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施教临床护理路径在湿疹患者中的应用

张忠玉;王津

关键词:辨证施教, 湿疹, 临床护理路径
摘要:目的:探讨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湿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湿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辨证施教,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辨证施教能提高湿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并成功实施直肠癌根治术的12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68例,传统开腹手术58例,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肿瘤根治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肿瘤根治程度、术后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切口隐蔽、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及安全性,适于推广使用。

    作者:陈鸿;陈必刚;汪勇;赖苏何;陈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联合检测尿中IL-18与CysC在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尿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尿中胱抑素C(Cys C)对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AKI)临床上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天收集尿标本,持续7 d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尿液标本中的IL‐18和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尿液标本中的Cys C。根据测量结果分为3组:A组(IL‐18>95 pg/mL )、B组(Cys C>1.3 g/mL ),C组(IL‐18>95 pg/mL和Cys C>1.3 g/mL )。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D组(IL‐18≤95 pg/mL和Cys C≤1.3 g/mL )。结果按α′=0.0068检验标准,A、B、C 3组与D组AKI患病率不同,A、B、C 3组的AKI患病率远远高于D组,但A、B、C 3组之间 AKI患病率几乎没有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α′=0.0068。结论 IL‐18和Cys C在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陆金帅;李楠;李思;黄佳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小板裂解液差异蛋白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裂解液差异蛋白的研究,了解其与ITP发病的关系,为IT P的诊断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实验方法。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64例ITP患者及42例健康者血小板裂解液,获得血小板蛋白质谱图,筛选出差异蛋白,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ITP诊断模型。结果质荷比(m/z)为3549.17、7678.09的蛋白在IT P组中高表达,质荷比为5328.29、7894.32的蛋白低表达。诊断模型的灵敏度93.3%,特异度82.6%。结论基于血小板蛋白质谱建立的ANN模型可能对IT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鹏强;汤计瑞;韩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核心抗体的加样质量控制

    目的:选择TECAN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理想检测程序。方法对同一样本设置不同的加样方式、加样顺序,获得相应的数据,比较检测结果以确定理想检测程序。结果 TECAN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HBcAb ,加样针存在拖带现象,可能造成标本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或污染阴性对照,使CO 值降低,造成假阴性结果。通过改进加样程序,减少携带概率,避免阴性对照污染,提高检测质量。结论用单独加样方式,先加阴阳对照再加标本的顺序为理想的检测程序。

    作者:张龙;银广悦;武彩虹;王辉;张朝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AngⅡ(0.1μmol/L)诱导制备心肌细胞肥大模型,检测EGCG(0.5、1.0、2.0μmol/L)干预后,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NO)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及Ca2+‐ATP酶活性,同时检测心肌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CaN) mRNA的表达和钙调神经磷酸酶α‐亚基(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的AngⅡ使心肌细胞发生明显肥大,细胞内 NOS和Ca2+‐ATP酶活性下降,而CaN mRNA和CnA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CG不同剂量组均明显减轻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程度,增加NOS和Ca2+‐ATP酶活性,促进NO释放,下调CaN mRNA和减少CnA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CG抑制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作用机制可能与EGCG增加NO释放,升高NOS和Ca2+‐ATP酶活性,抑制CaN信号转导通路及降低CnA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晓;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炎性反应与高血压晨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炎性反应因子,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炎性反应与高血压晨峰(MBPS)的相关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3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MBPS(即血压晨峰超过30 mm Hg)分为晨峰组(121例)和非晨峰组(114例),比较2组患者的MCP‐1/CCR2、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MI)以及24 h动态血压水平。结果晨峰组MCP‐1/CCR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午的高值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均值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CP‐1/CCR2分别与血压晨峰值高度相关(r=0.642,0.628;P<0.05)。结论 AngⅡ介导的炎性反应与MBPS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临床控制BMPS应有助于控制AngⅡ介导的炎性反应危害。

