中位数分别为36.54、3.67μg/L ,对照组分别为60.13、4.62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631、Z=3.902,P值均<0.05);重度组PGⅠ、PGⅡ中位数分别为28.63、3.43μg/L ,轻、中度组分别为40.41、3.84μg/L ,轻、中度组的PGⅠ水平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25,P<0.05),轻中度组 PGⅡ水平高于重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1,P>0.05);治疗前ASD患儿PGⅠ、PGⅡ中位数分别为36.54、3.67μg/L ,治疗后分别为50.18、3.79μg/L ,治疗后PGⅠ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92,P<0.05),虽然治疗前PGⅡ水平低于治疗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06,P>0.05)。结论 ASD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疗效与PG水平有关。

    作者:翟华丽;沈建军;杨瑞利;韩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 HPV 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情况。方法于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随机选择宫颈病变患者1007例,对高危型HPV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7例宫颈病变患者中,检出高危型 HPV阳性429例,感染率为42.6%。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患者高危型 HPV感染率高于CINⅠ、子宫颈炎患者(P<0.05)。不同年龄段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病毒载量平均值逐渐升高,但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者病毒载量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高危型 HPV感染相关,高危型 HPV感染率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在筛查宫颈癌、判断癌前病变及患者治疗随访过程中,均应重视高危型H PV检测。

    作者:李艳菊;马超;李引弟;王娟;梁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及肌钙蛋白I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肌钙蛋白I(cTnI)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CHF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检测不同治疗时间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BNP、HCY、cTn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NP、HCY及cTnI在CHF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LVEF[(41.34±6.27)%]低于对照组[(64.50±6.38)%]。心功能Ⅱ级~Ⅳ级组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Ⅱ级~Ⅳ级组LVEF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LVEF也随之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不同治疗时间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和第15天血清HCY及cTnI水平低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第15天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BNP、HCY、cTnI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 C I分别为0.836(0.742~0.907)、0.714(0.625~0.793)、0.647(0.573~0.712)、0.885(0.812~0.960),三项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项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为91.4%和87.3%。Spearman相关显示,BNP与HCY和cTnI的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64,P<0.05)、(r=0.730,P<0.05);而BNP和 HCY的水平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4,P<0.05)、(r=-0.573,P<0.05)。结论血清BNP、HCY及cTnI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对CHF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佳;梅敏;李成德;梁洁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国内医疗机构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类付费制度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如何吸收应用国外先进理念和国内试点的成功经验以提升医院医疗品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方法通过介绍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的概念、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提出了实施推广DRGs付费制度的必要性;同时,以国内某医疗机构为例,阐述其开展DRGs付费制度的思路方法和具体措施。结果推广DRGs付费制度,不仅需从医院内部管理着手,还需从社会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制定完善DRGs付费制度的进一步举措。结论 DRGs付费制度的实施不仅能成为医院各部门、各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好工具,而且能促进对政府部门实行新的医改方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幼儿腹痛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幼儿腹痛行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612例学龄前儿童腹痛患儿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对腹痛患儿病变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超声对大多数病变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是腹痛患儿的首选检查。

