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联合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杜锦权

关键词:前列地尔, 慢性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呋塞米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1例。2组均进行基础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利尿剂呋塞米采用低剂量持续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连用7 d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尿量(2116.75±382.19)mL/d、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06±7.19)%、血肌酐(96.58±17.49)μmol/L 以及血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849.28±200.38) pg/mL ;对照组治疗后尿量(1687.54±87.69)mL/d、LVEF(42.15±7.68)%、NT‐proBNP(1823.65±186.67)pg/m L。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47%,治疗组为91.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呋塞米低剂量持续泵入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中有较好的疗效,且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良好的预后性。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探讨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华蟾素胶囊,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治愈率为66.7%(20/30),对照组为3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13/30),与对照组的46.7%(14/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宏敏;陈琳;安宁;于瑞莲;何阳科;郭万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地佐辛超前应用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后躁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应用以预防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 IV A )患者术后躁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TIVA诱导前即静脉给予地佐辛0.07 mg/kg ,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视觉疼痛评分(VAS)情况,并记录各组患者苏醒后60 min内躁动发生频率和程度,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后躁动发生率为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563,P<0.01);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拔管后30 min的MAP和心率(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6,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T IV A手术中,超前应用地佐辛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苏醒后躁动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静;蔡巧颖;安海水;韩慧君;高翠珍;周笑伊;杜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运行病历完成及时性管理中的应用

    为探讨提高在院运行病历完成及时性的有效质控方法,选取巴南区人民医院运行病历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病历完成的及时性。研究发现通过PDC A循环法干预后的日常病程记录、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术前主刀医生查看患者的查房记录、术后病程记录未完成率均有明显改善,表明PDC A循环管理法对提高病历完成及时性具有积极意义,是病历质控一种科学有效的质控方法,可以推广。

    作者:胡永军;熊欣;刘俊利;唐杨;陈增刚;黄云帆;罗万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010~2014年重庆市渝中区产科质量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0~2014年重庆市渝中区的产科质量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2010~2014年重庆市渝中区产科质量报表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渝中区产妇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并发症和新生儿产伤等变化趋势。结果渝中区产妇分娩量逐年增加,剖宫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高位运行。妊娠期糖尿病是主要妊娠并发症,产后出血是主要分娩并发症。结论渝中区助产机构分娩量逐年增加,产科质量逐年提高,仍需加强产科建设,加强孕期保健管理,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采取措施控制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率,不断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陈红;廖义琛;黄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生化分析仪的使用现状与需求调查

    目的:应国家“十百千万工程”要求,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及周边基层医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配置、使用现状与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等方式,调查了万州区及周边10个县级医院和71个乡镇卫生院及其检验人员。结果29个乡镇卫生院未配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2个医院配置国产和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比例为88.5%和11.5%;使用进口分析仪的总体满意程度要高于国产,但在经济和环境适宜性上国产分析仪值得肯定;医院在选购进口和国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比例为30.6%和69.4%;使用者关心的问题集中在仪器的性能、功能、售价及售后服务方面。结论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要进一步加强配置;国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基层医院较为接受,仪器的性能和功能及售后服务有待提高;国内厂家在研发及国家在配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医院的实际需求。

    作者:罗海峰;杜红心;彭必江;李建英;牛晓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士电话随访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电话随访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干预组(20例),干预组每周由专科护士进行3次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膳食和运动日志、药物治疗等,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 HbA1c水平下降了1.2%,而对照组患者 HbA1c水平升高了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膳食与血糖监测上有更好的依从性。结论专科护士电话随访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 HbA1c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对膳食和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作者:王春梅;宋凤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脑脊液中脑型同工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脑脊液中脑型同工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3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先维持患儿正常生命体征和参数,如血糖、血压、酸碱平衡,给予患儿营养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出生后6h内开始进行头部亚低温治疗。脑脊液样本采集后,保存于冰箱等待上机检测,整个检测过程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严格操作。结果2组患儿在治疗前同工酶数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治疗后24 h检测的同工酶数值均低于治疗前数值,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评价作用,头部亚低温治疗明显降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水平,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梅;于若琳;郭海娜;付跃勇;安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水平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的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方法采集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且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的患者血清,检测血清 TRAB、TGAB和TPOAB水平,分析男性与女性患者及不同年龄组女性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差异。结果87名男性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TGAB浓度与235名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血清 TGAB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TRAB和TPOAB水平,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中,小于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和大于等于50岁5个年龄组间患者血清TRAB、TGAB和TPOA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毒症患者中,男性患者血清 TGAB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 TRAB和TPOAB水平与女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各年龄组间血清 TRAB、TGAB和TPOAB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崔雄鹰;胡杰;顾欣;赵晋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肾内科收治的RNS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HP联合CVVH 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结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优化,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RNS ,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相关因子水平、血脂水平等指标,提高患者生存率,为 HP联合CVVH治疗RNS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九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早期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CRF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肾功能不全代偿期19例,氮质血症期70例,肾功能衰竭期34例,尿毒症期27例,分别测定各期患者CysC ,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另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无肾病史和其他慢性病史,血肌酐和肌酐清除率都在参考范围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CysC、Scr、BUN水平。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CysC ,Scr ,Ccr及BU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肾功能衰竭的不同时期,CysC ,Scr及BUN水平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的增加而升高,Ccr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的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sC ,Scr ,Ccr ,BUN均为判断肾功能损伤的指标,但CysC比Scr ,Ccr ,BUN对早期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更灵敏。

