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国产 D-二聚体试剂的临床验证研究

马艳侠;张建平;穆彦龙

关键词:D-二聚体, 试剂, 性能验证, 等效性
摘要:目的:验证某国产D-二聚体(D-D)胶乳免疫比浊法试剂在日本Sysmex公司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上的临床性能。方法将2013年1~12月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患者38例纳入患者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62例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国产试剂(A试剂)和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试剂(J试剂)进行血浆D-D检测,同时进行低值及高值质控品检测以分析批内、批次间精密度。以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A试剂参考区间验证;临床标本两种试剂D-D检测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等效性检验。结果 A、J试剂检测低值质控品批内精密度分别为5.04%、4.45%,检测高值质控品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81%、2.03%,检测低值质控品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4.60%、5.69%,检测高值质控品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93%、2.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试剂参考区间为0.14~0.97μg/m L。A试剂和J试剂临床标本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标本两种试剂 D-D 检测结果总体均数之差的双侧90%置信区间为-0.85~0.89,位于等效区间-1.04~1.04内。结论该国产D-D试剂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与进口试剂临床应用等效。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三酰甘油对临床生化检查的干扰剂量效应分析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 G )对16项常见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干扰剂量效应。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临床化学干扰试验-批准指南》(EP7-A2)要求进行干扰试验,确定干扰物TG与干扰效果(偏差)之间的剂量效应。结果 TG对总蛋白、清蛋白、葡萄糖、尿素、碱性磷酸酶、镁、无机磷、钙、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铁存在正向干扰,其中前8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P<0.05),后3项回归方程二次项关系显著(P<0.05)。对γ-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酸存在负向干扰,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P<0.05)。结论 TG对临床常见生化检测结果存在不同剂量效应的干扰。

    作者:孟凡超;赵宗玲;张梅;李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影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SS)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SS患者(SS组)进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DS)评定,以及脑电地形图(BEAM )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另选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50例健康老人(NC组)进行MMSE评定,与SS组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S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SS组、AD组、NC 组 MMSE评分分别为(24.90±3.03)、(16.70±3.40)、(25.77±2.55)分,SS组MMSE评分高于AD组(P<0.05),但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SS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小学文化程度的患者,ADL评分小于或等于16分的SS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ADL评分大于16分的患者(P<0.05)。ADL评分、文化程度、年龄、居住方式、BEAM检查结果非常显著地进入了回归方程模型(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L 评分(r=-0.527,P=0.000)、文化程度(r=0.525,P=0.000)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结论影响SS患者MMSE评分的主要因素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文化程度、年龄、居住方式及BEAM检查结果。提高SS患者认知水平,应重点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张银玲;谭小林;李远;赵科;文晏;黄杰;曹国兴;张代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瑞芬太尼在胃癌根治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佳剂量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胃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A、B、C组,每组各15例。A组术中应用0.4μg/(kg · min)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应用0.2μg/(kg · min)瑞芬太尼+丙泊酚;C组应用0.04μg/(kg · min)芬太尼+丙泊酚。观察患者在手术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后(T4)5个时刻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收缩压(SP)、舒张压(DP)等生命体征变化及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变化。结果(1)三组患者SP、DP及HR水平在T1时刻低于其他时刻(P<0.01);T2时刻A组SP、DP、HR水平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5),B组SP、DP、HR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T1、T2、T3 HRV水平明显高于同组T0时刻(P<0.05);(2)术后24 h 3组患者在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术前( P<0.05);术后48 h A组患者CD3+、CD4+、CD4+/CD8+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60 h A组、B组患者CD3+、CD4+、CD4+/CD8+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应用剂量为0.4μg/(kg · min)瑞芬太尼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佳剂量。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血液高凝状态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类由于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一种或几种珠蛋白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静止型、轻型、中间型及重型地贫。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地贫患者的平均寿命明显提升,但相关并发症的也不断出现。地贫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贫血、黄疸、骨质改变及髓外造血所致肝脾肿大等,主要并发症包括骨质疏松症、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脾切除的患者)、内分泌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所致慢性贫血、铁负荷过重、肺动脉高血压和血栓栓塞(T E )。其中,TE既可发生在静脉中,也可发生于动脉中。发生于静脉时,可导致深部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发生于动脉时,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综合征等。

