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张德莲;木拉力别克;李南方;杨学磊;郑灵玲;黄昱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微创手术及联合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80例。依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ESWL组、开放性手术组、微创手术组、联合手术组。结果4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一次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住院天数、重复治疗率、住院费用、术后7 d和1个月结石清除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辅助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的4种治疗方法各自有优缺点,其中联合手术方法安全、可靠有效、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和医疗设施来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海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麦默通真空辅助抽吸旋切系统(MMT)在微创诊治乳腺囊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MMT 切除的乳腺囊肿患者32例,共切除67个病灶。结果32例患者的67处病灶均采用MMT 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囊性增生症病灶56个,乳腺囊性增生伴纤维腺瘤形成7个,不典型增生2个,乳腺癌2个。2例乳腺癌患者及时行手术治疗,其他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手术瘢痕,乳房无变形。结论 MMT 切除乳腺囊肿具有简单安全、微创美观等特点,可发现乳腺癌前病变和乳腺癌,但需要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作者:董华英;王伟;汤鹏;钟晓捷;吴诚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炎性肠病(IBD )是以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性反应为特点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 )和克罗恩病(C D ),多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炎性肠病常伴发一些肠外表现,有些肠外表现可在肠道表现之前出现。有文献报道IBD患者的肠外表现发生率高达21.9%~42.9%[1]。近年研究发现,肠外表现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肠道炎性活动、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遗传等因素有关。炎性肠病的肠外改变几乎可累及所有器官系统,常见肠外表现包括口腔表现、眼部表现、皮肤表现、肝胆表现、骨关节表现、血液系统表现等,现就炎性肠病的常见肠外表现作一综述。
作者:邹鹏(综述);蓝程;周旭春(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康复理疗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初次发生脑卒中并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后回到家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家庭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家庭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理疗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3、6个月患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差异。结果实施康复理疗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MA、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患者的康复理疗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马书明;杨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咖啡因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14年9月的相关文献,纳入口服咖啡因咖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5.2软件对咖啡因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研究,均为交叉试验。M eta分析结果显示,青光眼患者口服咖啡因咖啡后1 h (W M D1.58,95% C I 0.70~2.47)及1.5 h (W M D1.46,95% C I 1.20~1.72)眼压均有升高。结论咖啡因有升高青光眼患者眼压的作用。
作者:熊海波;易虹;刘鑫;代喻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住院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V A P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组各27例。通过给药后第4天的抗生素反应性评价分析,以及给药后第14天的临床疗效评价。动态观察用药后第4天和第14天的降钙素原(PC T )水平变化。综合分析多粘菌素联合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V A P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4天,对照组有效率(33.3%)低于观察组有效率(4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第14天,对照组在治疗成功率,致病菌清除率以及重症监护室(IC U )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低于观察组,但除致病菌清除率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粘菌素的肾毒性评价方面,共有12例患者出现了肾功能损伤表现,通过 RIFL E 评分可见危险期4例(33.3%),损伤期6例(50.0%),肾功能衰竭期2例(16.7%)。肝毒性反面,对照组5例(18.5%)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肝酶的升高,而观察组为2例(7.4%)。在用药后第4天和第14天观察组PC T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观察组的有效率、治疗成功率以及ICU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梁晶;于玲;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 EG )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新乐市医院产科行剖宫产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 h采集产妇手部和足部静脉血,采用T EG对产妇麻醉前、麻醉后凝血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手部静脉血TEG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手部静脉血TEG参数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数值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手部静脉血T EG参数α角、大振幅(M A )值、凝血指数(CI)数值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足部静脉血TEG参数R、K、MA值、CI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1 h产妇足部静脉血 TEG参数α角数值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采用不同血液标本进行检测T