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徐少华;任军;郑银;郑崛村
目的:探讨医联体联动模式下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某社区20~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医联体联动模式下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管理,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教育、用药指导及监测血压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管理1年前后患者血压、体质量、腰围、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化全项、眼底、周围神经检查、尿微量清蛋白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医联体联动模式下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结果干预后的患者血糖、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优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联动模式为社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慢病防治工作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而促进糖尿病的有效社区管理,改善糖尿病保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静;王旭红;李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FQ‐PCR)诊断人骨肉瘤 MG63细胞系中β‐catenin基因表达。方法培养人骨肉瘤M G63细胞系,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细胞使用10%的胎牛血清以及含有青霉素和链霉素的DEME高糖培养基培养。而刺激组则在此基础上用100 ng/mL的wnt3a细胞进行培养。分别在第0、1、2、3、4天分别采集3个孔的细胞,采用细胞消化的方式计算细胞个数,采用FQ‐PCR检测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中β‐catenin基因表达。结果在细胞生长的第0、1天,两组MG细胞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2、3、4天两组的细胞个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β‐catenin基因表达与w nt3a的蛋白刺激浓度呈非正相关关系,在各个浓度中,以100 ng/mL的wnt3a蛋白刺激β‐catenin基因表达高,其他几个浓度的β‐catenin基因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 ng/mL的wnt3a蛋白刺激在培养6 h时β‐catenin基因表达高,并且在6 h前,β‐catenin基因表达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6 h后β‐catenin基因表达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PCR能够反映人骨肉瘤MG63细胞中β‐catenin基因表达。
作者:林国叶;谢志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抗体,旨在设置科学、合理的HIV抗体检测的“灰区”范围,减少 HIV抗体阳性的漏检率。方法采用ELISA对吸光度值/临界值(S/CO)介于大于0.8~<1.2的30例临界值患者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以此S/CO值,设置“灰区”范围;对于S/CO介于灰区的标本进行免疫印迹确证。结果设置灰区参考范围为0.796~1.204;共有46例处于“灰区”的血清标本,经免疫印迹确证为阳性3例,不确定1例。结论 ELISA检测HIV抗体应设置合理的“灰区”范围,对灰区的标本进行确证,对减少HIV抗体阳性漏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晓丹;叶莉莉;高玲娟;顾平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为CR 12例、PR 23例、PD 15例、SD 5例,临床有效率63.64%;对照组5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为CR 9例、PR 21例、PD 16例、SD 9例,临床有效率54.55%,两组临床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出,观察组化疗前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51.31±43.19)分,对照组化疗前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48.14±42.74)分;观察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54.18±41.63)分,对照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35.73±42.15)分,化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对照组出现2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给予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张金玲;王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及意义。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观察对比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比例为8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观察组无规律服药或漏服药(5.00%)、受经济制约停止服药(6.00%)、受不良反应影响停药(5.00%)比例均低于对照组(14.00%、17.00%、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FPG、2 hPG水平显著下降,且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HbA1c水平较对照组及护理干预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李金红;尹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及体质量增长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和糖尿病筛查试验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选取261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产检孕妇26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营养素摄入情况,各年龄段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及糖尿病筛查值对空腹血糖水平预测情况。结果观察组产能营养素摄入量除蛋白质外,其他明显高于对照组,非产能营养素中,除钙、铁、锌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硒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维生素E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期体质量总增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筛查值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孕期膳食及体质量增长情况均为重要影响因素,而糖尿病筛查试验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作者:袁芙蓉;王雪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占有60%~80%。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脑血管病的重要亚型,具有高发病、高致残及高致死性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免疫应答与炎性反应、血小板活化等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有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NF)作为重要的促炎症因子,其可介导相关炎性反应,并可导致血小板活化。本文针对TNF的促炎作用及其对血小板活化的调控两个方面,对TNF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娜(综述);胡晓芳;郑伟(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调查重庆市口腔门诊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口腔医疗机构的服务与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各医院门诊挂号人次比例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589例来自重庆市各级口腔医疗机构就诊的成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予以分析。结果被调查的589例患者中,62.71%的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疾病治疗,68.98%的患者选择口腔专科医院,就医满意度越高再次就诊意愿越强( P<0.01);未婚和已婚、公务员和私营主及离退休人员相比,前者更倾向选择口腔专科医疗机构(P<0.05);平均月收入越高越倾向选择口腔专科医疗机构(P<0.05)。结论影响重庆市口腔门诊患者就医选择因素较多、较复杂,各医疗机构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患者需要。
