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部
目的:探讨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各项参数在贫血患者临床诊断与鉴别中的价值。方法主要采取美国贝克曼库尔特L H-750自动分析仪对本院2012年1~12月间的50例贫血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各项参数进行测定。结果研究中失血性贫血、二联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率(IFR%)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研究组中溶血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性贫血、二联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RE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检测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各项参数对贫血患者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有焦虑症的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所选病例的焦虑评定,并分别于综合护理前以及护理后7、28 d后进行焦虑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的评定。结果患有焦虑症的空巢老人产生焦虑症的主要因素是患有慢性疾病、社交能力差、和经济状况差,位于所有因素的前三位,分别占78.13%、71.88%和59.38%。其次,文化程度较低、性格孤僻、无兴趣爱好和无固定收入也是患有焦虑症的主要因素。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后7 d和干预后28 d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HAD-A评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7 d和干预后28 d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心理、社会、物质、情感、精神等方面均得到好转,生活质量评分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空巢老年人焦虑症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洁华;王继红;刘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预后及其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诊治的80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纳洛酮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预后,并检测BDNF、S100B和NSE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纳洛酮组的患儿的总体有效率为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BDNF、N ES和S100B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且纳洛酮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对照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亦明显低于纳洛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HIE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和脑损伤指标BDNF、S100B和NSE水平变化。
作者:廖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刊2013年2月14日出版的第10卷3期289页,由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石书凡、杨长顺撰写的论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由于排印错误,误将作者顺序印刷为:杨长顺、石书凡,更正为:石书凡、杨长顺。
作者:《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使用复位钳对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进行小切口辅助复位,然后行髓内钉内固定,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来收治的38例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4~80岁,平均53岁。均采用复位钳经附加外侧小切口复位骨折,再插入髓内钉,固定方式均为静态锁定。其中7例患者术中使用了单扎钢丝辅助固定。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14个月。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复位质量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34例达到解剖复位,4例骨折近端有轻微外翻畸形(在2°~5°范围内),但无并发症发生。其中37例骨折愈合,愈合率达97.4%。结论通过使用复位钳对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进行辅助复位,而后行髓内钉内固定,必要时单扎钢丝捆绑固定,可获得优良的复位质量,并且骨折愈合率高。术中需仔细操作,尽量减少软组织的损伤。整个手术操作简单,宜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夏孟红;向朝栋;倪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研究组共32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1共30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2共30例采用坎地沙坦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24 h平均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白天及夜间平均DBP和SBP、心率(HR)等指标,分析并比较各组的降压效果及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和8周24 h平均DBP和SBP、白天及夜间平均DBP和S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8%(30/32)与对照组1的总有效率76.7%(23/30)、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70.0%(21/30)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且具有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理想的联合降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儿安全的影响。方法抽选该院自愿要求实施无痛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无椎管内麻醉手术禁忌证、单胎头位产妇100例为观察组,予以1 m g/m L罗哌卡因复合0.5μg/m L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同时选择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产程、产妇下肢肌力、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麻醉10 min后直至宫口全开时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率、产妇下肢肌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后产妇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均相较于镇痛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显著降低及剖宫产率,并且不增加母婴安全隐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晓妮;池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价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的性能验证。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评价方案对北京九强公司生产的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髓过氧化物酶测定试剂盒进行了回收试验、干扰试验、临床可报告范围及精密度验证。结果北京九强生产的MPO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的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品的实验室精密度CV为8.9%;回收率95.7%~108.3%。线性评价的相关系数r=0.997,线性回归方程为Y=1.033X-25.092;干扰试验中不同程度的标本溶血均对测定MPO造成严重干扰。抗坏血酸6.3~100mg/L,三酰甘油小于7.8mmol/L内无明显干扰,相对偏差小于10%,三酰甘油浓度大于7.8mmol/L对试验有明显干扰,相对偏差为11.5%~11.9%。结论九强公司在国内首次推出的髓过氧化物酶(MPO)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在抗干扰、线性、正确度及精密度等方面的性能达到临床需求,值得在临床心脑血管危险因子检测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小文;孙安平;陈建华;乔永峰;孔花娟;李玲贤;陈皎;郑荣;李雄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妇科与胆囊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脐入路腹腔镜妇科与胆囊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左侧附件脓肿者手术时间50 min ,术中出血共40 mL。右侧卵巢畸胎瘤者手术时间70 min ,术中出血50 mL ;3例子宫全切术者手术时间100~140 min ,术中出血100~200 m L。术后无呕吐、出血、胆漏、临近脏器损伤、尿潴留、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胃肠功能约24 h恢复,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壁无明显切口瘢痕,术后3~6 d均痊愈出院。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妇科与胆囊联合手术同时处理两种此类腹部病变,让患者避免多次手术,带来更小的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及费用,具有较好的微创和美容效果,与现代女性患者的需求吻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诗寒;桑晓梅;姚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正向护理安全文化对护理缺陷管理的积极意义。方法统计2010~2012年该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和上报例数,通过问卷调查比较正向文化实施前后护士对护理缺陷发生后的心理影响。结果通过正向护理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宣传,本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逐年下降,而上报率则逐年增加。