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刘杨;张继刚;胡玉萍;惠康丽;李伟彦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 认知功能障碍, 谵妄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各40例患者,麻醉前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的注射剂量分别为0.020、0.017、0.014、0.011、0.008 mg/kg。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简单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谵妄发生率,以及药物注射后的口干情况。结果术后3 d MMSE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 E、D、C、B、A组,其中C、D、E组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谵妄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E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后10、20、30 min ,口干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E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口干程度逐渐增高。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肾活检患者病理及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活检)患者病理分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肾活检的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0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90例,占70.3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50例,占18.52%;遗传性肾脏疾病5例,占1.85%;肾小管间质性疾病25例,占9.26%。临床分类以肾病综合征(NS )为多见,共有117例,占43.33%,其中以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为主,共61例,占22.59%。未检出存在4级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患者,检出3级肾小球硬化100例、3级肾间质纤维化14例,且其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高于1级和2级病变患者。结论由于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程度往往不一致,因此肾活检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国勇;贺理宇;石艳;易法云;肖国球;杨青;佘建;徐海琴;龙庆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生化指标与脂肪肝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803例纳入患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62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KP)、胆碱酯酶(CHE)、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总胆红素(TBIL)等9项生化指标。比较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以及患者组3个亚组间的生化指标的情况,比较各生化指标单项检出率与联合检出率。结果患者组的AST、ALT、γ-GT、ALKP、CHE、TC、TG、DBIL、TBIL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著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CHE、BILT及BIL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上述9项生化指标检测对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生化指标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学生化指标异常与脂肪肝的发生及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综合检测临床生化指标对于早期鉴别诊断脂肪肝以及肝损伤程度评价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尚宝荣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江苏人群MIC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江苏人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 (M IC A )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及其与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关系。方法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组161例患者,健康对照组162例健康体检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与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关系。结果受试者携带GG基因型比携带AA基因型患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风险高[比值比(OR):1.860,95%置信区间(95% CI):1.009~3.428,P=0.020],或至少携带1个G等位基因的受试者比携带 A 等位基因的受试者更易患乙型肝炎源性肝癌(OR:1.412,95% CI:1.030~1.936,P=0.046)。GG基因型患者血清MICA水平[(89.1±41.7)pg/mL]明显高于AA基因型[(18.2±9.5)pg/mL]和 AG 基因型[(35.8±17.4)pg/mL]。结论江苏人群 MICA 基因多态性(rs2596542)与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相关。

    作者:苗祥宇;徐丽;刘红;张硕伟;吴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枸橼酸托瑞米芬治疗管腔上皮型乳腺癌年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枸橼酸托瑞米芬治疗管腔上皮(Luminal)型乳腺癌年轻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160例Luminal型乳腺癌年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局部手术+放射治疗+局部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研究组内分泌治疗给予枸橼酸托瑞米芬,对照组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比较两组复发、转移、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无复发/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复发/转移生存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端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32.5%(26/80),与对照组的33.8%(27/80)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枸橼酸托瑞米芬治疗L uninal型乳腺癌年轻患者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可作为枸橼酸他莫昔芬的替代性用药。

    作者:李莉;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西医科大第四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680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40例。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75±2.2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3.91)d ,观察组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4124.53±1043.1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24.00±2809.08)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林媛;孟俊华;张红;陈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测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以组织病理学和阴道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测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及其以上者96例,阳性检出率为17.1%。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诊断为巴氏ⅡB级及其以上者43例,阳性检出率为7.7%。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织病理学及阴道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为75.0%和34.9%,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是一种准确、可靠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技术。

