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奎屯地区地方性砷中毒致癌致突变远期作用的干预研究

王国荃;郑玉建;姚华;胡宇;魏丽;康玲;张建文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 干预实验, 远期作用,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探讨防治新疆奎屯地方性砷中毒干预实验前后患者砷中毒病情与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皮肤癌变、内脏癌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奎屯砷中毒地区改水防病干预15年后进行致癌、致突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干预实验15年来,77%的病区饮用水已符合卫生学要求,90%以上砷中毒患者病情有了好转,无新发病例,但原有的中度和重度砷中毒患者中仍有癌症发生,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人群.结论: 砷致癌、致突变的远期效应是明显的.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输血

    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已成为治疗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在allo-HSCT中,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配而ABO血型不合的移植约占HSCT总数的10%~28%[1~5].

    作者:王蕊;温丙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鲜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新鲜人羊膜移植治疗16例复发翼状胬肉、睑球粘连、结膜囊狭窄、眼表恶性肿瘤等患者,并随访观察.结果: 16例中13例羊膜存活,眼表重建;3例羊膜部分溶解,眼表部分重建;部分病例可采用多层羊膜移植.结论: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雪艺;陈学燕;易湘龙;赵恩登;安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巴曲亭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时应用巴曲亭对凝血全酶时间(AC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PLT)等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巴曲亭组27例,对照组25例.麻醉方法为全麻.巴曲亭组停体外循环后给巴曲亭,给药后15 min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1),10 min后测ACT;对照组停体外循环后即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1),10 min后测ACT.于术前1 d、术后1 h检测PT、FIB、PLT、APTT、TT等凝血指标,记录术后第1天出血量.结果: 两组患者给予巴曲亭前后PLT、PT、TT及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h两组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在术前和术后1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组内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化前两组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按相同的比例鱼精蛋白中和后两组的ACT相比,巴曲亭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天巴曲亭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P<0.05).巴曲亭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皮疹等过敏现象.结论: 巴曲亭对PLT、PT、FIB影响不大,但巴曲亭组ACT、TT明显缩短,说明在排除止血不彻底、血液稀释等原因造成的出血后,巴曲亭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止血药物的较好选择.

    作者:李亦梅;任新英;黄永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复发性脑卒中25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为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大于24 h或者死亡(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神经系统定位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不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无症状性脑梗死.复发性脑卒中为本次发病前28 d有过完全性脑卒中发作[1].

    作者:艾尼瓦尔·塔西;石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需要全面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我校1000万贷款执行情况的启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因此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重视和关心的问题.高等医学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重任,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即要把仅向学生传授前人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验、实验教学并重,转移到以发挥学生勇于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潜能的素质教育上来.

    作者:刘克;姚萱;李玲;安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Terson综合征2例

    Terson综合征为一种颅内蛛网膜下腔突然出血,出现头痛、昏迷、意识丧失的病症,部分病例相继发生眼玻璃体出血,视力骤降,并发眼内出血者约占1/5[1].此综合征为临床眼科少见病,常见于严重脑外伤或脑出血后的幸存者.我院有2例明确诊断为Terson综合征的患者,经药物和玻璃体切除手术等综合治疗,视力恢复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永超;欧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

    开腹胆囊切除术(OC)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一种比较安全和规范的手术方式.但因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具有囊壁慢性炎性增生、肥厚、纤维化及胆囊三角(Calot三角)瘢痕严重等特点,若按常规胆囊切除易发生胆囊床大出血、残余胆囊、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我院1997年12月~2002年12月间对72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采用胆囊大部切除及搔刮、烧灼、电凝残留胆囊粘膜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穗生;张杰;韩新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水15年后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 检测停止饮用高砷井水15年后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砷对免疫功能的远期影响.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原病区病人中停用高砷井水5年以上的33例慢性砷中毒患者和47例对照组的血浆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 结果: 慢性砷中毒组的 IFN-γ、IL-4、IL-10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慢性砷中毒组的血浆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同性别的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除慢性砷中毒组患者血浆的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3种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砷中毒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一种不利于疾病转归的免疫调节,其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吴顺华;张跃新;朱明;王晓岚;郑玉建;王国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65例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减少病人的早期及晚期病死率.方法: 65例IE病人经静脉滴注大剂量抗生素1~2周感染未能控制,于感染活动期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5例,二尖瓣置换术23例,三尖瓣修复成形术3例,肺动脉瓣成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早期死亡.随访3~6个月均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 当IE无法控制,尤其是出现无法控制的心力衰竭时,尽早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木拉提·瓦克力;乔峻;马松峰;霍强;艾斯卡尔·沙比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63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全身化疗临床观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社会进入高龄化,高龄肺癌发病率有所上升.肺癌缺乏早期诊断方法,确诊时约70%~80%患者属晚期,全身化疗仍是高龄肺癌病人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临床研究证明,与仅采用佳支持治疗相比,全身化疗尤其是诺维本、泰索帝等新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具有显著的生存率优势[1,2].我科1998年1月~2002年1月共对63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进行了全身化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里木江·塞提瓦儿地;帕提古丽·艾尔西丁;单利;姜家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食道心房调搏对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观察食道心房调搏(TEAP)与心内电生理检查(EPS)对慢-快(S-F)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诊断符合率,评价TEAP的诊断价值.方法: 128例受试者于消融前先行食道调搏检查,而后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结果:(1)TEAP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对S-F型AVNRT的诊断符合率为98.67%,TEAP诊断S-F型AVNR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7%、100.00%、100.00%、98.15%.(2)S2R跳跃值以≥60 ms诊断S-F型AVNRT为宜,但有一定局限性,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33%、91.67%、93.55%、72.13%.(3) RP′≤70 ms和>70 ms分别对S-F型AVNRT、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33%、100.00%、100.00%、85.71%和100.00%、92.45%、92.98%、100.00%.结论: (1)TEAP与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S-F型AVNRT一致性好.(2)S2R跳跃与否不是诊断AVNRT的可靠指标.(3)RP′≤70 ms可鉴别诊断S-F型AVNRT与O-AVRT.(4)近文氏点S1S1刺激诱发AVNRT的机率高.

