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γ干扰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不同病理情况中的变化

钟巧玲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 γ干扰素, 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γ干扰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以及相应的诊断作用.方法 收集该院共75例急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重症肺炎和普通肺炎.经过治疗后,又收集其中的59例作为恢复期患儿样本.对其进行抽血并检测γ干扰素的水平.同时收集40例健康体检儿的血液标本,监测γ干扰素水平作为对照.结果 作者发现在肺炎急性期γ干扰素的水平要远远高于恢复期和健康体检儿,而恢复期患儿的γ干扰素也有显著下降.此外,作者还发现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内的γ干扰素也要明显高于普通症状患儿.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γ干扰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其水平变化程度直接与肺炎的病程和病理严重程度相关.这提示检查γ干扰素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测手段,可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对CIK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包被和未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培养瓶中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生长状态及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的细胞数,研究在临床常用培养CIK细胞的方法上,后续增加对培养瓶进行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预处理后,对CIK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提取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无血清培养液调整好细胞浓度,在75 cm2密封盖培养瓶中等量加入包被和未包被抗人CD3抗体,以及IFN-γ.培养24 h后加入CIK混合刺激因子,以后每天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行传代扩增(扩增至未包被的培养瓶中),第12天收集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包被抗人CD3抗体的75 cm2密封盖培养瓶培养的CIK细胞,在培养第3天即可进行传代扩增,以后每天都可进行扩增;用未包被抗人CD3抗体75 cm2密封盖培养瓶培养的CIK细胞在第5天才可进行传代扩增,以后每隔1 d可以进行扩增,第12天收集的细胞总数未包被的为1.2×109,包被的为3.3×109.结论 包被细胞因子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对正常条件培养的CIK细胞生长状态和较短时间内收获的CIK细胞总量有很好的正影响.

    作者:王岩;刘蓉芳;晁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男性不育症的检测及意义

    男性不育症是人类生殖研究中心的重要课题,据WHO资料显示,不育症占育龄夫妇的15%,为探讨其病因,本文就近年来在临检,生化,微生物,免疫学,内分泌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方面对男性不育症的研究结果以予介绍.

    作者:彭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泻患者感染人芽囊原虫1例

    人芽囊原虫(B.h)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条件致病性寄生虫.该虫长期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虫的基本形态、超微结构、病理生理、免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B.h是一种主要引起宿主间歇性腹痛和腹泻等症状的病原体[1-3].近日,作者于本院住院患者中查出1例感染B.h的腹泻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蜀勇;龚弘局;廖蓉;刘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肿瘤专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在肿瘤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落实、建立有效预警、强调重点控制、提高业务素质、构建和谐关系.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实施2年,与实施前比较,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护理实施前后相比为0.12%∶0.42%;褥疮为0.12%∶0.60%;跌倒为0.04%∶0.13%;导管脱落为0.28%∶0.79%;导管感染为0.42%∶1.4%;自杀为0.01%∶0.07%;患者满意度由90.3%提高到98.0%.结论 在肿瘤专科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服务.

    作者:陶静楠;秦亚辉;关琼瑶;邢煜;缪云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1~12月三系异常或发热患者的血液标本281例,正常标本200例作为对照,共计481例标本,做血涂片,瑞氏染色,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细胞异常检出率高,白细胞只要是分类异常时,常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左移、右移的变化,以及中毒颗粒、空泡变性、内外浆、异淋、幼稚细胞等;红细胞大小、形态的改变;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等.对临床诊断,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非常有意义.对照组细胞染色镜检结果明显较实验组低.结论 应当重视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制订相对应的措施,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支出,缩短患者就诊时间,以免影响患者诊断和延长治疗时间.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7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改变.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73例SLE患者及25例健康女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女性比较,97.3%的SLE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以CD3+CD4+细胞减低(P<0.01),CD3+CD8+细胞增高(P<0.01),CD3+CD4+/ CD3+CD8+比值减低,多数倒置(P<0.01),CD19+细胞减少(P<0.05)尤为明显.结论 SLE患者免疫功能异常.

    作者:张德杰;向阳;黄世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菌药治疗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变化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在抗菌药治疗无效后耐药变化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该院患者经治疗后仍多次在同一部位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在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多次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中,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从敏感转为耐药的比例分别为:27.8%、22.2%、22.2%、22.2%、14.8%、14.8%、11.1%、11.1%;从敏感转为中介比例为:0、0、29.6%、9.3%、9.3%、7.4%、7.4%、3.7%.结论 患者经治疗无效后多次检出同种病原菌的耐药率升高.多种抗菌药由原来敏感或者中介的转为耐药,并且比例较高,临床上在治疗感染时,应合理选用抗菌药,采取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以减少诱导耐药株的产生,以免给后续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

    作者:曾凤群;丘仲柳;冯丽春;李健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报告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是一种罕见的滋养细胞肿瘤,应与宫颈或子宫内膜的原发性鳞癌、低分化腺癌及未分化癌相鉴别,还需与其他滋养细胞肿瘤鉴别,作者曾收治子宫ETT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王某某,女,54岁,G2P1A1,2008年9月因阴道不规则流血7~8年来诊,既往诊疗史不详.