EG参数值在麻醉前、麻醉后变化较大;采用T EG评价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凝血状况时,血液标本采自于上肢静脉血时,T EG参数值变化较大;血液标本采自于下肢静脉血时,T EG参数值可无显著变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行剖宫产产妇上肢静脉血和下肢静脉血T EG检测参数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李朋;田玉;马红瑞;安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并成功实施直肠癌根治术的12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68例,传统开腹手术58例,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肿瘤根治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肿瘤根治程度、术后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切口隐蔽、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及安全性,适于推广使用。
作者:陈鸿;陈必刚;汪勇;赖苏何;陈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 L )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IC L植入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5例共计83眼。患者均于手术前、后检查裸眼视力(UCVA)、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晶状体等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术前患者UCVA为0.01~0.05,术后6个月,88.0% UCVA≥0.3,32.5% UCVA≥0.6;85.5%BCVA≥0.3,39.8% BCVA≥0.6。术前患者眼压为(13.1±0.51)mm Hg ,术后为(13.7±0.68)mm Hg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3201±238)/mm2,术后为(3142±254)/mm2,治疗前后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L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旭青;蔡晓峰;庹瑶;陈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3 mm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Ⅳ~Ⅴ级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21例共242眼,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纳入患者143例157眼(其中Ⅳ级核119眼,Ⅴ级核38眼),行3 mm带球结膜的角巩膜缘隧道式切口后,进行手法核周逐块劈开粉碎后将硬核旋转刨出,后进行可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对照组纳入患者78例85眼(其中Ⅳ级核61眼,Ⅴ级核24眼),行4 mm中央手法劈核摘除术后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后囊破裂2眼(1.27%),角膜水肿29眼(18.5%);对照组术中晶体后囊膜出现破裂3眼(3.5%),角膜水肿34眼(40.0%),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术后第一周视力优于或等于0.5的有106眼(67.5%),1个月复查视力光感优于或等于0.5的有139眼(88.5%);对照组术后第1周视力优于或等于0.5的有46眼(54.1%),1个月后复查视力优于或等于0.5的有69眼(81.2%),2组术后视力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Ⅳ~Ⅴ级硬核行核周手法劈核术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且能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曹凤芝;冯斌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提高护士病情汇报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对病情汇报的掌握情况,探讨CQI实施前后护士对病情汇报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对应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CQI改进后,不同班次及不同层次护士对病情汇报掌握情况的一般资料、病情总结、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的得分率均高于改进前,且总分得分率亦获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班次及不同层次护士对应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的饮食、休息和活动、药物知识、门诊随访及注意事项的得分率均高于改进前,且总分得分率亦获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士病情汇报中实施CQI的效果较好,不仅从总体和各项目提高了护士病情汇报能力,而且还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
作者:宋凤平;景良洪;王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的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方法采集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且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的患者血清,检测血清 TRAB、TGAB和TPOAB水平,分析男性与女性患者及不同年龄组女性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差异。结果87名男性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TGAB浓度与235名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血清 TGAB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TRAB和TPOAB水平,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中,小于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和大于等于50岁5个年龄组间患者血清TRAB、TGAB和TPOA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毒症患者中,男性患者血清 TGAB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 TRAB和TPOAB水平与女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各年龄组间血清 TRAB、TGAB和TPOAB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崔雄鹰;胡杰;顾欣;赵晋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为探讨提高在院运行病历完成及时性的有效质控方法,选取巴南区人民医院运行病历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病历完成的及时性。研究发现通过PDC A循环法干预后的日常病程记录、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术前主刀医生查看患者的查房记录、术后病程记录未完成率均有明显改善,表明PDC A循环管理法对提高病历完成及时性具有积极意义,是病历质控一种科学有效的质控方法,可以推广。
