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原发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陈鹏;王海江;王琦三;尹东

关键词:原发胃肠道淋巴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原发胃肠道淋巴瘤术前诊断率及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对36例原发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通过COX回归等统计方法对其预后因素及生存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内窥镜病理活检;手术方式、综合治疗完成情况、临床分期为与预后有关的影响因素.结论:提高对该病临床表现及内镜、造影检查特点的认识,采用正确的活检方法是提高术前诊断率的关键;以手术及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因芯片在筛选宫颈癌相关基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出与宫颈癌相关的基因群,并进一步研究其表达和初步功能.方法:以含2 048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3例宫颈癌标本和正常宫颈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计算机分析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3例宫颈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197条、429条和665条,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64条.结论:宫颈癌同其他肿瘤一样,是多种基因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有关宫颈癌特异性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开江;李庭芳;袁建林;陈锐;韩志勇;李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927名不同民族儿童智商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农牧区不同民族学龄儿童的智商(IQ)发育情况.方法:用绘人测验法对农牧区的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共927名儿童的智商进行了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民族儿童之间的智商有性别差异和族别差异.各民族儿童的智商与学习成绩有关.结论:新疆农牧区儿童智商偏底,需要加强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

    作者:阿古·哈山;魏欣;玛依拉·哈山;古丽娜·依明;孔杜子;哈山·别克米托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阿维菌素缓释注射液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目的:设计两种兽用阿维菌素(AVM)缓释注射液的处方工艺,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筛选得到释放时间较长、释放较稳定的一种制剂.方法:将两种AVM缓释注射液分别放入透析袋中,置于释放介质中,同时用它们各自的空白辅料作为对照.以其累积释药量进行不同模型拟合,观察相关系数,选择佳拟合方程并提取药动学参数t50及td.根据每日释放AVM的速率和平均释放量及其t50和td,对它们进行评价.结果:AVM-硬脂酸铝蓖麻油油胶注射液(AVM-COOGI)的佳拟合方程为Higuchi方程,由此计算得其t50=15.1 d,td=22.0 d;AVM-硬脂酸铝豆油油胶注射液(AVM-SOOGI)的佳拟合方程为一级释放,由此计算得其t50为9.66 d,td为13.9 d.AVM-COOGI的t 50与AVM-SOOGI的t 5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试验结果表明AVM-COOGI具有更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王萍;陈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贯叶连翘中芸香苷的含量

    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 foratum L.)是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1],具有清热解毒、收敛、利湿等功效.

    作者:胡君萍;杨建华;堵年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53、PCNA和Bcl-2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p53、Bcl-2、PCNA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内在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42例胃粘膜炎性增生及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胃癌活检组织标本,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LSAB法检查p53、PCNA、Bcl-2蛋白表达.结果:轻度不典型增生和炎性增生中无p53表达,PCNA、Bcl-2阳性表达率由炎性增生、异型增生到癌变逐渐增高,胃癌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炎性增生、轻度异型增生)(P<0.05),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在胃癌与中重度异型增生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前病变即有Bcl-2蛋白的高表达,p53基因过度表达是胃粘膜癌前病变的晚期标志之一.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53、Bcl-2基因发挥着既独立又协同的作用,中重度异型增生已具有癌变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作者:姚萍;陈朝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例镜面右位心二尖瓣置换术的配合

    右位心比较少见,文献[1]报道在1 085例先天性心脏病中仅3例(0.3%).而镜面右位心合并二尖瓣叶脱垂更为罕见.2001年10月,我院成功地为1例镜面右位心合并二尖瓣叶脱垂患者实施了二尖瓣置换术,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戴文莉;席耀明;陈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小儿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罗哌卡因(新型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与布比卡因在小儿临床手术中产生的麻醉效能.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下肢、肛门手术的小儿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50例小儿均行硬膜外穿刺,在硬膜外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或0.35%的布比卡因.分别在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三时间、第四时间监察麻醉平面和肌松程度及术中镇痛效果,同时监测并记录小儿的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并检测T3、T4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罗哌卡因产生的麻醉平面较广,镇痛和肌松效果好,运动阻滞效果好,能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但作用消失快,而布比卡因仅能降低舒张压.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组T3、T4及皮质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5%罗哌卡因可较安全地应用于小儿低位硬膜外麻醉,能取得良好的镇痛和肌松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米娜瓦尔·热扎克;徐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血脂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脂代谢各项指标在维吾尔族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30例及同族别正常者30例,测定其冠脉狭窄程度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采用相关分析及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维吾尔族患者TC、TG、LDL、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冠脉狭窄与TC、LDL、ApoB呈正相关,与HDL成负相关,ApoB水平对判别作用大,其次为HDL及LDL.结论:血清ApoB、LDL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指标,对预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意义.

    作者:匡政宇;洪秀芳;杨坤河;张向阳;黄定;王炎;田文庆;艾尔肯·阿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颈静脉扩张症4例报告

    颈静脉扩张症是颈静脉的囊状、长柱状、梭状扩张,以颈内静脉或颈外静脉多见.自1998~2001年我科共收治10例颈静脉扩张症患者,其中4例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合提别克·塔布斯;包文;段永亮;管圣;郑建忠;杨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放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放化疗综合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8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单放组各24例.综合组在放疗前和放疗初进行2个周期PFP方案化疗,两组病人均常规放疗,总剂量65Gy.结果:(1)两组病人治疗结束时食道钡餐片评价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综合组放射性食管炎毒性反应较单放组发生率高且严重.(3)综合组和单放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58.3%、41.7%、29.2%、25.0%和54.8%、29.2%、25.0%、20.8%,两组生存情况经log-rank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综合组和治疗组死于局部复发、未能增加局部控制率(未控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是54.2%、16.7%和50.0%、25.0%.结论:综合治疗未能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未能增加肿瘤局控率和减少远处转移,而增加了治疗中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作者:阿依古丽·卡力;张瑾熔;葛峰;许素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临床上对频繁复发、激素耐药、激素依赖3种情况中任一种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强的松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但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不满意.

