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旭平
目的 探讨不同凝血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ACL-7000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Start-4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同时检测患者新鲜血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克劳斯法).计算实验方法与比较方法之间的偏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两个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两个检测系统测定FIB结果相关系数为0.99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小于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结论 两个检测系统测定FIB结果基本一致,其系统误差基本为临床所接受.
作者:朱文元;廖昆灵;刘芹;姜莉;唐明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在肿瘤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落实、建立有效预警、强调重点控制、提高业务素质、构建和谐关系.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实施2年,与实施前比较,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护理实施前后相比为0.12%∶0.42%;褥疮为0.12%∶0.60%;跌倒为0.04%∶0.13%;导管脱落为0.28%∶0.79%;导管感染为0.42%∶1.4%;自杀为0.01%∶0.07%;患者满意度由90.3%提高到98.0%.结论 在肿瘤专科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服务.
作者:陶静楠;秦亚辉;关琼瑶;邢煜;缪云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对护士自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郞平;包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深圳汉族人中上游刺激因子1(US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37例健康者及64例2型糖尿病患者SNP(rs3737787)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SNP(rs373778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6).CC 纯合子患糖尿病的风险是TT 纯合子的3.74 倍(OR=3.74,95%CI:1.56~8.93),且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9,95%CI:1.25~5.87).结论 在深圳汉族人群中以USF1中的rs3737787作为主要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高度相关.
作者:陈莉;栗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1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 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前S1抗原78例阳性,阳性率为78%;HBV-DNA 86例阳性,阳性率为86%;HBeAg 56例阳性,阳性率为56%,在56例HBeAg阳性中,前S1抗原阳性例数为44例,阳性率为78%,HBV-DNA的阳性例数为49例,阳性率为88%,前S1抗原与HBV-DNA的差异性用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6例HBV-DNA阳性中,前S1抗原阳性例数为74例,阳性率为86%,HBeAg阳性例数为50例,阳性率为58%,前S1抗原与HBeAg的检测结果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高度相关,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可靠指标.
作者:张智润;聂永卿;崔红萍;杨桂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免疫性疾病.发病3年内70%的患者出现骨关节影像学改变、骨关节不可逆破坏,从而造成运动功能的丧失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早期运用免疫抑制剂治能控制病情进展,阻止关节破坏[1].因此,寻找特异性检测指标对RA行早期诊断成为近年来R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瓜氨酸是丝蛋白(filaggrin)抗原表位的主要成分,而瓜氨酸残基是RA特异的抗filaggrin抗体(AFA)识别的必要表位[2].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RA患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以探讨其在 RA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韩刚;吴月平;曹亚丽;赵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脂类代谢紊乱系致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研究及报道从多方面阐述其相关性.近年来有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在临床中作用得到重视[1],临床医生不再把目光仅停留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等其他脂类物质上.本人对本院3 903例血脂检测结果作了初步分析,重点观察了HDL-C检测数据,试图寻找HDL-C浓度降低与其他脂类物质浓度紊乱的关系.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德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对白细胞(WBC)>25×109/L或WBC<4.0×109/L及血细胞分析仪报警结果有异常的761例血液标本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 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33例,核右移4例,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95例,异型淋巴细胞大于5%的有62例,幼稚细胞7例,有核红细胞2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7例,大细胞性贫血3例,疟原虫2例,血小板计数异常9例.结论 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疑似血液病和血液学检查异常情况时,必须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
作者:叶巧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综合治疗过程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动态变化.方法 动态检测了3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清hs-CRP和sIL-2R,并和非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较.结果 DF组首诊即时,治疗7 d、14 d的血清hs-CRP和sIL-2R水平较非DF组明显升高(P<0.05);有效治疗28 d、3个月以及6个月后,DF组血清hs-CRP和sIL-2R和非DF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rman分析,DF组和非DF糖尿病组sIL-2R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84,P<0.05).结论 血清hs-CRP和sIL-2R可以作为评价糖尿病足的炎症水平预后指标.
作者:闫小梅;王希平;叶丽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实行血培养阳性危机值(critical value)报告制度监督血培养全程质量控制(TQC),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快速、准确地作出病原学诊断.方法 血培养及鉴定采用美国BD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 在2 700例血培养中阳性共326例,其中4例为污染菌,污染率为1.2%;322例为病原菌,阳性率为12%.结论 实行血培养阳性危机值报告制度使微生物检验人员、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及时沟通,减少污染率,实现血培养全程质量控制.