    作者:熊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危急重症评分及血液学指标对预后的临床作用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凝血酶原活动度(AT)、乳酸(LAC)结合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 EWS )在评估急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收集急诊留观患者,分为普通病例(A组)、D型病例(B组)、死亡病例(C组)3组,进行RDW、AT、LAC检测及REMS、MEWS评分。结果 A组RDW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DW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RDW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A T水平高于 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LAC水平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EMS得分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EMS得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MEWS得分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AT、LAC结合REMS、MEWS评分能评估急危重患者的预后,其中REM S评分可鉴别开不同危重程度的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龙亚秋;谢竟辉;骆文婷;李华;候时昭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学指标及补体水平研究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病情评估及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PBC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其他免疫自身疾病分为PBC组46例,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39例。其中PBC合并干燥综合征(SS)8例、甲状腺炎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类风湿关节炎(RA )6例。并随机抽取健康对照组50例,检测三组免疫指标、补体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对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与肝功能指标(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BC组、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及对照组在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C3、C4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的IgG、IgM、IgA、CD4+水平高,CD8+、NK、C3、C4水平均为低。三组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 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与 TBIL及 PTA 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IgG、IgM均与TBIL呈正相关(P<0.05),C3、C4均与TBIL呈负相关(P<0.05)。IgG、IgM、IgA、CD4+均与PTA呈负相关(P<0.05),CD8+、NK、C3、C4均与PTA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指标(IgM、IgG、IgA、CD4+、CD8+、NK)和补体(C3、C4)水平在其病程中的变化体现了重要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免疫指标、补体,以及其与TBIL及PTA相关分析对于其病情评估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鲁丹;万彦彬;杨小金;李小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胃癌术后患者癌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索癌性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胃癌患者术后癌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66例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33例接受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实施的护理干预,评价并比较患者术后情况、疼痛视频模拟评分法(V A S评分)及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芬太尼用量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性疼痛护理策略团队用于胃癌患者术后癌性疼痛管理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癌性疼痛,并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海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炎性反应及血管生成相关指标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内皮祖细胞(EPC)、血管生成性 T淋巴细胞(T ang )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50例,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Ⅰ组,28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Ⅱ组,22例)。以健康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产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AGE、RAGE、EPC、Tang水平。结果Ⅱ组产妇外周血AGE、RAGE水平高于Ⅰ组和对照组,Ⅰ组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产妇外周血Tang、EPC水平低于Ⅰ组和对照组,Ⅰ组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脐血 AGE、RAGE水平高于Ⅰ组和对照组,Ⅰ组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脐血Tang、EPC水平低于Ⅰ组和对照组,Ⅰ组低于对照组(P<0.05)。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AGE与RAGE、Tang与EPC呈正相关,AGE与Tang、EPC呈负相关,RAGE与Tang、EPC呈负相关(P<0.05);患者外周血与新生儿脐血AGE、RAGE、Tang及EP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AGE、RAGE、Tang、EPC在子痫前期产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呈异常表达,AGE、RAGE、Tang、EPC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彭静;杨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玉泉丸加减方对12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糖控制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玉泉丸加减方对126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分析血糖控制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5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口服拜糖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玉泉丸加减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其他指标的水平波动。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60.32%(76/126)、90.48%(114/126),均高于对照组的40.48%(51/126)、80.16%(101/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指标中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其他指标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TG、TC、IL‐6、CRP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泉丸加减方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的效果可观,对血糖水平控制更理想。同时缓解机体血脂、炎症水平,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林相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指标与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气指标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AECOPD患者纳入观察组,分为肺气肿型AECOPD组(32例)和支气管炎型AECOPD组(48例)。以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血清 Hcy、CRP、IL‐6及血气指标与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 Hcy、CRP、IL‐6、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与Hcy、IL‐6、CRP、PaCO2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88、-0.71、-0.79,P<0.05),与PaO2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P<0.05)。合并支气管炎型 AECOPD组血清 Hcy、IL‐6、CRP水平高于肺气肿型 AECOPD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及内环境变化,应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及外周血、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检测结果以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作者:张莹;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无缝隙式护理在妇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无缝隙式护理在妇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该院妇科住院患者11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无缝隙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健康恢复情况。结果经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住院患者进行无缝隙式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峰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传统切开挂线疗法与瘘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传统切开挂线疗法与瘘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入院治疗的9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采用传统切开挂线疗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疗法和瘘管旷置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分泌物的分泌量。结果治疗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30.4±10.4)d ]长于对照组[(22.6±8.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的复发率(4.2%)低于对照组(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后第7、10天分泌物量评分[(4.2±1.1)、(2.5±0.7)分]低于对照组[(5.8±1.3)、(4.7±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切开挂线疗法与瘘管旷置术联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显著,虽然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较长,但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波;郝志楠;马娟;徐兵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清CEA 及CA199水平升高在良恶性疾病中的分布特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水平升高在良恶性疾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清CEA与CA199水平均升高的509例确诊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9例患者中,良性疾病患者占22.79%,恶性患者占77.21%,且两组间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良性疾病患者间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患者CEA水平高于胰腺癌患者(P<0.05),肺癌和肝癌患者CA199水平低于胰腺癌患者(P<0.05)。以10 ng/mL、90 U/mL分别作为CEA、CA199的分界值,良恶性疾病患者间二者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疾病可导致血清CEA、CA199水平升高,而CEA≥10 ng/mL或CA199≥90 U/mL对良恶性疾病的鉴别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涛;梁丽;张晏玲;汪小欢;左长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替诺福韦(TDF)与ETV联合阿德福韦(ADV)治疗拉米夫定(LMD)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并对主要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拉米夫定耐药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ETV联合ADV组51例,ETV联合 TDF组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清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QR)、Child‐Pugh评分、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数、乙肝病毒(HBV)的DNA水平、HBV的ADV耐药突变数、rtA181V/T变异、rtA181V/T+ rtN236T变异、HBV的ETV耐药突变数、rtS202G变异、rtT184I/L/S变异、rtM250V/L变异及 HBV的LAM、ADV及ETV耐药突变数、3~12个月患者 HBV的DNA减少量及病毒学反应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TV联合 TDF组患者9个月 HBV 的DNA减少量(3.14±1.58)log10 IU/mL高于ETV联合ADV组(2.31±1.84)log10 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患者12个月HBV的DNA减少量(3.28±1.62)log10 IU/mL高于ETV联合ADV组(2.85±1.73)log10 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患者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病毒学反应正常数均高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患者HBV的ADV耐药突变及rtA181V/T变异均低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ETV联合TDF患者HBV的ETV耐药突变及rtS202G变异均高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男性12个月HBV的DNA减少量高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6个月及9个月病毒学反应高于女性(P<0.05)。根据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V的 DNA 水平(OR=0.26,95% CI:0.03~0.64,P=0.015)是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ETV 联合 TDF治疗(OR=98.54,95% CI:75.77~323.55,P=0.001)是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方面, TDF较ADV具有更强的抑制病毒活性。在对LAM和ADV应答下降的HBV感染者,TDF可能是高度有效的替代治疗药物。