    作者:付春云;陈少科;张强;何升;韦媛;陈秋莉;唐燕青(综述);郑陈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西医科大第四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680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40例。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75±2.2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3.91)d ,观察组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4124.53±1043.1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24.00±2809.08)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林媛;孟俊华;张红;陈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环境温度下粉尘螨致敏哮喘患儿炎性反应细胞及其因子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粉尘螨致敏哮喘患儿血清炎性反应细胞及其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粉尘螨致敏哮喘患儿102例,包括缓解期75例、急性发作期2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 IF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 P )及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并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记录每次采血前30 d的环境平均温度。将检测前30 d平均环境温度小于16℃的患儿(39例)纳入A组,平均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16℃的患儿(63例)纳入B组。比较不同病期、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血清MIF、ECP、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IL-13检测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MIF、ECP、IL-13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儿(P<0.05)。102例患儿血清MIF与ECP、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A组与B组患儿血清MIF与ECP、IL-13、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MIF与粉尘螨致敏哮喘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在不同病期、不同环境温度等条件下,M IF均可作为病情判断的指标。

    作者:谭永强;顾海萍;施燕蓉;叶桂云;陈柳;刘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代谢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82例老年患者,按疾病种类分为T2DM 合并脑梗死组、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 T2DM 组,检测并比较血清胆红素、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与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T2DM组比较,T2DM合并脑梗死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水平明显降低,UA、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及血脂代谢异常可能与T2DM患者继发脑梗死密切相关。

    作者:田慧军;康玲伶;余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腹股沟疝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缺损往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疝[1],俗称“疝气”,分为直疝与斜疝,前者好发于老年男性,而后者则在儿童与青壮年中比较常见[2-3]。腹股沟疝为普外科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包括高位结扎术与修补术两种。由于高位结扎术有一定的缺点,目前比较常用的是修补术[4]。修补术中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常用,这种方式同其他术式相比,不仅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患者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5],对于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比较适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目前常用的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为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本院开展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进;胡季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导致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120例,分析导致术后疼痛的原因以及不同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120例患儿住院90.00%(108/120)达到治愈标准。并发症发生率为25.83%(31/120),其中10.00%(12/120)为切口感染,8.33%(10/120)为尿瘘,7.50%(9/120)为尿道狭窄。导致患儿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包括伤口疼痛、换药、机械摩擦、留置引流管、不正确体位、阴茎勃起和感染或并发症,分别占77.78%(280/360)、43.61%(157/360)、43.06%(155/360)、23.33%(84/360)、15.28%(55/360)、13.89%(50/360)和8.33%(30/360)。术后第6天因伤口疼痛、机械摩擦、感染或并发症引起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6.67%(56/120)、29.17%(35/120)和17.50%(21/120),与术后第1、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3、6天因不正确体位、机械摩擦、换药和留置引流管引起的疼痛发生率,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与伤口疼痛、换药、机械摩擦、留置引流管、不正确体位、阴茎勃起和感染或并发症有关,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并针对导致疼痛的不同因素实施合理护理,可降低患儿的疼痛感,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秦丽;徐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某国产 D-二聚体试剂的临床验证研究

    目的:验证某国产D-二聚体(D-D)胶乳免疫比浊法试剂在日本Sysmex公司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上的临床性能。方法将2013年1~12月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患者38例纳入患者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62例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国产试剂(A试剂)和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试剂(J试剂)进行血浆D-D检测,同时进行低值及高值质控品检测以分析批内、批次间精密度。以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A试剂参考区间验证;临床标本两种试剂D-D检测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等效性检验。结果 A、J试剂检测低值质控品批内精密度分别为5.04%、4.45%,检测高值质控品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81%、2.03%,检测低值质控品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4.60%、5.69%,检测高值质控品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93%、2.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试剂参考区间为0.14~0.97μg/m L。A试剂和J试剂临床标本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标本两种试剂 D-D 检测结果总体均数之差的双侧90%置信区间为-0.85~0.89,位于等效区间-1.04~1.04内。结论该国产D-D试剂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与进口试剂临床应用等效。

    作者:马艳侠;张建平;穆彦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渗应激环境下伤寒沙门菌 t4606基因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 t4606基因在伤寒沙门菌适应高渗应激环境时的生物学作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伤寒沙门菌感染提供可能的靶向基因。方法采用原核生物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制备伤寒沙门菌 t4606基因缺陷株及t4606基因缺陷回补株;以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培养液600 nm处得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比较 t4606基因缺陷株、回补株及野生株在高渗应激(300 mmol/L NaCl)环境下的生长能力;统计学分析不同菌株间的吸光度值差异。结果成功制备伤寒沙门菌 t4606基因缺陷株和相应的回补株;生长曲线分析显示在高渗应激环境下, t4606基因缺陷株的生存能力明显弱于野生株。结论 t4606基因在伤寒沙门菌适应高渗应激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4606基因有可能作为临床治疗和预防伤寒沙门菌感染的靶向基因。

