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清蛋白治疗危重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临床效果评价

陈露;王平;岳海

关键词:乳清蛋白, 低蛋白血症, 疗效评估
摘要:目的:研究乳清蛋白治疗危重症合并低蛋白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住院的危重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每日25-30/kg热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口服或鼻饲单纯乳清蛋白,治疗28天后检测两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以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评估乳清蛋白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均显著提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28天后两组患者的ALT、STB、CB、Cre、BUN及FBG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清蛋白治疗危重症患者低蛋白血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于临床营养支持方案中推广应用.
兵团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对象沟通技巧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门诊医护人员与接种对象之间沟通技巧及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3年中在我院预防接种近12954例次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预防接种门诊医护人员与接种对象之间沟通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预防接种环境的温馨和谐,医护人员良好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举止,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意识是影响预防接种门诊医护人员与接种对象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极易引发纠纷,造成不利的影响.应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医护人员与接种对象之间的沟通技巧,不断提升沟通效果,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何军;赵淑华;王莉;娜伊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时间段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老年患者肠道清洁的效果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不同时间口服对老年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结肠镜检查60岁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为检查前一晚和检查当天服用进行肠道准备,并对患者服药后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组与B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 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优于B组患者(X2=30.14 P<0.05).结论 对60岁以上患者分2次口服清洁肠道效果与检查当天口服的清洁效果相当,而且患者的不良反应程度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菊英;张爱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获得性肺炎73例临床分析

    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参照《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ICU)2011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73例进行系统回顾性调查研究,并对患者临床和病原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入选73例,全部病例均有基础疾病,其中气管插管48例,气管切开21例;机械通气57例.共收集到临床分离菌73株,G-41株(56%),G+26株(36%),真菌6株(8%).痰培养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18%),肺炎克雷伯菌12株(16%),铜绿假单胞菌菌9株(12%),表皮葡萄球菌8株(11%),鲍曼不动杆菌5株(8%).结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HAP的发生率较高,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大多具有耐药性.要减少和控制HAP不应将广谱抗生素作为一种预防手段,根据致病菌监测及药敏结果调整窄谱抗生素,侵袭性检查和治疗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灭菌措施,患者交叉感染、抵抗力低下和慢性疾病是影响HAP预后的主要不利因素,故及早及时有效治疗至关重要.此外,抵抗力的增加不能忽视.

    作者:宋付民;潘杰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彩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型肾结石57例临床分析

    目的:在57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彩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中选取57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9).进行对照组患者治疗时应用X线定为治疗,进行观察组患者治疗时应用彩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术后1月结石残余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57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彩超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朱瑛;王慧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酱和番茄沙司中6种工业染料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番茄酱和番茄沙司中苏丹红1、红2G、酸性橙2、碱性橙21、碱性橙2、罗丹明B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以丙酮:水(v/v)=95:5为提取溶剂,外标法定量.结果:6种工业染料在30 min全部分离,6种工业染料加标回收率为73%~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6.6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推荐用于番茄酱和番茄沙司中6种工业染料的检测.

    作者:朱亚娟;李红叶;左迪晓雪;美丽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H型高血压特点及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的高血压的动态血压模式并探讨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为H型高血压组,100例血清Hey浓度<10μmol/L的高血压患者为普通高血压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平均脉压差、高血压晨峰、血压变异性及血压变化节律等指标,同时比较两组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组间数值变量资料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分类变量的比较用随机设计的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型高血压组的脉压差、“非杓型”血压变化曲线的发生率[(65.2±16.7mm Hg=0.133kPa)、35.3%]显著高于普通高血压组[(56.7±15.3) mm Hg、16.4%],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11.8±8.9)%、(11.8±8.2)%]均明显低于普通高血压组[(14.9±8.7)%、(16.7±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型高血压脉压差大,且夜间血压下降率低,导致血压波动呈“非杓型”样曲线,而高血浆Hcy浓度、24hSBP升高、夜间SBP下降率可能导致左室肥厚.

