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丽萍;姜淑霞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和后路晶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在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9例PDR,共100眼,随机分为2组,术式1组53只眼,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行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式2组47只眼,为经扁平部玻璃体联合晶体切除术,保留前囊,人工晶体植入前囊上、睫状体沟内.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术式1组视力改善41只眼,占77.36%;术式2组视力改善30只眼,占63.83%,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 P<0.05).术式1组术后发生虹膜新生血管(INV)1只眼,占1.8%;术式2组术后发生INV7只眼,占14.9%,两组术后INV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 P<0.05).结论: 在治疗白内障合并PDR患者中,术式1组优于术式2组,其术后并发症和INV的发生率也明显低,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
作者:叶楠;张金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检测新疆不同民族贲门癌与非癌良性组织中HPV16/18与p53的异常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并讨论其意义.方法:应用PCR及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93例贲门腺癌和21例非癌组织的HPV16/18、p53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1)HPV16/18、p53在93例贲门腺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4.41%(32/93)、75.27%(70/93),在贲门非癌良性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21)、4.76%(1/21).它们的阳性率在癌和非癌组织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之间HPV16/18、p53阳性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53 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PV16/18的阳性表达与贲门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4)贲门腺癌中HPV16/18与p53间未发现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1)HPV16/18蛋白和p53的异常表达在贲门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贲门癌组织中HPV16/18、p53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民族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别.(3)p53 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作者:马遇庆;蒲红伟;陈朝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术前术后肛提肌训练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 方法: 对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康复训练组(实验组),实验组给予严格的肛提肌训练,观察病程、年龄、手术方式、训练时间与术后尿失禁的关系.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拔管后尿失禁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10、20、30、90 d时实验组的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低于70岁的年龄段中实验组在术后20、30、90 d尿失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70岁的年龄段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实验组的尿失禁持续时间为(20.0±7.6) d,低于对照组的(68.8±46.1) d (P<0.05).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肛提肌的早期、长期训练对预防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尤其对小于70岁的患者作用更明显.
作者:曹军华;马彬;孟庆华;古力扎尔·伊里;张朝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无C 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 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无术中C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 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6个月~3 年的随访,骨折愈合好,无死亡病例;术后无感染,钉板位置适宜,无松动、断裂或折弯;无股骨头分离切割、缺血性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在无C 臂术中透视条件下熟悉局部解剖及DHS 装置结构,正确复位,也能达到操作简便、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亡率并杜绝X线辐射的效果.
作者:陈刚;廖继稳;白靖平;艾克拜尔·尤努斯;艾合麦提江·玉素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是进行供肝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受体免疫系统变化研究的必要手段.早在70年代大鼠肝移植模型即已获得成功,早期采用三套管法(即门静脉、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均用套管),成功率较低[1].80年代初,改用二套管法(即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套管),缩短了肝移植的手术时间,成功率显著提高[2,3].本实验采用二套管法,结合一些国内的相关报道[4],作了相应的改进,成功建立了大鼠肝移植模型.
作者:李涛;赵晋明;温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B和C基因型的慢性肝炎与干扰素a-2b治疗48周的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进行HBV基因分型,观察干扰素a-2b治疗48周后的疗效.结果:慢性乙肝B基因型患者的综合应答率(41.6%)显著高于C基因型患者(24.1%)(P<0.01).结论:慢性乙肝B基因型对干扰素a-2b的疗效明显优于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用于干扰素治疗前的疗效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现实意义.
作者:赵文海;曾凡荣;韦玉芳;刘丽;陈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膝部隐匿性骨折的M 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膝部隐匿性骨折病例的MRI资料.对隐匿性骨折病例的部位、数目、类型进行统计.结果: 26例共41处膝部隐匿性骨折.隐匿性骨折以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多见.结论: MRI 能敏感显示膝部隐匿性骨折,对于疑为膝部隐匿性骨折的病例应列为首选检查,以防漏诊和误诊.
作者:孔德伟;贾文霄;米日古丽·沙依提;王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检测BRCA1、Bad在乳腺导管普通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 BRCA1、Bad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0例乳腺导管上皮普通性增生、28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5例乳腺癌中BRCA1、Bad表达情况.结果: (1)BRCA1在乳腺导管普通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20)、39.3%(11/28)、76.0%(19/25),三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2)Bad在三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15%(3/20)、35.7%(10/28)、72.0%(18/25), Bad蛋白在普通性增生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普通性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BRCA1、Bad在乳腺病变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提示BRCA1、Bad表达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乳腺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作者:付娟娟;刘存;马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人类疾病谱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一度对传染病的警惕性也大大降低,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传染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
作者:蒋莹;万珍;马冬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心脑血管病诸多危险因素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可以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下降.克拉玛依市为工业化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但存在明显不良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大样本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资料,为了更有效地防治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克拉玛依地区2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探索克拉玛依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收入等人群高血压的分布,并找出高血压的易患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苟志平;宋镇;周黎黎;柳立红;白建军;杨晓燕;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新疆各级医院和企业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满意度,探索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348名放射人员,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 1998) 和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和对工作满意程度的测评.结果: 企业和男性的放射人员承受的职业紧张压力更大,对工作的满意度更低;具有大专学历、年龄在40~50岁之间、从事放射工作≥25年的放射人员承受职业紧张压力小,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强,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不同婚姻状态和民族的放射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及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相同的.结论: 放射工作是一个紧张的职业.针对放射人员的紧张反应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放射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提高工作满意度,保护和促进放射人员的工作能力.