    作者:易甲其;范艳平;吴敏;邱群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肾内科收治的RNS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HP联合CVVH 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结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优化,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RNS ,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相关因子水平、血脂水平等指标,提高患者生存率,为 HP联合CVVH治疗RNS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九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抑郁症复发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抑郁症复发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就诊患者240例,根据抑郁症发作情况分为首发组和复发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认知功能评分、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叶酸(FA)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各因素与认知功能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复发组与首发组、对照组相比,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复发组血清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对照组和首发组,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对照组和首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首发组相比,复发组 HCY升高,FA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SH、HCY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呈现负相关性,T4、FT4、FA与MMSE呈现正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抑郁症复发的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减退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并分析发现可能通过 HCY水平的升高和FA的下降所导致,为抑郁症复发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分子靶标。

    作者:陈英;朱建宏;余彦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微创小梁切除结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小梁切除结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120眼),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微创小梁切除结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微创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年随访,对照组中保持功能性滤过泡40只眼,百分比为66.67%,观察组中保持功能性滤过泡53只眼,百分比为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水流畅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微创小梁切除结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眼压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成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三维 CT 定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三维CT定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该中心收治的COPD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大吸气末平均密度(MLDin)和大呼气末平均密度(MLDex)均值、肺段支气管开口处壁面积与截面总截面积比(WA%)、气道壁厚度与截面半径比(TDR)均值,各肺区MLDex、MLDin、WA%及 TDR ,比较肺气肿区占全肺百分率、WA%及TDR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l%、用力呼气流量(FEF)25%~75%、残气量与肺总量百分比(RV/TLC)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COPD患者 MLDex和MLDin均值、WA%及TDR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值MLDin‐MLDex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上肺区、中肺区、下肺区MLDex、MLDin、WA%及TDR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PD患者肺气肿区占全肺百分率与FEVl/FVC、FEVl%、FEF25%~75%呈负相关(P<0.05)。COPD患者WA%、TDR与FEVl/FVC、FEVl%、FEF25%~75%、RV/TLC呈负相关(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测量肺功能指标准确、快捷,通过肺密度可对COPD患者进行筛查及预测,COPD患者肺气肿区占全肺百分率、WA%、TDR值与肺功能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对气道重构、气道直径与气流受限关系的评估更准确、直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家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 )对高龄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择期拟行全髋置换术的高龄患者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均为70岁以上,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CSEA组(C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25例。C组穿刺成功后,向蛛网膜下腔缓慢注入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1.5~2mL,再置入硬膜外导管。E组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 mL ,根据麻醉平面追加2%利多卡因5~8 mL ,调节麻醉平面T8以下。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平面,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 C组麻醉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较E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对应值比较,E组收缩压(SBP)在T3~4时均降低(P<0.05),与基础值比较,C组SBP、舒张压(DBP)、血液流变学(HR)在 T2时均降低(P<0.05),E组SBP、DBP在 T2~4时均降低(P<0.05或0.01)。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CSEA在高龄全髋置换术中具有用药少、起效快、镇痛完善、肌松效果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王茜;李斌;罗一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婴幼儿慢性泪囊炎结膜囊细菌培养 pH 值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对婴幼儿慢性泪囊炎菌群种类进行分析,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对132例144只眼患慢性泪囊炎的患儿进行眼部分泌物采集,分别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结膜囊pH值测定。结果132例标本中,24 h未找到细菌11例,占8.3%。致病细菌种类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81例,占61.36%,检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7例,占30.5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数细菌对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敏感。结膜囊p H值测定结果呈弱碱性。结论对致病菌种类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抗生素药物首选左氧氟沙星,对副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抗生素药物首选利福平。冲洗液首选生理盐水。

    作者:倪连红;李丽兰;陈燕青;陈招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联合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1例。2组均进行基础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利尿剂呋塞米采用低剂量持续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连用7 d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尿量(2116.75±382.19)mL/d、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06±7.19)%、血肌酐(96.58±17.49)μmol/L 以及血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849.28±200.38) pg/mL ;对照组治疗后尿量(1687.54±87.69)mL/d、LVEF(42.15±7.68)%、NT‐proBNP(1823.65±186.67)pg/m L。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47%,治疗组为91.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呋塞米低剂量持续泵入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中有较好的疗效,且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良好的预后性。

