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车内火药爆炸事件紧急救援的启示

潘代明;肖前华;陶宏军

关键词:突发事件, 成批烧伤, 救援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突发性事件的救援措施.方法 通过对一起车内火药爆炸事件紧急救援的分析,探讨影响突发性事件救援工作的各种因素.结果 突发性事件的救援需要当地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和领导,以具有专科能力的医院为核心与出事地基层医院共同协作来完成院前急救,医院在突发事件中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结论 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要在当地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各级医院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分工协作才能高质量完成救援任务.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9~2011年临床分离常见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36.95%、23.56%、17.14%、12.18%、10.1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45.65%,耐苯唑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为78.13%、64.77%,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为51.65%,常见革兰阳性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结论 临床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的感染已经变得非常普遍,MRSA、MRCNS、PNSP和粪肠球菌对于常用抗菌药物出现了较高的耐药率,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非常必要.

    作者:农乐关;梁桂才;覃燕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是临床上少见的血液肿瘤,其发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约为3/100 000,同时具有病态造血和骨髓增殖的特点[1].可显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特征.作者在工作中发现了1例MPD-CMML型,在临床上较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枝;侯振江;陈洋;代荣琴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60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0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 60例小儿惊厥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婴幼儿多见,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创伤.因此及时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供给足够营养,加强高热、皮肤护理和安全防护,密切观察病情对痊愈出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继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血清糖类抗原19-9与癌胚抗原在阻塞性胆道疾病中的水平分析

    目的 研究阻塞性胆道疾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的变化.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CA19-9、CEA,采用奥林巴斯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比较胰腺癌、胆管癌、胆总管结石之间的差别,以及各疾病组患者血清CA19-9、CEA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结果 胆管癌、胰腺癌和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CA19-9检测水平阳性率分别为85%、86%、71%,胆管癌和胰腺癌CA19-9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胆管结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E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3%、59%、5%,胆管癌和胰腺癌CEA检测阳性率和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胆总管结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阻塞性胆道疾病中只有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总胆红素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601,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9-9、CEA水平有助于胰腺癌、胆管癌的诊断.

    作者:刘晓敏;王新芹;刘东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信息化在输血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变得举足轻重[1].随着输血科学的发展,输血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医院输血科是连接医院、患者和血站的纽带和桥梁,日常管理工作繁重.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套系统、完善、规范和准确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将为临床输血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证[2].本院于2010年起与南方惠桥软件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了一套医院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血站信息系统相结合,使本科室的工作更加有效,为安全输血、用血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

    作者:郑志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Gomori氨银-微波法染色显示真菌在临床的应用

    目的 应用Gomori氨银-微波法染色显示真菌,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质量.方法 对已确诊的80例真菌感染者进行切片,分别采用改良的Gomori氨银-微波法染色显示真菌.结果 应用Gomori氨银-微波法染色,80例标本均阳性,背景清晰,且原来的染色常规时间由90~140 min缩短为6 min.结论 应用改良Gomori氨银-微波法染色显示真菌不仅可以大大加快染色速度,而且试剂使用方便,染色质量更加稳定可靠,是氨银液染真菌的一种改良的快速染色方法.

    作者:翁秀琴;朱伟峰;张振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烧伤瘢痕疙瘩根治性治疗的探讨

    烧伤瘢痕疙瘩手术治疗复发率甚高[1].本科室1999~2009年采用瘢痕疙瘩切除及植皮、切口缘皮内注射确炎舒松A的方法治疗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荣昌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依据寡核苷酸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4种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的可行性.方法 以基因库公布的981条HBV基因序列为基础,针对拉米夫啶、替比夫啶、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8个耐药位点上的氨基酸替换形式,设计1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多重PCR扩增HBV P基因区野生型和突变型目的 片段,然后进行多重LDR,后在ABI3130测序仪上电泳,根据内参标记、LDR产物的长度进行结果判读.应用此方法对1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同时采用荧光PCR、焦磷酸测序技术对其验证,判断其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LDR法能有效区分包括rtL180M、YMDD、YIDD、YVDD、rtA181V/T、rtN236T、rtT184G、rtS202I、rtM250V野生株和部分突变株;4例HBV DNA>106 copy/mL患者检测出野生株和突变株,结果与焦磷酸测序一致;LDR法与荧光PCR法检测结果一致率达83.3%(10/12).结论血清HBV DNA>106 copy/mL时结合多重PCR的复合LDR 可通过一次扩增检测产物中的多个单突变或野生型位点,有助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孙艺艳;吴月平;毛丽萍;陆建荣;陈琳;陆仁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6种常见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

    目的 监测多重耐药菌(MDRO)在院内的分布,分析其耐药性以控制其在医院内传播.方法 对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2011年1~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鉴定出的6种常见MDRO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出1 415株病原菌,其中目标性监测的MDRO 300株,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及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它们占所检出的相应种属病原菌的百分比分别是39.62%(126/318)、22.11%(44/199)、63.63%(56/88)、5.88%(5/85)、32.07%(17/53)、39.39%(52/132);MDRO主要来自痰液及中段尿标本,分别为45.00%、31.33%;由MDRO引起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占50.67%(152/300),医院获得性感染占23.33%(70/3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无论是否产ESBLs)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及碳青霉烯类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呋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1.32%、20.75%,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00%,对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全部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结论 加强MDRO尤其是社区MDRO监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其引起的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防控重点.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总蛋白与清蛋白试剂互相错误引起误差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总蛋白(TP)与清蛋白(ALB)试剂互相错误引起检测结果误差的原因.方法 在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把TP与ALB试剂互换,各自的设置参数不变,进行定标通过后检测标本,所得结果与日立H718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5份标本(浓度分布在各项目医学决定水平)比对结果显示,只有1份标本比对通过,其余4份标本均未通过,综合分析此次比对失败,由此说明TP与ALB 2个项目在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存在严重偏差.结论 TP与ALB 2个项目试剂位置互相交换错误本身是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这从5份标本综合比对结果可以证实,但5份标本中有1份标本通过比对,由此说明TP与ALB 2个项目在错误的检测系统下也可以得出部分正确的结果,就是这个正确的结果容易造成实验室出现严重的错误.

