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任映梅

关键词:七氟醚, 氯胺酮,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麻醉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患儿38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置镜成功率、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入室时、置镜前、置镜后、退镜时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一次置镜成功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 P<0.05);治疗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患儿在置镜后、退镜时 SpO2、RR与治疗组相比明显降低( P<0.05);治疗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中,与采用氯胺酮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具有更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的优点。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碱对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传至第3~5代时,以0.4、0.8、1.2、1.6、2.0mg/mL等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处理细胞,分别于作用后24、48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的细胞生长情况,计算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均可抑制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生长,MTT 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抑制率为2.52%~25.74%,随苦参碱药物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结论苦参碱可抑制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生长,可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药物。

    作者:蒋红;雷佳红;何城;郭晓兰;杨明辉;蔡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制下慢性病管理研究

    慢性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制下,做好慢性病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解洛阳市洛龙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慢性病与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关系等,本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慢性病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工作。本文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探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制下的慢性病管理现状,以及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的措施。

    作者:谢亚峰;孙怀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医学检验所多点实验室间生化分析的比对研究

    目的:通过对检验所本部及三家医院检验科不同检测系统前后两次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按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NCCLS)的用患者标本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批准指南(第2版,EP9-A2)要求,以检测系统(X):SIE-MENS ADVIA 2400生化分析仪,日本一化试剂,朗道校准品和朗道质控品作为目标检测系统。另三家医院的检测系统Y2、Y3、Y4作为比较检测系统,三个比较检测系统均为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仪。在各自系统中通过检测患者新鲜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来计算比较检测系统和目标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 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各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次检测不同系统间检测结果均显著相关(r2>0.95),第一次比对结果中比较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存在明显的偏差,且检测结果仅部分处于临床可接受水平(检测系统Y2、Y3呈LDH ,CK可接受性能评价通过;检测系统Y4仅LDH可接受性能评价通过)。通过采取统一系统参数、试剂品牌、校准品批号、质控品批号等措施,第二次比对结果均处于临床可接受水平(检测系统Y2,Y3,Y4可接受性能评价均通过)。结论通过不同生化仪器之间的比对确保了常熟地区不同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间的可比性,也为其他地区开展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借鉴经验。

    作者:钱建平;蒋廷旺;熊怀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人附睾蛋白4和糖类抗原1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两种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罗氏Cobase 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574例妇科附件肿块或术后复查患者进行血清HE4和CA125检测,并结合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卵巢癌组18例,卵巢癌术后组12例,良性组544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 HE4和CA125水平的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E4和CA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性能。结果卵巢癌组 HE4和CA125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62.0 pmol/L、373.3 U/mL ,良性组为48.0 pmol/L、17.2 U/mL ,卵巢癌术后组为49.2 pmol/L、18.4 U/mL。HE4对卵巢癌诊断的佳界值为115.7 pmol/L ,灵敏度为94.4%,特异性为96.9%,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CA125的诊断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75.4%,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结论 HE4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临床效能优于 CA125检测,可单独用于卵巢癌的辅助诊断。

    作者:邱晓明;陈添彬;陈静;陈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北京协和医院2000~2013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监测2000~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00~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除外棒杆菌属、痤疮丙酸杆菌、微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2000~2013年全院血培养共分离非重复病原菌7199株。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分离率为40.6%~54.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18.7%~35.1%,其他革兰阳性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链球菌)分离率为19.7%~25.8%;酵母菌分离率为0.5%~5.7%。2011~2013年血培养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为敏感。除氨曲南外,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大于70.0%。除米诺环素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小于25.0%。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80.7%和42.3%,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为敏感。结论北京协和医院血培养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且近年有升高趋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近5年逐年降低,念珠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活性强。

    作者:张慧;杨启文;徐英春;谢秀丽;陈民钧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性 HBV 感染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组)、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组)和40例体检健康者(C组)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A2(HLA-A2),采用 HLA-A2限制的 HBVcore18-27抗原表位肽五聚体(Pro5MHC)法检测Pro5MHC、CD8双阳性细胞[HBV特异性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并比较不同 HBV DNA水平患者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A组、B组HLA-A2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随着 HBV DNA水平的升高,HBV特异性CTL水平逐渐减低(P<0.05),但CD8+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 HBV DNA水平大于105 copies/mL的患者,Pro5M HC/CD8+水平明显低于 HBV DNA水平为103~105 copies/mL的患者以及HBV DNA水平小于103 copies/mL的患者(P<0.05)。结论 HLA-A2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之一。 HBV感染患者体内HBV特异性CTL水平随着病毒复制程度的升高而减低。Pro5M HC/CD8+可作为判断病毒复制程度的客观指标。

