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平
目的 探讨新鲜全血在不同时间及保存条件下在血细胞分析仪比对和校准中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每天留取白细胞增高、正常和减低的标本6例,其中3例放入2~8 ℃的冰箱,另外3例放置于室温,第2天在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比对其结果,以监测不同仪器之间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通过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保存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和比对,用当天正常的新鲜全血好,可以解决校准和结果的统一性,减少因设备的不同产生的误差.结论 应用新鲜全血可以作为对同一实验室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的室内质量控制检测和调整,其方法简便且效果理想.
作者:黄革;胡贡学;李成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比包被和未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培养瓶中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生长状态及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的细胞数,研究在临床常用培养CIK细胞的方法上,后续增加对培养瓶进行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预处理后,对CIK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提取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无血清培养液调整好细胞浓度,在75 cm2密封盖培养瓶中等量加入包被和未包被抗人CD3抗体,以及IFN-γ.培养24 h后加入CIK混合刺激因子,以后每天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行传代扩增(扩增至未包被的培养瓶中),第12天收集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包被抗人CD3抗体的75 cm2密封盖培养瓶培养的CIK细胞,在培养第3天即可进行传代扩增,以后每天都可进行扩增;用未包被抗人CD3抗体75 cm2密封盖培养瓶培养的CIK细胞在第5天才可进行传代扩增,以后每隔1 d可以进行扩增,第12天收集的细胞总数未包被的为1.2×109,包被的为3.3×109.结论 包被细胞因子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对正常条件培养的CIK细胞生长状态和较短时间内收获的CIK细胞总量有很好的正影响.
作者:王岩;刘蓉芳;晁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1~12月三系异常或发热患者的血液标本281例,正常标本200例作为对照,共计481例标本,做血涂片,瑞氏染色,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细胞异常检出率高,白细胞只要是分类异常时,常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左移、右移的变化,以及中毒颗粒、空泡变性、内外浆、异淋、幼稚细胞等;红细胞大小、形态的改变;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等.对临床诊断,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非常有意义.对照组细胞染色镜检结果明显较实验组低.结论 应当重视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制订相对应的措施,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支出,缩短患者就诊时间,以免影响患者诊断和延长治疗时间.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基层卫生院化验室检测阴道真菌阳性率不高的现状,探讨更加准确适用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生理盐水湿片法、亚甲蓝(美蓝)染色法、革兰染色法三种方法做阴道真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亚甲蓝染色法和革兰染色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湿片法.结论 推荐采用亚甲蓝染色法代替生理盐水湿片法.
作者:苏贻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临床输血前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 对该院2008年9月到2011年3月8 442例输血前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442患者标本中外科6 276例(75%).有3 291例只进行了输血前检查而没有输血,占53%.外科用血占全院用血量的58.4%.检出RHD阴性24例(0.23%).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8例(0.21%).结论 输血科对每一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是输血安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作者:王志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改变.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73例SLE患者及25例健康女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女性比较,97.3%的SLE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以CD3+CD4+细胞减低(P<0.01),CD3+CD8+细胞增高(P<0.01),CD3+CD4+/ CD3+CD8+比值减低,多数倒置(P<0.01),CD19+细胞减少(P<0.05)尤为明显.结论 SLE患者免疫功能异常.
作者:张德杰;向阳;黄世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综合治疗过程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动态变化.方法 动态检测了3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清hs-CRP和sIL-2R,并和非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较.结果 DF组首诊即时,治疗7 d、14 d的血清hs-CRP和sIL-2R水平较非DF组明显升高(P<0.05);有效治疗28 d、3个月以及6个月后,DF组血清hs-CRP和sIL-2R和非DF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rman分析,DF组和非DF糖尿病组sIL-2R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84,P<0.05).结论 血清hs-CRP和sIL-2R可以作为评价糖尿病足的炎症水平预后指标.
作者:闫小梅;王希平;叶丽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该院应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血锂浓度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酸锂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453例长期服用碳酸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453例碳酸锂治疗患者中,有81例血锂浓度小0.60 mmol/L,363例在0.60~1.20 mmol/L,9例大于1.20 mmol/L,提示有80.13%的患者达到用药浓度,17.88%的患者未达到有效浓度,只有1.54%的患者出现早期中毒症状.结论 该院临床对碳酸锂的运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61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根据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测定所有入选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肌酐(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ys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CysC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冠心病组患者CysC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CysC水平较非冠心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冠心病患者CysC与其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等因素后,此相关性仍存在(r=0.70,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CysC水平与增高,且与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CysC水平的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逐渐加重.