作者:胡永军;熊欣;刘俊利;唐杨;陈增刚;黄云帆;罗万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西南医院门诊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A R )患者的分布情况,分析二者在临床表现方面的相关性及患者对A R的认知程度和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3年1~9月西南医院收治的哮喘患者250例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哮喘病史、严重程度分级、哮喘控制测试(ACT )评分和鼻炎情况,并建立个人数据档案。结果250例哮喘患者中,161例(64.4%)合并A R ,单纯哮喘组(A组)和哮喘合并A R组(B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例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显示完全控制、一般控制例数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哮喘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R起病早于哮喘占58.3%,两者同时起病占12.7%。32.8%患者曾经检测过敏原,22.6%患者使用药物治疗鼻炎。结论重庆地区哮喘合并A R发生率高,认知程度较低,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罗光明;熊福;戴晓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调查分析非法行医涉嫌犯罪刑事移送案件法律适用、调查取证与司法衔接等信息,探讨非法行医涉嫌犯罪移送案件的有效模式。结果表明移送原因以非法行医被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为主,卫生‐公安衔接配合作用大,无证行医致人伤害或死亡认定难,刑事处罚力度稍显不足。建议完善无证行医人员信息库;加强卫生‐公安衔接;明确定罪量刑证据标准;加大刑事处罚力度。
作者:罗万云;何中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炎性反应因子,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炎性反应与高血压晨峰(MBPS)的相关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3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MBPS(即血压晨峰超过30 mm Hg)分为晨峰组(121例)和非晨峰组(114例),比较2组患者的MCP‐1/CCR2、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MI)以及24 h动态血压水平。结果晨峰组MCP‐1/CCR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午的高值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均值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CP‐1/CCR2分别与血压晨峰值高度相关(r=0.642,0.628;P<0.05)。结论 AngⅡ介导的炎性反应与MBPS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临床控制BMPS应有助于控制AngⅡ介导的炎性反应危害。
作者:易甲其;范艳平;吴敏;邱群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慢性肾病(CKD )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门诊规律随访1年以上,年龄18~70岁的1~2期CKD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KD进展情况,通过筛选将所有患者分为非进展组60例和进展组40例。结果进展组患者女性比例大于非进展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终点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非进展组,基线eGFR ,终点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非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L‐C较基线升高(即水平大于1.075 mmol/L)是C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需要更加严格控制LDL‐C达标标准,更加积极的采用药物治疗。
作者:解加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促凝血清标本血糖浓度与快速血糖仪测定静脉抗凝全血标本血糖浓度的相关性及差异。方法采集该院200名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同一患者同时采集静脉促凝血清标本与静脉抗凝全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促凝血清标本血糖浓度,同时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静脉抗凝全血标本血糖浓度,比较2组血糖浓度测定结果。结果191名患者的静脉促凝血清标本血糖浓度明显大于其静脉抗凝全血标本血糖浓度,差异范围在0.50~1.50 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促凝血清标本血糖浓度明显高于快速血糖仪测定静脉抗凝全血标本的血糖浓度。
作者:刘兴高;成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尿中胱抑素C(Cys C)对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AKI)临床上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天收集尿标本,持续7 d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尿液标本中的IL‐18和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尿液标本中的Cys C。根据测量结果分为3组:A组(IL‐18>95 pg/mL )、B组(Cys C>1.3 g/mL ),C组(IL‐18>95 pg/mL和Cys C>1.3 g/mL )。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D组(IL‐18≤95 pg/mL和Cys C≤1.3 g/mL )。结果按α′=0.0068检验标准,A、B、C 3组与D组AKI患病率不同,A、B、C 3组的AKI患病率远远高于D组,但A、B、C 3组之间 AKI患病率几乎没有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α′=0.0068。结论 IL‐18和Cys C在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陆金帅;李楠;李思;黄佳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的鼻通气功能,为手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55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症状记分表调查以及鼻声反射测量,并与45例健康儿童的各项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手术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鼻阻塞症状记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手术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两侧鼻腔总的鼻气道阻力(NAR)明显降低(t=2.1280,P<0.05),双侧鼻咽腔容积(NPV)明显增加(t=13.1806,P<0.01);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前的 NAR、NPV和双侧鼻腔小横截面积(MC‐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824,P<0.01;t=6.5273,P<0.01;t=4.1174,P<0.01),手术6周后的NAR、NPV和MCS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328,P<0.01;t=7.4901,P<0.01;t=3.1495,P<0.01)。结论腺样体手术可明显改善儿童鼻通气状态,且鼻声反射测量可以作为腺样体肥大所致儿童鼻通气功能的定量评估工具。
作者:邓启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