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鸿雁;袁泽;贾淑琴

关键词:超声引导,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结节, 液基薄层细胞学
摘要: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US-FN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的53个结节进行US-FNA检查,将穿刺细胞学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细胞学诊断结果采用2017版Bethesda的分类标准.结果 53个结节中,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17个为恶性结节,35个为良性结节;经细胞学诊断33个(62.26%)为良性结节,14个(26.42%)为恶性结节,4个(7.55%)为可疑恶性,2个(3.77%)涂片不满意.超声引导下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U S-FN A具有诊断价值好、操作方便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术前诊断可靠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兵团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住培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PDCA质量循环管理模式联合PBL教学方法在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6-2017级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随机分为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联合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各40人,比较教学结束时两组规培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与思维有无差异.结果 理论方知识笔试方面,联合组(87.56±3.12)分,对照组(82.27±4.25)分,成绩分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操作及思维分析方面,联合组表现优良率为67.2%,而对照组仅为5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PDCA循环结合PBL教学法对提高骨外科住培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操作及诊疗技能有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马原;刘振伟;朱旭;马俊毅;眭江涛;李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精细化管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共计148例,根据患儿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儿给予精细化管理工作,对比护理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治疗得到了有效提高,研究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较之对照组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管理中实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令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NICU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降低N IC U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来评价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非计划拔管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尿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10%,实验组未发生尿管非计划性拔管;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5.55±2.01分,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23±2.26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NICU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大限度降低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竹君;杨秀春;连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08~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2008-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风疹流行情况,为制定风疹防控策略及实现消除风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疾病监测系统收集2008-2017年风疹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风疹病例数共893例,平均发病率为3.25/10万,发病率从13.2/10万降至0.07/10万.风疹病例分布于建设兵团十四个师,主要集中于农六师、农八师;发病高峰期为每年4-6月,占总发病例数的64.72%,发病人群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风疹疫情显著减少;5-19岁的中小学生是发生风疹疫情的高危人群,因此确保中小学生的疫苗接种完整性以及制定成人麻-风疹联合疫苗的接种策略对于消除风疹疫情和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暴发至关重要.

    作者:米莎莎;徐蕾;李凡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 、CRP在AECOPD患者中的水平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体内降钙素原、CRP水平与APACHE I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揭示降钙素原、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纳入30例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COPD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其降钙素原及CRP水平,比较3组间降钙素原及CRP水平的差异.同时对急性期组患者进行APACHE II评分,依据APACHE II评分结果将急性期组患者分为APACHE II评分≤10组、10

    作者:罗倩;向赟;陈艺慧;黄玉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US-FN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的53个结节进行US-FNA检查,将穿刺细胞学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细胞学诊断结果采用2017版Bethesda的分类标准.结果 53个结节中,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17个为恶性结节,35个为良性结节;经细胞学诊断33个(62.26%)为良性结节,14个(26.42%)为恶性结节,4个(7.55%)为可疑恶性,2个(3.77%)涂片不满意.超声引导下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U S-FN A具有诊断价值好、操作方便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术前诊断可靠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鸿雁;袁泽;贾淑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锁骨中段骨折闭合复位后路空心螺钉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后路空心螺钉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方式的优劣.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闭合复位后路空心螺钉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0例/组),并利用统计软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空心螺钉组及切开复位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中:空心螺钉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Neer评分均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7.5% 及37.5%,切开复位组显著高于空心螺钉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骨折闭合复位后路空心螺钉术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薛卫平;孟庆鑫;王军;刘滨;郭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30例小儿热性惊厥4小时视频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患儿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与发作类型、初次发病年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遗传因素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13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4小时视频脑电图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1)FC患儿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可能:a.与发作类型相关:复杂型FC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85.7%)高于单纯型FC患儿(62.7%);b.与初次发病年龄相关:初次发作年龄在3岁以上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81.0%)高于初次发作年龄在3岁及以下者(61.4%);c.与发作持续时间相关:发作持续时间大于20分钟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90.5%)高于发作持续时间小于20分钟者(63.3%);d.与发作次数相关:发作次数大于2次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46.6%)高于发作次数小于2次者(38.3%);均P<0.05.(2)FC患儿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可能与家族史无关,有家族史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77.8%)高于无家族史的患儿(66.9%),P>0.05.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异常率可能与发作类型、初次发作年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相关,而家族史可能与其不相关.发作持续时间越长、发作次数越多的复杂型FC患儿,转变为癫痫的风险极大.

    作者:李燕;宋秋霞;孙益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胃手术方式和胆囊结石发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手术与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我们对随访术前及术中未发现胆囊结石或其它胆道疾病的胃手术病人病例22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每半年空腹行B超回访检查(肝胆胰脾肾),5年发生胆囊结石51例(22.7%).结论:应严格掌握胃切除手术指征及切除范围,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尽量采用毕Ⅰ式,可有效地防止或降低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谈信息时代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提高

    目的:探讨医院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现状及职能定位.方法:通过分析临床医学工程当前的发展状况,针对技术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变现状的有效方法.结果: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应摆正位置,不断进取,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结论: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应通过多途径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掌握新技术,跟上时代步伐,以适应现代化综合型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