作者:卿尚兰;刘鑫;宋锦璘;刘雄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评价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脱敏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脱敏治疗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脱敏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命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住院次数[(0.89±0.28)次]、急诊次数[(2.74±0.94)次]及发作次数[(2.13±0.75)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住院次数[(0.21±0.07)次]、急诊次数[(3.89±1.25)次]及发作次数[(3.94±1.23)次];试验组患儿的躯体功能[(97.34±32.47)分]、总体健康[(86.69±28.58)分]、活力[(93.67±31.38)分]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躯体功能[(85.34±29.56)分]、总体健康[(68.93±27.45)分]、活力[(68.23±26.49)分]等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脱敏治疗中,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诊断及其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相关性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诊断为DAI并行MRI检查的24例患者,行常规MRI(T1WI、T2WI、FLAIR、DWI)及SWI扫描,比较DAI病灶的显示率并分析其信号特征,评价SWI在DAI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GCS评分的关系。结果24例D A I病灶主要分布在皮髓质交界区、脑白质区、基底节区、胼胝体、脑干及小脑。常规序列检出DAI病灶37个,T1WI、T2WI序列病灶呈点状或小结节状,信号表现多样。SWI序列检出DAI病灶179个,病灶呈斑点状、串珠状或线条状明显高、低或高低混杂信号。18例未累及脑中线结构,6例累及脑中线结构。24例中GCS评分轻度(13~15分)13例,中度(9~12分)6例,重度(3~8分)5例;治愈9例,好转9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2例。结论 DAI病灶数目多、分布广泛或累及脑中线结构者,GCS评分低,二者均有明显相关性。SWI对DAI病灶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较常规M RI序列检出更多的脑内微小出血灶,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订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历;杨艺;兰胡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方法统计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201例N H L确诊患者的乙肝5项标志物阳性率,并与388例同期住院的肺癌患者和325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对比。结果201例NHL患者HBsAg阳性率和“小三阳”[HBsAg(+)、HBeAb(+)及HBcAb(+)]发生率分别为16.9%和14.9%,明显高于肺癌患者(8.8%和8.2%)和健康体检者(5.2%和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HL患者 HBsAb阳性率为45.3%,明显低于肺癌患者(57.2%)和健康体检者(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型 NHL的 HBsAg阳性率高于 T 细胞型NHL(P<0.05),且HBsAb阳性率低于T细胞型NHL(P<0.05),但性别、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9例 NHL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27.1%,其中 HBsAg阳性患者阳性率为47.1%,HBsAg(-)伴HBcAb(+)的25例患者中有1例(4.0%)HBV DNA阳性。结论 NHL患者的 HBV感染率高于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特别是B细胞型NHL患者。NHL与 HBV感染存在一定相关性,不能忽视NHL患者 HBV隐匿性感染的情况。
作者:张扬;李明;邓芳;陈少华;张家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估强生 VITROS FUSION 5.1全自动干片式生化仪校准品(KIT1:LOT0112;KIT3:LOT0322)两个校准包的基质效应。方法以 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参比系统,VITROS FU‐SION 5.1干化学分析仪为待评估系统,参照CLSI EP14‐A2文件对KIT1及KIT3校准包每个校准包3个水平随机排列在20份新鲜的患者标本之中,用待评估系统和参比系统分别对患者标本、KIT1进行血糖(GLU )、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测定,对KIT3校准包进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测定。结果 KIT1校准包中GLU、CR相对于参比系统不存在基质效应,其他项目至少有一个水平存在基质效应,KIT3校准包中所有项目至少有一个水平存在基质效应。结论在日常检测中由仪器校准品基质效应造成不同系统间结果的差异是不能忽视的,应尽量减少基质效应带来的影响。通过定期开展不同仪器间比对是减少其影响的手段之一,也是实验室标准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叶桂样;黄瑞勋;卓雪芽;陈玉祯;黄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Sysmex XN‐2000血细胞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计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76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分别用Sysmex XE‐5000和Sysmex XN‐2000对其进行有核细胞计数,以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小于或等于99个/μL (A组),100~499个/μL (B组),500~999个/μL (C组),≥1000个/μL(D组)4个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ysmex XE‐5000与Sysmex XN‐2000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结果相关性好,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smex XN‐2000适用于临床浆膜腔积液标本的细胞计数。
