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诊治

葛曼青;范颖;李五生

关键词:乙状结肠冗长症, 先天性结肠畸形, 肠梗阻
摘要:乙状结肠冗长症是一种先天性结肠畸形,发病率很低[1].乙状结肠冗长症可出现腹痛、腹胀、顽固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可因肠系膜相对较短而发生乙状结肠扭转,造成梗阻.本院2009~2012年共收治12例乙状结肠冗长症患者,其中10例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药事管理是保障基层医院医疗、保健、科研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维护患者健康,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之一[1].科学有序的药事管理工作可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有力地改善和提升[2].

    作者:安振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534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分析

    了解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病毒(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明胶凝集法检测534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和400例非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清样本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抗体(抗-HBe)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病毒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结果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HBsAg、抗-HBs、抗-HCV、抗-Tp和抗-HIV的阳性率分别是12.36%、36.32%、1.49%、4.68%、0.00%;抗-HBs、抗-HBe阳性率高于非流浪精神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HBV感染率高,专科医院应加强监测,预防院内感染及职业暴露的发生并对患者保护性接种疫苗.

    作者:高晓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重庆市等级护理成本与效益的现状研究及对策

    结合重庆市医院特点,进一步完善和调整重庆市护理服务收费项目与标准,为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有效保障.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职人员根据卫生部关于<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的条目,对重庆市卫生局确定的试点医院的等级护理中各项护理操作的耗费时间及操作中使用的不收费耗材进行统计,再与重庆市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相比较.结果 目前重庆市等级护理收费标准偏低,护理劳动力成本被忽略,护理操作使用耗材收费项目不全.结论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等级护理收费标准迫在眉睫.

    作者:盛孝敏;甘秀妮;王世纯;朱京慈;李玲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脓液中分离出诺卡菌2例

    近年来,由于器官移植、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例数的增加,诺卡菌感染病例有逐年增加趋势.由于其与一般细菌感染在临床表现方面无特异性,且临床医生对于这类少见病认识不足,故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鉴于此,作者总结分析近一年内本室发现的2例诺卡菌感染病例,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诺卡菌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煜礼;侯伟伟;肖倩茹;江涟;刘沙沙;万海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血清蛋白电泳在M蛋白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探讨琼脂糖凝胶血清蛋白电泳(AGE)在M蛋白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32例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做AGE,对检出M蛋白带的43例样本,先做免疫固定电泳分型,再做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尿本-周氏蛋白定量试验、红细胞沉降率、尿蛋白电泳、血生化钙磷以及蛋白的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分析AGE对M蛋白相关疾病的诊断意义.结果 43例在AGE中出现不同位置的M蛋白带,结合其临床表现,诊断出多发性骨髓瘤(MM)39例,巨球蛋白血症3例,POEMS综合征1例.其中39例MM患者中大于或等于54岁者居多(32例),男性略多于女性(23∶16).IgG类MM所占比例高(58.10%),IgM类MM低(4.20%).对骨髓瘤的诊断,电泳出现M蛋白带的阳性率为91.9%,总蛋白大于85 g/L,占71.7%,球蛋白大于40 g/L,占87.1%,本-周氏蛋白定量试验阳性率76.9%,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占100%,lgG升高者占89.2%.尿蛋白电泳中发现M蛋白阳性率79.4%.结论 AGE有助于M蛋白相关疾病的筛查、鉴别和诊断.

    作者:霍美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3项指标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探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0~201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临床确诊的1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10~36 h和72~96 h内多次测定CK、CK-MB、hs-cTnT水平,选取2个时间段内峰值变化幅度进行对比.结果病情好转患者的CK、CK-MB、hs-cTnT在 10~36 h 的峰值较72~96 h 的峰值降低幅度分别为3.72±2.52、4.56±3.25、1.11±1.00,而死亡组降低幅度分别为0.93±0.57、0.98±0.73、0.66±0.46,两组间3项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CK、CK-MB、hs-cTnT动态变化幅度与病情呈正相关,可作为病死率的预测性指标.

    作者:龚国忠;唐川苏;蒲泽晏;黄刚;刘友迎;李祥坤;杨瀚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南川区人民医院178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术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必要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为手术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各管道的妥善护理,有效的预防感染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178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平均住院时间9 d,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使患者预后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是保证治疗成功关键.

    作者:申梅利;田维;韦红群;夏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探讨老年人前列腺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225例行前列腺手术老年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前列腺大小、麻醉方式、是否使用喹诺酮药物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225例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0.6%,术后精神障碍发生与年龄、手术时间、是否使用喹诺酮药物有关,而与麻醉方式、前列腺大小及手术方式无关.结论 术前术后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的药物,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尽量消除促使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减少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

    作者:林圩;杨镒魟;梁勇;曾翔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不同肝病中的诊断价值

    观察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并探讨其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结果 AFP、CA199、CA125、CEA在原发性肝癌,肝炎后肝硬化,重度、中度、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4项指标具有互补作用,可提高各种肝病的诊断效率.

    作者:吴敏娟;胥萍;杭茵;吴越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某院临床用血合理性的调查分析

    了解本院临床用血合理性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7~2010年住院输血患者的输血情况进行统计,特别对2009年1~12月份各大科室的输血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 成分输血呈上升趋势,红细胞合理性输注约为70%,血浆合理性输注约为30%.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输血知识培训,严格把握输血指征.