    作者:韩海霞;吴玉兰;陈琳;吴月平;邵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案及效果。方法对525例于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在本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以下健康教育指导:入院时的教育指导为语言教育;住院期间的教育指导包括文字教育、服药的指导、工娱治疗指导、饮食的指导、自杀意念及行为的指导、伤人毁物的指导、对有出走及出走意图的指导、恢复期的指导;出院时的教育指导包括药物用法的指导、病情观察的指导、心理疏导等。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92.38%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的患者占73.33%。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能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童小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MRI联合TRUS在前列腺穿刺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 RI )联合经直肠超声(T RU S )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及大庆油田总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行TRUS引导下系统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法,B组行TRUS引导下“6+X”前列腺穿刺活检法,C组行TRUS引导下MRI联合TRUS“6+X”前列腺穿刺活检法,比较三种方法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结果 A组检出前列腺癌9例,检出率为22.5%;B组检出前列腺癌13例,检出率为32.5%;C组检出前列腺癌17例,检出率为42.5%。C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对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行 TRUS引导下MRI联合TRUS“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减少前列腺重复穿刺次数,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伟;吴永珍;魏利军;李加彬;陈晨;辛仲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三酰甘油对临床生化检查的干扰剂量效应分析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 G )对16项常见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干扰剂量效应。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临床化学干扰试验-批准指南》(EP7-A2)要求进行干扰试验,确定干扰物TG与干扰效果(偏差)之间的剂量效应。结果 TG对总蛋白、清蛋白、葡萄糖、尿素、碱性磷酸酶、镁、无机磷、钙、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铁存在正向干扰,其中前8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P<0.05),后3项回归方程二次项关系显著(P<0.05)。对γ-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酸存在负向干扰,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P<0.05)。结论 TG对临床常见生化检测结果存在不同剂量效应的干扰。

    作者:孟凡超;赵宗玲;张梅;李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 )又称肩疼痛弧综合征,是肩关节外展活动到一定范围时,肩部和上臂出现的疼痛综合征。任何引起肱骨头与喙肩穹反复摩擦、撞击的疾病均可引起SIS[1]。SIS是中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2]。SIS的病理变化包括从肩峰下滑囊炎到肩袖肌腱全层撕裂的一系列变化[3]。目前,SIS已独立于肩痛类疾病,但其临床症状与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不稳、骨性关节炎等引起的肩关节慢性疼痛难以鉴别,需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S IS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亚超;李亭亭(综述);李韶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基质蛋白酶-9在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EOS )浸润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以31例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作为实验组,以11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鼻息肉组织和下鼻甲黏膜组织,检测并分析组织中 HIF-1α、MMP-9 mRNA表达水平,以及 HIF-1α和MMP-9阳性细胞数、阳性血管数和EOS浸润数。结果观察组HIF-1α和MMP-9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IF-1α和MMP-9阳性细胞数、阳性血管数和EOS浸润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HIF-1α和MMP-9阳性细胞数与EOS浸润数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88,P<0.05)。结论 HIF-1α和MMP-9在鼻息肉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二者可能在鼻息肉在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佘腊枝;鲁海涛;谢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本院骨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266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对两组受试对象下肢各静脉内径、血管内充盈、实性回声以及血液走向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266例共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81例,术前、术后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血栓易发生部位为小腿静脉,且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升高而增加。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外伤时间、骨折分类及受累部位、血D-二聚体水平。结论下肢骨折是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之一,彩色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分析相关静脉血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贞;王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渗应激环境下伤寒沙门菌 t4606基因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 t4606基因在伤寒沙门菌适应高渗应激环境时的生物学作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伤寒沙门菌感染提供可能的靶向基因。方法采用原核生物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制备伤寒沙门菌 t4606基因缺陷株及t4606基因缺陷回补株;以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培养液600 nm处得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比较 t4606基因缺陷株、回补株及野生株在高渗应激(300 mmol/L NaCl)环境下的生长能力;统计学分析不同菌株间的吸光度值差异。结果成功制备伤寒沙门菌 t4606基因缺陷株和相应的回补株;生长曲线分析显示在高渗应激环境下, t4606基因缺陷株的生存能力明显弱于野生株。结论 t4606基因在伤寒沙门菌适应高渗应激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4606基因有可能作为临床治疗和预防伤寒沙门菌感染的靶向基因。

    作者:缪敏慧;孟红委;倪红元;戴如顺;王敏;杜鸿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疼痛、瘢痕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中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文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资深养老护理员对在训学员进行帮带的效果研究

    养老护理员是直接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其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因此,对养老护理学员进行规范、合理和科学的培训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以资深养老护理员对在训学员进行帮带的培养模式在学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证实该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学员对老年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够使学员更好地适应养老护理的工作需求。

    作者:李凌云;徐桂华;张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141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检测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回顾性分析 PAE菌株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1414株PA E ,以痰液检出多[1126株(79.6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88株(6.22%)]。PA E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61%、22.98%、33.73%、14.07%、31.40%、31.61%、34.23%,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头孢替坦、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均高度耐药,耐药率大于95.00%。2012年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2011年明显下降( P<0.05)。结论氨基糖苷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PA E感染的经验用药。

    作者:邹自英;苟丹;刘媛;朱冰;曾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将102例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51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组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介素-18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及炎症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A组血脂及炎症指标改善程度均较B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体内脂代谢水平和炎症状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用于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何雪梅;李文宏;薛丽娜;姬改梅;曹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术联合普通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24例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术,并采用加压螺钉进行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为期0.5~2年的术后随访,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显示,疗效为优者18例,疗效为良者6例,疗效为可、差者0例,治疗优良率为100.0%。结论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术联合普通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玉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目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96只眼,手术以前使用药物能将眼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并且视力在0.3以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成A、B、C 3组,每组32只眼,A组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虹膜根切术进行治疗,C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小梁咬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以后对3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裸眼视力、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后3组患者的眼压平均数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 A、B、C 3组患者出现视力降低的眼数分别为3、2、3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临床上应该结果患者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开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1次/日,每次12.5 mg。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1次/日,每次150 mg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美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