护士对护理缺陷发生后的心理压力明显减小,通过系统查找原因使多部门护理管理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正向护理安全文化能够激励护士并有效改变护士对待护理不良事件的观念和态度,真正落实主动上报,交流改进,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张洪敬;钟守群;刘光碧;黄伟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调控miR-195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对阿霉素药物(ADR )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脂质体将成熟miR-195模拟物(miR-195 mimic)及阴性对照转染至乳腺癌细胞MCF-7,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miR-195的表达变化;采用M T 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转染miR-195模拟物及其对照经ADR作用后细胞的增殖及凋亡;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Raf-1、P-gp、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miR-195 mimic后,明显上调了细胞中miR-195的表达水平(P<0.01);在miR-195 mimic与ADR联合作用后,明显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其敏感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近2.5倍(P<0.05),同时促进了细胞的凋亡(P<0.05);Western-blot检测发现在转染miR-195 mimic后,细胞中Raf-1蛋白及BCL-2、P-gp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乳腺癌细胞中,miR-195作为抑癌基因,能够有效促进乳腺癌细胞对ADR所介导的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miR-195负性调控Raf-1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作者:杨舸;蒋鸥;吴道全;袁平衷;李传达;翁亚光;朱静;田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耐多药结核病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耐多药结核病围术期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家庭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结果治疗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为8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干预后治疗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耐多药结核病围术期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负性心理状态,对治疗及术后恢复有积极影响,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陈小霞;唐玲;肖帆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锝99-MDP)加中药对浸润性突眼(GO)的治疗效果及疗效机理。方法对2008~2012年间GO患者46例,采用锝99-MDP加中药治疗,按病情轻重分别治疗1~3个疗程。同时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6例患者作为对照。治疗前后观察GO相关症状、体征及指标,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判。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症候均有改善,锝99-MDP加中药的有效率为89.1%,糖皮质激素组的有效率为56.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测定突眼度、T 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显著变化,但治疗组对患者突眼度的降低、T细胞亚群的调整与对照组相比更明显。结论锝99-MDP加中药治疗GO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琼科;郑世霞;刘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肾病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8例。两组患者病情程度、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指导、感染预防、水肿预防、血液透析、内瘘防治、心理护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脏疾病患者护理方面主要存在水肿、内瘘、褥疮、感染、跌倒等安全隐患,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肾病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较为明显的帮助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霍家玉;李家明;李共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状况,探讨影响其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查阅和随访372例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将各个变量纳入Cox模型,用向前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判断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372 NSCLC患者中有效病例350例,失访22例,失访率为5.91%,其中Ⅰ期62例(17.71%),Ⅱ期125例(35.71%),Ⅲ A 期82例(23.43%),ⅢB期40例(11.43%),Ⅳ期41例(11.71%)。各期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 T NM 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1个独立高危因素,而手术方式、是否含铂类药物和Karnofsky评分值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3个主要因素。结论 TNM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方案和Karnofsky评分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作者:曾维英;魏漫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Vitros 5.1 FS生化分析仪的测量精密度和正确度。方法根据CLSI EP15-A2及其他相关文献,对强生Vitros 5.1 FS生化分析仪17个常用生化指标精密度和正确度分析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结果精密度结果显示,Swithin(Stotal)均小于σwithin(σtotal),符合精密度性能要求。参考物质提供的定值均在测量结果的验证区间内。结论强生Vitros 5.1 FS生化分析仪17个常用生化指标测量的精密度和正确度符合质量目标要求。
作者:林海标;范雪莲;王建兵;林莉;郑松柏;柯培锋;何敏;万泽民;徐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并发高血压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波动情况,为预见性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136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对研究对象在伤后第1、2、3、5天以及第7天内的24 h血压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颅脑损伤并发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的昼夜变化情况不符合“杓型”的变化规律,血压的负荷逐渐增大,且患者的血压值明显增高。血压的低谷时间消失,患者血压的昼夜变化节律不明显。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病变的初期存在应激反应使血压升高,之后血压会呈现自然下降恢复趋势,从而保护脑细胞不受到更严重损害。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及时反映颅脑损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24 h血压动态变化情况,为预见性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唐亚芳;王芳;康文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谱分析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4例肝病患者中各类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分布、年龄、性别特征及自身抗体(ANA)、肝抗原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864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76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7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4例和重叠综合征(OS)9例。ALD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病毒性肝炎组ANA、抗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型抗体(LKM-1)的阳性率分别为23.3%、4.6%、1.0%;AIH组ANA、ASMA、抗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78.1%、70.6%、7.8%、5.9%、9.8%、29.4%;PBC组ANA、ASMA、抗线粒体抗体亚型M2(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83.9%、37.8%、86.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必要条件,但这些自身抗体也可见于病毒性肝炎。
作者:李琳彬;郭广波;余焰;刘力瑜;陈忠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儿肾动脉(RA)、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确定正常胎儿RA、UA、MCA血流参考值,并分析RA、UA、MCA血流参数与孕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该院行产前检查的185例孕周为4~41周的正常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 RA、UA、MC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及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RA、UA、MCA中PS值显著增加,而RA、UA中RI、PI、S/D值显著减少。经相关性分析可知,RA、UA、MCA中RI、PI、S/D与孕周呈负相关性(P<0.05),而RA、UA、MCA中PS与孕周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测量不同孕周胎儿RA、UA、MCA血流动力学参数能有效了解胎儿颅脑循环、胎盘循环及全身血流循环状态。通过建立正常胎儿血流参数参考范围可为超声预测胎儿宫内生长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郑东平;雷琳;杨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癌症患者化疗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124例恶性肿瘤采取化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2例,所有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阅读疗法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50.26±1.7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38±2.01)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组为(41.63±2.6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85±2.74)分;SDS及SAS评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相对于干预前均明显增高,而观察组在阅读干预后则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对癌症患者而言,能够有效地改善化疗期间所产生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许厚芬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