    作者:汤庆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56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住院肝癌未发生破裂的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在有无门静脉癌栓、肿瘤突出肝脏表面是否大于1 cm ,以及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FIB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突出肝脏表面大于1 cm ,以及FIB、HBeAg水平为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突出肝脏表面大于1 cm ,以及FIB、HBeAg水平是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戴珏;刘钊;高翔;李泽朝;周勇;罗诗樵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年龄段壮族健康人群外周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百色地区壮族健康青年、老年人群外周血细胞各项参数的差异。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的1712例壮族健康青年和老年人外周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男性和青年男性之间,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细胞比容(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与青年女女性之间, 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与老年女性之间,RBC、Hb、MCV、MCH、MCHC、血小板比容(PCT)、HC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男性与青年女性之间, RBC、Hb、MCV、MCH、血小板(PLT)、PCT、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百色地区壮族健康者外周血细胞部分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有必要根据年龄和性别建立适合本地群人群的血细胞参数参考区间。

    作者:张海洁;兰周燕;石祥;韦建开;邓益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探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方法。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将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0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观察组(n=118)及对照组(n=89),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使用Fugl-Meyer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7 d(T1)、治疗后14 d (T2)、治疗后21 d(T3)及治疗后60 d(T4)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变情况;使用Batrhel指数(BI)比较两组患者 T0、T3及T4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变情况;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T2时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T1、T2、T3、T4时期两组患者FM A评分较 T0时期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期两组患者BI评分较T0时期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痊愈0例,显效26例,有效53例,总有效率66.9%,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7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4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临床症状,并使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恢复,在减轻患者残疾程度、保证其自理能力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高元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在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综合护理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7.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综合护理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明显提高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钰;荀淑英;徐玫玫;王洁;王玲玲;张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代谢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82例老年患者,按疾病种类分为T2DM 合并脑梗死组、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 T2DM 组,检测并比较血清胆红素、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与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T2DM组比较,T2DM合并脑梗死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水平明显降低,UA、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及血脂代谢异常可能与T2DM患者继发脑梗死密切相关。

    作者:田慧军;康玲伶;余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极差法比对验证方案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比对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极差法比对验证方案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可比性验证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台U 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计算连续6个月室内质控品红细胞检测的总均值和变异系数,确定可比性试验标本浓度,选择符合浓度要求的试验标本;设定比对验证结果可接受标准;确定试验标本重复检测次数,计算比对偏差,并与可接受标准进行比较。结果3台分析仪检测低值、高值质控品红细胞的结果合成不精密度分别为4.26%和3.91%,总均值分别为41.17个/微升和189.42个/微升;选择的比对试验低值、高值标本红细胞浓度分别为33.5、180.5个/微升,重复检测次数分别为4次和3次。比对验证结果可接受标准确定为比对偏差不超过±10%。试验标本实际检测结果比对偏差分别为4.5%和2.3%,均小于10%。结论3台U 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比对验证通过。极差法比对验证方案操作简单,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王柏山;刘铁峰;那轩与;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等量表作为评定工具,对重庆市588例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588例农村老年人SCL-90总分为91~199分,平均(109.13±11.81)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平均分明显低于中国成人常模评分结果( P<0.05)。MUNSH总分为6~48分,平均(33.78±8.16)分,其中大于24分者合计500例(占85.03%),正性情感占优势。女性、无配偶、有慢性疾病、亲子关系不良、认知水平高、社会支持低的老年人SCL-90评分明显高于男性、有配偶、无慢性疾病、亲子关系良好、认知水平低、社会支持良好的老年人(P<0.05)。无配偶、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月收入小于或等于420元、有慢性疾病、独居、亲子关系不良、认知水平高、生活能力差、社会支持低的老年人MUNSH评分明显低于有配偶、文盲、月收入大于420元、无慢性疾病、非独居、亲子关系良好、认知水平低、生活能力强、社会支持良好的老年人(P<0.05)。相关分析表明,SCL-90总分、阳性均分、躯体化因子、饮食睡眠、抑郁因子与MUNSH总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呈正相关(P<0.05)。SCL-90各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饮食睡眠、焦虑、躯体化及抑郁。结论老年人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尤其是饮食和睡眠、焦虑、躯体化、抑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较大。