作者:胡先华;张滋勇;郭斌;张金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 T )水平并研究其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各组研究对象PCT水平、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和预后的差异,分析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MAP组和SAP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CON组(均 P<0.05),SAP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MAP组和SAP组急性胰腺炎患者PCT水平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PCT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其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紧密相关,可作为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作者:孔繁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样采集管,不同存放时间及不同存放温度对同型半胱氨酸(Hcy )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用普通真空采血管、促凝真空采血管、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各抽取两管静脉血,将同一受检者的相同采血管分别分入室温组和冷藏组,编号并于室温放置0.5h离心,离心后立即将冷藏组置于冰箱,并检测室温组H cy浓度;同时立刻吸取每例受检者普通真空采血管及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血清及血浆200μL于1 mL EP管并置于2~8℃冰箱冷藏保存,为分离组。在离心后3、6、9 h测定室温组及冷藏组Hcy浓度,测定完成后选取冷藏组普通真空采血管及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继续在冰箱中放置为未分离组,并在24、48 h测定分离组与未分离组H cy浓度。结果4种采血管标本的 H cy即刻值血清标本高于血浆标本(P<0.05)。同组相同采血管放置3、6、9 h与各自即刻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测定时间比较同种采血管室温组与冷藏组的Hcy浓度结果,9 h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及时分离血细胞层,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和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血浆中 Hcy浓度在2~8℃下,48 h结果与即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样采集管,不同存放时间及不同存放温度都会影响循环酶法H cy的测定结果。
作者:李慧;白利芬;惠玉芬;叶文瑞;雷光星;王兴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广元地区新生儿黄疸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活性及G6PD常见基因突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广元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6例,进行G6PD荧光斑点定性试验初筛及G6PD活性测定确诊,然后对确诊为G6PD缺乏的患儿进行常见基因分型,检测其突变基因。结果12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中,G6PD常见基因突变31例,发病率为24.6%,突变以G1388A(G-A)为主,共23例,占基因突变比例为74.2%(23/31),而G1376T(G -T)和 A95G(A -G)突变各占12.9%。结论广元地区新生儿患G6PD缺乏症者多数为G1388A(G -A)突变,亦属于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
作者:张博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 U )医护人员对床旁胸片的认知情况及行床旁胸片检查时医护行为对清醒患者的心理影响,通过规范医护行为,消除或减少对患者的负性心理影响。方法设计医护人员和患者调查问卷,了解医护人员对床旁胸片的认知现状、分析医护人员现存的不规范行为及对神志清楚患者造成的负性心理影响,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规范化培训,将培训前后的医护人员及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床旁胸片检查的认知和行为及对患者的影响情况。结果对照组医护人员认知缺乏而导致的不规范行为对患者造成的负性心理影响普遍存在,观察组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 P=0.000),对患者负性心理影响明显降低( P=0.000)。结论针对监护室医护人员开展关于床旁胸片检查的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可以有效规范医护人员行为,减少对患者的负性心理影响。
作者:夏利华;张克标;古满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近一年来解放军105医院临床用血状况,分析不合理用血的原因,提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策略。方法采用输血管理软件统计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有关科室用血情况,查阅统计时间段内各科输血病历,依据临床输血合理性调查标准,对输血状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分析改进效果。结果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2626份输血病历记录总用血量为15358 U ,红细胞用量占比43.2%,血浆用量占比38.7%,血小板用量占比16.0%,冷沉淀输血量占比为2.1%。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该院临床用血合理输注率为红细胞83.7%、血浆83.5%、血小板96.2%、冷沉淀94.6%,其中外科红细胞不合理输注率20.9%,感染科血浆不合理输注率26.0%。2014年4~10月该院临床用血合理输注率为红细胞90.4%、血浆90.1%、血小板96.5%、冷沉淀100.0%,其中外科红细胞不合理输注率10.9%,内科血浆不合理输注率11.0%。结论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血问题突出,经过增加医学培训、加强临床沟通及完善临床用血管理,该院临床用血不合理输注明显降低。
作者:李玉平;任鹏;王伦善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8~2014年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IS T 2试剂盒检测支原体,并测定其对9种药物的敏感性,该试剂盒采用比色法,肉汤培养基中含有尿素(用于脲原体属检测)和精氨酸(用于人型支原体检测)两种特殊底物。结果5725例标本中检出1783例支原体,检出率为31.14%,其中脲原体属1494例(83.79%),脲原体属合并人型支原体258例(14.47%),人型支原体31例(1.74%);总体药敏结果发现普那霉素对各型支原体敏感性均较高(>96%),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敏感率低(<30%),单纯脲原体属阳性时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敏感率也较高且保持稳定(>90%),脲原体属合并人型支原体阳性时各药敏感率下降,尤其是克拉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3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患者红霉素的敏感率均明显高于女性( P<0.05),四环素则相反,单纯脲原体属对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敏感性高于女性患者(P<0.05)。结论不同型别支原体、不同性别患者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应按照培养与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敏感率逐年下降,经验用药时应谨慎选用以防止耐药株增加。
作者:肖秀美;刘静伊;周磊;姚贝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生物细胞休眠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休眠是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主要原因。对肿瘤细胞休眠机制研究,目前较明确的机制,如各种因素激活休眠相关基因、暂时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自身的免疫逃逸、生物体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等因素。然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掘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与手段,如通过有意地促进肿瘤细胞休眠,延缓肿瘤转移与复发,抑制恶性肿瘤的快速进展,在早期即抑制肿瘤的发展等。本方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收集并整理针对肿瘤细胞休眠的新思路、新方法及通过建立各种实验动物模型并进行科学观察得出的新进展,为肿瘤治疗新方法、新思路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明(综述);刘跃亮(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