    作者:谢伟;李岳阳;张雯;赵亮;喜林强;张娟娟;沈晓程;刘俊明;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预警模型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干预研究,探索本研究前期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院现有的医院感染管理软件中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预警模块,2017年起选择肝胆手术、结直肠手术患者使用软件计算感染风险值,根据感染风险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中风险组、低风险组,对不同组别患者实施不同的感染控制策略,比较干预前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9.14%、35.05%,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531.21元、347.22元,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7.31%、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预警程序可以有效识别高危人群,提升手术部位感染防控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何文英;张焱;黄新玲;彭曦;李江;王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能否提高顽固性心衰病人的生存时间.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住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的顽固性心衰病人99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药物治疗)、B组(常规药物+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组(常规药物+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治疗).测量治疗1月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病人至2017年7月31日,记录病人的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1月后TNF-α、IL-6、IL-8、hsCRP比较,三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并且C组<B组<A组(P<0.05).计算各炎症因子的下降量△TNF-α、△IL-6、△IL-8、△hsCRP,使用因子分析提取综合指标△炎症因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经年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校正后,△炎症因子降低心衰病人的死亡风险[HR=0.200,95%CI:0.134~0.299,P<0.001].截止2017-7-31,A组、B组、C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6天、217天、253天,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分析,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C组比A组生存时间长(P<0.001),B组比A组生存时间长(P=0.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组的死亡风险是A组的0.326倍(95%CI:0.180~0.591,P<0.001),B组的死亡风险是A组的0.441倍(95%CI:0.232~0.729,P=0.002).结论 CVVH联合H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1)其清除炎症因子的效果优于CVVH及常规药物治疗;(2)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能降低顽固性心衰病人的死亡风险;(3)CVVH+ HP提高病人生存时间的效果与CVVH相当,但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金鑫;李旭;刘加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性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VAP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入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综合性ICU的89例VAP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使用密闭式痰液收集器采集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32微生物仪进行菌种鉴定,遵照CK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10-2011年折点判读敏感、中介、耐药结果.结果:89例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分离出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高,占65.30%,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22.44%,真菌占12.24%,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占15.30%、12.24%、7.14%,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0.4%、23.6%,产ESBLs细菌检出率为51.3%,革兰阳性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0.0%.结论:综合ICU的VAP检出的病原菌均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够及时对病原菌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VAP防治措施,提高ICU患者抢救成功率和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平;宋虎;乔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呼末二氧化碳检测在脑干出血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根据呼末二氧化碳(ETCO2)检测对脑干出血患者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ICU13例脑干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等临床资料,测定入ICU时的呼末二氧化碳水平、血气分析,同时记录患者入ICU 24h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连续检测ETCO2作为调整治疗依据之一,将患者分为72小时内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的呼末二氧化碳水平,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价呼末二氧化碳与疗效的相关性,评价呼末二氧化碳在脑干出血患者连续检测中疗效判断的价值.结果 (1)13例脑干出血患者呼末二氧化碳水平12-38(18±3.7),死亡组比存活组低(13±3.5vs25±2.6,P<0.01).(2)相关分析显示,低呼末二氧化碳与APACHE-Ⅱ评分(P<0.05)呈显著正相关.讨论 呼末二氧化碳可以作为预测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重要工具之一.

    作者:杨安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与Cys-C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血清中胱抑素C (Cys-C)与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非冠心病患者作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者的血清Cys-C水平,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积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介.结果 观察组各亚组的血清Cys-C水平比较对照组高(P<0.05),多支冠脉病变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冠心病各亚组间进行分析,双支冠脉病变组Cys-C与单支冠脉病变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支冠脉病变组与单支冠脉病变组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水平与Gensin积分呈正相关(R=0.257,P<0.05).结论 血清Cys-C水平和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性(R=0.257,P<0.05),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高,Cys-C含量越高,检测血清Cys-C对评估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有帮助,为冠心病的风险预测,危险分层、治疗提供一条新的线索和途径.

