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鼻内镜治疗复发性鼻出血100例分析

张建良

关键词:鼻出血/治疗, 内窥镜检查
摘要:2005-01-2009-06我院经鼻内镜治疗复发性鼻出血100例,疗效满意,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25~76(平均51)岁.出血原因:高血压29例,鼻外伤27例,鼻中隔偏曲19例,凝血功能障碍9例,原因不明16例,均经反复鼻腔填塞2~4次仍间断出血.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假阴性原因分析

    PCR假阴性问题因涉及面广,成因复杂,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结合实践分析如下.1 标本的采集、保存1.1 保存条件的影响 静脉血采集后2 h内分离血清或血浆,如不能及时检测于-20 ℃保存,长时间于室温中放置会引起标本中的DNA部分降解.

    作者:郭洪晨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抗磷脂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组以反复发作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为临床表现,伴有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阳性的一种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又称为抗磷脂-血栓形成综合征.APS分为原发性APS(primary APS,PAPS)、继发性APS(secondary APS,SAPS)和较少见的恶性抗磷脂综合征(catastrophic APS,CAPS),后者表现为短期内进行性广泛血栓形成,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

    作者:张瑗;刘永华;钱晓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人工流产术后早期绒毛植入3例分析

    随着多次宫腔操作手术的增加,人工流产术后早期绒毛植入的病例也时有发生,现将我院3例人工流产术后早期绒毛植入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素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慢性缺血性肠病介入治疗1例分析

    我院首次对1例慢性缺血性肠病患者成功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女,78岁.自2 a前起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间歇性中上腹痛,每次发作约10~15 min,能自行缓解,不伴有恶心、恶吐、泛酸、嗳气,无呕血及黑便,大便黄色成形,2次/d,疼痛无他处放射,发作间歇期不定,可一日发作一次,可一日发作数次,2 a间曾在外院经胃镜、肠镜、上腹部及盆腔B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近1个月来发作频率明显增加,1~2次/d,且持续时间延长,长达2 h,腹痛发作时6-542治疗可缓解.

    作者:方玉祥;孙惠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防止下腰痛误诊误治的临床体会

    目的:提高下腰痛的诊治水平,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04-2008-12接诊的936例下腰痛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无误诊误治病例.结论:只有详细采集病史、认真查体、参考影像结果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把握整体观念、实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才能提高下腰痛的诊治水平,防止误诊误治.

    作者:吴庆连;王淑敏;刘军;李国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肺性脑病疗效分析

    经口(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因其无创伤性及患者容易耐受及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并发症少,越来越多应用于肺性脑病的早期治疗.2004-10-2009-10本科应用BiPAP技术等综合治疗早期肺性脑病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梁梅;陈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个体化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60例耐多药肺结核个体化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耐药情况将患者分三组,HR耐药组(Ⅰ)、HR+1药耐药组(Ⅱ) 和≥HR+2药耐药组(Ⅲ)制定个体化方案,观察各组患者痰菌阴转及胸部X线好转率.结果:三组6、12及24月的痰菌阴转率及胸部X线好转率各为Ⅰ组71.4%、92.9%、92.9%、92.9%;Ⅱ组56.3%、62.5%、68.8%、81.3%;Ⅲ组40%、43.3%、40%、50%.Ⅰ组与Ⅲ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治疗的疗效与患者耐多药、肺部空洞及病变广泛有关.尽早采取个体化化疗方案能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孟令超;邵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18例分析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表现各异,心脏彩超可以帮助诊断,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结合心脏彩超尽早选择合适的手术或介入治疗.