作者:陈玉莲;徐涛;翁杏华;邢孔鸯;李磊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健康检测人员作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IIF和IBT对88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15种抗核抗体(AVA)进行测定.结果 IIF检测SLE患者ANA的阳性率为97.7%(86/88),其荧光染色核型主要为核颗粒型、核均质型、胞质颗粒型和混合型.IBT检测结果显示,SLE患者ANA的阳性率为90.9%(80/88),SLE患者中主要检测出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抗ss-A、抗nRNP/Sm、抗核小体抗体,以及少量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健康体检人员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抗核抗体的IIF法筛选易导致以抗(SSA)为主要抗体或低浓度抗AMA-M2抗体患者的ANA假阴性,而IBT法因检测的抗体不全面也无法取代ANA的IIF法检测.临床实际工作中两种ANA的检测方法不能相互取代,应联合应用.
作者:朱华强;朱林;罗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站门诊就诊并且要求治疗宫颈糜烂的女性给予微波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172例宫颈糜烂经微波治疗,轻度糜烂治愈率100%,中度糜烂治愈率100%,重度糜烂治愈率90.48%;好转4 例,总治愈率97.67%,总有效率100%.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pocH-80i是日本Sysmex公司针对小型实验室的要求新开发的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该机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检验科、厂矿单位卫生室、大型血液分析仪备用机和医院急诊检验.仪器除继承Sysme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结果精准、无毒试剂的优点以外,因其全中文界面,在操作简便性、维护方便性、数据管理通讯功能方面均能完美符合现代小型实验室的要求[1].
作者:戴启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 对该院2008年9月到2011年3月8 442例输血前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442患者标本中外科6 276例(75%).有3 291例只进行了输血前检查而没有输血,占53%.外科用血占全院用血量的58.4%.检出RHD阴性24例(0.23%).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8例(0.21%).结论 输血科对每一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是输血安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作者:王志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62例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成功一期取尽结石,8例二期取尽石,4例结石少许残留,一期结石取净率92.6%;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70 min,平均住院9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张伟;姜道彬;窦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16S rRNA高度保守的A位点,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引起细菌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抗菌谱广,较长抗生素后效应等特点,而且还与其他抗菌药物有协同作用,目前是治疗革兰阴性、阳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尤其是耐多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常用的联合治疗药物[1].
作者:何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该院应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血锂浓度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酸锂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453例长期服用碳酸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453例碳酸锂治疗患者中,有81例血锂浓度小0.60 mmol/L,363例在0.60~1.20 mmol/L,9例大于1.20 mmol/L,提示有80.13%的患者达到用药浓度,17.88%的患者未达到有效浓度,只有1.54%的患者出现早期中毒症状.结论 该院临床对碳酸锂的运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皖北地区上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儿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了解皖北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方法 应用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结果 在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年共11 2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阳性2 433例(21.6%);可疑1 473 例(13.08%).1~2岁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各年龄组,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秋冬季节间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本地区1~2岁儿童发病率低,秋冬季节发病率高,检测出的可疑结果不容忽视.
作者:孔东辉;李永利;周若冰;田瑾瑾;李肖宇;汪园琪;邓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标本采集方法的规范化操作对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及应用.方法 对门诊就诊需做TCT检测的3 186例患者进行分组,一组1 658例为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法操作的标准组,另一组1 528例为较为随意的对照组进行TCT检测,通过对制作出玻片中的标本满意度及细胞量的多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标准组中不满意和细胞量小于5 000的有42例(2.5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9例(6.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规范化宫颈标本采集方法可降低TCT检测的不满意率,对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及物力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自第1例肝移植手术成功以来,历经40余年发展,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 11%~38%,术后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病死率约为6.0%~12.5%[1-2],严重影响了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胆道并发症主要包括:胆漏、胆道狭窄、胆石及胆泥形成及壶腹部功能失调等[3],其发生与手术技巧、胆道吻合方式、缺血再灌注损伤、供肝保存等因素有关[4].
作者:章光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