    作者:缪敏慧;孟红委;倪红元;戴如顺;王敏;杜鸿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咸阳市城乡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调查及综合防治效果观察

    目的:对咸阳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法对咸阳市886名儿童进行肛周检查,同时对儿童卫生习惯、幼儿园卫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点开展综合防治,对照点除对阳性儿童药物治疗外,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受检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1.2%。其中男童为10.4%、女童为12.2%,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城市、农村儿童分别为5.6%、19.1%,城乡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蛲虫感染与饭前不洗手、有生饮生食习惯、不常清洗肛周、不剪指甲等因素密切相关。幼儿园卫生状况对儿童蛲虫感染也有很大影响。防治前后,干预点的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蛲虫感染与不良卫生习惯、幼儿园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对控制蛲虫感染效果显著。

    作者:赵莉平;安荣;刘启玲;石小玲;王丽;丁延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5±2.5)d ,对照组为(25.5±3.5)d;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惠娟;张小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解读

    卫生部于201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1](以下简称“卫生部令第85号”),标志着国内临床用血管理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对于促进我国输血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笔者现就学习“卫生部令第85号”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宇宁;季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将102例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51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组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介素-18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及炎症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A组血脂及炎症指标改善程度均较B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体内脂代谢水平和炎症状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用于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何雪梅;李文宏;薛丽娜;姬改梅;曹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141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检测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回顾性分析 PAE菌株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1414株PA E ,以痰液检出多[1126株(79.6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88株(6.22%)]。PA E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61%、22.98%、33.73%、14.07%、31.40%、31.61%、34.23%,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头孢替坦、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均高度耐药,耐药率大于95.00%。2012年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2011年明显下降( P<0.05)。结论氨基糖苷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PA E感染的经验用药。

    作者:邹自英;苟丹;刘媛;朱冰;曾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疼痛、瘢痕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中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文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山东省某院212031例标本HC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 )抗体检测结果。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共计212031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 HCV抗体检测结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CV 抗体阳性率为1.06%(2240/212031)。2013年 HCV 抗体阳性率低于2010~2012年( P<0.05)。男性受检者 HCV抗体阳性率为1.12%(1228/109697),高于女性受检者的0.99%(1012/102334,P<0.05)。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受检者阳性率高(1.45%),0~<20岁组受检者阳性率低(0.53%,P<0.05)。肝病科患者HCV抗体阳性率为6.02%(166/2757),明显高于非肝病科患者的0.99%(2074/209274,P<0.05)。结论本地区HCV抗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及科室差异。

    作者:张培莉;刘义庆;邹建文;王景鸿;关莹;朱雪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医学检验所多点实验室间生化分析的比对研究

    目的:通过对检验所本部及三家医院检验科不同检测系统前后两次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按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NCCLS)的用患者标本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批准指南(第2版,EP9-A2)要求,以检测系统(X):SIE-MENS ADVIA 2400生化分析仪,日本一化试剂,朗道校准品和朗道质控品作为目标检测系统。另三家医院的检测系统Y2、Y3、Y4作为比较检测系统,三个比较检测系统均为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仪。在各自系统中通过检测患者新鲜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来计算比较检测系统和目标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 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各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次检测不同系统间检测结果均显著相关(r2>0.95),第一次比对结果中比较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存在明显的偏差,且检测结果仅部分处于临床可接受水平(检测系统Y2、Y3呈LDH ,CK可接受性能评价通过;检测系统Y4仅LDH可接受性能评价通过)。通过采取统一系统参数、试剂品牌、校准品批号、质控品批号等措施,第二次比对结果均处于临床可接受水平(检测系统Y2,Y3,Y4可接受性能评价均通过)。结论通过不同生化仪器之间的比对确保了常熟地区不同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间的可比性,也为其他地区开展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借鉴经验。

    作者:钱建平;蒋廷旺;熊怀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本院骨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266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对两组受试对象下肢各静脉内径、血管内充盈、实性回声以及血液走向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266例共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81例,术前、术后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血栓易发生部位为小腿静脉,且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升高而增加。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外伤时间、骨折分类及受累部位、血D-二聚体水平。结论下肢骨折是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之一,彩色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分析相关静脉血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贞;王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