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法检测尿红细胞的对比分析

马萍;聂庆东;李洪利;张秀梅

关键词:尿红细胞, 尿沉渣, 尿干化学, 显微镜镜检, 携带污染率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检测尿红细胞时的差异性,比较不同仪器检测方法 对红细胞尿的携带污染率情况.方法 对来自临床1 000例尿液标本分别用URISYS2400干化学分析仪、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进行检测.对健康成人尿标本和与之混合的不同浓度红细胞悬液交叉排列分别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检测.结果 分别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显微镜镜检检测尿红细胞的阳性率为41.1%(411/1 000)、22.6%(226/1 000)、19.7%(197/1 000),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分别与显微镜镜检比较复合率分别是76.8%(768/1 000)、97.1%(971/1 000).干化学和尿沉渣同时红细胞检测阴性为512例,采用显微镜复检均为阴性.携带污染率URISYS2400干化学分析仪为0.000%、UF-500i尿有形成分析仪为0.113%.结论 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检查尿红细胞可以提高检测效率,两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但仍有影响因素不可避免,所以当两者检测不符时,仍然需要显微镜镜检确认.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多重定量荧光PCR快速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

    目的 探讨多重定量荧光PCR快速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标本疾病的价值.方法 利用21,18,13号及X染色体上15个STR(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进行多重PCR扩增,在24 h内快速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标本.通过建立两个多重PCR体系,对921例临床标本(包括外周血、绒毛膜及羊水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921例标本中915例结果 与染色体核型结果 相符,其中2例45,X外周血标本,2例21-三体综合征标本、1例46,XX标本未检出,1例羊水标本分析失败,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相比,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64%、99.85%.结论 多重定量荧光PCR技术可用于快速诊断非整倍体疾病.

    作者:江帆;丁渭;王霞;袁玉枝;屈艳霞;陈桂兰;卢航;陈华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临床路径在县级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

    目的 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探讨临床路径在县级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传统组按传统的诊疗护理模式进行,临床路径组按临床路径表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临床路径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 临床路径有利于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医护质量、减轻患者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杜德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金纳米团簇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采用荧光标记法实现对实验材料的检测,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荧光染料一般存在细胞毒性与不良反应较大、激发光谱窄、光稳定性差、荧光强度弱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金纳米团簇(Gold nanoclusters,Au NCs)由于其特有的量子尺寸效应以及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特点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生物监测、生物标记、药物传递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罗雅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阑尾切除术(OA)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89例小儿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LA 36例,OA 5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时间、患方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LA组与OA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时间、患方满意度等方面LA组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提倡将其用于小儿阑尾炎治疗.

    作者:敖建平;黄学平;陈川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呋塞米联合多巴胺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休息、吸氧、强心、扩血管等治疗下将多巴胺和呋塞米加入5%葡萄糖水溶液中,静脉持续泵入,每天1次,对照组进行休息、吸氧、强心、扩血管、利尿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5%,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75%.结论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病病死率.

    作者:夏晓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复方角菜酸酯栓预防内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对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直肠息肉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于术后由肛门塞入1枚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术后首次大便的隐血阳性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首次大便的隐血阳性率为3.23%,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能减少术后出血风险,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大鹏;王忠;谢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大理地区志贺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大理地区志贺菌的血清型分布以及多重PCR技术在志贺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用常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法对腹泻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测,分离到的标本再用多重PCR法对志贺菌的毒力基因shetA、shetB、ial和ipaH进行扩增检测.结果 通过常规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得到68株志贺菌.血清学鉴定显示福氏志贺菌41株,宋内志贺菌25株,鲍氏志贺菌2株.通过多重PCR扩增后68株志贺菌均在423 bp(ipaH)处出现了条带,检出率为100%,其余在147 bp(shetB)、309 bp(shetA)处以及320 bp(ial)处均出现了至少一个条带,与常规鉴定法的符合率达100%.5份直接用阳性粪便标本提取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后,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结论 大理地区细菌性痢疾患者感染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多重PCR技术可用于志贺菌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国富;薛士鹏;吴利先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重庆市直辖10年学生身体形态变化趋势研究

    目的 了解重庆市直辖10年来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探讨其变化趋势.方法 取样11 200名7~22岁的大、中、小学生,对2000、200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重庆片区检测数据的形态发育指标及其派生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学生的身体形态生长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差异缩小,身体发育匀称度有所改善,身体形态生长速度有加速的趋势.结论 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生长水平处在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人体围度和质量指标的生长速度明显领先于长度等指标,城乡学生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仍需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来逐步缩小这种差距,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唐平;曹型厚;张亚妮;蒲克勇;孙宝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在受伤后12 h内气管切开,对照组(56例)在受伤后12 h后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控制率、控制感染的时间以及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的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控制感染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以很好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感染容易控制,同时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忠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改良森田治疗在焦虑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7~12月广泛性焦虑症住院患者60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开展为期6周改良森田治疗加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精神科常规药物治疗.6周后运用SCL-90各因子量表对两组患者在躯体化、抑郁情绪、焦虑、偏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SCL-90项目因子分的改善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患者从第2周开始均有好转,第2周起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焦虑、躯体化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辅以改良森田治疗对其疾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洪金;万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Rh(D)阴性血型孕妇预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产科中Rh(D)阴性血型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妊娠晚期孕妇预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Rh(D)阴性血型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妇在产前3周内进行自体备血1~2次,每次200 mL,采血期间加强营养,口服铁剂,采血前后及输血后检测各项血液指标,采血过程中进行胎心监护.结果 采血过程孕妇和胎儿生命体征正常,产后或术后母婴健康;采血前后及输血后各项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D)阴性血型孕妇预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晓红;汪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术后发热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妇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术后发热的关系.方法 采用培养法对93例剖宫产分娩产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其剖宫产术后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多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解脲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剖宫产术后发热时间延长,因而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及种类增加,临床医生应根据实验室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滕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方法检测尿红细胞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检测尿红细胞时的差异性,比较不同仪器检测方法 对红细胞尿的携带污染率情况.方法 对来自临床1 000例尿液标本分别用URISYS2400干化学分析仪、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进行检测.对健康成人尿标本和与之混合的不同浓度红细胞悬液交叉排列分别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检测.结果 分别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显微镜镜检检测尿红细胞的阳性率为41.1%(411/1 000)、22.6%(226/1 000)、19.7%(197/1 000),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分别与显微镜镜检比较复合率分别是76.8%(768/1 000)、97.1%(971/1 000).干化学和尿沉渣同时红细胞检测阴性为512例,采用显微镜复检均为阴性.携带污染率URISYS2400干化学分析仪为0.000%、UF-500i尿有形成分析仪为0.113%.结论 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检查尿红细胞可以提高检测效率,两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但仍有影响因素不可避免,所以当两者检测不符时,仍然需要显微镜镜检确认.