    作者:李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联合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利尿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1例。2组均进行基础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利尿剂呋塞米采用低剂量持续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连用7 d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尿量(2116.75±382.19)mL/d、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06±7.19)%、血肌酐(96.58±17.49)μmol/L 以及血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849.28±200.38) pg/mL ;对照组治疗后尿量(1687.54±87.69)mL/d、LVEF(42.15±7.68)%、NT‐proBNP(1823.65±186.67)pg/m L。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47%,治疗组为91.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呋塞米低剂量持续泵入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中有较好的疗效,且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良好的预后性。

    作者:杜锦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在恶性肿瘤早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在恶性肿瘤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对重庆市肿瘤研究所395例尿液样本(其中90例健康者、92例良性肿瘤、213例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对羟基苯丙氨酸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9%、14.13%、68.5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良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肿瘤组比较,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中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鼻咽癌、淋巴瘤、乳腺癌、妇科恶性肿瘤、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8.82%、72.22%、71.42%、65.38%、62.50%、60.00%和72.22%,不同病种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对恶性肿瘤的检测灵敏度68.54%,特异性88.46%,准确度77.72%,阳性预测值87.00%,阴性预测值71.00%。结论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恶性肿瘤的广谱筛查;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学梅;吴立翔;吕自兰;李影;郭变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对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行血管内导管留置术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组(125例)和传统对照组(115例),比较2种静脉穿刺置管方式的穿刺效果,并观察2组在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超声引导组和对照组穿刺时间分别为(3.4±1.3)和(9.8±4.1)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和总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1%、88.9%、89.6%,而对照组分别为64.6%、62.0%、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和总的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14.0%、13.0%,其中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8.0%、7.8%,而超声引导组尚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能明显缩短穿刺时间并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并能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作者:施唯;莫凌莉;洪丹;张晓燕;赵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量值变化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清IL‐6、IL‐8、MCP‐1、GM‐CSF的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SCLC患者血清IL‐6、IL‐8、GM‐CSF浓度明显升高(P<0.01),MCP‐1浓度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Ⅰ+Ⅱ期患者相比,Ⅲ+Ⅳ期患者血清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清MCP‐1浓度降低(P<0.05),血清GM‐CSF浓度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8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IL‐6浓度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8、MCP‐1、GM‐CSF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鳞癌患者相比,肺腺癌患者血清IL‐8浓度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 IL‐6、MCP‐1、GM‐CSF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IL‐6、IL‐8、MCP‐1、GM‐CSF的改变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血清学检测有助于了解 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对NSCLC分期、分型具参考价值。

    作者:祁松楠;忻寅强;王琳;赵瑞柯;黄宝丽;彭群新;史进方;顾国浩;马青;蒋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抑郁症复发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抑郁症复发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就诊患者240例,根据抑郁症发作情况分为首发组和复发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认知功能评分、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叶酸(FA)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各因素与认知功能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复发组与首发组、对照组相比,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复发组血清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对照组和首发组,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对照组和首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首发组相比,复发组 HCY升高,FA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SH、HCY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呈现负相关性,T4、FT4、FA与MMSE呈现正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抑郁症复发的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减退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并分析发现可能通过 HCY水平的升高和FA的下降所导致,为抑郁症复发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分子靶标。

    作者:陈英;朱建宏;余彦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康复理疗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理疗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初次发生脑卒中并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后回到家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家庭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家庭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理疗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3、6个月患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差异。结果实施康复理疗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MA、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患者的康复理疗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马书明;杨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栓弹力图检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行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 EG )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新乐市医院产科行剖宫产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 h采集产妇手部和足部静脉血,采用T EG对产妇麻醉前、麻醉后凝血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手部静脉血TEG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手部静脉血TEG参数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数值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手部静脉血T EG参数α角、大振幅(M A )值、凝血指数(CI)数值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足部静脉血TEG参数R、K、MA值、CI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足部静脉血 TEG参数α角数值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采用不同血液标本进行检测T EG参数值在麻醉前、麻醉后变化较大;采用T EG评价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凝血状况时,血液标本采自于上肢静脉血时,T EG参数值变化较大;血液标本采自于下肢静脉血时,T EG参数值可无显著变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行剖宫产产妇上肢静脉血和下肢静脉血T EG检测参数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李朋;田玉;马红瑞;安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癌痛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癌痛患者的麻醉药品应用呈逐渐递增趋势。吗啡缓释片始终排在第一,芬太尼透皮贴由于其独特的给药途径,用量也在随季度增加。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均可有效控制中、重度癌痛,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安全性更高,因此羟考酮缓释片在2013年上半年首次引进以来,在2013年下半年就跃居第二位,有取代吗啡缓释片排名第一的趋势。结论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癌痛示范病房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基本规范,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以促进更好的合理用药。

    作者:李书琴;汪明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咖啡因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咖啡因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14年9月的相关文献,纳入口服咖啡因咖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5.2软件对咖啡因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研究,均为交叉试验。M eta分析结果显示,青光眼患者口服咖啡因咖啡后1 h (W M D1.58,95% C I 0.70~2.47)及1.5 h (W M D1.46,95% C I 1.20~1.72)眼压均有升高。结论咖啡因有升高青光眼患者眼压的作用。

    作者:熊海波;易虹;刘鑫;代喻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微创手术及联合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80例。依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ESWL组、开放性手术组、微创手术组、联合手术组。结果4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一次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住院天数、重复治疗率、住院费用、术后7 d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辅助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的4种治疗方法各自有优缺点,其中联合手术方法安全、可靠有效、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和医疗设施来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海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