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研究

张银玲;谭小林;李远;赵科;文晏;黄杰;曹国兴;张代江

关键词:老年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SS)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SS患者(SS组)进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DS)评定,以及脑电地形图(BEAM )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另选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50例健康老人(NC组)进行MMSE评定,与SS组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S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SS组、AD组、NC 组 MMSE评分分别为(24.90±3.03)、(16.70±3.40)、(25.77±2.55)分,SS组MMSE评分高于AD组(P<0.05),但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SS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小学文化程度的患者,ADL评分小于或等于16分的SS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ADL评分大于16分的患者(P<0.05)。ADL评分、文化程度、年龄、居住方式、BEAM检查结果非常显著地进入了回归方程模型(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L 评分(r=-0.527,P=0.000)、文化程度(r=0.525,P=0.000)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结论影响SS患者MMSE评分的主要因素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文化程度、年龄、居住方式及BEAM检查结果。提高SS患者认知水平,应重点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年龄段壮族健康人群外周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百色地区壮族健康青年、老年人群外周血细胞各项参数的差异。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的1712例壮族健康青年和老年人外周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男性和青年男性之间,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细胞比容(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与青年女女性之间, 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与老年女性之间,RBC、Hb、MCV、MCH、MCHC、血小板比容(PCT)、HC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男性与青年女性之间, RBC、Hb、MCV、MCH、血小板(PLT)、PCT、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百色地区壮族健康者外周血细胞部分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有必要根据年龄和性别建立适合本地群人群的血细胞参数参考区间。

    作者:张海洁;兰周燕;石祥;韦建开;邓益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炎症因子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胸引流管保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 F-36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体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与传统食管癌根治术相比,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创伤小,术后炎性反应程度轻,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瑜;黄涛;傅勇;谢兴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三相骨显像检查对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诊断效能研究

    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检查对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的诊断效能。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行三相骨显像检查的骨折愈合不良患者60例分为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组(感染组,32例)和非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组(非感染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流相和血池相异常部位放射性计数(A )、正常部位放射性计数(N)比值(A/N血流、A/N血池),比较三相骨显像检查与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 R )对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的诊断效能。结果 A/N血流对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的诊断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75.0%,准确率为86.7%,阳性预测值为79.6%,阴性预测值为92.7%;A/N血池诊断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67.9%,准确率为79.8%,阳性预测值为75.4%,阴性预测值为93.6%。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A/N血流、A/N血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血流和 A/N血池对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的诊断效能优于外周血白细胞、CRP、ESR检测(P<0.05)。结论三相骨显像诊断具有精确度高、无创等优点,尤其对感染阴性预测非常准确,可作为个别特异炎性反应诊断的佳替代方法。

    作者:龚发阔;何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 )又称肩疼痛弧综合征,是肩关节外展活动到一定范围时,肩部和上臂出现的疼痛综合征。任何引起肱骨头与喙肩穹反复摩擦、撞击的疾病均可引起SIS[1]。SIS是中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2]。SIS的病理变化包括从肩峰下滑囊炎到肩袖肌腱全层撕裂的一系列变化[3]。目前,SIS已独立于肩痛类疾病,但其临床症状与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不稳、骨性关节炎等引起的肩关节慢性疼痛难以鉴别,需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S IS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亚超;李亭亭(综述);李韶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环境温度下粉尘螨致敏哮喘患儿炎性反应细胞及其因子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粉尘螨致敏哮喘患儿血清炎性反应细胞及其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粉尘螨致敏哮喘患儿102例,包括缓解期75例、急性发作期2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 IF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 P )及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并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记录每次采血前30 d的环境平均温度。将检测前30 d平均环境温度小于16℃的患儿(39例)纳入A组,平均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16℃的患儿(63例)纳入B组。比较不同病期、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血清MIF、ECP、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IL-13检测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MIF、ECP、IL-13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儿(P<0.05)。102例患儿血清MIF与ECP、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A组与B组患儿血清MIF与ECP、IL-13、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MIF与粉尘螨致敏哮喘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在不同病期、不同环境温度等条件下,M IF均可作为病情判断的指标。

    作者:谭永强;顾海萍;施燕蓉;叶桂云;陈柳;刘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各40例患者,麻醉前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的注射剂量分别为0.020、0.017、0.014、0.011、0.008 mg/kg。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简单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谵妄发生率,以及药物注射后的口干情况。结果术后3 d MMSE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 E、D、C、B、A组,其中C、D、E组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谵妄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E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后10、20、30 min ,口干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E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口干程度逐渐增高。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刘杨;张继刚;胡玉萍;惠康丽;李伟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某国产 D-二聚体试剂的临床验证研究

