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散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调节的影响

汪志稀

关键词:生脉饮,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生脉散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调控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60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显著增高,阿司匹林治疗4周后hs-CRP水平显著下降,在联合生脉饮治疗后,hs-CRP下降趋势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更为明显.结论 生脉散可增强阿司匹林对ACS患者血清 hs-CRP的抑制作用,且改善治疗效果.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44例急性高原肺水肿病因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原肺水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本地区发生的44例急性高原肺水肿病例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规范合理的治疗,使44例病例均救治成功.结论 掌握急性高原肺水肿的病因,并进行合理规范的治疗是其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党福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方法检测尿红细胞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检测尿红细胞时的差异性,比较不同仪器检测方法 对红细胞尿的携带污染率情况.方法 对来自临床1 000例尿液标本分别用URISYS2400干化学分析仪、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进行检测.对健康成人尿标本和与之混合的不同浓度红细胞悬液交叉排列分别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检测.结果 分别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显微镜镜检检测尿红细胞的阳性率为41.1%(411/1 000)、22.6%(226/1 000)、19.7%(197/1 000),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分别与显微镜镜检比较复合率分别是76.8%(768/1 000)、97.1%(971/1 000).干化学和尿沉渣同时红细胞检测阴性为512例,采用显微镜复检均为阴性.携带污染率URISYS2400干化学分析仪为0.000%、UF-500i尿有形成分析仪为0.113%.结论 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检查尿红细胞可以提高检测效率,两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但仍有影响因素不可避免,所以当两者检测不符时,仍然需要显微镜镜检确认.

    作者:马萍;聂庆东;李洪利;张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肿瘤标志物CA125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评价

    目的 观察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25(CA125)在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42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分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血清CA125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 及射血分数(EF).结果 NYHAⅢ~Ⅳ级组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Ⅲ~Ⅳ级组的LVEDD显著高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Ⅲ~Ⅳ级组的LVESD显著高于NYHAⅡ级组(P<0.05),NYHAⅢ~Ⅳ级组的EF显著低于NYHAⅡ级组(P<0.05);CA125水平NYHA Ⅱ级治疗前为(19.5±8.4)U/mL,治疗后为(9.7±4.5)U/mL;NYHAⅢ~Ⅳ级治疗前为(116.3±65.7)U/mL,治疗后为(37.1±24.6)U/mL.结论 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并且可以作为观察CHF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蒋翔宁;吴捷华;吴永峰;杨书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自制Coombs微柱凝胶卡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Sephadex-G50 Coombs微柱凝胶卡应用于稀有血型抗体筛选和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以Sephadex-G50凝胶为载体,制备Sephadex-G50 Coombs微柱凝胶卡.取无偿献血者血清与稀有血型(Mur)抗原阳性红细胞加入凝胶卡反应腔,37 ℃孵育后15 min离心,观察结果.再取阳性反应者血清,用2-Me灭活IgM型抗体后,重复前述步骤,以确定是否含IgG型抗-Mur.取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直抗实验、游离抗体实验和放散液抗体检测实验.结果 2 600名无偿献血者中,检出1例IgM型抗-Mur.24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中,检出ABO溶血病210例,RhD溶血病5例,RhE溶血病2例,抗-M和抗-Jka引发的溶血病各1例.自制凝胶卡与进口凝胶卡检测结果 一致.结论 自制Sephadex-G50 Coombs微柱凝胶卡与进口凝胶卡检测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特点,可用于血型血清学临床实验.

    作者:梁华钦;罗广平;张润青;骆宏;姬艳丽;赵阳;魏玲;莫春妍;王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会阴烧伤随访者出院后社区护理

    会阴部烧伤因为病变部位特殊,经在院期间积极治疗与护理,愈合出院,患者仍然需要功能恢复、心理辅导等社区护理工作.本院自2006年开始对会阴烧伤患者提供出院后1年的社区护理服务,经后期随访达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文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阴道分泌物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

    目的 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评价其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阴道液涂片镜检、pH试纸、IGFBP-1检测试剂盒分别对113例入院时临床确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113例未胎膜早破的者和236例入院时临床疑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检测,并将结果 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7.3%、98.2%、97.8%,pH试纸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1.4%、90.3%、85.8%,涂片镜检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65.5%、100.0%、82.7%.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与其余两种方法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BP-1检测法较pH试纸法和涂片镜检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诊断胎膜早破可靠,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蒋红;吴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临床化学分析系统试剂携带污染检测方法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临床化学分析系统试剂携带污染的检测方法 及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全部12个检测组合逐一配对的方法 检测各项目在不同检测申请时的总试剂携带污染;对受污染影响严重的项目,采取单一影响因素检测方法 查找污染的主要来源,并采用增加冲洗量、调整检测顺序等处理措施.结果 有2个项目总试剂携带污染严重:(1)Mg总试剂携带污染率31.3%;(2)总胆汁酸(TBA)总试剂携带污染率9.68%; 经过增加纯水冲洗量处理后,TBA总试剂携带污染率明显下降,Mg处理效果不明显;调整检测顺序后Mg总试剂携带污染率明显下降.结论 临床化学分析系统试剂携带污染可以实验检测;采用增加冲洗量、调整检测顺序等处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试剂携带污染.

