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TSH初筛和确诊数据分析

徐燕;霍颖;袁幼红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新生儿, 促甲状腺激素,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 符合率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和确诊阳性结果 的符合率.方法 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DELFIA)初筛测定干血片TSH值阳性结果 的患儿,采集静脉血运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确诊复查TSH值,统计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25例DELFIA法测定干血片TSH值阳性结果 与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的总符合率达88.8%,其中86例筛查TSH>20 μU/mL阳性结果 的符合率达到了98.8%.结论 DELFIA法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的可靠方法.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320例手术后输注冷沉淀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地分析在各种手术后输注冷沉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对320例各类型手术后患者输注冷沉淀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出血表现和相关指标的检测来评价冷沉淀的效果.结果 输注冷沉淀的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 输注冷沉淀应成为对严重创伤和感染病例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措施.

    作者:石兴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配对的研究方法,将66例乳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4例,实验组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量表(VAS)等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患者其抑郁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有了明显改善(P<0.01).结论 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提高乳癌患者心理、行为健康状况.

    作者:涂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重视临床检验分析前后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检验医学发展迅速,检验技术不断提高,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已受到各医院检验科的重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开始建立完善,现在多数实验室都有了较完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考评制度,但对分析前和分析后的的质量控制却不够重视,因此出现了实验室的质控考核优秀,临床医生却常常反映检验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的情况,使得一些医生对检测结果产生疑虑,影响诊断的质量.因此,检验人员不能只考虑分析阶段的质量保证,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应该是在全面的质量管理基础上产生的.尤其必须重视和参与分析前、后阶段质量控制工作,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作者:陈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复方角菜酸酯栓预防内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对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直肠息肉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于术后由肛门塞入1枚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术后首次大便的隐血阳性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首次大便的隐血阳性率为3.23%,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能减少术后出血风险,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大鹏;王忠;谢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EMAb、血清β-HCG及黄体酮联合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

    目的 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 将早孕先兆流产120例病例根据保胎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分为两组,即保胎成功组78例、保胎失败组42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中EMAb,β-HCG及黄体酮的含量,以评价早孕先兆流产的预后.结果 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EMAb阳性率,保胎成功组为7.69%,保胎失败组为38.10%,保胎成功组中EMAb阳性率低(P<0.05);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β-HCG及黄体酮水平,在治疗前后保胎成功组均较保胎失败组高(P<0.05);两组患者经保胎治疗后血清β-HC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黄体酮无明显变化.结论 EMAb、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可更准确预测先兆流产结局,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艳;蔺雪晴;黄楠;李娟;樊萍;杨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方法 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B超导引下,取剑突穿刺点,对15例心包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并间断抽取心包积液,特别是对10例有心包填塞症状患者,能很快减轻症状;再行心包腔冲洗及注射药物以防止心包粘连.术中、后均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者均获成功,操作时间15~30 min,导管留置时间2~16 d,CVC 留置期间无继发感染、无导管脱出等并发症.10例有心包填塞的患者抽取300~400 mL 时症状明显减轻,没有发生因心包填塞而死亡的病例.结论 采用留置CVC引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灵活,引流管可缓慢持续引流,无需反复、多次穿刺.同时,对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阶段性的护理工作,效果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世永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C-反应蛋白测定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目的 用总胆红素(TBiL)结合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结果 判断,有效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率和疗效.方法 1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为2011年在本院生产的新生儿,其中,病理性黄疸为107例,生理性黄疸为63例.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终点测定法;TBiL采用钒酸盐氧化法.结果 病理组CRP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组CR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以通过TBiL值和CRP值来快速诊断病理性的黄疸及时给予治疗,减少患儿的痛苦.

    作者:贤永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阴道分泌物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

    目的 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评价其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阴道液涂片镜检、pH试纸、IGFBP-1检测试剂盒分别对113例入院时临床确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113例未胎膜早破的者和236例入院时临床疑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检测,并将结果 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7.3%、98.2%、97.8%,pH试纸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1.4%、90.3%、85.8%,涂片镜检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65.5%、100.0%、82.7%.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与其余两种方法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BP-1检测法较pH试纸法和涂片镜检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诊断胎膜早破可靠,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蒋红;吴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观察,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特点.方法 对5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和7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取痰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组血糖、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相反胰岛素分泌指数则明显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以G-杆菌多见.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在选择抗生素时,首选有效、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郑世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金纳米团簇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采用荧光标记法实现对实验材料的检测,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荧光染料一般存在细胞毒性与不良反应较大、激发光谱窄、光稳定性差、荧光强度弱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金纳米团簇(Gold nanoclusters,Au NCs)由于其特有的量子尺寸效应以及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特点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生物监测、生物标记、药物传递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罗雅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甲基化特异性PCR的评价与优化

