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探讨

李宏敏;陈琳;安宁;于瑞莲;何阳科;郭万君

关键词:华蟾素胶囊, 唑来膦酸, 骨转移, 疼痛
摘要: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华蟾素胶囊,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治愈率为66.7%(20/30),对照组为3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13/30),与对照组的46.7%(14/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肾内科收治的RNS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HP联合CVVH 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结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优化,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RNS ,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相关因子水平、血脂水平等指标,提高患者生存率,为 HP联合CVVH治疗RNS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九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探讨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华蟾素胶囊,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治愈率为66.7%(20/30),对照组为3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13/30),与对照组的46.7%(14/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宏敏;陈琳;安宁;于瑞莲;何阳科;郭万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下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下的表现及止血措施。方法对48例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及治疗,总结消化道出血原因、内镜下表现、内镜下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急诊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胃黏膜糜烂出血为主20例(41.7%),其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25.0%)、胃溃疡8例(16.7%)。幽门螺旋杆菌阳性36例(75.0%)。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改良Forrest分级:ForrestⅠa 6例,ForrestⅠb 18例,ForrestⅡa 8例,ForrestⅡb 8例,ForrestⅡc 4例,ForrestⅢ4例。对分级为ForrestⅠa至ForrestⅡb的38例患者进行内镜下止血,包括喷洒止血药止血6例,注射止血药止血4例,高频电凝止血8例,氩离子凝固术10例,钛夹止血6例,多种方法联合应用4例。48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治愈46例,死亡2例,总体即时止血率为63.2%,有效止血率31.6%,再发出血率5.3%。结论血液透析中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急性胃黏膜糜烂为主,内镜下表现以ForrestⅠb及ForrestⅡb为主,急诊内镜下止血效果显著。

    作者:高正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住院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V A P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组各27例。通过给药后第4天的抗生素反应性评价分析,以及给药后第14天的临床疗效评价。动态观察用药后第4天和第14天的降钙素原(PC T )水平变化。综合分析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V A P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4天,对照组有效率(33.3%)低于观察组有效率(4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第14天,对照组在治疗成功率,致病菌清除率以及重症监护室(IC U )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低于观察组,但除致病菌清除率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粘菌素的肾毒性评价方面,共有12例患者出现了肾功能损伤表现,通过 RIFL E 评分可见危险期4例(33.3%),损伤期6例(50.0%),肾功能衰竭期2例(16.7%)。肝毒性反面,对照组5例(18.5%)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肝酶的升高,而观察组为2例(7.4%)。在用药后第4天和第14天观察组PC T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观察组的有效率、治疗成功率以及ICU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梁晶;于玲;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浆髓鞘碱性蛋白及 S100B 蛋白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髓鞘碱性蛋白(MBP)及S100B蛋白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产科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足月获得性脑损伤新生儿50例为研究组,采用超声诊断仪对新生患儿的头颅进行检查,根据头颅B超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 H‐IV H )组和局部脑室周围低密度(PVL)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新生儿的血浆S100B蛋白和MBP表达水平。结果新生儿出生24 h内以及出生第3天,PV H‐IV H组新生儿的血浆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L 组新生儿的血浆 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 PVH‐IVH 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和第14天,对照组新生儿和PVH‐IVH新生儿S100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L组血浆S100B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和 PVH‐I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24 h时,出生第4天、第7天及第14天,PVH‐IVH组新生儿的血浆MBP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VL组新生儿在上述时间点时的M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VH‐IVH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脑损伤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血浆S100B和MBP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但是发生PVL的新生儿的血浆S100B和MBP水平较PVH‐IVH患儿高。

    作者:雷宏涛;王小娟;赵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炎性肠病的肠外表现研究进展

    炎性肠病(IBD )是以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性反应为特点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 )和克罗恩病(C D ),多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炎性肠病常伴发一些肠外表现,有些肠外表现可在肠道表现之前出现。有文献报道IBD患者的肠外表现发生率高达21.9%~42.9%[1]。近年研究发现,肠外表现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肠道炎性活动、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遗传等因素有关。炎性肠病的肠外改变几乎可累及所有器官系统,常见肠外表现包括口腔表现、眼部表现、皮肤表现、肝胆表现、骨关节表现、血液系统表现等,现就炎性肠病的常见肠外表现作一综述。