    作者:马萍;聂庆东;李洪利;张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肿瘤标志物CA125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评价

    目的 观察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25(CA125)在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42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分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血清CA125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 及射血分数(EF).结果 NYHAⅢ~Ⅳ级组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Ⅲ~Ⅳ级组的LVEDD显著高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Ⅲ~Ⅳ级组的LVESD显著高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Ⅲ~Ⅳ级组的EF显著低于NYHAⅡ级组(P<0.05);CA125水平NYHA Ⅱ级治疗前为(19.5±8.4)U/mL,治疗后为(9.7±4.5)U/mL;NYHAⅢ~Ⅳ级治疗前为(116.3±65.7)U/mL,治疗后为(37.1±24.6)U/mL.结论 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并且可以作为观察CHF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蒋翔宁;吴捷华;吴永峰;杨书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生脉散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调节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脉散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调控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60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显著增高,阿司匹林治疗4周后hs-CRP水平显著下降,在联合生脉饮治疗后,hs-CRP下降趋势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更为明显.结论 生脉散可增强阿司匹林对ACS患者血清 hs-CRP的抑制作用,且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汪志稀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PAMM人工晶体在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时Ⅰ期植入的效果

    目的 评价PAMM硬性人工晶体在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时Ⅰ期植入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160眼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14眼,Ⅰ期植入PAMM硬性人工晶体.结果 术后1周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3者12例(85.7%),≥0.05~<0.3者1例(7.1%),<0.05者1例(7.1%).所有人工晶体光学中心均位于瞳孔区.结论 后囊膜破裂时Ⅰ期植入PAMM硬性人工晶体,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汉滨;孙光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联合测定血清PCT与CRP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酶联荧光分析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3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和30例健康者血清的PCT、CRP,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细菌感染组、一般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感染组间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与CRP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病毒感染组PCT与CRP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T和CRP测定均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在细菌感染中PCT比CRP更敏感、更特异,动态联合检测PCT和CRP对鉴别诊断重症、一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静;卢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手指伤口分泌物中检出反硝化无色杆菌1株

    反硝化无色杆菌属产碱菌属,是一群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中称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它属于不分解糖的产碱杆菌.引起感染的产碱菌属株中,较多见的是粪产碱杆菌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而反硝化无色杆菌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介入性医疗操作的开展,该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逐渐增加.作者从手指损伤患者的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分离出1株反硝氏无色杆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洁仪;邓述欢;黎艳枝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自制Coombs微柱凝胶卡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Sephadex-G50 Coombs微柱凝胶卡应用于稀有血型抗体筛选和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以Sephadex-G50凝胶为载体,制备Sephadex-G50 Coombs微柱凝胶卡.取无偿献血者血清与稀有血型(Mur)抗原阳性红细胞加入凝胶卡反应腔,37 ℃孵育后15 min离心,观察结果.再取阳性反应者血清,用2-Me灭活IgM型抗体后,重复前述步骤,以确定是否含IgG型抗-Mur.取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直抗实验、游离抗体实验和放散液抗体检测实验.结果 2 600名无偿献血者中,检出1例IgM型抗-Mur.24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中,检出ABO溶血病210例,RhD溶血病5例,RhE溶血病2例,抗-M和抗-Jka引发的溶血病各1例.自制凝胶卡与进口凝胶卡检测结果 一致.结论 自制Sephadex-G50 Coombs微柱凝胶卡与进口凝胶卡检测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特点,可用于血型血清学临床实验.

    作者:梁华钦;罗广平;张润青;骆宏;姬艳丽;赵阳;魏玲;莫春妍;王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肌钙蛋白Ⅰ定性与定量方法测定结果对诊断AMI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定性与定量方法 测定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意义.方法 对38例通过心电图检测诊断为AMI和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分别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定量和金标法定性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 男23例,cTnI定性测定阳性13例,占56.5%,cTnI定量测定阳性19例,占82.6%.女15例,cTnI定性测定阳性8例,占53.3%,cTnI定量测定阳性13例,占86.7%.两种方法 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法阳性率明显高于金标法.结论 选择定量方法 测定cTnI对AMI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马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