    目的:验证某国产D-二聚体(D-D)胶乳免疫比浊法试剂在日本Sysmex公司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上的临床性能。方法将2013年1~12月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患者38例纳入患者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62例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国产试剂(A试剂)和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试剂(J试剂)进行血浆D-D检测,同时进行低值及高值质控品检测以分析批内、批次间精密度。以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A试剂参考区间验证;临床标本两种试剂D-D检测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等效性检验。结果 A、J试剂检测低值质控品批内精密度分别为5.04%、4.45%,检测高值质控品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81%、2.03%,检测低值质控品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4.60%、5.69%,检测高值质控品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93%、2.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试剂参考区间为0.14~0.97μg/m L。A试剂和J试剂临床标本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标本两种试剂 D-D 检测结果总体均数之差的双侧90%置信区间为-0.85~0.89,位于等效区间-1.04~1.04内。结论该国产D-D试剂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与进口试剂临床应用等效。

    作者:马艳侠;张建平;穆彦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MRI联合TRUS在前列腺穿刺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 RI )联合经直肠超声(T RU S )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及大庆油田总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行TRUS引导下系统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法,B组行TRUS引导下“6+X”前列腺穿刺活检法,C组行TRUS引导下MRI联合TRUS“6+X”前列腺穿刺活检法,比较三种方法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结果 A组检出前列腺癌9例,检出率为22.5%;B组检出前列腺癌13例,检出率为32.5%;C组检出前列腺癌17例,检出率为42.5%。C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对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行 TRUS引导下MRI联合TRUS“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减少前列腺重复穿刺次数,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伟;吴永珍;魏利军;李加彬;陈晨;辛仲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人附睾蛋白4和糖类抗原1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两种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罗氏Cobase 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574例妇科附件肿块或术后复查患者进行血清HE4和CA125检测,并结合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卵巢癌组18例,卵巢癌术后组12例,良性组544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 HE4和CA125水平的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E4和CA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性能。结果卵巢癌组 HE4和CA125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62.0 pmol/L、373.3 U/mL ,良性组为48.0 pmol/L、17.2 U/mL ,卵巢癌术后组为49.2 pmol/L、18.4 U/mL。HE4对卵巢癌诊断的佳界值为115.7 pmol/L ,灵敏度为94.4%,特异性为96.9%,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CA125的诊断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75.4%,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结论 HE4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临床效能优于 CA125检测,可单独用于卵巢癌的辅助诊断。

    作者:邱晓明;陈添彬;陈静;陈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血液高凝状态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类由于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一种或几种珠蛋白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静止型、轻型、中间型及重型地贫。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地贫患者的平均寿命明显提升,但相关并发症的也不断出现。地贫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贫血、黄疸、骨质改变及髓外造血所致肝脾肿大等,主要并发症包括骨质疏松症、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脾切除的患者)、内分泌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所致慢性贫血、铁负荷过重、肺动脉高血压和血栓栓塞(T E )。其中,TE既可发生在静脉中,也可发生于动脉中。发生于静脉时,可导致深部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发生于动脉时,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综合征等。

    作者:付春云;陈少科;张强;何升;韦媛;陈秋莉;唐燕青(综述);郑陈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江苏人群MIC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江苏人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 (M IC A )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及其与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关系。方法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组161例患者,健康对照组162例健康体检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与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关系。结果受试者携带GG基因型比携带AA基因型患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风险高[比值比(OR):1.860,95%置信区间(95% CI):1.009~3.428,P=0.020],或至少携带1个G等位基因的受试者比携带 A 等位基因的受试者更易患乙型肝炎源性肝癌(OR:1.412,95% CI:1.030~1.936,P=0.046)。GG基因型患者血清MICA水平[(89.1±41.7)pg/mL]明显高于AA基因型[(18.2±9.5)pg/mL]和 AG 基因型[(35.8±17.4)pg/mL]。结论江苏人群 MICA 基因多态性(rs2596542)与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相关。

    作者:苗祥宇;徐丽;刘红;张硕伟;吴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医学检验所多点实验室间生化分析的比对研究