    作者:马自东;吴庆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非甾体药物相关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176例,其中2周内服用过NSAIDs的患者75例作为NSAIDs组,未服用过NSAIDs的患者101例作为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结果 NSAIDs组患者年龄(63.79±10.94)岁,非NSAIDs组年龄(50.03±12.95)岁,两组年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4);出血前无消化道症状的比例:NSAIDs组42例(56.0%),非NSAIDs组25例(2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比例NSAIDs组为56.0%,与非NSAIDs组(3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而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胃镜发现胃溃疡、多发复合溃疡、十二直肠球部溃疡的溃疡部位构成比不同(P=0.000),NSAIDs组胃溃疡、多发复合溃疡发病比例大于非NSAI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34),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比例小于非NSAI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在高龄中多见,出血前症状隐匿,H.pylori感染比例较非NSAIDs高,且两组患者胃镜发现溃疡部位的构成比不同.

    作者:曹耀辉;车丽红;郭新文;石光英;赵传魁;张胜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亲情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亲情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病人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亲情服务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一共有46例,非常满意一共有31例,一般满意一共有13例,不满意一共有2例,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一共有46例,非常满意一共有27例,一般满意一共有11例,不满意一共有8例,满意度为82.6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采取亲情服务模式,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使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文萍;刘莉;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呋嘛滴鼻剂预防高压氧治疗耳气压伤观察分析

    目的:比较高压氧治疗时使用呋嘛滴鼻剂和未使用呋嘛滴鼻剂对预防中耳气压伤的作用.方法:选择首次行高压氧治疗患者25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位患者,观察组在健康宣教的同时,给予呋嘛滴鼻剂滴鼻,而对照组只给予入舱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中耳气压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前采取呋嘛滴鼻剂滴鼻,可以有效降低中耳气压伤的发生率(或有利于中耳气压伤的预防).

    作者:骆霞;齐玲;汪学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与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检查,并且将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对不同超声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均具备有诊断价值,相对于其它诊断方式,剪切波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具有高的诊断符合率,Kappa值高达0.578;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上的特异性高,为85.8%.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果显著;联合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与常规超声,能够将诊断价值进一步增强.

    作者:张强;高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诊抢救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及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急诊抢救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分布特点及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抢救2011-2016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对其病因分布及治疗现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116例心力衰竭患者入选.结论:急诊抢救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肺心病等,不同病因年龄分布有差异.

    作者:李华;杜军;胡巧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法的影响新疆部分地区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部分地区服用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新疆某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1年,收集其一般社会学资料及临床资料,使用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历史对照显示吗,新疆部分地区结核病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低于10年前(P<0.05);(2)影响治疗效果的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发(R=42.567、空洞型结核(R=51.321)、谷丙转氨酶高(R=18.980)、合并糖尿病(R=23.761)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结论 新疆部分地区结核病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较10年前差,其中是否复发、结核类型、谷丙转氨酶及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应当对复发、空洞型肺结核、谷丙转氨酶较高及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喻敏;窦富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D-二聚体检测方法学现状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常提示机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或)继发性纤溶亢进[1,2].D-二聚体排除血栓栓塞性疾病(急性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的阴性预期值高[3],并在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如血管性疾病(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性主动脉夹层)、脓毒症、DIC、急性冠脉综合征等[4].D-二聚体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了解D-二聚体的方法学特点,对于其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宏兵;刘慧敏;刘爽;鹿新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1例小儿川崎病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21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进行总结,经一步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科临床诊断的川崎病病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岁6例,≤3岁8例,≤5岁4例,≥5岁3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发热≥5天21例,占100%.(2)双侧眼球结膜充血20例,占95%.(2)口唇和口腔的改变(口唇红,杨梅舌,弥漫口腔及咽部充血)19例,占90%.(3)多形性皮疹17例,占81%.(4)四肢末端改变(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趾及指趾端红斑,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膜样脱变)21例,占100%.(5)颈部淋巴结肿大,18例,占86%.(6)心脏彩超示冠状动脉异常4例,占19%.心电图异常2例,占9.5%,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是防止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键所在.

    作者:杨红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如何加强医院高危药品规范化分级管理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方法:制定高危药品制度、目录及对病区高危药品具体检查细则,药学部联合护理部每月至少一次对科室高危药品进行督导检查,采用PDCA方法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和使用结果和结论:通过规范化管理,我院高危药品的使用质量取得持续改进,降低使用高危药品的风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永红;李玉娟;安大伟;毕燕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兵团医学杂志

兵团医学杂志

主管:兵团卫生局

主办:兵团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