    作者:邹鹏(综述);蓝程;周旭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渗盐水在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在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BO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术后出现EPIBO的大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禁食禁水、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减轻炎性反应、给予深静脉营养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5%氯化钠溶液4 mL/kg ,治疗时间7 d。记录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重置胃管率、胃管停留时间。结果治疗7d后,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重置胃管率减少,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可以促进大肠癌EPIBO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蒋明;崔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咖啡因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咖啡因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14年9月的相关文献,纳入口服咖啡因咖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5.2软件对咖啡因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研究,均为交叉试验。M eta分析结果显示,青光眼患者口服咖啡因咖啡后1 h (W M D1.58,95% C I 0.70~2.47)及1.5 h (W M D1.46,95% C I 1.20~1.72)眼压均有升高。结论咖啡因有升高青光眼患者眼压的作用。

    作者:熊海波;易虹;刘鑫;代喻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 ST2蛋白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人基质裂解素(ST2)的变化及其与乳腺癌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0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T2水平,分析血清ST2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ST2用于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T2水平高于ER阴性组及对照组,而ER阴性组与对照组血清ST2无差别;血清ST2水平的高低与ER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分型、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有关;高ST2组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比低ST2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差。结论血清ST2可用于预测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磁共振成像对先天性处女膜闭锁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 RI)对先天性处女膜闭锁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M RI表现征象,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5例M RI均表现为阴道扩张呈巨大囊状影,其内信号不均匀,增强未见强化,子宫颈、体上移,宫腔积血,周围结构移位。结论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M 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何泽清;刘国庆;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自制混合血浆在血浆纠正试验中的临床应用初探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保存的自制混合血浆与正常混合血浆对血浆纠正试验的影响,探讨自制混合血浆在血浆纠正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凝血酶原时间(PT)≥18.0s和(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2.0s的血浆标本35份,分别与正常混合血浆(A组)、-80℃(B组)和-20℃(C组)保存的自制混合血浆按体积1∶1混合后做血浆纠正试验,即混合后立即测定PT和(或)APTT,37℃孵育1h后再次检测。计算35份标本可被正常混合血浆纠正的比例及3组的纠正率。结果88.57%(31/35)可被正常混合血浆立即纠正,4例未被纠正,其中1例孵育后比孵育前测定时间更加延长,占2.86%;3例孵育前后测定结果不变,占8.57%。在PT延长的血浆纠正试验中,各组之间纠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PTT延长的纠正试验中,孵育前A组、B组和C组的纠正率分别为(32.93±16.17)%、(27.56±23.48)%和(13.70±12.87)%,A组和B组之间纠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纠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保存的自制混合血浆可代替商品化的正常混合血浆进行血浆纠正试验。

    作者:龚娅;何宗忠;王晓冬;史秋霞;林林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婴幼儿慢性泪囊炎结膜囊细菌培养 pH 值测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对婴幼儿慢性泪囊炎菌群种类进行分析,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对132例144只眼患慢性泪囊炎的患儿进行眼部分泌物采集,分别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结膜囊pH值测定。结果132例标本中,24 h未找到细菌11例,占8.3%。致病细菌种类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81例,占61.36%,检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7例,占30.5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数细菌对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敏感。结膜囊p H值测定结果呈弱碱性。结论对致病菌种类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抗生素药物首选左氧氟沙星,对副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抗生素药物首选利福平。冲洗液首选生理盐水。

    作者:倪连红;李丽兰;陈燕青;陈招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AD照料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扎瑞特照料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对患者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及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调查,并对各组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92例AD照料者SCL‐90总分(133.76±15.58)分及其躯体化、抑郁、恐怖得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t=3.380,P<0.05),其中躯体化、饮食睡眠、强迫得分高居前三位。住院组、家庭组及机构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敌对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680,P<0.01),其中住院组SCL‐90总分明显低于家庭组(t=-3.525,P<0.05),机构组与其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照料者SCL‐90总分与照料时间、SSR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照料者年龄、是否家属、躯体疾病、ZB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住院组和家庭组SCL‐90总分均与ZBI总分呈明显正相关( P<0.01),与主观支持呈明显负相关( P<0.01),机构组SCL‐90总分则与ZBI、SSRS得分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ZBI总分、个人负担、照料者躯体疾病、照料者年龄是AD照料者SCL‐90总分得分的主要预测因子。结论 AD照料者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照料负担。

