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古丽·阿巴白克力;夏米西努尔·阿布力米提;李庭芳
目的:讨论复明医疗队集中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体会,并评价手术效果. 方法: 于2007年8月7~22日集中实施79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出院时视力≥0.3者占69.7%,≥0.5者占41.7%,术后1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77.2%,≥0.8者占44.3%.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效、安全、简便、经济,适宜于白内障复明医疗队和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易湘龙;王燕;徐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01年1月~2006年6月我科收治4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治疗时间、随访时间和疗效.结果:30%的患者有活动性肺结核接触史,常见症状为腰背痛(92.5%),脊柱棘突叩压痛(55.0%).核磁是诊断脊柱结核的有效方式,腰椎受累为34例(81.0%),标本结核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的占52.9%,抗酸杆菌染色涂片呈阳性的占47.0%.抗结核耐药占44.4%,单纯药物治疗占15%,终手术干预患者占85%,平均治疗时间(12±12)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为(10.5±6.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结核治愈无复发占77.5%.结论:成人脊柱结核应早诊断、早治疗,延误诊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并影响预后.除了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外,细菌培养+抗结核药敏试验对治愈脊柱结核也很重要.
作者:楚戈;王振斌;赵疆;项泽文;卡哈尔·艾肯木;陈继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妊高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IH)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和婴儿病率及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妊高征病因的研究一直是妇产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1].
作者:张映艳;郭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盐酸伊立替康(中文译名开普拓)是近年开发的喜树碱类衍生物新药之一,目前已用于一线和二线治疗大肠癌.2005年5月~2007年3月我们应用伊立替康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转移性大肠癌患者28例,通过精心护理,减少了伊立替康毒性反应发生,保证了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蕊;高尚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教学课件是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是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学课件(包括电子幻灯片)的制作和应用是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多媒体教学优势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
作者:史红;胡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汉族患者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中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感染的检出率,为临床诊疗和防治Hp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9例维吾尔族、汉族患者进行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诊断Hp的感染,比较维吾尔族、汉族患者在不同疾病、年龄、性别中Hp感染情况等.结果:(1)维吾尔族患者慢性胃炎(CG)中Hp阳性率44.59%(33/74),汉族患者CG中Hp阳性率44.06%(52/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3).(2)维吾尔族患者十二指肠溃疡(Du)中Hp阳性率41.18%(14/34),汉族患者Du中Hp阳性率52.50%(2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5,P=0.331).(3)维吾尔族患者胃溃疡(Gu)中Hp阳性率55.00%(11/20),汉族患者Gu中Hp阳性率27.27%(6/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3,P=0.067).结论:维吾尔族、汉族患者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中Hp感染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对于维吾尔族、汉族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的患者均需检查Hp有无感染.
作者:古丽巴哈尔·司马义;穆耶塞尔·买买提依明;谢会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 MRI对肩关节常见疼痛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有肩关节疼痛患者,用1.5T的MRI仪行肩关节检查,分析肩袖撕裂及盂唇损伤的MRI形态学表现特点.结果:21例肩关节MRI扫描发现:肩袖病变13例、盂唇病变4例、肩袖病变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2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1例、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脂肪消失和滑囊炎或滑囊积液5例、肩胛骨肿瘤1例.21例中同时伴不同程度肩关节退行性变及骨创伤4例.5例经开放性手术或关节镜证实,其余16例行保守治疗后临床随访.结论:MRI具有多平面成像及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能详细显示肩关节组织解剖结构及异常改变,对肩关节常见疼痛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艾尔肯·阿不力孜;贾文霄;张克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教学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的、适应学科特点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评价,是加强实验教学的科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作者:彭雪梅;杨鲁川;文锦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教学改革首先是一个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理论,我们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
作者:马遇庆;蒲红伟;王文娜;热沙莱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一般分为科研型和临床型两种模式.我校基础专业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包括3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位课程的学习,提高基础理论水平;二是通过完成科学文献的查阅,科研课题的设计、实施,撰写论文和答辩等,培养其科学研究的能力;三是要求研究生参加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完成一定学时的实验教学任务,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学表达能力.