    目的 探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在DNA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SHH基因启动子区全甲基化克隆和全非甲基化克隆(质粒)为模板,评价MS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SP能检测出样本中低含量的甲基化DNA模板,提高MSP退火温度能克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的产生.结论 MSP检测甲基化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适当提高退火温度能保证MSP结果 的特异性.

    作者:付祥胜;张亚历;李丽;肖岚月;邱野;周贤;张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改良森田治疗在焦虑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7~12月广泛性焦虑症住院患者60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开展为期6周改良森田治疗加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精神科常规药物治疗.6周后运用SCL-90各因子量表对两组患者在躯体化、抑郁情绪、焦虑、偏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SCL-90项目因子分的改善比对照组效果好,两组患者从第2周开始均有好转,第2周起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焦虑、躯体化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辅以改良森田治疗对其疾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洪金;万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贝前列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在降糖、调脂、饮食控制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贝前列素钠40 μg口服每天3次和厄贝沙坦15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肾功能变化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贝前列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独立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生兵;汤世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HIFU联合CIK疗法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HIFU联合CIK治疗后,观察外周血CD3+,CD4+,CD56+、sIL-2R、NK细胞百分率及嗜银蛋白(AgNORs)水平的变化.结果 HIFU联合CIK治疗后,CD3+,CD4+,CD56+、NK细胞百分率及AgNOR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sIL-2R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HIFU联合CIK治疗可以通过有效的免疫激活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张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肺手术预防肺不张的护理对策

    肺不张是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保持气道通畅和胸膜腔负压是确保肺良好膨胀状态的基本条件[1-2].全麻使患者膈肌受抑制,术后伤口疼痛,使患者疲乏无力,不能有效咳痰;其次,术中肺受到牵拉,气管插管黏膜受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纤毛运动减弱;胸腔引流不畅,肺膨胀不全,均可导致肺不张,针对肺不张原因,应积极从预防着手,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指导,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素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120例阑尾周围脓肿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收治的120例阑尾周围脓肿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经过Ⅰ期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未发生死亡.除2例发生切口感染,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3.6 d.结论 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提高阑尾周围脓肿治愈率,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前提.

    作者:黎伟;陈当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α-L-岩藻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α-L-岩藻糖苷酶(a-L-Fucosidase,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及体液中.1977年研究者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Morris鼠肝癌组织中AFU活力较正常肝脏高7倍,且与肿瘤生长期有关.1980年法国学者首先在3例原发性肝癌血清中发现AFU活性升高,并提出把AFU作为诊断肝癌的一种新的标志酶,并被后来的众多研究所证实.近年来,AFU检测的方法学研究,及肿瘤或非肿瘤性疾病的血清AFU水平变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且有不同的评价.

    作者:黄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护理的措施和重要性.方法 对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均实施了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护理.结果 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使乳腺癌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手术和化疗,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黄久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TSH初筛和确诊数据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和确诊阳性结果 的符合率.方法 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DELFIA)初筛测定干血片TSH值阳性结果 的患儿,采集静脉血运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确诊复查TSH值,统计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25例DELFIA法测定干血片TSH值阳性结果 与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的总符合率达88.8%,其中86例筛查TSH>20 μU/mL阳性结果 的符合率达到了98.8%.结论 DELFIA法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的可靠方法.

    作者:徐燕;霍颖;袁幼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对策.方法 统计2009~2010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尿、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大便、各种分泌物等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原因及分布情况.结果 两年共收到18 216份微生物培养标本,1 858份为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10.2%,其中痰标本的不合格率占首位57.0%,其次是尿标本占17.0%,血标本位居第3位占15.0%,分泌物标本占6.0%,其他标本占5.0% ;不合格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标本的正确采集缺乏认识,不规范选择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及无菌观念差,导致所采集的标本污染或阳性率降低.结论 应重视微生物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注重与相关科室的联系与合作,加强检验、医护及运送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确保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准确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秀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