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徐新娟;刘俊明;黄文军;窦清惠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群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用ATB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结果:3年间共检出病原菌534株,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5.7%)、肺炎克雷伯菌(29.2%)、铜绿假单胞菌(25.1%).ES-BLs的检出率由2006年的23.8%上升到2008年的37.9%.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100%),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是多粘菌素E(92.4%)和阿米卡星(78.6%).结论: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关注致病菌分离及耐约性变化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马君玲;马玲;马唯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免疫组化结果.方法:收集我院1995~2005年于术切除的胃肠道非上皮性肿瘤存档的36份病例进行研究.结果:典型的平滑肌和神经来源的肿瘤CD117和CD34阴性,间质瘤是Desmin和Actin阳性反应以外CD117、CD34均为阳性表达,神经来源的肿瘤NSE和S-100均阳性表达.结论: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间质瘤的生物学特点与胃肠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不同,免疫组化常表达CD117、CD34.
作者:古力巴哈尔·阿不力米提;包辉;木哈拜提·玉苏甫;龚晓瑾;曲利明;张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3点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穿刺活检标本作HE染色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30例前列腺腺癌标本中可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学异常,浸润等病理改变,P504S表达阳性,CK5、P63、CK34βE12表达阴性.结论:B超引导下多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可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张兴义;柴小兰;黄金星;谢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状态.方法:随机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6所中小学10~15岁的在校学生,随机选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体重儿童37例(A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体重儿童39例(B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超重肥胖儿童32例(C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超重肥胖儿童37例(D组),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测.采用HOMA-IR、HOMA-B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e index,ISI)评价.结果:在正常体重组: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与无糖尿病家族史儿童比较存在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随着体重的增加渐出现血糖、血脂、血压方面代谢异常;在超乖肥胖组: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β细胞功能指数(β-cell function index,HBCI)、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 index,IR)均异常;ISI、lR、HBCI除了与血糖(BG)、胰岛素(INS)密切相关,都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密切相关;ISI与BMI显著相关,IR、HBCI与BMI呈正相关,IR与WHR呈正相关,ISI、HBCI与WHR呈负相关.结论:有糖尿病家族史儿童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异常.
作者:郝拥玲;王卫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的疗效、生存期及对化疗的耐受性,探讨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内科收治的年龄≥70岁的晚期NSCLC(Ⅱb-Ⅳ期)患者82例,单药化疗组有23例,联合化疗组有59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生存情况及对化疗的耐受性.结果:联合化疗组与单约化疗组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35.6%和13.0%(P=0.044);但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4.6%和73.9%(P=0.951);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11.60个月和9.43月(P=0.104);1年生存率分别为47.0%和34.0%(P=0.129).3~4度化疗副反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全组患者均未观察到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对于体能较好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可推荐单药化疗.含铂双药方案与单药方案相比,虽然有效率明显提高,但在生存期方面并无优势,且联合方案毒性大于单药.
作者:曲颜丽;周宁;王海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依法行医是珍重病人生命、维护病人权益的保障,也是医院与医务人员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医疗安全的需要.医疗质量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院将继续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对法律、法规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院和医务人员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的防治、医疗技术准入、处方管理、放射防护、消毒隔离、合理用药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依法行医成为我院每位医务人员自觉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支撑点,也是医院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宋晓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硬-腰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阻滞麻醉(EA)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健康足月妊娠孕妇120例,年龄23~37岁,随机分为CSEA组(60例)和EA组(60例),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镇痛效果、肌肉松弛满意率均优于EA组,阻滞平面达T6的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EA组(P<0.05),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两组间无差异,但低血压发生率高于EA组(P<0.05).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阻滞完善,但要防治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吴艳;张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L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实施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60 min,术中出血20~80 ml,平均出血量40 ml.术后住院(不包括化疗时间)7~10 d,平均为8 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2~36 h,无手术死亡、输尿管损伤、骶前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至今5~16个月,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已成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并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杨新辉;赵泽亮;孟涛;赵为民;范川文;王海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具有反复急性加重的特点,易并发呼吸衰竭,临床上常规予持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呼吸兴奋剂等治疗,但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重症患者需行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
作者:哈斯也提·司马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培养质量的提高,大量在校研究生已逐渐成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以他们为作者的科技论文也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各高校学报,已成为其稿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在校研究生科研工作初始,论文写作经验不足,稿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科研选题重复、创新性不强,结论不能令人信服,试验设计不周密、欠合理,文题不符或标题不确切,试验数据未进行统计分析,未经导师同意即投稿导致撤稿问题突出,论文写作不规范,写作质量有待提高,可读性差等),高校学报稿源质量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纳毕江·玛贺穆德;崔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实验教学是高等中医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主要环节,是科学创造与发明的摇篮,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个性发展的主阵地[1];中医药实验教学一直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制约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目标,需要切实做好实验室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不断探索中医药实验室的开放运行机制是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教学、科研功能的主要途径.