    作者:陈敏霞;严建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裂伤60例的临床分析

    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裂伤的病因,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 098例产妇病例资料.结果 发生子宫切口裂伤者60例,子宫切口裂伤发生率5.55%,枕后位切口裂伤发生率高达17.27%,胎头深固切口裂伤发生率11.80%,宫口扩张程度在7~10 cm 者切开裂伤发生率高37.62%,胎儿体质量大于4 000 g 时切开裂伤发生率高32.58%,不同胎方位、先露高低、宫口扩张程度、胎儿体质量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横行裂伤42例,T型裂伤18例,当切口距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大于3 cm 时切口裂伤率明显高于距离在3 cm 以下者,单用钝性分离法扩大子宫切口时,子宫发生切开裂伤概率明显高于钝性加锐型扩大方式的患者.结论 在剖宫产时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掌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是防止切口裂伤的关键.

    作者:丁会莲;谢玉梅;孙凤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培养药敏分析

    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培养药敏的分析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減少滥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院门诊与住院的7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排尿后使用1%苯扎溴胺对尿道口做消毒处理,并对前列腺实施按摩之后无菌收集前列腺液,第1滴用作常规检查,第2滴用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和支原体培养.结果 在7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262例阳性标本,为34.8%,其中两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有3例,占细菌培养阳性的1.1%.262例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有57例做支原体培养,其中16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占28.1%,人型支原体没有发现阳性.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EPS)的病原体检测对临床诊治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物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方法,但不可忽视前列腺炎细菌混合感染及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存在.

    作者:张文辉;李永成;魏辉;黄英;杨小兵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初探

    如今实验诊断学已是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学习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中医院校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现对如何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进行探讨,为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梁淑慧;李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表达临床应用

    研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检测患者Bcl-2基因表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FQ-PCR对50例非乳腺癌患者(其中包括21例健康妇女和29例被确诊为良性乳腺肿瘤的患者)和60例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表达进行了相关的检测,运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对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等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的患者与健康检查者以及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相比其Bcl-2、CEA、CA15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患者 Bcl-2基因的表达用FQ-PCR法加以检测的诊断灵敏度要明显高于CEA和CA153,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FQ-PCR法对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表达水平加以检测,在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作者:徐仁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垫江地区9500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了解垫江地区居民的血脂异常情况,指导临床合理控制高脂血症.方法 收集2006~2011年垫江县人民医院9 5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测结果,按不同年龄、学历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49岁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70岁以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组TG、TC、HDL-C及LDL-C异常率与初中及以下学历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脂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学历越高,居民的保健意识越强,应加强血脂异常危害性的宣传,增加低学历人群的保健意识.

    作者:廖俐雅;魏进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早期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临床意义

    研究肺炎支原体(MP)抗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小儿M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对7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50例非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同时测定hs-CRP.结果 支原体肺炎组阳性率低于非支原体感染肺炎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MP抗体和hs-CRP对支原体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小儿麻醉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要当好一名儿科麻醉医生,不仅要掌握好儿童与成人在解剖和生理方面的差别以及小儿外科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等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练就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小儿麻醉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小孩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更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他们系统的临床思维,在临床实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相长,共同提高[1].

    作者:舒仕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诊治

    乙状结肠冗长症是一种先天性结肠畸形,发病率很低[1].乙状结肠冗长症可出现腹痛、腹胀、顽固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可因肠系膜相对较短而发生乙状结肠扭转,造成梗阻.本院2009~2012年共收治12例乙状结肠冗长症患者,其中10例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曼青;范颖;李五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血清Tg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清除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价值

    探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清除甲状腺后随访中,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和131I全身显像(WB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96例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后经131I去除残余甲状腺的DTC患者,口服诊断剂量131I后进行全身显像,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Tg含量.结果 96例患者中经临床确诊复发或转移48例,其中Tg≤2 ng/mL 9例(18.37%);Tg在2~10 ng/mL 7例(46.67%);Tg≥10 ng/mL 32例(1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和131I-WBS联合检测,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84.2%,准确度为90.5%,阳性预测值87.9%,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 血清Tg和131I-WBS是DTC术后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对判断DTC术后是否转移或复发有重要监测价值.

    作者:朱李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1年保存期质量调查研究

    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病毒灭活血浆在1年保存期内不同时间点成分的质量变化.方法 30人份全血制备新鲜血浆和病毒灭活新鲜血浆,同一人份制备的新鲜血浆分两组留样,一组为不灭活的新鲜血浆,另一组为病毒灭活后新鲜血浆,分别检测每组样本保存不同时间后的凝血因子活性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变化.结果 病毒灭活前后FⅡ:C、FⅤ:C、FⅦ:C、FⅧ:C、FⅨ:C、FⅩ:C的含量比较发现,灭活前后血浆凝血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的含量在病毒灭活前后有差异.同时还发现,FⅡ:C、FⅤ:C、FⅦ:C和FⅩ:C的含量在冻存期间呈缓慢下降趋势,在冻存12个月时含量还能维持在70%以上.而FⅧ:C和FⅨ:C在冻存后含量迅速下降,在冻存12个月时含量仅维持在30%~50%.Fib在冻存期间的含量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冻存12个月时含量约维持在60%.结论 作者认为应加强对病毒灭活血浆质量标准及血制品冻存等操作规程的研究,在保证输血安全的同时应确保输注血浆成分的疗效.

    作者:汤龙海;杨春晖;周群刚;边国慧;方敏;曹谊;王明元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