    作者:姜旭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XE-5000流水线两种检测血小板方法的比较及性能评价

    目的 对流水线XE-5000 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血小板(PLT)测定方法,即电阻抗法(PLT-I)和激光流式荧光法(PLT-O)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通过XE-5000两种PLT测定方法,进行测试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线性、携带污染率、红细胞(RBC)干扰实验、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血小板计数影响,并以显微镜计数法作为参照.结果 平均批内精密度为PLT-I 3.20%,PLT-O 1.73%;批间精密度为PLT-I 2.46%,PLT-O 2.06%;携带污染率范围为PLT-I 0-1.11%,PLT-O 0-0.99%;在线性稀释试验中测试值与理论值的平均相关系数(r)分别是PLT-I 0.992,PLT-O 0.997;在RBC碎片干扰试验中,PLT-O法对低浓度RBC干扰显示出较强抗干扰能力(t=1.37,P>0.05);PLT-I法在低值血小板(<60×109/L)容易受血小板IPF与MPV对血小板计数影响与显微镜法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E-5000两种血小板测定方法均有各自较好精密度与准确度,线性和抗干扰能力,常规使用PLT-I法计数血小板,但是当所计数血小板数目少于正常且有干扰时,可用显微镜计数法或PLT-O法复查血小板数.

    作者:杨学敏;李光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8756例输血前四项检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输血前四项检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 梅毒快速血液反应素(RPR)、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均为二次检测,采用ELISA法.抗-HIV阳性标本送上级医院确诊.结果 8 756名患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高达13.35%,抗-HCV阳性率达0.03%,抗-HIV的感染率0.01%,RPR的阳性率达0.05%,总阳性率达13.44%.结论 输血前四项检查对于防止患者、医务工作者感染,并减少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琼舟;喻明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例子宫脱垂致双肾重度积液病因分析

    分析2例子宫Ⅲ度脱垂,阴道前,后壁Ⅲ度脱垂患者,并发重度肾积水,输尿管积水的原因.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治疗子宫Ⅲ度脱垂,阴道前,后壁Ⅲ度脱垂患者效果好,创伤小,手术后可很快解除病痛及泌尿系统病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文灿;崔雪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溶血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的干扰和影响

    目的 溶血标本对心肌酶谱检测各项指标产生干扰,探讨其影响导致指标的异常变化.方法 轻度、中度和重度溶血对心肌酶谱测定中五项指标的影响,取30例血液标本分为轻度溶血、中度溶血、重度溶血3组,分别比较溶血前后血清中32项生化指标变化,分析仪器为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溶血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存在干扰,并且随溶血程度的加深干扰愈明显.结论 为了避免由于标本溶血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导致临床医生错误诊断,平时的工作中标本应当避免溶血.

    作者:虞莹;孙竹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胃癌前疾病患者血清胃液中三种肿瘤标志物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胃癌前病变血清和胃液中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差异.方法 采用胃镜获取胃癌患者、癌前病变(包括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及良性病变患者的胃液和组织学标本,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将83例患者分为胃癌组12例,癌前病变组44例,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同时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A)分别检测血清和胃液内CEA、CA72-4和CA19-9的水平.结果 胃癌、癌前疾病、对照组胃液中CA72-4、CA19-9、CEA 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清(P<0.05);癌前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液中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胃液中的CA72-4、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较血清测定更有利于胃癌前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追踪.

    作者:焦鑫;何思春;王利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Sysmex pocH80i常见7种故障维修

    pocH-80i是日本Sysmex公司针对小型实验室的要求新开发的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该机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检验科、厂矿单位卫生室、大型血液分析仪备用机和医院急诊检验.仪器除继承Sysme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结果精准、无毒试剂的优点以外,因其全中文界面,在操作简便性、维护方便性、数据管理通讯功能方面均能完美符合现代小型实验室的要求[1].

    作者:戴启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阴道真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针对基层卫生院化验室检测阴道真菌阳性率不高的现状,探讨更加准确适用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生理盐水湿片法、亚甲蓝(美蓝)染色法、革兰染色法三种方法做阴道真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亚甲蓝染色法和革兰染色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湿片法.结论 推荐采用亚甲蓝染色法代替生理盐水湿片法.

    作者:苏贻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453例精神疾病患者血锂浓度监测

    目的 对该院应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血锂浓度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酸锂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453例长期服用碳酸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453例碳酸锂治疗患者中,有81例血锂浓度小0.60 mmol/L,363例在0.60~1.20 mmol/L,9例大于1.20 mmol/L,提示有80.13%的患者达到用药浓度,17.88%的患者未达到有效浓度,只有1.54%的患者出现早期中毒症状.结论 该院临床对碳酸锂的运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刺蝶腭神经节加微波综合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报告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近10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全球发病率约为10%~25%

    作者:张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的意义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糖尿病并发症很多,其中以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等常见,以下是对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的意义的论述.

    作者:李保才;骆朝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检测联合细胞学诊断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检测联合细胞学诊断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疑为HPV感染或宫颈病变的妇科患者行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根据细胞学诊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HPV检测为阳性的病例进行阴道镜活检.结果 (1)225例细胞学异常患者,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16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0例,其高危型HPV-DNA阳性率依次为26.9%(45/167),45.8% (22/48),90.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5例患者均进行接受阴道镜及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NILM、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和浸润癌患者HR-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5.9% (41/158)、33.3%(14/42)、76.9%(10/13)、87.5%(7/8)、1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0岁患者HPV-DNA阳性率为36.9%(24/65),>30~<40岁患者HPV-DNA阳性率为26.3%(20/76),≥40岁患者HPV-DNA阳性率为38.1%(3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检测联合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能更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变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黄永建;陈波;杨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例胃窦部腺癌致心动过缓临床探讨

    心动过缓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其他尚有电解质紊乱、血酸碱度及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部及心脏手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1].作者曾收治6例胃窦部腺癌致心动过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杰;陈思潮;黄灿华;洪少雄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