作者:汪维伟;吴宏;王亚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 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 30 例,于术后24 h 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 d;肠外营养组 30 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 、8 天检测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经过一段时期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的营养恢复作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无明显差异.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的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作者:王琦三;王海江;陈鹏;尹东;杨新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新统计为2%~11%,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的70%~90%[1],故及时有效地处理宫缩乏力性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十分关键.我院采用改良B-Lynch 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卫红;庞云霞;高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PTM)的水平与肾功能、蛋白尿、凝血功能、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54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MsPGN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PTM水平.依照蛋白尿的程度将病人分为两组:(1)大量蛋白尿组,24h尿蛋白定量大于3.5 g.(2) 少量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3.5 g.结果:大量蛋白尿组的PTM浓度、纤维蛋白原(Feb)、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比少量蛋白尿组高,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少量蛋白尿组的白蛋白比大量蛋白尿组高(P<0.05),两组CCr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人的PTM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PTM与Feb和蛋白尿呈正相关(r=0.371、r=0.505,P均<0.05),PTM随着Feb和蛋白尿的增加而增高.PTM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491,P<0.05),PTM随着白蛋白降低而增高.PTM与CCr、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浆PTM水平与蛋白尿的程度相关.血浆PTM与蛋白尿的水平不仅是(MsPGN)病变程度的指标,并且可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马昆;阿力亚·吐斯娜;桑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的高血压病人及糖尿病病人的增多,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人数也增多,且由于尿毒症病人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原因致心血管并发症日趋增多,其中急性肺水肿是常见、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黄汉红;姚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不孕症诊疗技术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宫外孕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同时,受检测手段提高影响,子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但临床对宫内外同时妊娠的认识仍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受临床经验及检测手段限制,常造成误诊误治.
作者:许洁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腿前内侧皮下软组织较少,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往往伴有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临床处理较困难.我院自1999年开始采用带蒂瓣转移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53例,术后严密观测组织瓣的血供特征,加强抗感染和精心专科护理,减少供区和受区并发症,获得满意护理效果.
作者:王建萍;张炜;严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961年莫尔和波尔发现幽门螺杆菌,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了质的飞跃,根治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一项主要原则,但根治药物的选择较多,具体选择哪一方案,是我们临床医师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作者:刘真;尚学勤;石青;张志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变化一般认为是由手术应激反应、心肺转流、脓毒血症所致.手术创伤、应激等因素引起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和释放过多,破坏促炎症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可导致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更为严重的并发症[1].手术后入住ICU 的老年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是健康恢复的关键,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马龙;卡丽毕努尔·力提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分析移植肾功能稳定期与急性排异反应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异性表现,以期得到超声诊断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的有价值指标.方法:对119例移植肾功能稳定期与46例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期患者的长径、宽径、厚径及实质厚度以及主肾动脉及弓状动脉的收缩期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移植肾长径、宽径、厚径及实质厚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排异反应组肾内血流灌注减少,达不到皮质边缘处,肾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不明显,而舒张期明显下降,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明显增高,与移植肾功能稳定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肾锥体回声减低、舒张期肾动脉血流速度下降、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升高对诊断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有特异性.
作者:曾红春;米娜瓦尔·玉努斯;姚兰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3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195 例患者术后随机分成 A、B、C 3组;A组病人术后疼痛治疗肌肉注射哌替啶100 mg;B组患者术后经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0.25%罗比卡因5 ml,内含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行单次硬膜外术后镇痛,同时拔除连续硬膜外导管;C组于术后前15 min经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0.25%罗比卡因5 ml+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且保留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术后6、12、24、48 h时间段观察3组镇痛效果(VAS评分)、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术后6、12、24、48 h,A组病人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术后24、48 h,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C组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A组及B组(P<0.01).结论:术后硬膜外自控(PCEA)应用于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优于单次吗啡硬膜外镇痛,更适用于术前对疼痛比较敏感或对手术有顾虑者.
作者:李霞;吴新民;张希;陈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