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均
目的:探讨枸橼酸托瑞米芬治疗管腔上皮(Luminal)型乳腺癌年轻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160例Luminal型乳腺癌年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局部手术+放射治疗+局部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研究组内分泌治疗给予枸橼酸托瑞米芬,对照组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比较两组复发、转移、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无复发/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复发/转移生存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端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32.5%(26/80),与对照组的33.8%(27/80)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枸橼酸托瑞米芬治疗L uninal型乳腺癌年轻患者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可作为枸橼酸他莫昔芬的替代性用药。
作者:李莉;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卫生部于201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1](以下简称“卫生部令第85号”),标志着国内临床用血管理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对于促进我国输血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笔者现就学习“卫生部令第85号”谈几点体会。
作者:陈宇宁;季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1次/日,每次12.5 mg。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1次/日,每次150 mg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美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血清锌、铜水平与耳鸣发病的关系。方法与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选择病程超过1年的耳鸣患者126例(耳鸣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143例(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仪检测血清锌、铜水平,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血清锌、铜水平的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血清锌、铜水平分别为(966.36±130.77)、(951.21±136.79)μg/L ,耳鸣组血清锌、铜水平分别为(953.58±105.15)、(1003.30±171.34)μg/L。耳鸣组血清锌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铜水平与铜/锌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锌、铜水平可能与耳鸣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微量元素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耳鸣的生物监测和治疗。
作者:冯爱成;陈婷丽;谢艺;黄易;韩振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监测2000~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00~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除外棒杆菌属、痤疮丙酸杆菌、微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2000~2013年全院血培养共分离非重复病原菌7199株。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分离率为40.6%~54.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18.7%~35.1%,其他革兰阳性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链球菌)分离率为19.7%~25.8%;酵母菌分离率为0.5%~5.7%。2011~2013年血培养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为敏感。除氨曲南外,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大于70.0%。除米诺环素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小于25.0%。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80.7%和42.3%,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为敏感。结论北京协和医院血培养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且近年有升高趋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近5年逐年降低,念珠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活性强。
作者:张慧;杨启文;徐英春;谢秀丽;陈民钧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术联合普通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24例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术,并采用加压螺钉进行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为期0.5~2年的术后随访,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显示,疗效为优者18例,疗效为良者6例,疗效为可、差者0例,治疗优良率为100.0%。结论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术联合普通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玉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传至第3~5代时,以0.4、0.8、1.2、1.6、2.0mg/mL等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处理细胞,分别于作用后24、48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的细胞生长情况,计算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均可抑制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生长,MTT 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抑制率为2.52%~25.74%,随苦参碱药物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结论苦参碱可抑制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生长,可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药物。
作者:蒋红;雷佳红;何城;郭晓兰;杨明辉;蔡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慢性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制下,做好慢性病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解洛阳市洛龙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慢性病与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关系等,本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慢性病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工作。本文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探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制下的慢性病管理现状,以及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的措施。
作者:谢亚峰;孙怀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导致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120例,分析导致术后疼痛的原因以及不同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120例患儿住院90.00%(108/120)达到治愈标准。并发症发生率为25.83%(31/120),其中10.00%(12/120)为切口感染,8.33%(10/120)为尿瘘,7.50%(9/120)为尿道狭窄。导致患儿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包括伤口疼痛、换药、机械摩擦、留置引流管、不正确体位、阴茎勃起和感染或并发症,分别占77.78%(280/360)、43.61%(157/360)、43.06%(155/360)、23.33%(84/360)、15.28%(55/360)、13.89%(50/360)和8.33%(30/360)。术后第6天因伤口疼痛、机械摩擦、感染或并发症引起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6.67%(56/120)、29.17%(35/120)和17.50%(21/120),与术后第1、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3、6天因不正确体位、机械摩擦、换药和留置引流管引起的疼痛发生率,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与伤口疼痛、换药、机械摩擦、留置引流管、不正确体位、阴茎勃起和感染或并发症有关,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并针对导致疼痛的不同因素实施合理护理,可降低患儿的疼痛感,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秦丽;徐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西医科大第四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680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40例。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75±2.2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3.91)d ,观察组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4124.53±1043.1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24.00±2809.08)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林媛;孟俊华;张红;陈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 )抗体检测结果。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共计212031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 HCV抗体检测结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CV 抗体阳性率为1.06%(2240/212031)。2013年 HCV 抗体阳性率低于2010~2012年( P<0.05)。男性受检者 HCV抗体阳性率为1.12%(1228/109697),高于女性受检者的0.99%(1012/102334,P<0.05)。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受检者阳性率高(1.45%),0~<20岁组受检者阳性率低(0.53%,P<0.05)。肝病科患者HCV抗体阳性率为6.02%(166/2757),明显高于非肝病科患者的0.99%(2074/209274,P<0.05)。结论本地区HCV抗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及科室差异。