    作者:李元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010~2011年乐山市手足口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乐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科学的防控措施.方法 每周监测哨点医院的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和辖区内送检的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0~2011年全市共监测疑似手足口病标本436份,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年龄组,占95.41%;男女性别比为1.36∶1,发病主要分布于散居儿童(44%)和托幼儿童(46%).实验室检测表明,引起乐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没有明显的型别优势,肠道疾病71型(EV71型)和柯萨奇A组16型(Cox A16型)几乎各占一半.结论 加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以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关键.

    作者:谢应国;陈霞;牟怀德;刘昕亮;何君茹;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放化疗同步CIK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放化疗同步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1 月1日中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20例采用放化疗同期联合CIK治疗的序贯方式(序贯组,即放化疗结束接着CIK治疗),20例采用同步方式(同步组,即放化疗同时CIK治疗),20例(对照组)只采用放化疗的方式,3组治疗前、中、后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D3、CD4、CD8、CD4/CD8,并应用透射比浊法检测IgG、IgA、IgM.结果 治疗中期,同步组免疫功能无明显下降,序贯组、对照组免疫功能下降.治疗后期,同步组、序贯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免疫功能继续下降.结论 放化疗同步CIK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方慧云;程伟民;李晓玲;季明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54例病理性黄疸患儿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活性变化在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国际临床化学学会推荐的血清γ-GT测定方法,测定病理性黄疸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γ-GT活性变化.结果 有92.6%(50/54)的患儿γ-GT增高;γ-GT活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15 d组和>15~42 d组治疗前后的γ-GT活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γ-GT活性测定对出生7 d以上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丽;刘文亮;张彩宁;邵杰锐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以间断双下肢水肿为首发症状的Castleman病1例分析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疾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其病理特征为明显的淋巴滤泡、血管及浆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临床上以深部或浅表淋巴结显著肿大为特点,部分病例可伴全身症状和(或)多系统损害,多数病例手术切除肿大的淋巴结后,效果良好.本研究报道1例Castleman病,并对该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复习.

    作者:丰先明;杜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脂肪肝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根据B超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检测血糖、血脂,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脂肪肝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 脂肪肝与颈动脉IMT、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腹部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的同时应警惕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作者:韩昕晶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TSH初筛和确诊数据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和确诊阳性结果 的符合率.方法 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DELFIA)初筛测定干血片TSH值阳性结果 的患儿,采集静脉血运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确诊复查TSH值,统计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25例DELFIA法测定干血片TSH值阳性结果 与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的总符合率达88.8%,其中86例筛查TSH>20 μU/mL阳性结果 的符合率达到了98.8%.结论 DELFIA法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的可靠方法.

    作者:徐燕;霍颖;袁幼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甲基化特异性PCR的评价与优化

    目的 探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在DNA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SHH基因启动子区全甲基化克隆和全非甲基化克隆(质粒)为模板,评价MS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SP能检测出样本中低含量的甲基化DNA模板,提高MSP退火温度能克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的产生.结论 MSP检测甲基化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适当提高退火温度能保证MSP结果 的特异性.

    作者:付祥胜;张亚历;李丽;肖岚月;邱野;周贤;张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携带污染的检测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携带污染的检测及其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27个检测项目逐一配对,观察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污染.结果 在携带污染测试中,共有19次严重污染,经纯水冲洗后仍有10次污染严重,用酸碱清洗后有效地消除了试剂携带污染.结论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携带污染可以通过实验检测,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试剂携带污染.

    作者:汪志萍;谈宗明;李尤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生脉散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调节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脉散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调控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60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显著增高,阿司匹林治疗4周后hs-CRP水平显著下降,在联合生脉饮治疗后,hs-CRP下降趋势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更为明显.结论 生脉散可增强阿司匹林对ACS患者血清 hs-CRP的抑制作用,且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汪志稀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方法 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B超导引下,取剑突穿刺点,对15例心包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并间断抽取心包积液,特别是对10例有心包填塞症状患者,能很快减轻症状;再行心包腔冲洗及注射药物以防止心包粘连.术中、后均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者均获成功,操作时间15~30 min,导管留置时间2~16 d,CVC 留置期间无继发感染、无导管脱出等并发症.10例有心包填塞的患者抽取300~400 mL 时症状明显减轻,没有发生因心包填塞而死亡的病例.结论 采用留置CVC引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灵活,引流管可缓慢持续引流,无需反复、多次穿刺.同时,对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阶段性的护理工作,效果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世永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临床路径在县级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

    目的 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探讨临床路径在县级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传统组按传统的诊疗护理模式进行,临床路径组按临床路径表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临床路径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 临床路径有利于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医护质量、减轻患者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杜德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扁桃体脓肿中分离出星群链球菌星群亚种的分析

    2010年9月从1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液和脓腔引流液中,2次分离出星群亚种(S.constellatus subsp.constellatus),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朝;杨锐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阑尾切除术(OA)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89例小儿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LA 36例,OA 5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时间、患方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LA组与OA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住院时间、患方满意度等方面LA组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提倡将其用于小儿阑尾炎治疗.

    作者:敖建平;黄学平;陈川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