    作者:肖传宇;侯文华;谢强;王力;顾欣;李雪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不同年龄段糖尿病分布及受损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通州区连续5年来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分布及受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通州区部分在职及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共1 916例,年龄21~85岁,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为6组,采用酶法测定该组人群的空腹血糖.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该组人群的血糖值异常者比例相应增高,其中以60~69岁组高;血糖在男性中的含量与女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糖尿病在20~29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连续5年来糖尿病受损患者比例也在逐年升高,2012年其比例达到9.5%.结论 体检测定血糖对于健康体检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受损情况,并提醒、指导患者采取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以避免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及代谢综合征等的发生.

    作者:王益武;吴广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女性乳腺炎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乳腺炎患者脓液细菌感染类型及对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2011年1~12月临床收治的81例女性乳腺炎患者(131只病变乳房),以无菌操作法采集患者病变部位脓液(单侧或双侧)标本进行需氧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Biomerieux 公司的API细菌鉴定系统及配套试剂.结果 在送检的131份脓液标本中检出96株细菌,总阳性率为73.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5株,沃氏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及头状葡萄球菌各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1.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70.6%.结论 本地区乳腺感染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MRSA和MRCNS的耐药率分别为71.1%和70.6%,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作者:仲康;王亚男;乔悦;陈益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56例2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提高2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以来开展的56例患者的手术配合.结果对56例患者术前、术中的手术室护理进行总结,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对泌尿外科2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的围术期加强护理,帮助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术后恢复较好;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黎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自控镇痛泵预防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自控镇痛泵预防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以期用简洁、实用的方法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方法 68例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使用自控镇痛泵.38例患者安放自控镇痛泵,30例未安放,分为两组观察术后膀胱痉挛及其疗效.结果 保留镇痛泵的患者术后反应轻,11例术后第3天出现膀胱痉挛,自控镇痛泵给药后膀胱痉挛症状明显缓解.19例未使用镇痛泵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膀胱痉挛,给予坦索罗辛片及双氯芬酸钠塞肛后症状有所缓解,2例膀胱痉挛导致术后出血严重,再次手术止血.结论 自控镇痛泵费用可以接受,使用简单,术后预防膀胱痉挛有效率高.

    作者:胡道荣;徐世田;李杰;刘永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脑肿胀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手术中应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脑肿胀.方法 对2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均采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生存11例,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5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2例.结论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脑肿胀,减压充分有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郑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生化检验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生化检验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培养的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对其要求是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但实验技术的掌握必须扎实.因此,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齐新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原发性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 对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气虚、血虚、阴虚、气滞、血瘀、湿阻等证型.按治疗前2 d、治疗后3 d、治疗后1周3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滞证和血瘀证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3 d及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证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3 d及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证在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气滞证和血瘀证,但可能加重气虚证和阴虚证,故其无法改变原发性肝癌本虚标实的基本病理特点.

    作者:贺单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359份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359份尿培养结果及体外药敏试验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宿迁市人民医院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临床尿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培养阳性率为38.7%(139/359),病原体中63.3%为革兰阴性杆菌(88/139),其中大肠埃希菌占绝对优势,为48.9%(68/139),革兰阳性球菌为13.8%(19/139).药敏试验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之,阿米卡星相对较低.革兰阳性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低.此外真菌性感染也不容忽视.结论 导致尿路感染的细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APC、P16基因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APC基因和P16基因甲基化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 检索1978~2011年在Medline、Pubmed等数据库及1994~2011年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所有有关P16、APC基因甲基化与HCC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国内外标准的16篇数据合并结果显示,APC基因甲基化病例组488例,对照组HCC患者肿瘤组织434例,其中HCC癌旁组织390例,非肿瘤肝病患者组织21例,健康人组织23例;HCC组与癌旁组织组合并的有效率的比值比(OR)=5.91,95%CI为4.20%~8.31%;HCC肿瘤组与正常组织组OR=35.19,95%CI:6.00%~206.33%.P16甲基化病例组HCC患者肿瘤组织400例,对照组共437例,其中HCC癌旁组织398例,非肿瘤肝病患者组织21例,健康人组织18例.HCC组与癌旁组织组的OR=5.69,95%CI:3.96%~8.19%,HCC肿瘤组与正常组织组OR=12.18,95%CI:2.56%~58.03%.结论 APC、P16基因的高甲基化导致了该基因的失活,与HCC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邹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ICU患者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血浆中内毒素定量检测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医院疑似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112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静脉血标本,同时进行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和血培养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者组血浆内毒素含量为(109.6±112.1)pg/mL,明显高于非败血症组的(6.5±5.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0 pg/mL为临界值时,血浆内毒素含量检测阳性49例(43.7%),阴性63例(56.3%);血培养阳性24例(21.4%),阴性88例(78.6%).血浆内毒素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度(85.7%)和特异度(90.3%),阳性预测值(87.6%)和阴性预测值(92.3%)均较高;血培养的敏感度较低(46.2%),但特异度较高(92.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和80.7%.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后敏感度提高至95.2%,特异度为88.9%.结论 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对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文君;周丽珍;赵琪;耿先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