作者:张培莉;刘义庆;邹建文;王景鸿;关莹;朱雪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验证某国产D-二聚体(D-D)胶乳免疫比浊法试剂在日本Sysmex公司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上的临床性能。方法将2013年1~12月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患者38例纳入患者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62例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国产试剂(A试剂)和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试剂(J试剂)进行血浆D-D检测,同时进行低值及高值质控品检测以分析批内、批次间精密度。以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A试剂参考区间验证;临床标本两种试剂D-D检测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等效性检验。结果 A、J试剂检测低值质控品批内精密度分别为5.04%、4.45%,检测高值质控品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81%、2.03%,检测低值质控品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4.60%、5.69%,检测高值质控品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93%、2.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试剂参考区间为0.14~0.97μg/m L。A试剂和J试剂临床标本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标本两种试剂 D-D 检测结果总体均数之差的双侧90%置信区间为-0.85~0.89,位于等效区间-1.04~1.04内。结论该国产D-D试剂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与进口试剂临床应用等效。
作者:马艳侠;张建平;穆彦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死亡病例讨论,探讨死亡病例在治疗期间及抢救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0例死亡病例讨论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临终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果在死亡病例讨论中发现抢救配合,临终关怀及患者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开展死亡病例讨论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影;程予波;温茜;陶莹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患儿38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置镜成功率、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入室时、置镜前、置镜后、退镜时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一次置镜成功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 P<0.05);治疗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患儿在置镜后、退镜时 SpO2、RR与治疗组相比明显降低( P<0.05);治疗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中,与采用氯胺酮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具有更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的优点。
作者:任映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前预见性护理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情绪状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遵医嘱开展各项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调动患者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术前预见性护理。结果术后第3天,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前5 min及切皮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见性护理是一项优质化服务,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并降低生理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云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早产儿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感染率。结果治疗组早产儿治疗前及治疗后IgG水平分别为(7.5±1.2)、(15.0±2.8)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感染率为16.7%、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预防早产儿感染。相对于单用抗菌药物,能更有效地降低早产儿感染率。
作者:阎进晓;李怡帆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尿转铁蛋白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67例高血压肾病患者(试验组)和7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尿转铁蛋白及血清β2-M G、尿素(Urea)和肌酐(Cre)水平。结果试验组尿转铁蛋白及血清β2-MG、Urea和Cre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血压等级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转铁蛋白和血清β2-MG高于对照组,但 Urea和Cre水平仅在高血压Ⅲ级患者体内有所升高(P<0.05)。结论尿转铁蛋白和血清β2-MG是诊断高血压肾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病情进展、预测判断和疗效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刘存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咸阳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法对咸阳市886名儿童进行肛周检查,同时对儿童卫生习惯、幼儿园卫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点开展综合防治,对照点除对阳性儿童药物治疗外,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受检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1.2%。其中男童为10.4%、女童为12.2%,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城市、农村儿童分别为5.6%、19.1%,城乡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蛲虫感染与饭前不洗手、有生饮生食习惯、不常清洗肛周、不剪指甲等因素密切相关。幼儿园卫生状况对儿童蛲虫感染也有很大影响。防治前后,干预点的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蛲虫感染与不良卫生习惯、幼儿园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对控制蛲虫感染效果显著。
作者:赵莉平;安荣;刘启玲;石小玲;王丽;丁延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综合护理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7.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综合护理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明显提高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钰;荀淑英;徐玫玫;王洁;王玲玲;张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将102例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51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组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介素-18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及炎症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A组血脂及炎症指标改善程度均较B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体内脂代谢水平和炎症状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用于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何雪梅;李文宏;薛丽娜;姬改梅;曹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