作者:孙小娜;刘继文;杨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2000年1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经第5、6或7肋骨上缘骨膜下进胸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和背阔肌进路并采用肋骨下缘骨膜下缝合关胸方法的腋下横切口行开胸手术66例.
作者:张健;张康;阿布力米提·哈力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三叉神经痛的特征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是神经性疼痛中常见的疾患,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病人.在40岁以上患病者达70%~80%,女性略多于男性.随着显微外科和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成为治疗该病安全、有效的手段.自1999年9月~2006年5月我院对156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区位于桥小脑旁,手术视野小且深,术中容易损伤神经及周围血管[1],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防范处理至关重要,现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辛丽萍;姜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2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并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水平.结果: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不同分级、分层,结果显示IL-6水平在单支、多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不同分层者间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各病例组患者外周血中IL-6升高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的增加,IL-6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指标而提供了一条线索.
作者:李杰;任澎;李南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医源性胆管损伤主要由于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胃大部切除术和胰头部手术等造成,此外还可见于十二指肠憩室切除和肝叶切除术.其中,约90%继发于胆囊切除术,5%继发于胆总管探查术,3%继发于胃大部切除术,其余手术约占2%[1].近10年来,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加上国内胆道手术的逐渐普及,胆囊切除术病例大量增加,很难精确统计国内的胆管损伤率.所以胆管损伤的发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作者:高文彪;胡学军;颜熙君;夏红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静脉和口服铁剂分别联合应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长素(EPO)治疗伴有功能性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探讨对功能性缺铁的补铁途径和方法.方法:将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功能性缺铁和贫血的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静脉组使用蔗糖铁注射液,口服组患者使用力蜚能.2组患者均联合EPO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维生素B12、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静脉组与口服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接受治疗前维持透析时间及贫血程度、血清铁蛋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静脉组Hb、RBC、SF均高于口服组 (P<0.05).2组平均EPO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静脉组与口服组患者肝、肾功能、血清CRP、维生素B12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若存在缺铁需静脉补铁.蔗糖铁注射液可更好地纠正患者的功能性缺铁,增加铁储备,改善EPO的疗效.
作者:高继玲;刘黎明;刘晓红;张淑萍;王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 30例连续动脉瘤的病人,在术后10 d行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经DSA证实.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造影检查,重建技术用容积再现(VR)及大密度投影(MIP),评价动脉瘤夹的位置和动脉瘤夹闭的情况.结果: 30例动脉瘤夹闭术后通过减影CTA检查,其中动脉瘤夹27例可以显示,减影后3例瘤夹完全减掉,并通过非减影的CTA重建图像观察瘤夹的情况.28例动脉瘤完全夹闭,其中漏诊1例动脉瘤颈夹闭不完全的,2例动脉瘤术后仍显示部分瘤体;28例载瘤动脉通畅,1例有血管闭塞,1例有血管狭窄.对动脉瘤颈残留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67%/100%,对载瘤动脉通畅的敏感性/特异性100%/100%,评价者对动脉瘤颈残留的一致性为0.78,对载瘤动脉通畅的一致性为1.00.结论: 减影CTA可显示动脉瘤夹闭术后的血管改变,显示动脉瘤夹的准确位置,可作为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作者:党军;刘文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恶性淋巴瘤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45个受累浅表肿大淋巴结声像图,并选择40例患者43个良性反应性增生肿大淋巴结做对比.比较两组淋巴结长径与短径比(L/S)、淋巴门髓质部形态(淋巴门髓质部存在时,还需比较淋巴门髓质部宽径与淋巴结宽径比)、结内血流分布,并比较两组患者浅表肿大淋巴结分布部位数.结果: 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多数呈类圆形(L/S<2)、淋巴门髓质消失、非淋巴门型血流,且常多处肿大.同时本组资料中约1/3的恶性淋巴瘤声像图类似良性反应性增生,但这类淋巴瘤淋巴门髓质形态特异,可资鉴别.结论: 超声对恶性淋巴瘤引起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声像图类似良性反应性增生的一类淋巴瘤.
作者:王晓荣;姚兰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肝包虫病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包虫病12例,其中肝细粒棘球蚴8例,肝泡状棘球蚴4例.5例做MRI水成像,4例做血管MRI成像,全部做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肝细粒棘球蚴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影像,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厚度均匀一致.在T2WI上低信号和多房性子囊为其特征性表现.泡状棘球蚴呈不规则实性肿块,T1WI、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尤其是在T2WI上的低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MRCP水成像和MRA血管成像技术的运用,能够清楚显示肝包虫病灶的细微结构、病灶与胆道及病灶与血管的关系.结论:MRI可以检出肝包虫寄生的部位、种类、形态、大小、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不同病理变化的相应的分型和肝脏非寄生虫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建;郑田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控制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分别皮下注射诺和锐30胰岛素和诺和灵30R胰岛素,监测两组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无差异,餐后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控制早餐后血糖的作用优于诺和灵30R.
作者:郭念昆;彭颜辉;纪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