    作者:谭小林;程雪;赵科;文宴;黄杰;李远;赵晋;张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3种白细胞介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 )‐6、IL‐8、IL‐17的浓度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7例作为宫颈癌组,另选同期病理检查宫颈组织正常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中IL‐6、IL‐8、IL‐17的浓度。结果宫颈癌组IL‐6、IL‐8、IL‐17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L‐6、IL‐8、IL‐17浓度Ⅳ期明显高于Ⅲ期,Ⅲ期明显高于Ⅱ期,Ⅱ期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L‐6、IL‐8、IL‐17浓度中低分化明显高于中分化,中分化明显高于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L‐6、IL‐8、IL‐17与宫颈癌的发生、进展、分化密切相关,对IL‐6、IL‐8、IL‐17的监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对疾病的进展判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伍尚剑;黄晓霞;谭宗宪;陈聚兴;陈绍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核心抗体的加样质量控制

    目的:选择TECAN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理想检测程序。方法对同一样本设置不同的加样方式、加样顺序,获得相应的数据,比较检测结果以确定理想检测程序。结果 TECAN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HBcAb ,加样针存在拖带现象,可能造成标本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或污染阴性对照,使CO 值降低,造成假阴性结果。通过改进加样程序,减少携带概率,避免阴性对照污染,提高检测质量。结论用单独加样方式,先加阴阳对照再加标本的顺序为理想的检测程序。

    作者:张龙;银广悦;武彩虹;王辉;张朝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耳前耳后注射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前耳后注射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M D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该院就诊的M D患者96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3组:地塞米松组(DX组)、庆大霉素组(GM组),生理盐水组(NS组)。按试验设计采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分别耳前、耳后各注射0.5 mL ,每周1次,共给药4次,按时观察听功能,前庭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活动能力的控制情况。结果治疗18个月后,DX组眩晕控制率72.73%,GM组眩晕控制率75.86%,NS组眩晕控制率12.12%,DX组与NS组、GM 组与NS组眩晕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X组、GM 组对眩晕控制均有效;DX组听力改善率39.39%,GM 组听力改善率6.89%,NS组听力改善率9.09%,DX组与GM、NS组比较,听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X组对听力改善有效;DX组活动能力改善率75.76%,GM组活动能力改善率72.41%,NS组活动能力改善率15.15%,DX组与NS组、GM组与NS组活动能力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X组、GM 组对活动能力控制均有效。结论经耳前耳后分别注射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是一条治疗MD简单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作者:王智勇;苏丽娟;唐强;禹林;蒋中莉;熊玉林;姜浩平;莫明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肠黏膜生物屏障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肠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肠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及免疫屏障。肠黏膜表面被一层黏蛋白及脂质覆盖,能阻隔肠黏膜上皮细胞与肠腔内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直接接触,还具有分泌抑菌肽、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应答的作用[1]。肠黏膜具有吸收营养物质、防止致病微生物及毒素的入侵、参与免疫调节、参与某些维生素的合成、调节生物应答等作用,而上述作用的完成基于完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2‐3]。参与构成肠黏膜屏障的细胞包括吸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分泌肽类激素的肠分泌细胞、分泌抑菌肽的潘氏细胞,还包括内源性及获得性免疫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

    作者:邓昌玉;张乐;蓝程(综述);周旭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外吐小体内 microRN A-193b 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检测

    目的:初步探讨 microRNA‐193b(miR‐193b)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使用超速离心法提取痴呆期AD(DAT )患者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和脑脊液外吐小体并检测其miR‐193b水平。结果 MCI和DAT患者脑脊液及血清外吐小体内miR‐193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DAT组低于M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和血清外吐小体内miR‐193b可能为AD ,特别是早期诊断AD的标志物。

    作者:刘辰庚;张跃其;王金玲;王培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清胸苷激酶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sTK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3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的sTK1浓度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的sTK1浓度。结果患儿组化疗前的sTK1浓度明显高于化疗后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不同疗效组(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未缓解组)之间sTK1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缓解组与化疗前的sTK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sTK1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化疗后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TK1的检测对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筛查、辅助诊断、化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徐文鑫;梅序桥;刘慧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水平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的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方法采集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且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的患者血清,检测血清 TRAB、TGAB和TPOAB水平,分析男性与女性患者及不同年龄组女性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差异。结果87名男性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TGAB浓度与235名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血清 TGAB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TRAB和TPOAB水平,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中,小于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和大于等于50岁5个年龄组间患者血清TRAB、TGAB和TPOA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毒症患者中,男性患者血清 TGAB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 TRAB和TPOAB水平与女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各年龄组间血清 TRAB、TGAB和TPOAB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崔雄鹰;胡杰;顾欣;赵晋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