    作者:冯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兵团结核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将数据进行整理,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肺结核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度兵团肺结核病例报告1611例,报告发病率为58.25/10万,位居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第二位,低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2011-2016年兵团肺结核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x2=300.495,p<0.001).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为第三师(138.97/10万)、第十三师(67.72/10万)、第一师(66.35/10万);以3-5月发病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x2=4462.024,p<0.001);职业主要以离退人员为主.结论 兵团仍需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第三师应作为今后防控的重点地区,离退人员,农民,老年人应当作为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邓亚利;周玉兰;刘新文;李凡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心肌做功指数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化疗药物所致心脏功能早期影响的评价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化疗药物种类也在不断更新 ,其作用机理不尽相同 ,但主要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DN A 和RN A 合成来阻止细胞分裂繁殖 ,终促使癌细胞凋亡[1 ] .由于化疗药物缺乏靶细胞针对性的选择性杀伤 ,所以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 ,也会对一些分裂繁殖迅速的正常细胞作出错误攻击 ,如心肌细胞[2 ].其心肌病变早期具有可逆性 ,并无临床表现 ,容易被忽视,如不加以干预性治疗而任其进一步发展将造成不可逆性心肌改变[3 ] ,临床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功能减低、伴有附壁血栓形成 ,终导致心力衰竭.部分患者会因此中断化疗 ,并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梁建娥;王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探析

    探讨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静脉溶栓组和PCI介入治疗组.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静脉溶栓治疗组血管再通22例(73.33%),PCI接入治疗组血管再通28例(93.33%).经组间比较,血管再通百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溶栓治疗组出现1例患者死亡,8例不良反应.PCI介入治疗组0死亡病例,不良反应2例.经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I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拥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ACS患者LDL-c与血清GDF-15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生长分化因子-15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20例研究对象进行了血清LDL-c、GDF-15水平的测定,其中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组4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40例,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ACS组患者血清LDL-c和GDF-15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ACS组又高于SAP组(P<0.05),且ACS组血清LDL-c与GDF-15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检测ACS患者血清LDL-c和GDF-15水平的变化对ACS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疗效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克坚;哈丽米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昭苏垦区高原汉族与哈萨克族血脂异常的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昭苏垦区高原常住人群汉族与哈萨克族血脂异常检出率,并比较汉族与哈萨克族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检出率有无差异.方法 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昭苏垦区4个团场中19-82岁汉族与哈萨克族常年居住的373人血脂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 2个民族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3.2%,汉族(35.2%)与哈萨克族(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民族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42.2%)高于女性(25.1%)(P<0.05).结论 昭苏垦区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3.2%,汉族与哈萨克族血脂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雷筱青;杨雪花;闫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重叠综合征与OSA HS的肺功能变化及夜间SO2的比较性研究

    目的 研究重叠综合征(O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在肺功能及夜间SO2的变化差异.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OS组30例,单纯OSA HS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睡眠监测、肺功能检查及血气分析的差异.结果 (1)OS组的夜间低SaO2低于单纯OSAHS组(P<0.05),AHI高于单纯OSAHS组(P<0.05).(2)OS组PaCO2高于单纯OASHS组(<0.05),而PaO2及低SO2低于单纯OSAHS组(<0.05).(3)两组患者FVC% 、FEV1% 、FEV1/FVC% 均低于单纯OSAHS组(<0.05).结论 OS患者较单纯OSAHS患者夜间缺氧更明显,日间肺功能损害更严重.

    作者:黄玉蓉;罗倩;陈艺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输血病历质量分析与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输血病历存在的问题,规范输血病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降低输血风险.方法 随机抽检本院2017年下半年及2018年上半年输血病历共360份,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主要依据,从输血前检查、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适应症、病案首页ABO血型和Rh血型填写、输血史、输血病程记录、血型和交叉配血报告单等7个方面评价,结果通过医务部以《质量简报》的形式向全院通报.结果经x2检验,随机抽检的2017年下半年及2018年上半年共360份输血病历中,2018年上半年满分病历占47.22%(85/180),2017年下半年满分病历占32.22%(58/18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上半年满分输血病历有所增加.2018年上半年不合格率7.22%(13/180),2017年下半年不合格率9.44%(17/18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医院职能部门应加强对输血病历的质控,规范临床医护人员的输血行为,提高输血病历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张甜;巴铁斯;胡云云;张婷;曲珊珊;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眼底检查结果,将92眼底检查结果为正常者纳入对照组,将108例眼底检查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纳入观察组,另根据观察组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将患者分为两个亚组:B组(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86)和P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22).比较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情况并讨论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多存在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明显较对照组严重,两组在各个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级的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别,各分级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P组患者为大量白蛋白尿的人数明显较B组患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OR值为1.46(95%CJ:1.29~1.56),呈正相关(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测意义重大.

    作者:夏雪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8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 ,进一步了解该术式优点和不足,为该术式的临床应用提供支持.结果:80例均成功取净结石,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8.0±11.0)m in,住院时间4~7d(平均5d),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无腹痛、腹胀、发热等,随访6个月-3年,其中2例患者于术后1年胆囊结石复发,为少量泥沙洋结石,1例患者失访.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保持胆道完整性及胆囊功能,在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是治疗胆囊结石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雷;李长风;管考平;关毅;于涛;雷全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动态心电图检查经验.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医院共有187例老年人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回顾性分析.对比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各项心脏疾病的阳性率.以心肌缺血总负荷作为自变量,将年龄、性别、心脏疾病诊断情况、各类慢性疾病发生情况等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冠心病、左心功能减退、阵发性房颤、慢性心力衰竭阳性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294.6±46.1)m m·m in.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鼾症、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器质性心脏病成为心肌缺血总负荷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分析,鼾症[B=56.46,Beta=0.654,t=34.152,P=0.000]、器质性心脏病[B=184.56,Beta=0.861,t=15.251,P=0.000]、年龄[B=76.155,Beta=0.561,t=12.205,P=0.000]成为独立影响因子(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作为老年心血管疾病诊断工具;心肌缺血总负荷水平影响因素较多,可以作为鼾症、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

    作者:陈刚;王敬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兵团医学杂志

兵团医学杂志

主管:兵团卫生局

主办:兵团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