    作者:徐建明;李兵;游红勇;宿冬远;张玲;李富宇;周荣幸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健脑止抽颗粒辅助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疗效及对 T 细胞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健脑止抽颗粒辅助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及对 T 细胞CD4/CD8比值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抽动障碍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脑止抽颗粒联合氟哌啶醇治疗。6个月疗程结束后,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价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行为心理问题发生情况、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2.9%和31.4%,观察组分别为80.0%和17.8%,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存在多动注意障碍、攻击行为、睡眠障碍、精神紧张和脾气暴躁行为的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存在退缩行为的患者例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尽管健脑止抽颗粒辅助氟哌啶醇并不提高抽动障碍疗效,但可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行为心理问题,增强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晓艳;蒋燕清;肖丽;李介珍;陈飞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短期脑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ACI患者及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入院时 PCT、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与90 d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不良转归患者高NIHSS高于良好转归患者(P<0.05)。不良转归患者入院PCT水平高于健康者和良好转归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高NIH‐SS对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733,灵敏度为75.5%,特异度为77.2%;入院时PCT的AUC为0.841,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82.9%。高NIHSS与入院时PCT呈正相关,而入院时PCT和NIHSS与90 d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高NIHSS(>22.3分)和入院时PCT(>2.5 ng/mL)是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I发病后早期血清PCT水平是评价患者90 d临床预后的潜在预测因子。

    作者:唐小勇;钟万芬;尚芙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 FM EA )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按传统方法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731例纳入对照组;2013年6月至2014年l2月转运的危重患者2052例纳入观察组,采用 H FM EA对院内转运评估准备、途中监护及应急处理、交接3个流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查找失效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优化转运流程。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转运时间、接收科室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 P<0.05),转运时间缩短,接收科室满意度从75%提高到98%,患者满意度从63%提高到96%。结论采用H FM EA方法优化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可增加转运的安全性,提高接收科室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文凤;孙春红;闫柏刚;刘晰;郑嘉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前期与糖脂代谢异常状况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前期与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状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者200例,测量血压、体质量指数,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空腹血糖、尿酸等指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和糖脂代谢异常检出率,比较合并及不合并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患者各指标水平。结果共检出高血压前期患者54例,检出率为27.00%,且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女性(P<0.05)。高血压前期患者中,25~<45岁者所占比例高于血压正常者和高血压患者(P<0.05)。高血压前期患者 HDL‐C水平低于血压正常者且高于高血压患者,其他血清指标水平高于血压正常者且低于高血压患者(P<0.05)。单纯脂代谢异常、高TG血症、高TC血症及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段人群糖脂代谢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患者糖脂代谢异常检出率高于血压正常者且低于高血压患者(P<0.05)。合并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前期患者年龄、舒张压、TG、TC、LDL‐C等指标水平高于不合并者,HDL‐C水平低于不合并者(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前期和糖脂代谢异常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且男性所占比例较大,合并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前期患者存在更多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作者:徐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支持教育系统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支持教育系统对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68例接受乳房切除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支持教育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结果观察组经干预后的自我减压、自我决策及正性态度等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评分,以及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持教育系统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袁媛;雷娥;孙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