作者:郭守玉;龙明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在肿瘤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落实、建立有效预警、强调重点控制、提高业务素质、构建和谐关系.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实施2年,与实施前比较,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护理实施前后相比为0.12%∶0.42%;褥疮为0.12%∶0.60%;跌倒为0.04%∶0.13%;导管脱落为0.28%∶0.79%;导管感染为0.42%∶1.4%;自杀为0.01%∶0.07%;患者满意度由90.3%提高到98.0%.结论 在肿瘤专科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服务.
作者:陶静楠;秦亚辉;关琼瑶;邢煜;缪云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16S rRNA高度保守的A位点,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引起细菌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抗菌谱广,较长抗生素后效应等特点,而且还与其他抗菌药物有协同作用,目前是治疗革兰阴性、阳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尤其是耐多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常用的联合治疗药物[1].
作者:何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站门诊就诊并且要求治疗宫颈糜烂的女性给予微波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172例宫颈糜烂经微波治疗,轻度糜烂治愈率100%,中度糜烂治愈率100%,重度糜烂治愈率90.48%;好转4 例,总治愈率97.67%,总有效率100%.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多数医院血常规检验均采用手指(无名指)的末梢血,偶有采用静脉血者,对于指血与静脉血是否存在差异本文作了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功军;邹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肿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53(CA-153)等4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9例卵巢癌患者、48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口述4种肿瘤标志物,并探讨联合检测对诊断卵巢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49例卵巢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和CA-153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4项联合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单项检测血清CEA、CA-199、CA-125和CA-153对卵巢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这4种标志物更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侯松林;向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利用血气分析仪与便携式血糖仪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与偏倚,并探讨其差异.方法 分别用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罗氏罗康全型便携式血糖仪及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0例患者的动脉血液标本进行血糖浓度的检测,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处理,观察三者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原因.结果 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罗氏罗康全型血糖仪与日立7080生化仪测定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一实验室的检测系统应进行方法学对比和结果偏差评估,从而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刘慧玲;马永能;张鹏;张颖;杨白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ORCH测定的临床意义及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231例孕期妇女TORCH检查资料.结果 IgG阳性例数要高于IgM阳性例数,且TOXIgM、IgG阳性例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类病毒.结论 TORCH的测定与优生优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者:颜进明;李明;王超;刘跃平;徐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血液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应用为广泛的检查项目之一,它不仅是诊断血液病的主要依据,也可以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李沛;张有忠;杨荣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胃癌前病变血清和胃液中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差异.方法 采用胃镜获取胃癌患者、癌前病变(包括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及良性病变患者的胃液和组织学标本,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将83例患者分为胃癌组12例,癌前病变组44例,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同时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A)分别检测血清和胃液内CEA、CA72-4和CA19-9的水平.结果 胃癌、癌前疾病、对照组胃液中CA72-4、CA19-9、CEA 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清(P<0.05);癌前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液中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胃液中的CA72-4、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较血清测定更有利于胃癌前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追踪.
作者:焦鑫;何思春;王利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抗凝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静脉血置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中,分别在7个时间点测试分析结果.结果 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体积(MPV)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P<0.05),PLT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结论 经EDTA-K2抗凝静脉血,8 h内测定结果可以满足日常常规检验工作需求,但MPV在1 h内测定值佳.
作者: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临床常用的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即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以及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3种梅毒检测方法.评价这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TP-ELISA方法检测标本4 620例,检测到的阳性标本再用TRUST与TPPA法平行测定.结果 TP-ELISA检测出的56例阳性标本中,TPPA检出阳性54例,阴性2例;TRUST法检出阳性39例,阴性17例,符合率分别为96.4%和69.6%.结论 TP-ELISA法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可作为临床批量标本梅毒检测理想的筛选方法;TRUST法适用于梅毒疗程观察和疗效判断,有助于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以便梅毒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TPPA法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的确证试验.
作者:李凤中;黄永建;陈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