    作者:张凤云;杨如玺;商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对比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和费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7-01-2008-12在辽河油田中心医院进行的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59例和开腹手术50例,对9项疗效指标和3项费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PCIA使用率均少于开腹组,但腹腔镜组手术费用、麻醉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均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对于高收入人群,腹腔镜是治疗卵巢囊肿较为适宜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青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大庆城区0~1岁婴儿营养不良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大庆城区0~1岁婴儿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分析发生营养不良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及解决方案.方法:利用2005-2007年儿保门诊儿童系统管理资料,以身高和体重作为衡量婴儿营养状况的指标,根据WHO推荐的NCHS标准诊断营养不良.结果:0~1岁婴儿营养不良患病率为:营养不良患儿占总受检人数的3.44%,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不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魏佳琦;陈晓梅;张爱君;白静波;穆雪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危重新生儿582例血糖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对危重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10-2009-03住院危重新生儿582例进行血糖监测,血糖异常者监测至空腹血糖正常2次为止.结果:582例危重新生儿中发生糖代谢紊乱64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及轻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高血糖为主.结论:危重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高,积极监测血糖变化,及时纠正血糖紊乱,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玉红;刘松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测量孕妇骨盆180例分娩方式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超声测量孕妇骨盆骶耻径(入口前后径)、胎儿双顶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180例临产孕妇产前1周进行超声测量孕妇骨盆骶耻径、胎儿双顶径的参数,寻找相关因素.结果:180例顺产孕妇的骶耻径与胎儿双顶径差值(骶顶径)范围19~29.7 mm.141例阴道顺产者,骶顶径在23 mm以上;39例被临床拟诊头盆不称而行剖宫产孕妇的骶顶径小于22 mm以下.结论:临产前超声测量孕妇骶耻径及胎儿双顶径可作为产前头盆筛查检测方法,根据骶顶径值来协助临床拟诊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袁立昭;王瑞玲;张伟;李芙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陈旧性宫外孕误诊28例分析

    我科2006-10-2009-10共收治误诊的陈旧性宫外孕2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17~48岁;已婚24例,未婚4例;病程13 d~16周.入院前因不同症状就诊于内外科20例,就诊于妇科8例;腹部疼痛伴有阴道流血为主者13例,腹部疼痛为主就诊8例,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者就诊6例,月经不正常为主就诊者1例. 明确的停经史者15例;腹部疼痛伴阴道不规则流血者13例,贫血者19例,盆腔包块23例,盆腔积液3例.

    作者:江瑞范;张立新;李瑞亭;周建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清宣疏散治疗内伤发热1例分析

    内伤发热在临床比较常见,此症大多迁延日久,病程缠绵,内伤发热的一些症候可以互相转化或间杂出现,不易在短时间内治愈,西医各项化验检查正常,患者自觉痛苦,中医通过辩证论治治愈此类疾病[1,2].本篇主要谈谈气郁发热,热邪伤阴耗津,则兼见阴虚发热;以至血行不畅,则兼见血淤表现.笔者采用清宣疏散治疗此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UU DNA定量检测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UU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FQ PCR用于检测6 059例UU DNA(男1 732例,女4 327例).结果:总阳性率47.25%(男性25.87%,女性55.81%,P<0.000 1);近8 a阳性率无统计学变化(P=0.086),但男性逐年增加(P=0.010 2),女性逐年减少(P=0.010 2);男性UU载量4.62±1.29,女性4.92±1.36 (P<0.000 1),两性载量均逐年下降(分别P=0.003 85, P=0.002 01).结论:UU总感染率无统计学变化,男性逐年增加,女性逐年减少;男性感染率低于女性,男性UU载量也低于女性;不同性别UU载量均逐年下降.

    作者:欧阳耀灵;卢亚祖;范翠芳;王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

    随着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发病例数逐年增加,它成为了住院期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此其早期诊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诊断及其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张淑文;王丽娟;王树满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腹腔镜引导下人工流产术3例分析

    对腹腔镜引导下人工流产术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25岁,初孕,停经50 d于外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见多量蜕膜与少量绒毛,出血不多;术后少许阴道流血7 d,无腹痛与恶心等不适主诉,超声见宫腔内混合回声团,87 mm × 42 mm × 30 mm,性质不明,遂转入我院.

    作者:郭培奋;曾桃津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病毒性心肌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1例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非常相似,往往导致误诊.收集我院2006-01-2009-04从外院以急性心肌梗死转入我科的1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右侧肢体无力误诊颈椎病1例分析

    对右侧肢体无力误诊颈椎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6岁.主因双下肢无力2a,右侧肢体加重10d余住院,患者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病史,2a前因双下肢无力以右侧为显著,曾于北京某医院就诊,查颈部MRI:颈5~6间盘后膨出伴髓内T2高信号,考虑颈椎病.

    作者:吕雅兵;刘辉;董爱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1例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全网膜光凝术及疗效. 方法: 对91例151只眼分别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全网膜光凝治疗,按技术规定的光凝范围和光凝参数行次网膜光凝术(Sub-PRP),标准全网膜光凝术(S-PRP)和超全网膜光凝术(E-PRP).结果:P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27眼(81.8%),早期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55眼(82.9%),而高危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35眼(68.6%). 结论: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不同,要想保存患者的视力和病情的稳定,把握合适的治疗时机和选择合理的激光参数,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周淑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