    作者:赵科;谭小林;文晏;曹国兴;张代江;李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围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固定术治疗的2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咽痛和吞咽困难,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均好转。结论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手术前后采取规范化护理措施,对术中、术后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既有利于保证手术效果,也有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爱芹;周玉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患儿38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置镜成功率、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入室时、置镜前、置镜后、退镜时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一次置镜成功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 P<0.05);治疗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患儿在置镜后、退镜时 SpO2、RR与治疗组相比明显降低( P<0.05);治疗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中,与采用氯胺酮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具有更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的优点。

    作者:任映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血栓素 B2和6-酮-前列环素 F1α对中老年高血压及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素B2(TXB2)以及6-酮-前列环素F1α(6-k-PGF1α)检测对中老年高血压及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11月于本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3例(分为Ⅰ期亚组、Ⅱ期亚组、Ⅲ期亚组)、冠心病患者95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亚组)。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9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浆TXB2、6-k-PGF1α检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发作前后各检测1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分析不同研究组间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T XB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冠心病组内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发作前高于发作后,急性心肌梗死亚组溶栓治疗前高于溶栓治疗后,高血压组Ⅲ期亚组高于Ⅰ期亚组( P<0.05)。高血压组、冠心病组6-k-PG F1α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冠心病组内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发作前低于发作后,急性心肌梗死亚组溶栓治疗前低于溶栓治疗后,高血压组Ⅲ期亚组高于Ⅰ期亚组(P<0.05)。结论血浆 TXB2、6-k-PGF1α水平对于中老年高血压及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郑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基质蛋白酶-9在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 )浸润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以31例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作为实验组,以11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鼻息肉组织和下鼻甲黏膜组织,检测并分析组织中 HIF-1α、MMP-9 mRNA表达水平,以及 HIF-1α和MMP-9阳性细胞数、阳性血管数和EOS浸润数。结果观察组HIF-1α和MMP-9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IF-1α和MMP-9阳性细胞数、阳性血管数和EOS浸润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HIF-1α和MMP-9阳性细胞数与EOS浸润数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88,P<0.05)。结论 HIF-1α和MMP-9在鼻息肉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二者可能在鼻息肉在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佘腊枝;鲁海涛;谢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腹股沟疝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缺损往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疝[1],俗称“疝气”,分为直疝与斜疝,前者好发于老年男性,而后者则在儿童与青壮年中比较常见[2-3]。腹股沟疝为普外科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包括高位结扎术与修补术两种。由于高位结扎术有一定的缺点,目前比较常用的是修补术[4]。修补术中又以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常用,这种方式同其他术式相比,不仅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患者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5],对于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比较适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目前常用的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为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本院开展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进;胡季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影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SS)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SS患者(SS组)进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DS)评定,以及脑电地形图(BEAM )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另选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50例健康老人(NC组)进行MMSE评定,与SS组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S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SS组、AD组、NC 组 MMSE评分分别为(24.90±3.03)、(16.70±3.40)、(25.77±2.55)分,SS组MMSE评分高于AD组(P<0.05),但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SS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小学文化程度的患者,ADL评分小于或等于16分的SS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ADL评分大于16分的患者(P<0.05)。ADL评分、文化程度、年龄、居住方式、BEAM检查结果非常显著地进入了回归方程模型(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L 评分(r=-0.527,P=0.000)、文化程度(r=0.525,P=0.000)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结论影响SS患者MMSE评分的主要因素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文化程度、年龄、居住方式及BEAM检查结果。提高SS患者认知水平,应重点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张银玲;谭小林;李远;赵科;文晏;黄杰;曹国兴;张代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血液高凝状态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类由于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一种或几种珠蛋白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静止型、轻型、中间型及重型地贫。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地贫患者的平均寿命明显提升,但相关并发症的也不断出现。地贫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贫血、黄疸、骨质改变及髓外造血所致肝脾肿大等,主要并发症包括骨质疏松症、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脾切除的患者)、内分泌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所致慢性贫血、铁负荷过重、肺动脉高血压和血栓栓塞(T E )。其中,TE既可发生在静脉中,也可发生于动脉中。发生于静脉时,可导致深部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发生于动脉时,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烟雾综合征等。

    作者:付春云;陈少科;张强;何升;韦媛;陈秋莉;唐燕青(综述);郑陈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