    作者:唐云;李英;林栋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2例食管癌与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术后心率变化

    临床上中晚期食管癌及贲门癌Ⅲ期患者,术前心电图(EKG)检查伴发窦性心动过缓,除外心脏本身疾患者并非少见[1].我科自1998~2001年共收治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382例,伴窦性心动过缓者32例,发生率为8.4%.

    作者:高胜利;庞作良;孙伟;孙晓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正畸临床用体重标准生长曲线的研究及绘制

    目的:绘制乌鲁木齐地区学龄期青少年体重标准生长曲线及年增长量曲线,为正畸的临床诊断和矫正提供依据.方法:从1995年五部委(国家教委、卫生部等)进行的体质调查资料中获得5 280名乌鲁木齐城乡7~18岁汉族中小学生的体重资料.绘制适合乌鲁木齐学生的正畸临床用体重标准生长曲线及年增长量曲线.结果:女生体重高峰期早于男生,前后相差约1年,高峰期跨度约为5年.无论城市或乡村,男、女生早期生长趋势较为一致,高峰期后体重有明显差距.城市女生体重略低于乡村女生.结论:标准体重生长曲线可用于判断青少年生长发育状态,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米丛波;范雪兰;葛欣;安春青;郭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口外弓矫治安氏ⅡⅠ错(牙合)的硬组织变化

    目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以了解使用口外弓矫治安氏ⅡⅠ错(牙合)的佳治疗时期.方法:通过Kloehn口外弓推磨牙向后与Edgewise矫治器联合应用于7~8岁组与10~11岁组安氏ⅡⅠ错(牙合)患儿,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及模型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7~8岁组患儿上磨牙远移的距离大于10~11岁组的患儿,7~8岁组患儿上颌骨向前生长所受抑制较10~11岁组明显,7~8岁组患儿替牙期选用口外弓的治疗效果较10~11岁组为好.结论:使用口外弓矫治安氏ⅡⅠ错(牙合)的佳时期为7~8岁.

    作者:赵今;李卫新;冯锦虹;郑晓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眼球按摩在小梁切除术后的应用

    青光眼滤过性术后远期眼压的高低、视功能的好坏,其关键取决于术后滤过泡功能性滤过的情况,若滤过泡形成瘢痕化,易使滤过泡局限引起功能丧失及眼压升高,从而导致手术终失败.眼球按摩是常用于提高青光眼术后成功率而可反复使用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朱英;刘雪清;格尔勒·陶木古提;库丽努尔·托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

    目的:探讨小脑延髓裂入路在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19例,其中2例第四脑室内长入幕上的巨大肿瘤,需结合切开小脑蚓部全切肿瘤.结果:病变全切19例,1例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切开小脑蚓部的1例病人出现小脑缄默综合征,其余病人未出现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小脑延髓裂入路是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的损伤小、安全且暴露清楚的手术入路.

    作者:更·党木仁加甫;赛力克·对山拜;米扎提·依米提;刘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998~2003年收治的4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21例,行神经内外松解术者12例,直接缝合者8例,手术无效的4例行肌腱移位术.结果:经6个月~5年的随访,非手术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1例.神经内外松解者中,痊愈8例,好转2例,无效2例.直接缝合组痊愈6例,无效2例.结论: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为:局部解剖不熟悉,技术操作不规范.杜绝上述原因,桡神经损伤是可以避免的;桡神经损伤后如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其预后多良好.

    作者:艾合麦提·玉素甫;艾尔肯·热吉甫;刘大鹏;阿吉木·克热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蒜氨酸+蒜酶诱导人胃腺癌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蒜氨酸+蒜酶诱导人胃腺癌细胞(MGC-803)的凋亡作用,并进一步研究Bcl-2、Bax和p21基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蒜氨酸+蒜酶作用于MGC-803细胞,观察其时间和剂量效应;利用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状带形成;利用RT-PCR法观察蒜氨酸+蒜酶作用过程中Bcl-2、Bax和p21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蒜氨酸+蒜酶可抑制MGC-803细胞的生长,存在时间和剂量关系;蒜氨酸+蒜酶可诱导MGC-803细胞凋亡;出现Bcl-2基因mRNA表达下调,Pax和p21基因mRNA个别剂量点的表达.结论:蒜氨酸+蒜酶诱导人胃腺癌细胞MGC-803的凋亡,其机理可能在于Bcl-2基因mRNA表达下调.

    作者:秦永德;陈坚;王颢;张月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葡萄胶囊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葡萄胶囊对CCl4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lize自动生化仪测定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含量及白/球蛋白比例(A/G);镜检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葡萄胶囊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损伤动物模型的血清GPT和GOT含量,并缓解肝损伤病理症状,对动物体重变化无影响.结论:葡萄胶囊对CCl4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龙;刘涛;周晓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48例维吾尔族成人寰椎管率的X线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寰椎管矢状面直径及寰椎体矢状面直径X线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年龄18~50岁的维吾尔族成人,在其颈椎侧位片上测出寰椎管矢状面直径及其相应椎体矢状面直径,并计算其比值(寰椎管率).结果:男性寰椎管和寰椎体矢状面直径均大于女性,寰椎管率男性均小于女性.寰椎管、寰椎体与寰椎管矢状面直径男女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结果可为正常颈椎的X线解剖学和临床放射学诊断提供依据,对于颈椎管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阿地力江·伊明;徐虓;爱华;吴海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