    目的:通过对检验所本部及三家医院检验科不同检测系统前后两次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按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NCCLS)的用患者标本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批准指南(第2版,EP9-A2)要求,以检测系统(X):SIE-MENS ADVIA 2400生化分析仪,日本一化试剂,朗道校准品和朗道质控品作为目标检测系统。另三家医院的检测系统Y2、Y3、Y4作为比较检测系统,三个比较检测系统均为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仪。在各自系统中通过检测患者新鲜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来计算比较检测系统和目标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 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各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次检测不同系统间检测结果均显著相关(r2>0.95),第一次比对结果中比较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存在明显的偏差,且检测结果仅部分处于临床可接受水平(检测系统Y2、Y3呈LDH ,CK可接受性能评价通过;检测系统Y4仅LDH可接受性能评价通过)。通过采取统一系统参数、试剂品牌、校准品批号、质控品批号等措施,第二次比对结果均处于临床可接受水平(检测系统Y2,Y3,Y4可接受性能评价均通过)。结论通过不同生化仪器之间的比对确保了常熟地区不同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间的可比性,也为其他地区开展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借鉴经验。

    作者:钱建平;蒋廷旺;熊怀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1次/日,每次12.5 mg。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1次/日,每次150 mg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美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个性化混合式条形码在检验科无纸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混合式条码在检验科无纸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子申请单,应用个性化混合式条形码、改进现有实验室信息系统(L IS ),在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各节点完成检验信息的流转。结果检验流程得到优化,工作效率提高91.1%、耗材支出减少70.0%,差错减少,检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基于L IS系统应用个性化混合式条码可以优化检验流程,顺利实现无纸化检验。

    作者:韩红星;李小勇;刘厚明;杨燕;单万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代谢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82例老年患者,按疾病种类分为T2DM 合并脑梗死组、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 T2DM 组,检测并比较血清胆红素、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与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T2DM组比较,T2DM合并脑梗死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水平明显降低,UA、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及血脂代谢异常可能与T2DM患者继发脑梗死密切相关。

    作者:田慧军;康玲伶;余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感染率。结果治疗组早产儿治疗前及治疗后IgG水平分别为(7.5±1.2)、(15.0±2.8)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感染率为16.7%、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预防早产儿感染。相对于单用抗菌药物,能更有效地降低早产儿感染率。

    作者:阎进晓;李怡帆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本院骨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266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对两组受试对象下肢各静脉内径、血管内充盈、实性回声以及血液走向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266例共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81例,术前、术后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血栓易发生部位为小腿静脉,且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升高而增加。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外伤时间、骨折分类及受累部位、血D-二聚体水平。结论下肢骨折是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之一,彩色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分析相关静脉血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贞;王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耳鸣患者血清锌和铜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锌、铜水平与耳鸣发病的关系。方法与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选择病程超过1年的耳鸣患者126例(耳鸣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143例(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仪检测血清锌、铜水平,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血清锌、铜水平的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血清锌、铜水平分别为(966.36±130.77)、(951.21±136.79)μg/L ,耳鸣组血清锌、铜水平分别为(953.58±105.15)、(1003.30±171.34)μg/L。耳鸣组血清锌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铜水平与铜/锌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锌、铜水平可能与耳鸣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微量元素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耳鸣的生物监测和治疗。

    作者:冯爱成;陈婷丽;谢艺;黄易;韩振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瑞芬太尼在胃癌根治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佳剂量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胃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A、B、C组,每组各15例。A组术中应用0.4μg/(kg · min)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应用0.2μg/(kg · min)瑞芬太尼+丙泊酚;C组应用0.04μg/(kg · min)芬太尼+丙泊酚。观察患者在手术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后(T4)5个时刻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收缩压(SP)、舒张压(DP)等生命体征变化及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变化。结果(1)三组患者SP、DP及HR水平在T1时刻低于其他时刻(P<0.01);T2时刻A组SP、DP、HR水平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5),B组SP、DP、HR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T1、T2、T3 HRV水平明显高于同组T0时刻(P<0.05);(2)术后24 h 3组患者在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术前( P<0.05);术后48 h A组患者CD3+、CD4+、CD4+/CD8+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60 h A组、B组患者CD3+、CD4+、CD4+/CD8+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应用剂量为0.4μg/(kg · min)瑞芬太尼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佳剂量。

    作者:陆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测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以组织病理学和阴道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测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及其以上者96例,阳性检出率为17.1%。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诊断为巴氏ⅡB级及其以上者43例,阳性检出率为7.7%。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织病理学及阴道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为75.0%和34.9%,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是一种准确、可靠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技术。

    作者:汤庆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