    作者:杜锦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制药工程专业开放创新性综合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与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合成和工程学等专业交叉的学科。围绕药物研发、生产和质量检测开设课程,各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序贯关联性。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制药工程系打破各实验课程各自为营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冬季小学期开设制药工程专业开放创新性综合实验课程,以加强学生对制药工程专业的系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郭伟良;陈雪芬;周永灿;王世范;胡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方案消除血脂对生化测定干扰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速离心法、稀释法、乙醚萃取法消除血脂干扰的效果,为消除血脂对生化检测的干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00例血脂标本,将标本分为4份,每组25份,其中3组分别给予高速离心法、稀释法、乙醚萃取法处理,另1组原血浆检测。比较处理前后各组间的差异,并对高速离心法、稀释法、乙醚萃取法组采用方差分析。结果3种方法对Ca2+、尿酸(UA)、肌酐(Cr)、血糖(GLU)、清蛋白(ALB)、总蛋白(T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淀粉酶(AMY)、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值处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血清原液检测、离子水稀释法、低温高速离心法、乙醚萃取法。结论乙醚萃取法对蛋白质类检测项目影响明显,离子水稀释法受其影响低,在临床工作中3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作者:甄广怀;周玉萍;陈达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辨证施教临床护理路径在湿疹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湿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湿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辨证施教,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辨证施教能提高湿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忠玉;王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住院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V A P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组各27例。通过给药后第4天的抗生素反应性评价分析,以及给药后第14天的临床疗效评价。动态观察用药后第4天和第14天的降钙素原(PC T )水平变化。综合分析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V A P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4天,对照组有效率(33.3%)低于观察组有效率(4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第14天,对照组在治疗成功率,致病菌清除率以及重症监护室(IC U )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低于观察组,但除致病菌清除率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粘菌素的肾毒性评价方面,共有12例患者出现了肾功能损伤表现,通过 RIFL E 评分可见危险期4例(33.3%),损伤期6例(50.0%),肾功能衰竭期2例(16.7%)。肝毒性反面,对照组5例(18.5%)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肝酶的升高,而观察组为2例(7.4%)。在用药后第4天和第14天观察组PC T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观察组的有效率、治疗成功率以及ICU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梁晶;于玲;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磁共振成像对先天性处女膜闭锁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 RI)对先天性处女膜闭锁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M RI表现征象,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5例M RI均表现为阴道扩张呈巨大囊状影,其内信号不均匀,增强未见强化,子宫颈、体上移,宫腔积血,周围结构移位。结论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M 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何泽清;刘国庆;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浆髓鞘碱性蛋白及 S100B 蛋白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髓鞘碱性蛋白(MBP)及S100B蛋白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产科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足月获得性脑损伤新生儿50例为研究组,采用超声诊断仪对新生患儿的头颅进行检查,根据头颅B超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 H‐IV H )组和局部脑室周围低密度(PVL)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新生儿的血浆S100B蛋白和MBP表达水平。结果新生儿出生24 h内以及出生第3天,PV H‐IV H组新生儿的血浆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L 组新生儿的血浆 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 PVH‐IVH 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和第14天,对照组新生儿和PVH‐IVH新生儿S100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L组血浆S100B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和 PVH‐I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24 h时,出生第4天、第7天及第14天,PVH‐IVH组新生儿的血浆MBP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VL组新生儿在上述时间点时的M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VH‐IVH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脑损伤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血浆S100B和MBP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但是发生PVL的新生儿的血浆S100B和MBP水平较PVH‐IVH患儿高。

    作者:雷宏涛;王小娟;赵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慢性肾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慢性肾病(CKD )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门诊规律随访1年以上,年龄18~70岁的1~2期CKD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KD进展情况,通过筛选将所有患者分为非进展组60例和进展组40例。结果进展组患者女性比例大于非进展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终点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非进展组,基线eGFR ,终点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非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L‐C较基线升高(即水平大于1.075 mmol/L)是C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需要更加严格控制LDL‐C达标标准,更加积极的采用药物治疗。

    作者:解加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