作者:兰卫;郭玉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小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和田地区防控小儿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和田市、墨玉县、喀尔塞乡及昆其村随机抽取4所小学,7~14岁儿童共3 540名,在学生中开展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测试.结果:3 540名儿童中,阳性者249人,阳性率为7.03%;不同性别组、年龄组、民族组及区域组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及其构成比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卡痕组之间试验结果及其构成比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卡痕者的试验阳性率高于有卡痕者.结论:PPD实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筛检结核感染及肺结核的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古丽鲜·艾斯卡尔;张卫平;韩文;董菊;多力坤·木扎帕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HI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8例HIV感染者进行单独面访,同时收集相关的实验室结果和诊疗记录,所获资料采用Excel录入,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HIV感染者中有21例HIV感染者接受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占23.9%.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人数为39人,未治疗23人,占59.0%.未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57.1%)和自认身体健康(23.8%).能90%~100%坚持服药的占71.4%,50%~90%间断服药的占23.8%,<50%间断服药的占4.8%,间断服药的主要原因为机会性感染和不良反应.结论:为符合接受免费治疗的HIV感染者提供医疗救助,提高依从性.
作者:张荣民;冯雪;王亚丽;瞿世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总结Ⅰ、Ⅱ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乳腺癌施行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缘坏死6例(13.04%),皮下积液4例(8.7%),上肢淋巴性水肿1例(2.17%),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2.17%),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3年生存率81%,5年生存率62%.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术中应规范操作和正确处理,应对胸大肌血液供应血管及支配其运动的神经加强保护,以提高病人术后生仔质量.术后早期化疗、放疗及综合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预防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疗效和生存率.
作者:尹卫东;雒平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内服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加减配合外用雄黄、冰片等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药阿昔洛韦片,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1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9例(90.6%),好转3例(9.4%),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2例(68.8%),好转6例(18.7%),未愈4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龙胆泻肝汤和胃苓汤加减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郑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口服盐酸莫西沙星400 mg每日1次;对照组头孢曲松钠0.25 g肌注,每日1次,希舒美0.5 g口服,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口服治疗轻型急性盆腔炎临床治愈率高达92%,无临床失败病例,42 d回访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临床治愈率80%,1例临床失败病例,42 d回访3例复发.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作用轻.结论:盐峻莫西沙星临床用药方便,疗效好,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炜;丁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的手术方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有腹部无疤痕、伤口疼痛轻、体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06年11月成功开展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玫廷;刘丽英;范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种困难气道预测方法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气管插管困难预测中的价值.方法:92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应用CT行上气道扫描、Mallampati分级以及CM联合评估表进行困难气道预测.以实际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发生插管困难作为金标准.计算3种预测系统的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全组92例患者,困难气道发生7例.用CT进行预测的敏感度高于Mallampati困难气道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allampati困难气道分级的特异度高于CT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M联合评估的敏感度与CT预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特异度与Mallampati困难气道分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联合评估在敏感度上与CT预测相近,在特异度上与Mallampati分级近似,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达到较好的水平.
作者:于婵娟;姜晓阳;蒋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肠镜检查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咪唑安定1 mg+芬太尼0.05 mg+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05 mg+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前、诱导后2、5、10 min的SBP、DBP、HR、SpO2和异丙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30 min离院率.结果:两组诱导后2 min的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异丙酚追加量、诱导量、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及操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0min离院率均为100%.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安全有效.
作者:范涛;张雪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介入化疗后再行放疗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原因.方法:调查分析503例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后再行放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后再行放疗患者503例中有52例发生DVT.随着手术后时间的推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人数增加.年龄及长时间的卧床是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重视,及早采取防护措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金华;李廷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