    作者:张雪莲;马依彤;张燕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静脉滴注洛赛克粉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疗效观察

    洛赛克(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的理想药物.我科于2001年12月~2002年12月应用静脉滴注洛赛克粉针剂治疗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尼·阿布都热依木;木尼拉·马哈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男性乳腺癌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方法: 对1989~2000年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7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探讨.7例中4例行根治术,1例行局部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例行姑息性放疗.5例(74.1%)腋下有转移者,术后3例进行了正规辅助治疗.结果: 经过随访,3例Ⅰ、Ⅱ期患者5年内无死亡,总的5年生存率为42.9%(3/7).结论: 治疗男性乳腺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助放疗、化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男性乳腺癌预后与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况有关;男性乳腺癌较少见且发病年龄大,临床病例晚期多见,淋巴结转移早,预后差,而年龄等因素对预后影响不大.

    作者:马斌林;王晓丽;陈晓云;王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疆医科大学校区室内空气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校区室内空气质量,以便采取措施,控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方法: 分别采用日本理研CO-87型便携式CO检测仪、GXC-3010型便携式CO2红外线分析器和P-5型数字粉尘仪器对校内不同类型房屋内CO、CO2和可吸入颗粒物(ZP)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 居民楼厨房的CO浓度明显高于室外(P<0.01),以室内标准来衡量,厨房CO超标率高,其次为学生宿舍;而各类房屋室内CO2浓度都明显高于室外(P<0.01);校区的IP浓度室外高于室内(P<0.05).结论: 燃料燃烧、通风不良和吸烟是造成室内空气中CO超标的主要原因,人群活动的公共场所和学生宿舍是产生CO2的重要场所,室内的IP浓度主要受室外环境的影响.

    作者:晓开提·依不拉音;阿不都艾尼·吾布力;刘斌;外力·热西提;张波;杨艳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96例肉毒中毒患者抢救治疗体会

    肉毒中毒是因食入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中毒性疾病.1998~2002年我科收治了96例肉毒中毒患者,现将抢救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再娜甫·业克亚;穆哈黛丝·阿布都拉;阿地力·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妇女巨大子宫肌瘤1例

    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也可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我科收治了1例老年妇女巨大子宫肌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吾尔买提尼沙·吐尔迪;怕提古丽·买提努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103例水痘临床观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科采用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103例水痘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荣;王晓岚;杜根启;鲁晓擘;张跃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nonliear mixed effects modeling, NONMEM)软件分析和估算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下异丙酚TCI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个体间变异及自身变异,探讨血液稀释对异丙酚TCI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6例ASAⅠ~Ⅱ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8)和稀释组(n=18).稀释组按10 ml/kg输入林格氏液补充生理需要量后行TCI,TCI 10 min时开始血液稀释(在30 min内输入20 ml/kg 6%羟乙基淀粉),TCI以恒定靶血浆药物浓度(3 μg/ml)变速输注60 min.对照组仅输入10 ml/kg林格氏液并以相同方式行TCI,但不实施血液稀释.间断动脉采血90 min,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采用两种方法:(1)在确立基本房-室模型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将血液稀释作为唯一的固定效应进行考察并与对照组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2)采取有序递加方式,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固定效应加于模型中,考察固定效应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建立终回归模型,然后将两组的终回归模型和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一室、二室加法模型和二室指数模型的OBJ分别为322.3、-199.2和-713.3,二室指数模型目标函数值明显优化,且个体自身变异与个体间变异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故确定二室指数模型为基础药代动力学模型.终药代动力学参数:k10、k12、k21分别为0.116、0.091、0.024 min;V1、V2分别为0.311 、0.446 L/kg;CL1、CL2分别为33.31、16.65 ml*min-1*kg-1.在终回归模型的固体效应参数中,体重影响V1、CL1,年龄影响k21,性别影响CL2、k12.与对照组比较,血液稀释后的V1、k12、CL1、CL2明显增大,两组间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明显影响异丙酚TCI的药代动力学和异丙酚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若达到相同麻醉深度,患者对异丙酚TCI所需的靶血浆药物浓度相对增加,药物作用时间相对缩短.

    作者:郑宏;王江;曹兴华;芮建中;刘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胎膜早破1 2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1 228例,按不同分娩年份、不同民族、不同孕周分组,对不同年份、不同民族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围生儿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年份、不同民族的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发生率与民族、分娩年份无关.胎膜早破围生儿并发症与孕周密切相关,超过34周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有明显下降.

    作者:范静;乔拉;马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05例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7年3月~2002年11月间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胸腺瘤105例,其中重症肌无力20例,剖胸骨正中切口胸腺瘤切除加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69例,右前外侧切口胸腺瘤切除22例,左前外侧切口胸腺瘤切除14例.结果: 105例中彻底切除者100例(95.2%),未能彻底切除者5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1例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因呼吸衰竭死亡.19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随访,2例术后2~3年局部复发或肺内转移.结论:胸腺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剖胸骨正中切口,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的脂肪组织切除为主要术式;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除病理分期Ⅰ期外术后均行放疗,局部复发及转移者应采用放疗加化疗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吴明拜;张铸;张力为;伊力亚尔·夏合丁;张昌明;朱辉;李德生;安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